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上海
14342300000002

第2章 毛泽东宣布“1949年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1)

从30年代中期红军由南向北的战略转移,到1949年解放军由北向南的进军,这是一幅多么威武雄壮与辉煌的历史画卷啊!

而“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则是******在西柏坡向中国人民宣布的又一篇伟大的战斗檄文。

1949,“将向长江以南进军”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前,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普通村庄。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这里曾是****中央所在地。

过去,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人们极少知道它,但自1947年5月以后,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率领的****中央工委来到这里,这个小山村便很快出了名。1948年5月26日,******告别山高沟深的阜平县花山村到达西柏坡,至此,******、朱德、刘少奇、******、任弼时重新聚首,中央前委、工委合在一起。******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并在这里指挥了驰名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于是,西柏坡便成了革命圣地,名扬天下。后来,******誉之:“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到达西泊坡后,先在刘少奇、朱德住的院里休息吃饭,然后去看为他安排的住处?这所房子是用青石新砌的,坚固安全,大家满以为******会高兴地住进去,正准备给他搬东西。他却说:

“我不能住这儿。总司令年纪大了,跟少奇住在一起太挤,这处新房安静些,让他搬过来住吧!”******自己选中了另一处小院子。

战争岁月,领袖们就是这样相互谦让,团结战斗,谱写着充满友谊的壮丽篇章!

******的小院有南北两排平房。******本人住北边,里间作卧室。相通的外间稍大一些,作为办公的地方。办公桌上是一摞一摞的文电,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地图。

1948年12月底。苍茫的华北大地冰封雪飘,寒意侵人,******的屋内却烟雾缭绕、气氛热烈。

******和他的战友们在指挥着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同时,正在商议1949年的新年献词,议定请******撰写,以新华社的名义发表。

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中,******回顾了两年半来的战争历程:

“战争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发动反革命战争的时候。他们军队的数量约等于人民解放军的三倍半,他们军队的装备和人力物力的资源,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人民解放军,他们拥有人民解放军所缺乏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工具,他们获得美国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经济上的大量援助,并且他们是经过了长期的准备的。就是因为这样,战争的第一年(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表现为国民党的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防御。……战争在第二年(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六月>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已经消灭了大量国民党正规军的人民解放军,在南线和北线都由防御转入了进攻,国民党方面则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人民解放军不但已经能够攻克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城市,而且能够一次包围和歼灭成十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国民党强大精锐兵团。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兵力的速度大为增加了。试看歼敌营以上正规军的统计(包括起义的敌军在内):第一年,97个旅,内有46个整旅;

第二年,94个旅,内有50个整旅;第三年的头半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47个师,内有111个整师。半年歼敌整师的数日比过去两年歼敌整师的总数多了15个。敌人的战略上的战线已经全部瓦解。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灭,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灭,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国民党的主力在长江以北被消灭的结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同军事战线上的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的舆论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

身为战略家和政治家的******文思泉涌,他鲜明地提醒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的共和国。……

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他用了一个著名的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里用得着古代希腊的一段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但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真正的革命民主派,却听见了并且记住了这个劳动者的遗嘱。况且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

写完一迭文稿,******搁下笔,点燃一支香烟,又一次凝视起墙上的地图,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审视着整个中华大地。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长江以北已经大部获得解放,人民解放军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将是解放长江以南的广袤国土。

******在献词里宣布: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东全局在胸几番想过江

渡江作战的战略构想,最早在1947年7月******就提出来了。1947年下半年,当他在部署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候,就考虑到将已经进入鲁南作战的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两个纵队(纵队司令员分别为叶飞、陶勇,因此也叫叶纵、陶纵)渡过长江、直出闽赣地区建立根据地,以便把战线进一步推向国民党军的战略后方。

