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14300000000002

第2章 稻作历史及栽培技术

古代栽培

我国农作物栽培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靠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维生。有些采集到的种子散落在住所附近,不经意间发芽、开花、结果、繁殖。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逐渐学会了人工栽培作物,于是产生了最初的农业生产活动。

从新石器中晚期开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田技术、旱田技术,以及经济作物栽培方面,逐渐总结出了植物栽培技术,并由中原地区向外缘扩散。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促进了风俗习惯交流与民族融合,丰富了我国农耕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野生稻驯化和栽培技术的进步,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栽培的水稻属亚洲栽培稻,其祖先种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

宋代水稻栽培种植有了提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逐渐得到推广。

明清时期,南方已经可以种植双季稻、三季稻。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我国古代稻作技术。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我国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古人栽培水稻的历史遗迹,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散处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

新石器晚期遗存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也有发现。出土的炭化稻谷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区别,表明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出现。

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等。

我国水稻原产南方,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民的主粮。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关于水稻的品种,在文字记录较早的《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在稻田种类、耕作时间、播种和育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中将田地分为9类:井田、区田、圃田、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同水稻种植有关的是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这6类。

太湖地区的围田,约起源于春秋,战国至秦渐有发展,至汉时进一步拓展。早期的围垦,因水面大,下游泄水通畅,粮食增产显著。

为了解决洪涝问题,古人将围田与开挖塘浦同时并举,从而逐渐形成了横塘纵浦之闾,围圩棋布的塘浦圩田系统。

架田又名葑田,是在沼泽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菰根等水草与泥土掺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这样种植的作物漂浮在水面,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宋元时,江南、淮东和两广就有这种架田。

古人为了扩大耕地,向山区要田就是梯田,向水面要田就是围田。如四川湖南等省的“塝田”,粤北和赣东的“排田”。还有古书所称的“口田”、“雷鸣田”、“山田”、“岩田”等。

关于水稻的耕作制度,水稻原产一般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早稻品种,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比如明代出现的三季稻就是。

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双季连作稻的比重很小。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持续至今。

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我国稻区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持续增产,而土壤肥力始终不衰的原因。

原始稻作分化出旱稻和水稻以后,水稻最初是直播。南北都一样。至于育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则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于减轻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虽然同样有减轻草害的作用,却与复种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多熟制发展后,移栽是解决季节矛盾的有效措施。

水稻的灌溉用水最初是利用天然的河流,通过开挖大小沟渠、坡塘蓄水、用堤防止外水侵入等措施,开辟成可种稻的稻田,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比如典型的是都江堰,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是四川粮仓的基本保证。

水稻生产的重点在南方,秦汉时期南方未充分开发,所以水利兴修多以北方为主,到唐宋以后,全国经济重心移至长江流域,人口增加,稻田开辟,水利条件的保证也随之很快发展。此外,古人在田高水低的地方用翻车、筒轮、戽斗、桔槔等灌溉工具。

关于稻田的灌溉技术,早在西汉《氾胜之书》中即有精辟的叙述:稻苗在春季天气尚冷时,水温保持暖一些,让田水留在田间,多晒阳光,所以进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同一直线上。夏天为了防止水温上升太快,让进水口与出水口交错,使田水流动,有利于降温。

关于水田施肥的论述首见于南宋农学家陈旉的《陈旉农书》。其中认为地力可以常新壮、用粪如用药以及要根据土壤条件施肥等论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在水稻施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历代农书都重基肥,因为追肥最难掌握。但长时期的实践经验使古代农民逐渐创造了看苗色追肥的技术,这在明末《沈氏农书》中有详细记述。

古代人民对水稻病害有一定认识,从实践中也摸索积累了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从栽培措施、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3方面着手。

在栽培措施方面,一是实行轮作,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减少病虫的办法。早在《齐民要术》种水稻篇中即指出:种稻没有什么诀窍,只要年年轮换田块就好了。

二是烤田防虫,烤田就是在水稻分蘖末期,为控制无效分蘖期并改善稻田土壤通气和温度条件,排干田面水层进行晒田的过程。这样土壤水分减少,促使植物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从防虫角度讲,烤田使水分供应减少,地上部的生长受到抑制,改变了稻株光合作用产物运转的方向,即向茎和叶鞘内集中,增加半纤维素的含量,不利于害虫的繁殖。

三是选用抗性品种。比如种植多芒的品种防止鸟兽为害。明末江苏《太仓州方志》中载有一个绿芒品种,名“哽杀蟛蜞”,虽无文字说明,从取名上可知是一个适于涂田种植不怕虫鸟啮食的抗避品种。

药物防治一是烟茎治螟。烟草在明代传入我国南方,以后很快传遍各地。农民在种植烟草中,发现烟茎及叶有杀虫的作用,因而试用于稻螟,效果很好,于是不胫而走,推广得很快。

二是菜油治虫。用菜油治虫始见于宋代。1180年8月,苏州闹虫灾,虫聚于禾穗上,当地农民以菜油洒之,一夕大雨,尽除之。到清末民初,农民遂用石油代菜油治虫,直至现代农药出现为止。

三是石灰治虫。以石灰作为治虫的药物也始见于宋代。南宋陈旉《农书》提到在播种前“搬石灰于渥泥之中,以去虫螟之害”。是石灰治虫的最早记载。

生物防治在我国有久远历史。水稻害虫的天敌,古人加以利用的有数种。一是青蛙。稻田养蛙以消除虫害,是被古人运用了很久的办法。二是养鸭治虫。利用放鸭到稻田治虫始见于明代广东、福建两省。据说以鸭捕蝗与人力捕蝗比较“一鸭较胜一夫”,“四十只鸭,可治四万之蝗”。三是保护益鸟。历史上蝗灾频繁,古人早已观察到有一些鸟类扑食蝗虫的现象,于是对益鸟进行保护。历朝历代不乏政府提倡保护益鸟的例子。

古人对于水稻的收获、脱粒也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的办法。明代文献中说,割下的稻株,其茎秆中有相当营养的物质,还能继续往稻谷中输送,可以提高果实的饱满度。

历来打谷所用的工具因农家财力、规模大小而异。小规模的脱粒都用稻簟,这是用竹篾编制的长方形竹席。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打谷工具是连耞,古代单称柫。最早记载见诸《国语·齐语》:“权节其用,耒耜枷芟。”

以上所述为水田育秧栽培的一季稻,是最普遍的稻作。此外,还有旱稻、再生稻、间作稻、连作稻、混播稻、浮水稻等特殊栽培方式。古人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体现了先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