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14257100000064

第64章 日本妙高级重巡洋舰

概述

妙高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万吨级巡洋舰。由日本海军著名的军舰设计师平贺让主持设计完成,随后出访海外8个月,由藤本喜久雄接替负责。

妙高级同型四舰:妙高号、那智号、足柄号、羽黑号。按照日本帝国海军军舰的命名规则,妙高级巡洋舰的舰名取自山的名称来命名。于1923年开工,1929年相继加入现役。

率先开工的妙高号建造进度反而落后于后续开工的那智号,1928年那智号率先完工并在日本昭和天皇加冕典礼观舰式亮相,所以也一度依完工顺序被称为那智级。

妙高级重巡洋舰在限定舰艇吨位的情况下尽可能确保火力以及航速方面的优势,以其强大的火力受到海军列强瞩目,英国海军甚至打算交换妙高级的设计资料。妙高级的设计也影响了后来日本海军重巡洋舰设计,成为后续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的设计样本。

概况

妙高级继承了之前建造的古鹰级和青叶级的设计思想,设计上强调火力和航速的特点。妙高级为了追求高航速舰体采用了较大长宽比。舰艏是日本海军特有的双曲线型,舰艏有明显的舷弧,两舷侧明显外张,提高耐波性能。前烟囱向后曲折远离舰桥,减小排烟对舰桥的影响。

装备双联装20厘米口径主炮炮塔5座,舰桥之前安装3座主炮炮塔,中间炮塔安装在高出其前后炮塔的位置上,呈金字塔状排列,第3号主炮塔炮口朝后。舰体后部两座主炮炮塔,呈背负式布置。炮塔防护甲板外侧安装薄钢板,与防护甲板之间留有空隙,避免受阳光照射导致炮塔内温度过高。

舰内装6座双联装61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在后桅与后部第4主炮塔之间上甲板设置水上侦察机弹射器。动力系统采用高、低压蒸汽轮机。防护标准按照抵御6英寸口径炮弹直接命中的标准设计,为了增加防御效果舰体侧舷装甲采用倾斜布置。妙高号、足柄号设有舰队旗舰的设备,而那智号和羽黑号则是设有战队的旗舰设备。

妙高级在火力和航速方面十分突出,日本海军为了追求单舰的威力优势甚至不惜采用隐瞒的手段超出条约对排水量的限制(当时缔约国利用条约的漏洞在排水量方面作文章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如此建成后重量还是超出计划。

日本海军一贯追求加强武备以单舰质量求胜的理念,这样稳定性、结构强度也受到影响,但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直到1935年发生了史称“第四舰队事件”的重大事故后,才进行了舰体强度的加强。

妙高级于1931年开始进行改装,将主炮口径由200毫米增大到203毫米,炮弹重量由110公斤增至126公斤,威力增强。

从1935年到1940年期间进行了两次大的改装,改进了鱼雷发射装置,改装4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并将发射装置由中甲板挪到上甲板,远离了轮机舱,减少因其爆炸带来的损害。加装了高射炮增强防空火力;更新航空设备,在后烟囱与第4炮塔之间的上甲板增设遮蔽甲板作为航空甲板,弹射器由一座改为左右两舷各一座;对舰体进行加固,增加舰体水下隔舱;安装新型火控设施。在历经第一次,第二次的改装之后,排水量增加,而最高航速相对的降低了。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妙高级为抗击美军空袭,加强防空火力,并在后桅顶部加装13号雷达。

服役简历

妙高级建成服役后编入新成立的第四战队。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妙高级运送陆军前往中国。足柄号1937年代表日本海军前往欧洲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的观舰式。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妙高级运送陆军前往中国上海,加入侵华战争。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妙高级编成第五战队,参加进攻东南亚的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1942年1月15日妙高号被美国B-17轰炸机的一枚炸弹击中前炮塔受伤。

1942年2月在泗水海战中,以那智号和羽黑号为首的日本舰队重创美、英、荷、澳等国海军组成的多国舰队,击沉了盟军两艘巡洋舰。3月妙高号和足柄号截击突围盟军舰队,击沉了英国海军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

妙高号、羽黑号连续参加了印度洋作战,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在中途岛海战中,那智号担任北方阿留申群岛攻略部队的旗舰。那智号此后一直在北方的第五舰队作战,1943年3月为阿图岛运送部队护航时那智号重创美军盐湖城号重巡洋舰。

1943年足柄号移转到第五舰队。1943年11月2日妙高号、羽黑号参加了南太平洋布干维尔海战,妙高号被驱逐舰初风撞伤,在羽黑号护卫下退出战场。

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妙高号、羽黑号被编入第二舰队担任护卫任务,在旗舰大凤号航空母舰沉没后,羽黑曾担任旗舰;1944年10月在莱特湾海战中,妙高号、羽黑号编入了粟田健男指挥的第二舰队,那智号、足柄号加入了由志摩清英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部队。

妙高号在锡布延海被美军舰载机的鱼雷命中受伤,羽黑号在萨马岛附近海域遭美军舰载机的攻击而受伤,两舰均开往新加坡修理。那智号在苏里高海峡与最上号巡洋舰相撞受伤,退往马尼拉湾。

各舰概况

妙高号

舰名取自位于新舄县的妙高山。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1924年10月25日开工,1927年4月16日下水,1929年7月31日完工。1935年和1937年各进行了一次改装。

1944年12月在返回日本本土的途中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命中,被拖回新加坡,直到日本战败投降,战争结束后1946年被英国海军沉于马六甲海峡。

那智号

舰名取自位于和歌山县东南的那智山。于吴海军工厂建造,1924年11月26日开工,1927年6月15日下水,1928年11月26日完工。1935年和1937年各进行了一次改装。1944年11月在马尼拉湾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羽黑号

舰名取自所谓出羽三山中位于山形县的羽黑山。于长崎三菱造船厂建造,1925年3月16日开工,1928年3月24日下水,1929年4月25日完工。1935年和1937年各进行了一次改装。1945年5月在向安达曼群岛运送物资的途中,于马六甲海峡遭英国驱逐舰的鱼雷攻击而沉没。

足柄号

舰名取自神奈川县箱根的足柄山。于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1925年4月11日开工,1928年4月22日下水,1929年8月24日完工。1935年和1939年时各进行了一次改装。1945年6月8日在向雅加达运送物资返回新加坡时于班加岛海域遭英国潜舰的攻击而沉没。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13万吨,正常排水量:13551吨,满载排水量:119万吨;改装后正常排水量:14万吨。

舰长:201.7米,舰宽:19米,吃水:6.28米。

动力:12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3万马力。

最大航速:35.6节;续航力:7000海浬/14节。

武备:双联装20厘米/50倍口径主炮10门;12厘米高射炮6门;61厘米鱼雷发射管12门。水侦飞机两架,弹射器1台。改装后增加25毫米高射炮24门。

装甲:舷侧水线主装甲带:102毫米;装甲甲板:35毫米,防雷隔舱纵壁:29-25毫米;主炮炮塔:25毫米(正面),炮座:76-38毫米;装甲总重:1480吨。

舰员:764人(改装后920~9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