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上海
14342300000042

第42章 解放军胜利进驻上海(3)

参加到这样的队伍中去,成为当时青年的无尚荣光。许多青年庄严地表示,为了保卫和建设新上海,为了解放全中国,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6月17日,南下服务团成立,团长张鼎丞及第一期团员400余人出席了在大同大学附中召开的成立大会。南下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南方,组织革命青年为人民服务。22日,挂起了“华南西南八千万人民需要你”大幅标语的天蟾舞台,300多所学校的8800余人集会。“肃清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加人民革命事业”的口号声不时在会场内响起。一个轰轰烈烈的热潮在上海兴起,复旦、暨南、大同、同济、交大、上海法学院、上海商学院,大批学生踊跃报名。29、30日在复旦、沪江报到的被录取南下服务团团员有4900余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们将分赴福建和四川,参加那里的人民解放斗争。

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以陈毅为校长的华东军政大学,6月25、26日举行第一批入学考试。为了参加这所培养解放军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工作干部的学校,7000多名上海考生,不顾大雨滂沱参加了两天的笔试和口试。而7月2日还将举行第二批考试。

解放初期,数以万计的上海青年通过各种形式参军、参干。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历经数月的酝酿讨论,第三野战军制订出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1949年4月1日,由陈毅领衔,粟裕、谭震林、唐亮、钟期光联署签名,以命令的形式颁发了这个文件。

命令说:“兹颁发‘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作为全军指战员、工作人员进入城市生活行动的准绳。各级军政机关须据此深入教育所属部队,务使人人了解,个个熟记。各级军政干部须以身作则,督率全体切实遵行。并须奖励自觉遵守的模范行为,批评与制止违反的现象;对有意违反或屡教不改者,应予以必要的纪律制裁。以期贯彻执行,而达到正确执行党的城市政策的目的。”

人城三大公约

一、遵守军管会及人民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各种制度。

二、遵守城市政策,爱护市政建设。

三、保持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

人城十项守则

一、无故不得打枪。

二、不住民房店铺,不准打扰戏院及一切娱乐场所。

三、无事不上街,外出要请假。

四、车马不得在街上乱跑。

五、不准在街上吃东西,不得扶肩搭背,不准拥挤街头。

六、买卖要公平。

七、驻地打扫干净,大小便上厕所。

八、不准卜卦算命,赌博宿娼。

九、不准封建结合,徇私舞弊。

十、不准在墙壁上乱写乱画。

为了确保入城公约和守则深入人心,野战军领导机关还用快板的形式广为宣传。从中,人们既可以看到当年解放军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的严格、具体,也可以看到那时政治工作形式的生动、活泼。

第三野战军人城守则和纪律

全体指战员要:人人熟记!人人做到!

解放大军下江南,要进上海和南京。

大小城市几百座。都要解放归人民。

接管建设新城市,政策纪律最要紧。

入城守则共八条,一条一条记在心。

第一实行军管制,保护人民各阶层。

保障民主和自由,保障财产和生命。

不准随便乱捉人,维持秩序安人心。

(只有首要战犯,武装特务,军事破坏的现行犯,持枪抵抗者可以逮捕送军管机关处理)

不准随便乱杀人,杀人就要经法庭。

严禁抢劫和破坏,严防特务害人民。

搜索盘查要严格,站岗放哨要细心。

大家提高警惕性,蒋匪残余好肃清。

首恶战犯必要办,胁从分子可不问,

为民立功受奖励,分别对待有方针。

第二加强纪律性,服从指挥听命令。

(一切权力统归军管会)

三大纪律要做到,八项注意要执行。

不管部队和机关,不管民工和民兵,

没有携带出入证,一概禁止出入城。

若要进城来宿营,要经军管会批准。

房子不能随便住,宿营必须听指定。

(工厂、学校、医院、教堂、文化机关等不住)

不准乱跑乱游逛,先要请假后出门。

不准随便乱打枪,军纪森严不容情。

不准沿路拦汽车,走路要靠一边行。

尊重风俗和民情,城市常识要弄清。

监牢犯人分别放,放了盗贼害人民。

(由司法机关分别处理,开始只放革命的******,不放匪盗分子)

第三宣传党政策,人民利益最为先。

实际行动守纪律,就是政策的保证。

帮助防空和防火,打扫街道讲卫生。

建设工作努力干,为民服务好精神。

揭穿敌人的造谣,多拿实际讲真情。

开始不准写标语,宣传政策要谨慎。

第四缴获要归公,官僚资本归人民。

一切蒋匪大企业,全归政府来经营。

(工厂、商店、仓库、堆栈、公司、银行、医院、铁路、矿山等)好好看管保护好,不准破坏和搬运。

(应强调只有看管保护之责无接收处理之权)战斗缴获的物资,街上零星军用品,不要私人发洋财,交给上级统一分。

(由军管会物资委员会统一分)功劳大小都有份,照顾功臣和伤员,首先会给解放军。

第五保护工商业,人民生活有利益。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坚持这个总方针,市场稳定百业兴。

