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释】
[1]废:废弃。
[2]有仁义:才有了“仁义”治国思想。
[3]慧智出:有了“巧智”。
[4]有大伪:才会有人为的(违背规律的)现象。
[5]六亲:原指父、母、兄、弟、妻、子。这里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6]有孝慈:家庭失和才提倡尊长爱幼。
【译文】
自然之大道废失了,于是才要讲仁义。由于有了智慧聪明,所以才有大骗盛行。正是由于家庭族人间不和睦,才需要推崇孝道。正是由于国政混乱,所以才需要有忠臣。
【解读】
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
在上古时代里,人和禽兽一样生活,和万物一起繁衍,哪里知道什么是君子和小人之分别?哪里知道什么是道德和不道德?人们提出道德仁义后,不道德和不忠义才产生。
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
大家都读书,都要有智慧,都要发展自己的智商、智力,都要长心眼儿,可是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智慧比较高了,会作伪了:他心里这么想,但说的是另外一套。尤其中国人有一个问题:讲计谋,我们有三十六计,什么瞒天过海、围魏救赵、打草惊蛇、投石问路等等,这是老子反对的。
老子他烦这个计谋,他反对,人和人之间用过多的计谋是他所反对的。这样的话人活着就会很累。他的反对不无道理,虽然不能够绝对化。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何者孝?何者不孝?
如果家庭是个美满的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个个看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特别标榜谁孝谁不孝。如果家中出了个孝子,相对之下,便才有不被认同的不孝之子。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说不伦不类,很不像话,充分显示了舜的父母,是处在一个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为第一孝子。老子并不喜欢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坏,衬托出另一个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他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
反过来说,家中孝慈观念太强烈了,一天到晚把孝慈挂在嘴边,也正说明家中时不和睦的。比如说慈,指的是父母长辈对待自己的子女是很慈祥、慈爱的,是慈父、慈母。子女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很尽孝、很孝顺的,这也是人的天性。但无论是孝还是慈,都不能装,否则反而说明家庭是不和睦的。比如说一个老人现在岁数大了,孩子来看望一下或者还给带了二斤元宵,一进来就说“我今天尽孝来了,我给您带了二斤元宵。”这话怎么听着都别扭!孩子什么话也不说,把元宵搁在那里,说“咱们吃元宵吧,稻香村的,涨钱了”。这多好!这个老子够绝的,他有一点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来孝慈很好,但是他发现了――他的眼睛很毒、很厉害――他说真正要关系特别好,还用把这个孝和慈挂在嘴边吗?
外国人什么都要挂在嘴上,要表达的一定要说出来?比如“我喜欢你”“我爱你”或者是我怎么样一定要当面说,送礼物也要当面打开,外国的孩子给父母送生日卡,底下都要写上Love――我是爱你的。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事也不是绝对的。两人已经结婚十五年了已经结婚三十年了已经结婚五十年了,两人还得不断地说I love you(我爱你),那边就说Me too(我也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挂在嘴边就是自然而然的,不挂在嘴边反而???不自然的。外国人把“谢谢”、“请原谅”永远挂在嘴边上,把“我爱你”也永远挂在嘴边上,这样他形成了他的一套生活方式,他要连续三天不说我爱你,那对方还真有一点嘀咕了。这种自然的流露老子是不反对的。老子烦的是没有自然而然地、出乎你的本性去爱去帮助别人、去孝敬父母,太刻意就不好,故意造作也不好。
老子说“国家昏乱,有忠臣”,这个话说得很重。我们老百姓的话不这么说,老百姓说“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国家不出事你怎么知道谁忠谁不忠呢?都说自个儿忠,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你问一下:有认为自己不忠的举手!谁也不举手,他举手就考不上这个公务员了。但是恰恰是国家有了事了,你会明显地看出来谁是忠臣谁不是忠臣来了。
所以老子的意思还是说,你要合乎“道”,合乎自然而然之道。不合乎道的时候,才会有这许许多多人为的努力出现,而在合乎道的情况之下,美好的词句不必挂在嘴上,也不要去作秀。忠臣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被肯定的,是一个褒义词,但是你挂在嘴上作秀就可能走向反面了。
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我们历史上所谓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爱,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他主张不需特别赞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
老子这几句话,从字面上粗浅一看,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面临转型时的种种变动,一个新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中间产生了很多病态的现象。老子在此病态社会中,体会出他的人生哲学,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他的话,乍看起来是唱反调,但仔细研究一下,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正面教育。
第二,很多人读了此章之后,不作深入一层的体会,便骤下错误的评语说,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忠臣,反对作孝子。这不曲解得太严重了吗!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只是要我们预防其中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而已。
【生活之道】
穷人更热衷于捐款
西方有一项调查很有意思,当灾难发生的时候,穷人捐款的比例远高过有钱人,虽然穷人的捐款全部加起来,恐怕比不过一个有钱人捐的数目,但是从人口比例来看,穷人捐款却很普遍。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穷的痛苦。
有些有钱人捐款就像在做广告,唯恐天下不知,企业捐款对企业形象有帮助,也是有其目的。这就是老子说的“智慧出,有大伪”。
【从政之道】
忠臣伍子胥
大道普行的时候,忠信孝悌是人之常情,根本不用特别表达仁义。人民诚实朴质,安分守己,何须特别的智慧。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家中成员推诚相处,和睦以待,没有人会去谈论孝慈。国家政治清明,群臣各司其所,各尽其能,也没有必要去褒奖忠臣。所以只有在社会混乱、六亲不和时,才要尊崇孝慈;国家昏乱、局势不稳的,才会要求忠臣。
当“非”本身不存在时,就不用去辨识“是”了。也就是在道德破产、人心堕落之际,仁义、智慧、孝慈、忠臣才有意义,才受到重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各自遗忘,只有被丢在陆地上,对会吐沫相濡。相濡虽是美德,但只在不幸的时候才会产生。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爱国英雄的时期,往往是国家处在危急苦难的时候。
春秋末期有一个人叫伍子胥,楚国人。这个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入吴后,伍子胥洞察到公子光有大志,是个潜力股,就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了王位,伍子胥也得到重用。后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
后来,吴子胥又与孙武等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以灵活机动的战法,击败楚军主力,并展开追击,长驱攻入楚都郢,终成破楚之功。
阖闾死后,继事吴王夫差。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乎亡国。
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想和越国求和。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夫差不听,被越王的暂时妥协所迷惑。结果,勾践卧薪尝胆,一步步发展壮大。
周敬王三十六年,夫差率大军攻齐,越王句践率众朝贺,吴子胥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到夫差呵斥。
有一次,夫差和西施正在玩乐,白发苍苍的伍子胥又来劝谏,夫差恼羞成怒,丢给他一把“属镂”剑,逼他自尽。伍子胥气得浑身发抖。他在死前嘱咐部下说:“我身为吴国之臣,生不能为国尽忠,死后你们要把我的头挂在城门口,我要看看越王勾践的大军,怎样从我的眼皮底下经过,不然,我是死也不会瞑目的!”
伍子胥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
伍子胥终其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辅助吴国,然而风烛残年之际,招来夫差的猜忌,本有机会逃跑,伍子胥却仰天长叹“我该逃往何方?我已经老了,落叶归根,楚国已经不会收留我了,吴国也要抛弃我,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处!”
伍子胥在历史上的名气之所以这样大,死的这样窝囊,主要原因是那个时候吴王昏庸,小人当道,伍子胥被他们害死了,死在“反叛”的罪名之下,他就由良将英雄变成了千秋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