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14307700000011

第11章 沙尘暴的形成和危害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及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及过度开垦土地都是沙尘暴频发的诱因。另外,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携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土壤、黄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当干旱少雨且气温变暖时,硅酸盐表面的硅酸失去水分,这样硅酸盐土壤胶团、砂粒表面就会带有负电荷,相互之间有了排斥作用,成为气溶胶不能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扬沙即沙尘暴。沙尘暴本质上是带有负电荷的硅酸盐气溶胶。总之,沙尘暴的形成需要这3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源地主要有撒哈拉沙漠,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是沙尘暴天气的源地之一。1933年至1937年由于严重干旱,在北美中西部就产生过著名的碗状沙尘暴。

亚洲沙尘暴活动中心主要在约旦沙漠、巴格达与波斯湾北部沿岸之间的下美索不达米亚、阿巴斯附近的伊朗南部海滨,稗路支到阿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带。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都是沙尘暴频繁影响区,但其中心在里海与咸海之间沙质平原及阿姆河一带。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西北人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和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壤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沙尘暴的巨大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主要有两个,一是风,二是沙。首先,风力破坏作用非常大。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以及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例如,1993年5月5日的大风使西北地区8.5万棵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万棵防护林和用材林折断或连根拔起。

此外,大风刮倒电杆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工农业生产。1993年5月5日大风造成的停电停水,仅一家公司就造成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表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例如,1993年5月5日的大风平均风蚀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亩地平均有60立方米至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风刮走。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的大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的平均厚度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损失。1993年5月5日大风****死亡85人,伤264人,失踪31人。此外,死亡和丢失大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沙埋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总长2000多千米,兰新铁路停运31小时,总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

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近几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