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秀丽江山(全四册)
14419700000022

第22章 自古红颜多薄命(5)

我吓得尖叫一声,弹跳转身,张惶地看向他。

“不、不……我没杀他,我只是……我没下那么重的手,我……”

他静静地看着我,漠然地说道:“杀过人的女人,可就不是女人了哦!”

我呼吸一窒,唇瓣颤抖着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忽然唇角往上一弯,露出一个笑脸来,我心跳如擂,惶惶不安,只觉得他的笑容里透着一种叫人心烦的邪气,绝非善类,不由恼道:“我没杀他!”

拂袖逃开,心里却是乱成一团,一时间天大地大,却觉得再无我容身之处。那种罪恶感无论我怎么压抑,总会从缝隙中钻出来,搅乱我的心思。

“我杀过人!”他从身后跟了上来,声音淡淡的,听不出是喜是悲。

我转身看向他,他勾着嘴角冷笑,乌黑的瞳孔乍然绽放一道厉芒,邪魅的气息像是一种有生命的物体一般附着在他身上。我倒吸一口冷气,这个男人,莫名的就会令人产生出惧意来。

“我的弟弟被人害死了,我替他报仇,杀了那个人!”他说得十分轻描淡写,似乎不是在说自己的事。

他越是说得简单淡然,我心里越是发毛,惧意陡增,情不自禁地退后几步,离他远些。

他似有所觉,却没点破我,径直走到火堆旁,将火上的肉翻了个面。油脂从肉上直滴下来,落在干柴上,发出兹兹之声,青烟直冒。

“我不想被抓,所以逃了,可是官府的人扣了我的父亲,为了让他们死心,我找人抬了具棺枢回老家,诈死逃匿……”他仿佛心情十分愉快,一边轻松地说着话,一边不停地忙碌着手里的活。“我现在可已经算是个死人了呢。”

我不寒而栗。

潜意识里我就是觉得他可怕,比那些盗马贼,甚至四年前绑架我的马武等人更可怕百倍!

“其实杀人,并不可怕……生逢乱世,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一场游戏。今儿你是运气好些,不然指不定就躺在这里了。所以,要么他死、你活,要么你死、他活!你选哪个?”

气氛异常静匿下来,火苗阴冷地摇摆着幽蓝色的光芒疯狂地舔舐着柴枝,直至将它化为灰烬。

我犹豫片刻,终是小声地说道:“没有人会想死!”

想到惨死的邓婵,心里又是一阵痛楚。

他颇为赞许地点头:“看来是个聪明的女人哪!”

我嗤然冷笑:“杀过人的女人不是不能算是女人了么?”

乌沉沉的眼眸再次闪过一道异样的光彩,但随即隐去,他笑了下:“是与不是,现在还说不准。”

我走近了些,从地上捡起串好的马肉,放在火上烧烤。

“你叫什么名字?”他突然问我。

我愣了下,半晌答道:“阴姬!”

“刘玄,字圣公!”他咬了口烤熟的马肉,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没在意他的名字,反正大家都是萍水相逢之人,未必会说真名。他自己不也说自己杀过人,已经算是“死”了么,这个也许不过是他死后才用的假名。

“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再往南一些就是小长安,你要去哪?”

我想了想,小长安离新野还有一大段的路要走,如今马车毁了,马也死了,就靠我这两条腿步行,估计得走个七八天。

“我去宛城。”我轻轻叹了口气。

临走时刘秀曾说相信我能把邓婵安全送回新野,可如今却……

“宛城?宛城现在可不太平!你去那做什么?”

“不太平?”我心里一慌,“我有亲戚住城里……”

“最好先别去那里。这些肉我们一人一半,你没意见吧?”

“嗯。”我随意地点了点头,心里放不下的仍是那三个字——不太平。

“好,那等天亮我们便分道而行吧!”他把短剑在马皮上噌了两下,擦去血迹还了给我,“你一个女子,虽然有些武艺傍身,但孤身上路,毕竟胆子也忒大了些。如果……你实在没处去,不妨来平林找我。”

“平林?”我心中一动,“难道你是想……”

平林——如果没记错,两个月前平林人陈牧、廖湛二人举兵响应绿林新市兵攻打随县,拉了当地千余人反了。

难道他竟是要去投奔平林军?

“没错,果然是个聪明的女人!我刘圣公还怕个什么呢,这条命已是赚来的了,不吃亏。”

我茫然地看着他将烤熟的肉分成两堆,包好。

他倒也不欺我是一介妇孺,分得也算公允,说一半就是一半。

“拿去!”他把包袱丢给我,烤熟的肉余热未消,捧在怀里油兹兹,烫得胸口发热。

乱世啊!乱世……

这难道就是我所期盼的乱世么?

这当真是我之前殷殷期盼的生活吗?

这样的生活,当真精彩么?

我茫然无语。

如有可能,我真希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切还和过去一样,邓婵没有死,她快快乐乐的在宛城和夫主生活在一起,平平安安地生下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错了!

