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1]枉:屈、弯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
[4]式:法式,范式。
[5]见:音xian,同“现”。
[6]明:彰明。
[7]伐:夸。
【译文】
曲线能成为圆,弯弧能成为直,凹陷能成为满盈,破旧能成为崭新。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则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只抱持一个原则作为天下事物的范式。不表现自身,反能显现自身,不自以为是反能明见是非,不自我夸耀反能得到成功,不自我封闭反能有所进取。正由于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他争。古人常说委曲求全这个道理,难道会是空话吗?这是真真正正的道理呵!
【解读】
老子认为很多人之所以最后无所收获是因为只知追逐而不知归真。如果你的前方遇到了阻力,要静下心来转个弯,寻求解决的方法是最好的选择。死脑子一根筋,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自己也会活得焦头烂额。
现在人也常说“委曲求全”,“曲线上升”,意思是办事不要直来直去,直通通的往往办不成事,要绕个弯子到达目的地,才能办成事情并保全自己。
我们思考问题、说话、办事都要懂得曲则全的道理。虽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最省事,但两点之间有一沟坎不能硬越,因而不得不绕个圈子到达对方。
做人,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了。换言之,做人要讲艺术,便要讲究曲线的美。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
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心理学家将隔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当你所要坚持的迟迟等不到结果的时候,不如转个弯,换一种方法,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千万不要像那条鳄鱼到死也不知道转个弯来寻找生路。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
任何事情,发生以后,当事者如果一味愚昧地往牛角尖去钻,最后一定会活活地憋死在那个暗暗的、尖尖的、全无退路的牛角里。然而,只要轻轻地转个弯儿。灿烂阳光、康庄大道,都在那儿,等着。
老子又说:“少则得,多则惑。”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栖居,就不要受拘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不要做财富的奴隶,只能做财富的主人,这样人才能真正地逍遥。否则,就可能迷失在追求财富的汪洋大海里,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对于逍遥的享受。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心安,能让我们抛却浮躁,“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那不是理想的栖居吗?何必刻意地去寻?一片生机盎然的花圃,一座巍巍葱隆的大山,一场密密匝匝的雪花,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卷,都可以成为我们自由的栖居,都可以容纳我们放逐的心灵和漂泊的意志。
老子所讲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一门哲学,需要有大智慧,需要有大舍弃。智慧会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充实,舍弃会让我们生活得轻松无羁。不要顾忌舍弃而拒绝简单的生活,那样的话,你将不堪重负,顾虑重重,心力交瘁,六神无主……
“少则得,多则惑”的内涵在于抛却杂念,直指目标。生活没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加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其实,只要你够纯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老子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唐代诗人孟郊在他的七绝《登科后》有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字面上看,好象是在得意之时仍扬马奋蹄不辞劳苦继续努力,其实这是曲解。后面还有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是其真意。这是其四十六岁中进士后的得意忘形之作,但终究没有摆脱穷愁潦倒,也未能免于饥寒冻饿,而最终死于贫病中。其根源就在于其得意的太过了。
老子还说:“淡兮其若海。”意思是志得意满时应平淡如海,不可骄傲侮慢,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得意之时淡然,意在你不要太看中自己一时的胜利,躺在成绩上面睡觉而不思进取。仍用真诚经营情感,用执着追求事业,用微笑面对磨难,用宽容善待人间,便会无忧无虑,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失意之时坦然,意在失意逆事之时,不可自暴自弃,自我作践,更不可自我绝望,而要与之坦然。常常想想那许多现在还不如自己的人,则怨愤自然消除。坦坦荡荡心境平如水,少了得失之烦心,多了自乐之恬愉。但失意之时也不应不思进取而给自己增加面对失意的机遇,应在坦然面对失意的时候思奋起。