这年的7月23日,军委在《对确保与扩大战略主动权的军事部署》的电文中提出,在刘邓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南渡黄河挺进豫陕边的同时,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率华东野战军主力留置山东(包括鲁西南)“担负整个内线作战任务”,另以叶纵陶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其步骤:第一步,进行整补和政治动员,第二步,出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第三步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第四步,至闽浙赣目的地。为了加强这支部队出击后的领导,******还提出以邓子恢、张鼎丞、曾山组成东南分局的设想,要华东局考虑。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是******独具匠心地布下的棋局,它从根本上扭转战局,使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为进攻。但是,全局中最关键的一着棋——向大别山地区挺进的刘邓大军,虽有陈谢集团进入豫西从右侧辅弼,力量仍嫌不足,在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还有被迫撤回的可能。******经过再三考虑,在8月6日致电陈毅、粟裕、谭震林和8月7日致刘邓并告陈粟的电报中,决定由陈毅、粟裕立即赴鲁西南,统一指挥包括第一、第四纵队在内的华野六个纵队,组成华野西线兵团,进行直接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战任务。******估计,在刘邓大军向南跃进时,国民党军必然会以重兵追堵。在这种情况下,陈粟西线兵团立即尾随敌军南下,就可以从“反对方向钳制敌人”,有效地掩护刘邓大军的挺进并在大别山地区立足生根。此电实际上暂时改变了7月23日要叶飞、陶勇率第一、第四纵队分兵渡江南下的计划。随后,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停止执行第一、第四纵队渡江南下闽浙赣之计划。

******对他经过缜密思虑后所下的决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他执著地认为,只有适时地和有步骤地把战线向******统治区推移,使人民解放军所需的大部人力、物力取之于对方,才能使新解放区逐渐扩展,使老解放区得到进一步巩固,经过逐步跃进和巩固,最终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他在根据战局的发展适当调整陈粟大军的作战部署后,还多次致电刘邓、陈粟,要他们继续准备以一部分主力在第二年的适当时机渡江南进,吸引部分国民党军从中原地区转援江南,以利于中原解放区的巩固。

1948年1月上旬,从中原前线赶赴陕北中央的陈毂,同******在杨家沟见面了。这是他们随着抗战胜利而在延安分手后的第一次见面。******在同陈毅谈到1947年7月以来的全军作战行动时强调:我军作战的性质已不再属于“自卫防御”,而是一种“革命的进攻”,是把战争的主要战场推向蒋管区、以求解放全中国的作战行动,所以叫“战略进攻”。******指出:******已处于防御地位。

黄鹤一去不复返,他要回到战争初期那种形势是不可能的了,今后是我们如何转入江南、四川、两广的问题。

******在与陈毅的交谈中,又一次说到南渡长江的问题。

当时,刘邓、陈粟、陈谢三军挺进中原,对******的长江防线和沿江重镇南京、武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无论如何都想把他们从自己的卧榻之旁赶走。1947年12月初,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根据******的命令,在九江设立国防部前进指挥所,调集33个旅的兵力,对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展开大规模“围剿”。大别山地区的反“围剿”斗争,坚持了一个多月,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共两军在整个中原地区,基本上处于胶着相持的状态。

怎样打破这种僵持局面?******和******、陈毅最初商定的南线三军在三个月内的作战方针,是以刘邓军主力位于大别山内线,“分遣坚持,多休息,多打小仗”,待正由晋冀鲁豫南下的三万新兵到达以充实部队后,再打中等规模之仗;以粟裕所部并指挥陈谢军在二、三、四三个月内,在中原地区寻求打几个中等规模的歼灭战,以配合刘邓军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他们还设想以山东兵团的许世友、谭震林率两个纵队南下苏北、苏中,会合原在这两个地区活动的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形成一个重要战场,威胁京沪”,迫使******从大别山抽调一部分力量向东。“三个月后,南北配合行动,可能进入打大歼灭战之阶段。”1月26日,******以军委的名义,把这个战略构想传达给刘邓、粟裕和陈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