乱世一点儿都不好玩!因为乱世需要玩的是命!必要时都是以命相搏!残酷得令人发指!

乱世起,百姓哀!

刘良

这一路过往的行人起初并不算多,然而无论是车马人流,经过我身旁时都会把惊异的目光投向我,在我身上逗留片刻。

我知道这是因为满身血污实在太过扎眼,可如今我除了硬着头皮继续往南走,别无他法,好在刘玄临走并没有把他的斗篷要回去。我把身上的斗篷裹紧,又把帽子兜在头上,埋头前进。

在离宛城还有三四里的时候,路上的行人陡然增多,而且大多是拖儿带女,牵牛推车,仿佛举家逃难似的。这些人纷纷与我背道而驰,且一脸凄苦无奈,更有孩子坐在推车上哇哇大哭,嚷嚷着要回家。

越是靠近宛城,流民越发随处可见,更有许多人在城外徘徊,周边的野地里搭满了草棚架子。

我用包里的五斤马肉跟一户人家换了套干净的粗布衣裳,将自己重新打理得有个人样后,那户人家的三个孩子终于不再瞪着惊恐的眼睛瞅我。

“如今人人都往城外跑,你怎么还偏往里头闯呢?”

据这家的男人描述,前日城内暴乱,有几百人纠结造反,和官府的人打了起来,场面相当激烈。城里的百姓害怕殃及,所以纷纷出城避难,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无亲无故又不愿离乡背井的只能选择在城外周边徘徊,以观形势。他们指望着官兵能将暴动镇压后,再回到城里去。

我立即联想到刘秀他们,心里绷紧了一根弦,焦虑难安。

“你们难道没想过那些人也许能推翻新朝、光复汉室?”我状似无心地不答反问。

那家的女人瞪着一双茫然的眼睛,扭头去看自己的夫主。那男人撇了撇嘴,嘀咕道:“谁当皇帝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所求的无非是三餐温饱,一世太平罢了。”

我微微一震,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因天色已晚,城门关闭,我只得在这户人家搭的草棚子里和那三个孩子挤了一晚。第二天准备进城的时候,发现城门口聚集了许多官兵,城内固然有成群结队的人拼命想往外挤,城外亦是围了一圈人翘首观望。

官兵却是将城门死死守住,挥舞着手中的长戟铁戈,强行将围堵的百姓驱散开,甚至还把那些想出城的百姓逼回城内,将才打开的城门重新紧紧阖上。

“怎么回事?”我大惊失色,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

嘈杂的人声淹没了我的声音,没人回答我的问题,城内的百姓哭爹喊娘,城外的一些壮丁男子纷纷涌上前与官兵理论。

“为什么不让我进去?”

“我爹娘还在城里没出来呢……”

“你们不能这么不讲理……”

乱哄哄的场面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城楼上突然爆出一声厉喝,压住了底下的吵嚷声。众人一怔,纷纷扬起头来。

朝阳刺眼的照在城楼上,城楼上除了严守以待的士兵外,正中还站了三四名深衣长袍的男子。

为首的那位,唇留两撇髭须,身材虽不见得高大威猛,然居高临下却有种睥睨的傲气。我心下微凛,恰见左右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跪下地去。我不敢造次,忙混在人堆里屈膝跪下,地上坚硬的小石块硌得我膝盖生疼。

城楼上有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喝斥道:“都想造反了不成?你们是不是都不想要脖子上的脑袋了?”

我听这话颇嫌这说话之人蛮横粗鲁,忍不住好奇地问了句:“此人是谁?”

跪在我左侧的男人侧头横了我一眼:“真乃无知妇人,连南阳郡甄太守都不知么?!”

我不觉一愣。

南阳郡守甄阜!这个人我岂会不知?

按照刘縯他们的计划,立秋谋动时第一个想要绑架挟持的就是此人!只是素来闻知其名,却始终不知其样貌长相,今日得见尊容,实在超出我以往的想象。

只听甄阜在城楼上发话道:“近日有逆贼作乱,是以奉陛下谕旨,本官下令关闭城门,这期间若有胆敢擅闯擅离者——斩首!”

城下一片响动,有应声磕头的,也有起哄发牢骚的,那些官兵随即冲了上来,从人堆里揪出两三个闹得最凶的,推推搡搡地把人绑了就走。

我从地上爬了起来,有些茫然地望着城门。

甄阜还活得好好的,显然刘秀他们试图占据宛城的计划并没有成功。眼下这等虚张声势,紧闭城门,四处搜捕,看着叫人心惊胆战,然而从侧面看,却未必不是件好事。起码我知道,现在那些被镇压的人里头必然还有漏网在逃的。

我在心里暗暗祈祷,但愿刘秀平安无事,属于漏网之列,没有被甄阜他们抓到。

只要一想起甄阜对待李通家人的手段,我便不寒而栗。

无法想象若是刘秀落在他手里,会是何等的惨状!