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
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
世人人生多有曲折,都会有得意之时,得意之时不可望乎所以,按老子说的去做不会错。
关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个话题,在本书第六十六章中有详细的讲述。这里不多说了。
【从政之道】
东方朔间接骂皇帝
在回顾历史时,冠冕堂皇的材料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因此被它们蒙蔽了眼睛,因为像人情世故之类的因素往往也很起作用。皇帝其实也是人,不过是被神化了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与常人无异。不过由于他高高在上,一般人难以与其接触、交流。但有两种人却不一样,他们有条件与皇帝建立感情。这两种人,一种是生理残缺的宦官,一种是皇帝身边的女性――奶妈。
古人说皇帝长于奶妈之手,由于奶妈在皇帝幼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位后的皇帝对奶妈的礼遇也是很厚重的。因为皇帝是她的干儿子,这奶妈的无形权势,当然很高,因此,“尝于外犯事”,常常在外面做些犯法的事情。
汉武帝的奶妈在皇宫里住几十年了,仍不愿离开皇宫去外面生活。起初汉武帝倒没有撵奶妈走的意思,但随着奶妈年龄越来越大了,说话便有些??唆唆,还好管闲事。汉武帝渐渐有些烦奶妈了,一怒之下便责令奶妈迁出宫去。奶妈无可奈何时找到了汉武帝的贴身红人东方朔,请东方朔帮忙说句话。东方朔想了想说:“当你向皇上辞行时,只需回头看皇上两次,我就有办法了。”
这天,奶妈叩别汉武帝,热泪盈眶,边走边回头看汉武帝。东方朔乘机大声说:“奶妈,你快走吧!皇上现在已用不着你喂奶了,还担心什么呀?”汉武帝见奶妈对他恋恋不舍的样子,心里本来就有些难受,此时听了东方朔的话,顿时如雷轰顶,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伏在奶妈胸前吃奶的情景。汉武帝想,奶妈又没犯什么大错,自己这样做实在是有些过分了。于是汉武帝立刻收回了成命,留奶妈继续住在宫里。
像这一类的事,看起来,是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此所以东方朔的滑稽,不是乱来的。他是以滑稽的方式,运用了“曲则全”的艺术,救了汉武帝奶妈的命,也免了汉武帝后来的内疚于心。
上面的例子中,东方朔明里是在劝奶妈不要担心皇帝,暗里却是在批评皇帝忘恩负义。而东方朔仅仅说了一句话,便使一言九鼎且心坚意决的汉武帝改变了主意。假如东方朔跑去跟汉武帝说:“皇帝!她好或不好,总是你的奶妈,免了她的罪吧!”那皇帝就更会火大了。“而且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为她说情?”那后果就严重了。
如此一骂,皇帝难过了,也不需要再替她求情,皇帝自己后悔了,也不能怪东方朔,因为东方朔并没有请皇帝放她,是皇帝自己放了她,恩惠还是出在皇帝身上,这就是“曲则全”。
【从政之道】
何进之死
东汉末年,何太后之兄何进有忿于十常侍(宦官)弄权,欲请外兵入京诛杀他们。京城乃军机重地,藩镇军马照律不经宣诏不准进京,以防作乱。但出身屠家的何进见识浅,不谙此理,动了这念头。曹操知道后,对何进说:
“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曹操这话很有道理,一则天子不应让宦官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二则要办他们的罪时,也只须把他们交给狱吏究罪就行了,不必要动用到外兵进京。何进不但不听曹操劝阻,反而猜忌曹操怀有恶意。
何进首先就想到在西北的董卓,认为他有兵,又勇猛,于是下密诏召董卓入京,诛杀宦官。
宦官们知道外兵入京要对付自己,十常侍之首张让设计让何太后召何进入宫,并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
虽然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带领,并亲自护送何进入宫,但宦官传太后懿旨,阻止袁绍兵将进去。何进就在太监们的围攻下被砍成两段,成了十常侍作乱的第一个诛杀目标。
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宦戚相争的局面结束。
天下乱始于何进,而何进在十常侍设下阴谋算计他时,不但不听部下的劝告,反而认为自己掌天下大权,无人敢奈何他。这就注定了他的灭亡。
掌天下大权是说明权力大而巳,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安全。相反,权力之顶峰,成了众欲之望,众矢之的,反而成为别人谋害的对象还不知道。
何进的见识与他的出身有关。因妹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妹妹被立为皇后,何进由此平步青云,一下子成了大将军。他位于人臣之极,但却外强中干或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成不了大事。他看不到三步棋,只看见自己的权势和职位,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一切,就进了保险箱,任何人都会拜倒在他跟前。这太自大了,死也死得不冤,他是死在己手。
权、财、势大时,容易冲昏头脑,小看对手。在生活中,拥有何进的权位,非一般人所有。作为普通小人物,可以从何进的教训中吸取的经验是,对待问题,应多思,慎虑,认真对待。不要以为有把握,或是已熟悉了,就可以轻视它。问题在未解决之前,即使是百分百的把握,也应视为三成、四成的把握来考虑。事情是变化的,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都会转过来。在关键的地方,错失一步,可能会全盘失去。故此,万事小心为上,得意时切不可忘形,淡然最重要;失意时切不可自我作践,坦然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