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海口
14340500000008

第8章 英明决策(7)

作为边防军兵团司令员,此时此刻要在战略问题上向中央提供决策参数。邓华久思后,给中央军委写了报告:

“……鉴于朝鲜人民军战线南伸而延长,美军凭借其海空军优势,于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显然,如果以朝鲜人民军弱小的海、空军和后方留守陆军,阻止美国从两侧而不是正面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企图是很困难的,况且,朝鲜三面环海,东、西海岸线较长,给人民军集中、重点防守带来不便。”

对美军可能采取的作战方式及方向,邓华指向明确,如果他当时就在朝鲜战场上的话,后来的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就要遇到麻烦了。

邓华接任13兵团司令员职务后,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召见了他。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毛泽东一见邓华,就说出了这样的话。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认识邓华了。在陕北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曾经与邓华作过长谈。解放战争打响后,两人长时间没有见面。邓华在战争的熔炉里成长迅速,再度重逢,毛泽东的话里带着嘉许。

由此联想到毛泽东在与刘亚楼重逢时说过的话。当年他手下的年轻军官们在战火的锤炼下,成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勇将,毛泽东正是有了这群勇将,加上他本人杰出的统领指挥,才横扫神州大地,建立了新中国。

历代开国元勋手下都有一群勇将和福将。

邓华坐下后,毛泽东递给他一支烟,说道:“你们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要准备他们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

邓华停止笔记,兴奋地说道:“是的,抓住他的弱点,跟着打,美军的武器装备好,火力组织也好,从正面攻击不容易奏效。我军可以从侧翼和侧后迂回、渗透、穿插、包围,打近战、夜战。他打他的优势,我们打我们的优势。”

毛泽东脸上透露出欣喜。邓华把他的同美军作战的指导思想,发挥得这样具体明确,无疑是认真研究过同美军作战的战术问题的。毛泽东微微点头,又说:“你的报告说美军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实施登陆作战,很有见地。8月份可能没有作战任务,要准备在9月上旬作战。我们刚刚给高岗打了电报,要他们在8月中旬召开边防军各军师干部开会,务必在8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工作。你和肖劲光、肖华他们去参加这次会议。”

那时的毛泽东,对邓华是信赖和器重的。

1950年8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解放了朝鲜南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人口。8月15日,金日成发布命令,要求在8月份内完全解放南朝鲜全部国土。但是到8月底,双方仍在南部的洛东江地区激战,敌人最后一道环形防御圈始终未能打破。

也就在此时,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计划获得美国最高当局的批准。

仁川,是汉城附近的一个港口,这个港口航道狭窄,潮汐涨落差高达30英尺,而且一个满潮期只有两三个小时,如果遇上不利情况超出满潮期,登陆舰队就会在泥滩上搁浅而失去战斗力。所以当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计划一拿出来,便受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多数决策人的反对,称这一行动为“五千比一的赌博。”

麦克阿瑟力排众议。他对反对者们说:“突然性是现代战争取胜的最至关重要的因素。你们提出了有关登陆行不通的种种论据,而正是这些论据可以使我确保达成突然性。”

麦克阿瑟的登陆计划获得批准后,他迅速着手登陆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麦克阿瑟的登陆作战计划被批准仅两天,邓华在13兵团领导会上对众人说道:

“估计敌人将来反攻的意图,可能以一部分兵力在朝鲜沿海侧后几处登陆,实行扰乱牵制,其主力则于现地由南而北沿主要铁道公路逐步推进。另一种可能是以一部兵力于现地与人民军周旋,抓住人民军,其主力则在人民军侧后大举登陆,前后夹击,如此人民军的处境会很困难的。”

撇开政治因素不谈,一流军事家的眼光是一致的。

半个月后,也就是9月15日,在麦克阿瑟的亲自指挥下,“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了。朝鲜人民军的主力被截断在南朝鲜,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朝鲜战争形势由此急转直下。

麦克阿瑟在实施仁川登陆计划过程中,曾不止一次地问他的手下人:“会不会泄密呢?”他最担心的是登陆作战计划被对方知晓,那样的话,他将可能一败涂地。

遗憾的是当时朝鲜人民军陶醉在胜利之中,或者说被拖在鏖战中,没能注意到麦克阿瑟的冒险。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成功,28日即占领了汉城,随后迅速北进。10月1日南朝鲜军首先越过三八线,10月7日,美军也越过了三八线,与南朝鲜军一同进攻平壤。10月19日,平壤陷落。

本来,麦克阿瑟在10月2日下达的第2号作战命令中,要求美国第8集团军在占领平壤后,与夺取元山的第10军在元山蜂腰部汇合,然后再向北推进。但是,随着美韩军战果的扩大,麦克阿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在10月17日下达了第4号作战命令,取消原定的两支部队在元山蜂腰部汇合的计划,命令这两支部队继续前进,直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于是,美军以师为单位,争先恐后地拥向鸭绿江畔。

唇亡齿寒,中国人民不能眼见战火烧到自己的领土上。东北边防军13兵团所部4个军、3个炮兵师、1个高射炮团迅速集结在鸭绿江畔,只待一声令下,立即奔赴朝鲜战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前,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沈阳召开了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策,确定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了,邓华、洪学智等13兵团领导人仍在一起商讨着,因为有一件大事牵挂在心头:入朝初战的兵力有些不足,必须具备优势兵力才能取得初战胜利。

按原定的作战部署,志愿军先派两个军过江,两个军约12万人,而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兵力已达42万人,地面部队拥有5个军,其中美军为3个军。除了地面部队外,“联合国军”还拥有作战飞机1000多架,各型军舰300多艘。且不说对方的海空军优势,仅同它的地面部队相比,我军仅出动2个军,也不具备优势。

邓华和洪学智决定面呈彭德怀。

彭德怀见邓华和洪学智深夜叩门,知道必有要事,便说:

“军中无禁忌,只管说。”

邓华直言道:“先过去两个军兵力太少,形不成优势,是不是考虑4个军一起过江?”

洪学智接着补充道:“美军飞机已经发现我军在边境集结,一旦他们把鸭绿江桥炸了,我们部队再过江就困难了。”

彭德怀听罢点点头,说:“这个意见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报告。”

第二天,彭德怀即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志愿军部队全部过江。

毛泽东随即复电同意。

历史证明当时的处置是非常正确果断的,如果志愿军首批仅出动两个军,是不可能取得初战胜利的。

根据敌情和战场形势,邓华认为出动4个军入朝参战仍显兵力不足,当彭德怀在10月11日来到兵团司令部检查出国作战准备情况时,邓华又向彭德怀建议:“我军火力弱,敌人火力强,歼灭美军一个师,我们得用两个军,所以还得向中央建议增调部队。”

洪学智也反映后勤保障需加大力量。

彭德怀听取了邓华和洪学智这些意见,并报告给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随后紧急调遣驻扎在天津的第66军加入志愿军序列。

11月份,又调第9兵团3个军入朝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