鼓励开工做生意,照常营业开大门。

不准抢购和强买,军队买卖要公平。

尽量不买新东西,统一采办必需品。

第六保护建筑物,这些财产归人民。

电车汽车火车站,轮船码头电报局,

电灯电话自来水,电影戏院娱乐场,

名胜古迹和公园,还有医院和学校,

文化教育各机关,都是公共的财产,

都要保护不破坏。

机器零件不拆卸,窗上玻璃不打碎,

家具用品不搬走,文件表册不乱翻。

一切东西都不动,恢复建设不困难。

第七城乡有分别。城市不能比农村。

农村斗争的方式,不能机械搬进城。

不准“分房”、“分浮财”,不向工商乱斗争,

反动政治要摧毁,生产机构要保存。

逃亡地主不捉他,主要回家去劳动。

有些地方看不惯,宁缓勿急要忍耐,

调查民情和风俗,即使不好渐改造。

第八头脑要清醒,站稳立场不忘本。

劳动人民是主体,团结市民各阶层,

(首先是依靠工人阶级,其次是其他劳动者——如手工业劳动者、苦力、小职员、小商贩、中下层自由职业者,其次是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革命知识分子,对民族资产阶级以及赞成人民民主的开明士绅也要争取团结)

共同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大资本。

建设人民的城市,帮助农民兴乡村。

不去讨好资本家,也不乱斗大商人。

不去谄媚外国人,也不盲目排外人。

不受贿赂不贪污,不让特务来勾引,

不去腐化嫖女人,不学傻瓜刘宗敏。

衣食住行要朴素,优良传统要保存。

八条守则讲分明,看谁条条记得清?

全军上下无例外,都要白觉来执行

干部自动带头干,检查督促要抓紧。

同志互相来监督,共同为党负责任。

谁敢故意来违犯,铁的纪律不留情。

首先把他赶出城,轻则检讨重处分。

用心研究和学习,遵纪立功为人民。

秋毫无犯纪律明,革命胜利有保证。

有条不紊的接管

新生的政权,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是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各个单位和人员。军管会、市政府成立后,接管工作就开始了。

接管工作要求有条不紊,少破坏,以便迅速建立正常秩序,安定市民日常生活,恢复生产。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为此,整个接管分为接收、管理、改造三大步骤。

接收工作一般包括移交、清点、接收,主要求得不打乱、不影响军管时期工作和业务的继续。在此阶段,国民党反动制度的遗迹暂时存在很多,变化不大。在管理阶段,主要是进行研究和考察,开始局部的改造和整编,国民党反动制度的遗迹开始清除,人民民主制度开始建立。在改造阶段,则着重全盘地或大部地肃清国民党的反动制度,巩固地建立人民民主的新政权制度。

政务部门,由政务接管委员会负责,接管了旧市政府所属各局、市政府本部各处,以及法院和市区、郊区各区,共计旧人员职工4.9万余人。财经部门,由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负责,接管了银行、工厂和仓库等机构共411个单位,在这些机构供职的职工约15.3万余人。还接收了一批重要资财,计黄金2.46万两、白银36万元、金圆券21万亿、台币2亿4千万、台糖3.5万吨、粮食47万石、新旧汽车1.8万辆、汽油4887万加仑。文教部门,由文化教育管理委员会接管,高等教育方面,接管了大专院校19所,教职员工2836人,学生8109人;市政教育方面,接管了公立学校及教育机关521个单位,教职员工8884人,学生17.6万人;新闻出版方面接管了报馆及通讯社20个、书店印刷厂24个、广播电台及器材厂3个,人员共22429人;文艺方面共接管18个单位,计员工907人、技术人员165人。军事方面,由军事接管委员会接管,原来下设陆军、训练、政工、后勤、空军、海军六部,陆军以战场歼灭代替了接收,剩下的是打扫战场和处理俘虏;训练部接收的几个军事学校完全是破坏了的空房子;政工部接收了两个政工队、一所印刷厂、17个广播电台,以及电影、戏剧、乐队等30个小型单位;后勤部接管国民党军队联勤系统的补给、修械、被服、医务等116个单位,总计人员34697人;空军部接收12个单位,空军和民航人员2715人;海军部接收18个单位,14个仓库,各类人员375人。私立的大中小学、私营企业和文艺单位均不实行接管,也没有军管,对外商企业实行了军管。

上述单位接管以后,市政部门划归市人民政府领导管理。财经部门在上海市财经委员会成立后,由华东财委移交上海财委,不属于市政系统的原中央企业及各省的企业事业单位,由军管会代管,以后逐步划归中央和各省市领导管理。

