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60

第60章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1]畜:畜养。

[2]长之:使之成长。

[3]育之:养育它。

[4]“亭”(ting),正,当:亭午(正午,中午)。

[5]“毒”(dú),害,伤害:毒害。

[6]覆之:覆通复。复;返回。覆之;使事物完成一个又一个由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7]不有:不占有。

[8]不恃:不自恃己能。

[9]不宰:不做为主宰。

【译文】

是“道”演化了万物,是天地的灵气畜养了它们的精神财富,是万物表现了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是器物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功用。由此可知,世间万事万物无不遵循“道”的法则而且以德为贵。道之所以受到尊重,德之所以被珍贵,这不是封给的,而是完全自然形成的。“道”创生了万物,“德”哺育万物。使万物生长作育,使之均匀分布生息,使万物养息延续。“道”产生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而不为主宰。这就能够与“道”高度统一的那种“德”。

【解读】

“道生之”中的“道”指什么呢?因为道的基本含义是效法自然,这里的“道”指自然。“道生之”的意思是说:万物是自然产生的。世间万物最初的生机都是来源于“道”的那个生命原始海洋,都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来的。

“德”又指什么?第三十八章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可知,德具体到人,上德是指无为而无以为的人。一切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而且也是无心作为。因此,“德畜之”是说有德的人畜养万物。

“物”是在“有”的层次上构件万物形体、形状的东西,是生命的附着物。对于人来说,这个“物”就是身体,就是由皮、毛、肉、骨、血等组成的这个肉体。“物”是万物在“有”这个层次存在的物质基础。

“器”指制成的器具,第十一章说“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第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天下也是器,是神器。是器物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功用。比如碗可以盛饭,瓶子可以装酒等。

“道”和“德”是非常尊贵的,这种尊贵与世俗的任何“尊贵”都是不同的。世俗的“尊贵”都是人为的,依靠着外在的力量来维持的。因此很多并不是值得人们从心里去尊敬和重视的,只不过是通过强行的政令、制度、世俗规则等有形体系而逼迫、勉强人们去“尊贵”他们。

“道”和“德”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一切都出于自然,不含任意做作的成分。就像雨后的彩虹,沙漠里形成的沙浪,都是自然之功。有个成语叫巧夺天工,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那一定是极品的,大师级的。但人们这么说,也未必真的能巧夺天工。如果你的西藏去,看到美丽的景色,那神圣的山和广阔的草原,你会从心里发出由衷的震撼和尊敬。这种感觉是在人为制作的大城市的公园里所体会不到的。北京的欢乐谷,很多设施玩的时候很好玩,很热闹。但玩过之后,对心灵来说,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和感动。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对照“道生之而德畜之”,可以知道“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是指“德畜之”,是具体地说明有德的人畜养万物,并经历整个生长过程:开始成长,发育,成熟,受挫折,保养,消亡。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一句话:“功成而弗居”。

世俗的规则是:“生”了就要想要“有”,父母生了子女就会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产、农夫种了田就认为作物是自己的私产就都是这一类的行为;“为”了就要想要“恃”,做了事情、有了点成绩,就老觉得有多了不起,总想靠着这个功劳得到些什么;“长”了就要想要“宰”,有人来归附、跟从你的领导,就想着主宰他的一切。这些行为都是不“自然”的,都是“化而欲作”的表现。

“道”和“德”不是这样的,它们是“化而不作”的。所以,才“是谓玄德”――最深远的境界,能够与“道”高度统一的那种“德”。

【自然之道】

大树进城

2006年5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播出一期报道“高价的城市绿化”的节目。报道指出,近年来,一些城市进行城市绿化时,热衷于采用移栽大树的方法,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把大树古树名树移栽到城里,造成大量树木死亡。

主持人说:“贵阳市的一些市民反映,当地很多用来绿化城市的大树是花钱从山区和农村买来的,而这些大树进城后命运并不是很好。记者在贵阳市区看到,一些珍贵的罗汉松、古柏树已经死亡;在瑞花广场,两棵直径四十多公分的桂花树也成了枯树;在另一个新建的广场里,不久前移栽来的二十多棵高大樟树,大部分叶子已落光了。”

在当时的甲秀广场,有两棵移栽来的直径在一米以上的银杏树。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按照规定,这样的大树是严禁移植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树木不仅违规移栽到了贵阳市,有关负责人还在为能够移活这两棵树而沾沾自喜。

“大树进城”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主要是负面作用。大树进城,这是个典型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

“大树进城”热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从城市其他地方运来的大树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化了城市,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作用,但是对于那些被取走大树的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山区而言,则是大大破坏了生态系统。应该说,这些大树生存在那些地方,繁衍了数代,有些地方还是一些物种的起源地,它们在那些地区应该是主导因子,与其他动、植物已经“和睦相处”,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而一旦将这些优势树种大肆移走,势必对这个生态系统是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种群的变化,影响该地的气候、水资源等。

大树在异地移植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气候、植树季节、移栽技术等,往往会造成大树移后不适应,树体枝枯、叶落、干性下行,从而降低了绿化效果,有些大树甚至会因不适应而死亡。1998年,某公司从黄山引进了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马褂木近百棵,最后在1999年春季只有几棵存活。这些事情带来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我们的先辈――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如此精辟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总法则。而今天的人类又做了些什么呢?“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厄尔尼诺”、“草原荒漠”、“沙漠蔓延”、“绿藻泛滥”、“沙尘蔽日”等等,简直不胜枚举,这些殃及子孙的灾难有哪一个不是反自然规律造成的呢?

自然规律不能违背的道理。遵守自然规律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