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信号肽的作用是( )
A.保护N端的蛋氨酸残基
B.保护蛋白质不被水解
C.维持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D.引导多肽链靶向输送
E.传递蛋白质之间的信息
39.可识别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物质是( )
A.转肽酶
B.信号肽识别颗粒
C.GTP酶
D.RNA酶
E.mRNA的polyA尾
40.白喉毒素抑制真核细胞翻译的机制是( )
A.促进eEF2水解
B.使eEF2与ATP反应,进行磷酸化修饰
C.使eEF2与NAD+反应,生成eEF2腺苷二磷酸核糖
D.使磷酸化的eEF2去磷酸
E.抑制eEF2与GTP结合
41.干扰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是因为( )
A.促进eIF2水解
B.使eIF2与ATP反应,进行磷酸化修饰
C.使eIF2与NAD+反应,生成eIF2腺苷二磷酸核糖
D.使磷酸化的eIF2去磷酸
E.抑制eIF2与GTP结合
42.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是( )
A.嘌呤霉素
B.氯霉素
C.利福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酶有( )
A.氨酰tRNA合成酶
B.转位酶
C.转肽酶
D.转氨酶
E.羧化酶
2.下列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0种氨基酸共有64个密码子
B.碱基缺失、插入可致框移突变
C.AUG是起始密码
D.UGG是终止密码
E.一个氨基酸可有多达6个密码子
3.关于遗传密码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等生物和人类共用一套密码
B.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密码子有4个
C.密码和反密码辨认时不严格的配对称为简并性
D.UAA、UAG、UGA是终止密码
C.点突变(错配)可引起框移突变
4.下列哪些成分是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所需要的( )
A.甲酰蛋氨酸tRNA
B.40S亚基和60S亚基
C.起始因子(IF1,IF2和IF3)
D.GTP
E.RF
5.原核生物中,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IF2的特点是( )
A.有GTP酶活性
B.促进核蛋白体小亚基与mRNA结合
C.促进核蛋白体小亚基与tRNA结合
D.促进核蛋白体大、小亚基解离
E.促进肽链合成的终止
6.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肽链延长阶段需要( )
A.GTP
B.转肽酶
C.甲酰蛋氨酸tRNA
D.EF‐Tu
E.mRNA
7.翻译的终止阶段包括( )
A.ATP水解
B.核蛋白体大、小亚基解离
C.转肽酶出现酯酶活性
D.“A位”出现终止信号
E.GTP水解
8.转肽酶的功能有( )
A.识别密码子
B.水解肽酰tRNA,释放肽链
C.识别起始信号
D.催化肽键的形成
E.识别终止信号
9.肽链中每延长一个氨基酸需要经过下列哪些代谢步骤( )
A.进位
B.转肽
C.移位
D.氨基酸活化与转运
E.起始
10.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特点是( )
A.边转录边翻译
B.mRNA5′-端有帽子结构
C.有三种释放因子
D.起始tRNA为fMet‐tRNA
E.核糖体为80S
11.翻译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TP或GTP)的反应有( )
A.氨基酸和tRNA结合
B.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
C.肽酰tRNA从A位移到P位
D.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
E.肽键生成
12.无密码子的氨基酸是( )
A.精氨酸
B.胍氨酸
C.羟脯氨酸
D.鸟氨酸
E.羟赖氨酸
13.下列哪些抗生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 )
A.红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
14.干扰素的作用是( )
A.诱导蛋白激酶,使eIF2磷酸化失活
B.间接诱导核酸内切酶
C.抗病毒
D.激活免疫系统
E.抑制转肽酶
15.1953年生物化学的重大突破有( )
A.Nirenber确立遗传密码
B.Kornbeg发现DNA聚合酶
C.Watson,Crick确立双螺旋结构
D.Sanger测出胰岛素一级结构
E.Meselson‐Stabl证实半保留复制
三、名词解释
1.密码子
2.多顺反子
3.密码子简并性
4.密码子摆动性
5.SD序列
6.多聚核蛋白体
7.信号肽
8.靶向输送
四、简答题
1.试述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
2.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其基本特点。
3.简述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
4.简述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
【科学素养读物】
信号学说
199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单独授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德裔生物学家GünterBlobel,因为他发现了蛋白质具有内在的信号,可以控制它们在细胞中的运输和定位。那么,布洛贝尔究竟是如何取得这一发现的呢?
关于细胞内的多肽链是如何穿越生物膜进入属于自己的亚细胞空间或被分泌到细胞外的问题,一直吸引着生物化学家们的注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分泌蛋白是在与膜结合的核蛋白体上合成并完成跨膜转移的,但没能解释分泌蛋白需要在与膜结合的核蛋白体上合成而细胞液蛋白不需要的现象。
直到1971年,GünterBlobel和DavidSabatini提出了一种假说,对上述现象作出了他们的解释:①分泌蛋白的mRNA的5′-端起始密码子之后含有一段特殊的密码子;②这些密码子编码特殊的氨基酸序列;③这种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引导多肽链的跨膜转移。
布洛贝尔提出蛋白质信号假说时,学术界对这项理论虽感兴趣,但大多抱持怀疑态度: 因为蛋白质可以轻易进出细胞膜,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个习以为常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对这种基础分子的生物性质的研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这样的领域是个冷门,但布洛贝尔却觉得,能够查明细胞工作机制的快乐,就像小孩子带着好奇和新发现的心醉神迷那样激励人心。
事实上,他的研究绝非只是冷门的基础而已,了解蛋白质如何在细胞内运送有助于研发治疗遗传疾病的药物并解释遗传疾病的分子机制,人类许多遗传疾病都是因为这些蛋白的化学信号在体内传送过程中出了差错所导致。这些疾病包括造成幼年肾结石的原发性高草酸盐尿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蛋白质纤维囊肿等。布洛贝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基因,也有助于药物研发,让疾病治疗所需的特殊蛋白只对有接受体的细胞起作用;也等于更有效地利用了细胞的“蛋白质工厂”,制造对抗疾病的药物。此外,许多药物都是以蛋白形式制造的,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和红血球生成素等。而且科学家对蛋白质传送到细胞不同部位的种种认识,有助于使新药物朝细胞内特定缺陷部位集中。科学家能重新“设计”细胞,对未来的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意义重大。
而后,1975年,Blobel和Dobberstein相继获得一系列实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最初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正式命名为信号假说。1980年,Blobel根据对细胞内其他一些细胞器蛋白跨膜转移的研究结果认为:定向并输送到不同细胞器的新生蛋白也含有内在的信号序列,这些特殊的信号序列由原来的蛋白质基因编码,它们可能存在于多肽链的两端,也可能存在于多肽链的内部。
蛋白质高度选择性地跨膜定位和靶向输送对于细胞特别是真核细胞的功能的正常行使至关重要。为了维持各种不同细胞器的个性,相关的蛋白质必须准确地到达属于自己的“领地”。信号假说不仅正确地解释了分泌蛋白是如何通过内质网最后被分泌出细胞,更为探索其他需要跨膜转移的蛋白质的定向运输机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雷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