§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养生要考虑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
圣人的养生之道首先在于顺应四时。关于四时养生,《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四季轮回,寒暑更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适应四季气象变化形成的普遍规律。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其表现为“人与天地相应”。
所以,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有着与天地自然变化几近同步的节律性和适应外界变化做出自我调整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顺时养生。
顺时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说具体一点,就是热天有热天的养生原则,冷天有冷天的养生道理。总的原则就是要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使自己的活动与自然相应,应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因为身体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一样,春夏秋冬分别对应阳气的生长收藏。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消耗生命力,破坏人身真元之气,损害身体健康。
但是,有人可能会对这种说法有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变热,为什么还要养阳?那不更热了吗?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这不就更冷了吗?
原因其实很简单,春夏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首先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消耗阳气,来调低自身温度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其次天热出汗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的生成,也有阳气的参与。
秋冬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首先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入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
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就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医学家张志聪所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
但是,这并不代表秋冬养阴就不养阳了。因为对于人体来说,阳代表能动的力量,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原动力。阳化气,人们把阳和气连起来叫阳气;阴代表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基本物质。阴成形,通常又把它叫做阴液。
阳气是人体生存的重要因素,由阳气生成的生命之火,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所在;阴液是有形物质,濡养了人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及功用。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皆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只有阳气旺盛,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以及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才有依赖。
只有阳气的能动作用正常,人体正常的生命功能才能得以维持。这就是阳气在人体中所起的能动作用,它不仅主宰了人的生命时限,还确保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
所以,不论何季,“养阳”都是非常重要的。
§3.《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中的名篇,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春季调神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说,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新旧交替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绪高涨。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夏季调神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无厌于日,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就是说,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与地气上下交合。此时,人们在精神上易厌倦,但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惰,应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应该像植物一样,向外生发,以使体内阳气宣泄,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夏长”之气相适应。
◎秋季调神
“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意思是:立秋后阴气开始占上风,阳气开始衰落,气候由热转凉,呈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此时,万物都已经成熟。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以缓秋刑”。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冬季调神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本句意为:冬天的三个月,阳气都藏匿起来,阴气最盛,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阴盛寒冷景象。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意志内藏不宜外露,才能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适应。
四气调神是建立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上的养生观,讲求人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状态和衣食起居,否则就会受到疾病的侵袭。
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已经严重违背了这种养生法则。我们冬有暖气,房间里暖和到可以吃冷饮;夏天有空调,不用出一点儿汗,这样反而滋生了很多的“富贵病”,成为现代生活的尴尬。
§4.春季养“生”,与万物一起复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以上是《黄帝内经》中关于春季养生之道的论述。春三月是指农历的一、二、三月;“此谓发陈”的“陈”字是指冬天积累、收藏的东西,是生发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好好地收藏,春天就没有生发的基础,就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一个新的开始。