“欢迎解放后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旧上海的政府官员中,有一批是工程技术人员出身,在政权交替的时刻,他们的去留对后来有关事业的恢复和建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等****高层领导在精心运筹解放和接管上海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干部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注意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1949年4月7日,****中央致电华东局,要他们“争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协助接管上海”。5月20日,****中央就关于接管上海的机构及干部配备复电华东局,指出:“必须吸收一部分产业界民主人士及职工中有威望的领袖参加工作”,同时“亦必须有一部分党外文化工作者参加接管”。陈毅等领导人认真执行****中央、******的这些指示,大力开展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胜利完成接管上海的艰巨使命奠定了基础。****上海地下党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争取了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有影响的工商业者、文化科技界的著名人士和专家自愿留下来。一批旧政府的重要成员也在历史潮流推动下,弃暗投明,不去台湾而留在上海。赵祖康和张维就是其中突出的两位。

赵祖康是学土木工程的,1922年毕业离校后就抱着“交通救国”、“工程救国”的理想,先后担任国民党政府铁道部技师。梧州市工务局局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副处长、代理处长,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上海市府工务局局长职务。抗战前,他参加规划和督造苏、浙、皖、南京、上海三省六市六条联络公路,并制订了省市间互通汽车的规划和办法,继而开辟西兰、西汉公路,使落后的中国公路建设前进了一步。抗战爆发,他以救国之心奔向抗日前线,组织工程队伍在敌机轰炸下抢修军用公路,滇缅公路的迅速修通就有其一份贡献。其后,赵祖康又负责督修了其他一一些公路。可以说,在中国公路修筑史上,他也是个挂得上号的人物。

然而,当政权面临更替之际,赵祖康茫然了,先是困惑,继之失望,并提出辞职……

就在这时,******通过地下党组织捎出口信。其中点到。包括赵祖康本人在内。可以不必去香港、台湾,欢迎解放后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解放区电台的一则广播讯息中,也指明赵祖康和另外两人留在上海。迎接解放。

正处在犹豫、惶恐之中的赵祖康很是兴奋,感到有了可靠的光明前景。

1949年2月,应地下党组织代表的要求,他递交了《市郊大桥地址图》,为解放军的进军提供参考。

5月,他联系到了浙赣铁路的有关资料。

汤恩伯在上海环市四郊构筑碉堡,要求市政府向工务局“征借”石子。赵祖康与****地下党的代表商量后,先是推说这是市政工程的备料,拒绝移用;以后又让步说,只能暂借,要汤的机关内已际购材料,限期归还工务局等等,一直拖了好久。

具有戏剧性的是,“留在上海,迎接解放”的赵祖康,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成为旧政权最后一任上海市(代理)市长,成为旧政权于大陆崩溃时的一个特别见证人。

5月12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向上海外围进攻。国民党市政府内,早先是市长吴国桢辞职离沪了。原市府秘书长陈良改任市长,所缺秘书长一职发表以茅以升继任,但茅以升一再推病拒就,始终不愿到职。继之,市府所属各局局长也多辞离,陈良不得不另委继任人选,发表以汪维恒任财政局长、赵祥麟为教育局长、陶一珊为民政局长、陈保泰为社会局长,至于警察局长,则早已由俞叔平改为毛森。

这时,上海物价腾涨,市民生活更陷于水深火热。在末Et来临之际,汤恩伯、毛森等人,更加疯狂地迫害和镇压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白色恐怖笼罩全市。但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进展,隆隆的炮声日益迫近。炮声振奋着市民的心,也震破了反动派的胆。于是,陈良等人被迫演出了下述一幕。

上海外围作战开始,赵祖康从原先居住的公馆迁到市中心区长乐路一个明友、交大同学姓梁的家中居住。夜阑人静,他阅读用《论美军登陆》封面遮盖着的******的文章——《论联合政府》和《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政府垮台的不可避免,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身上,才有光明的前途。

5月23日深夜,上海市郊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

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对方指明:“请赵祖康局长讲赵祖康接过听筒,听出对方是他的老同学、原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刚刚出任上海社会局局长的陈保泰。

陈保泰:“陈市长请赵兄务必即去市政府见面。”

赵祖康:“是什么事情?”

陈保泰:“去了就知道,事情很急迫。”

赵祖康一怔,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已是0时30分。

“外面正在戒严,打枪打炮,我又没有车子……”

陈保泰:“你等着,我马上派车来接你。”

放下电话,赵祖康心里茫然无底。那位姓梁的老同学也闻声过来,关切地问:“谁的电话,这么晚还要去哪里?”

“说陈良要我马上去市府。”

“什么事?”

“没有说,车子很快就到。”

屋子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赵祖康忐忑不安?到底是为什么事要自己深更半夜赶去市府?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