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手枪与步枪传奇
14291600000012

第12章 64式62mm手枪

简述

64式7.62mm手枪(简称64式手枪)是我军及公安、武警、司法和安全保卫部门广为装备使用的自卫武器,该枪以其小巧轻便、外形美观、便于隐蔽携带、易于维护保养、射击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优点而广受各方青睐。因该枪曾是配备我军高级指挥员和外交使节的自卫武器,并可作为礼品赠送国外要人,故爱称其为“将军手枪”。

64式手枪是1960年初,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支手枪,于1964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该枪在设计时,既强调要满足武器内在的性能要求,又特别强调要满足外在的形式要求。为使二者得到完美统一,各方面费尽了心思。

战术要求

因64式手枪为个人随身自卫武器,所以要求在近距离上,能短时间内有效杀伤突然出现的单个或数个生动目标,即首发命中就能保证目标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停止对射手的危害,达到自卫目的。根据这一使用要求,研究人员参照国外有关武器的性能,量化武器的战技指标。

根据一般杀伤人体需要80J(焦耳),杀伤马匹需要180J的动能标准,故手枪枪口动能定为180~220J。由于手枪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只靠本能瞄准射击,射程太远意义不大,故有效射程定为50m。为了准确命中和有效杀伤有生目标,故对50m处5号人头靶的命中概率需大于80%,弹道高不超过30cm,对松木板的侵彻深度在110~130cm之间。

外观要求

64式手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手枪,而且装备的对象非同一般,所以对手枪外观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通过了解,外观形象要反映这样一些要求:手枪要小巧精致,配置匀称,美观大方;应体现民族风格,适合中国人的体形特点及使用习惯。

在手枪这么小的一个舞台上,要满足严格的使用性能要求,又要满足各种外观要求,难度可见一般。

技术攻关

面对内在性能和外在形式要求的诸多矛盾,经充分论证协调,确定了解决这些矛盾的设计原则:在结构和外观设计时,先注重威力性能要求,同时解决外观形式要求。

在当时技术基础和各种条件都比较差的情况下,反复修改方案,攻克了数道难关,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自卫手枪。

解决存在问题

射击精度问题

64式手枪的枪、弹、药均为新研制产品,三者互相制约,紧密联系,各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研制中,射击精度一度成为突出的问题。

通过研究试验,得出射击精度与枪管的结构及加工质量、枪弹、枪管固定方式等因素有关,还与枪弹的结构、枪管和枪弹的配合尺寸、射手的熟练程度、固定枪架等因素有关,而枪管震动是影响精度的最重要因素。

通过采用单锥坡膛弹膛结构改进枪弹的起始条件,控制线膛尺寸和枪管壁厚差,严格控制并提高枪管平直度,用机械擦铅、阳线抛光、内膛镀铬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射击精度问题,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

机构动作可靠性问题

研制中,曾出现过因自动机运动速度过高而引起的空膛、跟机及空仓不挂机等故障。通过增加套筒质量和增加自动机行程,改进击锤待击而、阻铁支撑面结构,增大阻铁簧扭矩,选取适当的扳机簧力,增加自动机工作行程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机构动作可靠性问题。

使用时震手问题

与手枪配套的1964年式7.62mm手枪弹,是和64式手枪同时研制的,也是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手枪弹,与国外7.65mm手枪弹性能相近,而初速略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由于手枪自动机质量较小,因此当使用者连续发射多发枪弹时,感到虎口疼痛,即射击时震手问题。自动机在后坐过程中,其剩余能量造成的到位剧烈撞击,形成强大的冲击振动,是产生震手问题的主要原因。采用弹膛开螺旋槽的技术措施以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大了抽壳阻力,降低了自动机的后坐速度,减小了自动机后坐到位撞击时的动能,因而很好地解决了射击时的震手问题。由于自动机的后坐速度降低,同时解决了空仓不挂机故障。

外形设计

由十对64式手枪的外观有较高的要求,广大科研人员在设计时便极力“雕琢”,如设计手枪握把时请解放军画报社设计外形,在十几种方案中,最终选择了带八一五星军徽及民族特色花纹的方案,装备枪为黑色握把,礼品枪为暗红色握把。这一设计,赢得了使用方的赞同。

64式手枪的研制成功,在我国手枪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装备的手枪,从战争时期主要靠缴获敌人的武器,建国初期主要靠仿制国外的产品,发展到自行设计研制的新时期,我军的手枪由杂式装备逐步走向系列化、正规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