那么春季该如何养生才能养生机呢?
《黄帝内经》中提到要“夜卧早起”,也就是告诫人们要晚睡早起,春天是个生发的季节,不能总睡觉,如果睡眠过多,就会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所以春天要尽量少睡点。其次是“广步于庭”,意思是没事的时候,可以在庭院里大踏步地行走,这样有利于身体内气机的生发。第三就是“披发缓形”,就是披散着头发,放松形体,不能穿紧身衣约束自己的身体,要使身体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意思就是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季节人体同样也在生发,这个时候人要有种给予的精神,不能动任何的杀机,自身也要保持欣欣向荣的气机,这样人的身体才能健康,否则就会伤了人和天地的生机。
这是春天的养生法则。如果违背这种法则就会损伤肝脏,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减少了,到了夏天就容易出现寒性病变。
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肝在中医五行当中属木,此时它的功能就像是春天的树木生长时的清醒。这时候人最容易生气发火。肝胆是相表里的,肝脏的火气要借助胆经的通道才能往外发,所以很多人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嘴苦、肩膀酸痛、偏头痛、乳房及两肋胀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这时你只要按摩一下肝经上的太冲穴就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因为出现上述疼痛的地方就是胆经的循行路线,通过胆经来抒发肝之郁气,是最为合适的。
曾经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说他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上班就想跟别人吵架,老想发火。当问及他平时工作生活的情况时,他说,因为工作紧张,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11点,单位离家又远,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这样已经半年了。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作息不规律,肝失所养,导致肝气不疏、肝郁气滞,所以就有了想跟人吵架的念头。这说明生活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养肝必不可少的。
春季有人经常腿抽筋,有人经常会腹泻,有人经常困倦,这又是一种情形,就是“肝旺脾虚”。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二者是相克的关系。
肝气过旺,气血过多地流注于肝经,脾经就会相对显得虚弱,脾主血,负责运送血液灌溉到周身,脾虚必生血不足。运血无力,造成以上诸般症状。这时可以服用红枣山药薏米粥以健脾养血。脾血一足,肝脾之间就平和无偏了。
春季还要注意的是:早春要穿暖一点儿,不要急于脱冬衣;办公室及家庭要多开窗户,一天至少开两次,每次15~30分钟;多吃温阳性食物、生发性食物、酸性食物、甜味食物等,如豆芽、韭菜、青笋、香椿、酸枣、橙子、猕猴桃、羊肝、猪肝、鸡肝等;春天还要多出去郊游、踏青、赏花,多走路、多运动,多晒太阳以养阳。
总之,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在这个季节要按时睡觉,早起,放松自我,缓行于庭院,不要压抑自己,要使精气慢慢升起来,否则会伤肝。另外,春季要多吃五谷、豆子等种子类食物,如五豆粥(红豆、黄豆、绿豆、白豆、黑豆),因为种子主生发;也可多吃新鲜的应季蔬菜,也是有生发之功效的。
§5.夏季养“长”,适当宣泄体内淤滞
夏季是万物生长、葱郁茂盛的时期。金色的太阳当空而照,向大地洒下了温暖的阳光,这时,大自然阳光充沛,热力充足,万物都借助这一自然趋势加速生长发育。
人在这个时候要多晒太阳,多出汗,宣泄出体内的淤滞,这样才能使气血通畅,为以后的收藏腾出地方。如果在夏天宣泄得不够,到了秋冬季节想进补的话,根本就补不进来。所以夏天该散就散,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度。
另一方面,因为夏季属火,主生长、主散发,夏天多晒太阳、多出汗,可借充足的阳气来赶走身体里的积寒。但现代人通常都处于有空调的环境下,整个夏天都很少出汗,这样反而会让体内的寒气加深,抑制散发,秋天就会得痰症(呼吸方面的病)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中医认为,长夏(农历6月,阳历7~8月间)属土,五脏中的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湿气通于脾”,也就是说,湿气与脾的关系最大,所以,长夏是脾气最旺盛、消化吸收能力最强之时,因而是养“长”的大好时机。另外,夏季对应人体五脏中的“心”,有心脏病的人在夏天容易复发或者症状加重。所以夏季也应养心。
那么,夏天我们应该怎样“养长”和“养心”呢?
(1)要保证睡眠
中午的时候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午休,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2)要保证营养
春季天热气压低,人吃饭少,营养补充不足,而且,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人劳作的时间加长,睡眠也不足。总的来讲,人体消耗大,一方面是出汗,一方面是活动时间多,体质就会下降。所以这时候更应该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增加营养,多吃绿叶蔬菜和瓜果,早晚时喝点儿粥或汤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绿豆汤或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滋养身体。
(3)要及时补水
要多喝白开水,不能用饮料代替饮用水,因为饮料中含有糖分,含糖越多,液体的渗透压也越高,其中所含的水分越不容易被细胞吸收,反而更容易引起体内缺水,这也是饮料不如水解渴的原因。
(4)不能因暑贪凉
《黄帝内经》里说:“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炎热的夏天,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因为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这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所以不能只顾眼前的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嗜吃冷饮,穿露脐装,露天乘凉过夜,用凉水洗脚,这些都会导致中气内虚,暑热和风寒等外邪也会乘虚而入。
(5)保持心静
夏天容易使人心烦,特别是在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时,就更容易使人心胸憋闷,产生烦躁情绪,从而诱发精神疾病。所以夏天应该清心寡欲、常闭目养神。
(6)注意保护心脏
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心脏,因为闷热天气会导致呼吸不畅,心脏难受,动脉血压持续增高,加剧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疾病。
§6.秋季养“收”,处处收敛不外泄
《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收获的季节。此时秋风劲急,秋高气爽,收敛过于生发,天气下降,地气内敛,外现清明,人们也应该早睡早起,收敛精神使之不外散,以缓和秋季肃杀的伤伐,使神气安定。这是秋季养生的法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就会损伤肺脏,到了冬季便会出现顽固不化的泄泻,供给冬季的收藏就减少了。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收”呢?