我用马肉跟流散在城外的居民换了些许生活必需品,然后在宛城城外静守了七八天。就在我望眼欲穿,几乎想放弃辗转回新野的时候,宛城的封锁终于解禁了。

城里一无改变,仍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站在街道上,远远地望着已成废墟的李府,心里却是一阵阵的发涩。

等了这么多天,换来的不过是清冷萧萧。偌大的宛城,以我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查探到刘秀他们的踪迹。

在郡守衙府前,我找到一张缣帛告示,写明某年某月某日诛杀叛逆数十名,那一长串的名字看得我两眼发晕,几乎腿软得瘫到地上去。

强撑着一口气,将那些人名一一察看下去,连看三四遍,确定上头没有我熟识的人名,这才颤颤地离开衙府,离去时只觉得手足冰冷,浑身无力。

看完告示后心里的不安却始终难以消散,郁悒的感觉一直重重压在胸口,思虑再三,我终于决定放弃回新野,毅然南下蔡阳。

从宛城徒步回新野,已是困难重重,去蔡阳更是翻了一倍的路程不止,更不用说这其间我还得横渡一条沘水。

这一路摸爬滚打,我甚至因为不熟悉路况而走岔了道,历经风餐露宿后终于在十月初赶到了蔡阳。

刘秀家我虽去过两次,可每次都是乘着马车去的,到底该怎么走我可实在说不上来,只是清楚记得南阳颗粒无收,只有刘家的田里种出了庄稼。

这日进入蔡阳境内,我又累又渴,想找处人家讨盌水喝。绕过一处芳草萋萋的乱岗后,一片金灿灿的禾苗随风迎摆地跳入我的眼帘。我疾走几步,一时喜出望外,没曾脚下被石头一绊,竟是一头栽在田埂上,昏了过去。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依稀看见刘秀站在麦田里冲我挥手,我兴奋得向他跑过去时,却发现一脸狞笑的甄阜从刘秀的身后冲了过来,提着明晃晃的宝剑,一剑刺中了刘秀的背心。

“啊——”我激动得跳了起来。

睁眼的同时,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我捧着头呻吟一声,身子软软地倒下。有双手即使托住了我的后脑,侧目一看,却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正看着我吟吟而笑。

“可算是醒了,夜里高热不止,我真怕你挺不过去呢。”妇人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回首喊道,“女子醒了,军儿,你的粥熬好没?”

门外“嗳”了声,随即一名尚未及冠的少年端着一盌冒着热气的粥跨进门:“娘,粥来了。”

妇人将我扶了起来。

“小心,才煮的,有些烫!”少年咧嘴一笑,笑容里带着一种淳朴。他把盌凑近我的嘴,拿木勺子小心翼翼地喂我喝了口。

嘴里发苦,这小麦粥熬得相当滑腻,而且入口带着一股甜爽的清香,令人食欲大增,我忍不住多喝了几口。

“我在粥里拌了些野蜂蜜浆。”似乎瞧出我的不解,少年含笑解释。

一盌粥下肚,胃里转暖,我开始觉得恢复了些许力气,忙问:“这是哪呢?”

“这是我家。”妇人答道,“你晕倒在我家田里,是早上我二儿子去田里耕作时把你背回来的。我瞧你是赶了许多路……你打哪来啊?”

我正要回答,猛地窗外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然后院子里的门推开了,伴随着一片嘈杂的鸡鸣狗吠声,有不少人在屋外焦急地喊着:“良叔!良叔!”

没等妇人从榻前起身,就见门外冲进一人来。人影才晃进门,便扯着嗓门嚷开了:“良叔!良……婶。”那人身形猛地一顿,紧跟在他身后接二连三地撞进七八个人来,大约是都没想到屋里尚有其他女眷在,一时都呆住了。眼珠子纷纷在我身上打了个转,然后一齐低下头去没再吱声。

妇人站起身,和气地问:“你们良叔不在,和刘安去田里了,有什么事么?”

为首的那人也不过才三十来岁,相貌堂堂,只是神情慌张,仿佛受了什么惊吓,一时难以定神。

“良婶!”身后有人开口,“出大事了……”

一句话没讲完,就被最先的那个人用手肘捅了一下,讲话的人立即闭嘴。

“那个,婶婶,我们去田里找良叔……”

“站着!”良婶忽然叫道,“出什么大事了?子琴,是不是我们家刘安又惹事了?”

“没……”

“刘军!”良婶回过头来,厉声问道,“你老实说,是不是你哥哥又闯祸了?你不许瞒着娘!”

刘军一脸无措:“娘啊,哥哥这几天一直在家,和我在田里干活来着,哪都没去,这你不是知道的么?”

子琴忙道:“婶婶,不关刘安、刘军的事,跟他们无关……”

“那跟谁有关了?你们气急败坏地跑了来,不跟这两小兔崽子有关,又会是跟谁有关了?”

见子琴不答话,良婶真急了:“我到田里找刘安去!”说着便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