◎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在起居方面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晚上10点就睡觉,11点就能养肝胆之气,不然你的肝胆是养不起来的。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专家说,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困了就什么时候睡,这是符合养生原则的。
◎使志安宁
肾藏志,顺应了秋收之气,就能使肾经不妄动。所以在秋季的时候人们的性生活要有所收敛。动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疯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见了,有些动物甚至干脆冬眠了。动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要不是因为外来伤害的话,绝对是可以尽享天年的。而现在的人又怎么样呢?从来不遵守自然之法则而行事,耗损了身体的精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饮食调养
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应防“秋燥”,秋季的膳食应贯彻“少辛增酸”的原则,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果蔬,如雪梨、鸭梨,生食可清火,煮熟可滋阴、润肺而防燥。
秋季易伤津液,故饮食还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
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可以滋阴润肺、养血。对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红枣糯米粥等都是益阴养胃的佳品。
初秋又属长夏季节,此时湿热交替,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而气候渐冷,这时饮食还要适当多食些温食,少食塞痛之物。
◎内心宁静
秋季日照减少,花木开始凋谢,特别是霜降之后。“无边落木萧萧下”,常使人触景生情,心中产生凄凉、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
中医认为,“喜怒思忧恐”五志之中,肺在志为忧,忧的情绪很容易伤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经常咳嗽,还患有肺病,这与她忧郁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因此秋季养肺就要注意精神情志方面的保养方法,培养乐观情绪,可以参加登山赏红叶等有意义的活动。我国古代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登高远眺,饱览奇景,有心旷神怡之感,不仅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时消失,又能调剂生活,实为人间乐事。
另外,如果先天肺气不足,有畏寒怕冷、气短语低等症状的人,可用艾卷灸督脉的命门、腰部的肾、肚脐下的关元、肾经的太溪等穴,这样做可以温经通脉滋补肺虚。按摩和针灸肺经的中府穴,可以补肺气。
§7.冬季养“藏”,养肾防寒是关键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
另外,冬季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就会相应降低。因此需要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动力来源于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说明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天,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因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综上,冬季养生的重点是“防寒养肾”。
《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太医岐伯有人不能寿终而死的原因,岐伯回答:“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其中“数中风寒”便是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就要注意防寒。现在很多人,尤其是时尚女性,冬天的时候,上身穿得厚厚的,下面却只穿条裙子。这样的装束,虽然美丽动人,但对身体的伤害是无穷的。
俗话说,“风从颈后入,寒从脚下起”。虽然血总是热的,但很多人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新鲜血液很难循环到脚上去,没有热血的保护,寒气便会乘虚从脚下侵入,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请穿上棉鞋、厚袜子和保暖裤吧。
冬天,寒水结冰,地表干裂,一派生机闭塞之象。人在此时千万不要扰动阳气的收藏,应该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了才起来活动,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得住才能保证春季的生发。因此,冬季一定要养好肾阴,要收敛,澡都要少洗,每周一到两次即可,但可以每天热水泡脚。这样才能养住体内已经收敛的阳气,所谓“无扰乎阳”。
衣服要穿暖,多晒太阳。冬天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耗损太大;多吃温补性食物,能温暖人身,驱除寒邪,温热性食物主要是指温热及养阳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以炖食为最好。其中,羊肉和鸡肉是冬天温补的主要肉食品。
鸡是中国传统的补品,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就是说要多吃鸡,冬天尤以喝鸡汤为宜。多吃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多吃黑色食品,因黑色入肾,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乌骨鸡等“黑色食品”都可补肾;多吃冬令节气菜,如萝卜,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此外,萝卜还有抗癌作用;多吃养阴食物,如龟、鱼、海参、甲鱼等。
另外,中医认为肾藏精,是人的生命之本。房事不节,会损伤肾精,久而久之,便会使肾气亏损,产生精神委靡、耳目失聪、面容憔悴、皮肤干燥等未老先衰的症状。冬季与肾脏相对应,因此这个季节应节制性生活,以保肾固精。
日常养生小百科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新旧交替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绪高涨。在春天要让情志生发,助其畅达,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春季养生要养生机:首先要做到“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因为睡眠过多,就会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其次是“广步于庭”,意思是没事的时候,可以在庭院里大踏步地行走;第三就是“披发缓形”,就是披散着头发,放松形体,使身体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人们在精神上易厌倦,但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惰,应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应该像植物一样,向外生发,以使体内阳气宣泄,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夏长”之气相适应。
夏季养生要“养长”和“养心”:人在这个时候要多晒太阳,多出汗,还要保证睡眠,保证营养,及时补水,不能因暑贪凉,还要注意保护心脏,保持心静。
立秋后阴气开始占上风,阳气开始衰落,气候由热转凉,呈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此时,万物都已经成熟。人体阳气也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秋季养生要“养收”:首先要做到早睡早起,同时性生活也要有所收敛,另外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尽可能少吃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如雪梨、鸭梨等,最后还要注意调剂生活,保持乐观情绪。
冬天的三个月,阳气都藏匿起来,阴气最盛,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阴盛寒冷景象。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意志内藏不宜外露,才能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适应。
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养肾”:睡眠上应该早睡晚起,饮食上应多吃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还要注意保暖,多晒太阳,节制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