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要点
1.怎样防止拽食偏食。
2.悉心了解宝宝的状态。
3.跳跃练习。
4.积塑游戏。
5.比较大小多少。
6.鼓励说“我”。
7.捉镜子反射的光影。
8.家庭事故的预防。
生理发育
1.体重增加约0.29(女)~26(男)千克。
2.身高增加约1.17厘米。
3.扭门把,关开门。
4.说出常见物的用途。
5.会指1和许多(3个以内)。
心理特点
喜欢:
1.将熟悉的形状配对。
2.带着物品上床玩。
3.给容器盖上或打开。
4.模仿成人的动作。
专家建议
1.孩子在家里尽量少限制他,使他自由自在地玩耍。孩子的快乐来自无拘无束。
2.对幼儿不要用许多教条约束他。
3.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父母要经常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
5.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管教他,才能与他密切相处。
6.不要只是表示自己的意见、指示孩子,也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态度。
7.少用“我叫你……”“你怎么不听呀!”“你真笨死了!”等命令、警告、威胁、指责等语气的词汇与孩子说话。这些词只能引起孩子的消极情绪。
8.真正了解孩子发育的水平。
智力开发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2岁的孩子,可以教他自己穿衣服、戴帽子、洗手、洗脸等。当孩子做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但不要包办代替。
还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洗脸,晚上睡前洗脚、洗屁股,经常洗澡、洗头。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勤换衣服等。若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随时要纠正,如不让孩子用手揉眼睛,不准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乱扔废弃物等。不要认方孩子还小,不懂事,就可以放纵不管,要知道,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而多年养成的坏习惯,将来改起来也很困难。
语言训练
快2岁的孩子,已经很喜欢说话了,但是词汇量还不够表达他的意思。这时,家长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如玩“打电话游戏”,通过打电话教孩子说自己的姓名、住址、爸爸妈妈是谁、正在做什么等。家长还可以教孩子说儿歌,以丰富孩子的词汇。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图书、画报等少儿读物,讲给宝宝听,讲完后可以让孩子再讲给你听,这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结合宝宝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可以问:如果你把别人的玩具弄丢了怎么办,如果把别人的玩具玩坏了怎么办,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里了应该怎么办,你向别人借玩具,别人不给你怎么办,别的小朋友打你怎么办等类似的小问题。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若是孩子到2岁仍不能流利地说话,要考虑是否言语发育迟滞,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听力是否有问题,神经系统发育是否健全,也可能孩子一切发育正常,只是缺少语言训练罢了。
空间知觉训练
快2岁的孩子应逐渐发展空间知觉,小儿一般是先学会分辨上下,而后是分辨前后,最后才懂得左右。
为了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例如:“把桌子底下的画片捡起来。”“把床上的毛巾被递给我。”这样做可使孩子理解上和下。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时,一边跑一边喊:“后边有人追来了,咱们快往前跑吧!”或者说:“你在前边跑,我在后面追。”让孩子掌握前和后的概念。戴手套的时候,一边戴一边说:“先戴左手。哟,右手还没戴手套呢!咱们再戴右手吧。”穿鞋、穿袜子时也这样,一边穿一边说。脱袜子时可以告诉他:“先脱左脚呢,还是先脱右脚?”反复训练,孩子很快也会记住左右。
让孩子掌握空间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是空洞地讲,孩子很难理解,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训练,才能逐渐掌握。
认知能力训练
2岁小孩的兜里,什么破烂都有:糖纸、瓶盖、石头子、画片等,他们把这些破烂都视为“宝贝”,也正是通过玩这些“宝贝”发展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家长可以结合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教孩子认识事物特征。例如:这张糖纸是透明的,这张是不透明的;这个瓶子是圆的,那个瓶子是方的;这个瓶盖是铁的,那个瓶盖是塑料的……无形中就能够教孩子很多知识,培养了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另外,带孩子上街、上公园时,一路上见到的东西,都可以讲给孩子听。如:这是公共汽车,这是卡车,这是小汽车,那是松树、杨树……还可以教孩子识别颜色。这一切都会使孩子的观察能力逐渐地敏锐起来。
培养小儿数学概念
很多孩子到2岁已经会数1、2、3、4、5甚至更多了。但他们根本不理解数字的概念。因此必须联系与数字有关的生活小事,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对数字有所认识。
家长可以拿两个苹果,告诉孩子:“这是几个苹果啊?我们数一数,1、2是2个。现在拿一个苹果给爸爸。”还可以拿其他的实物或玩具,反复训练,让小儿感知1和2的实际意义。等他对1和2的概念明确了,再教3、4……也可以通过扑克牌游戏,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准备一副比较漂亮的扑克牌,增加宝宝的兴趣,教宝宝分辨每张扑克牌的不同点。如颜色区分、点数之分、图案区分等。还可以教他玩拉大车的游戏或从小排到大、从大排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孩子每天玩的情况给予适当鼓励。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对物体的分辨能力和对数字的识别能力。
动作训练
快2岁的孩子已经走得很稳、跑得很好了。应该训练他单脚站立,开始会站不稳,因为他还掌握不了身体的重心变化。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就会站得很稳了。还可以训练他蹬小三轮车,骑车的时候,眼睛要平视前方,手要扶车把,脚要蹬,身体要坐正,哪一点没有弄好,车都无法前进。这使全身肌肉都必须协调,同时也锻炼眼睛,锻炼头脑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和孩子一起涂涂画画
1岁多的孩子很喜欢涂涂画画,可以给孩子一根细木棍让他在沙土地上画,也可以给他一支铅笔或腊笔,让他在纸上画。家长可以先向孩子示范一下如何画直线、画圆圈、画螺旋形,让孩子学着去画,即使他乱画也不要去管他。当他画了圆圈,虽然不圆也要鼓励他,每天让他画1~2次,每次10~15分钟,孩子会越画越好,对自己手和手臂的控制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乱涂乱画是学习书写、画画的萌芽阶段,它能够训练孩子的手灵活、精巧,并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孩子的平行游戏
有时两个孩子在一起,但却各玩各的,和平共处,互不相扰。他们为什么不在一起玩呢?
从外表上看,他们两人的确没有在一起玩,一个人在玩玩具,一个人在看小人书,这两者毫无联系。然而,在这种场合,孩子们并没有孤独感,也不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玩。他们的自我感觉是“在一起玩儿”。互相都意识到对方是自己的游戏对象,既没有各玩各的,也没有分开。在极其友好融洽的气氛中,他们丝毫没有隔阂之感,玩得非常愉快。
这两个孩子的游戏方法,我们称它为“平行游戏”。因为他们各自做不同的事情,像互不干扰的两条平行线。
这是一种美妙的游戏形式。它是孩子游戏活动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单独游戏”和“旁观游戏”的下一阶段。
既然两个孩子都认为他们是在玩儿,并且是“在一起玩儿”,那么,这无疑就是在一起游戏了。
家长必须理解和承认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默默不语。不要去多管闲事,之后,还必须表扬他们说:“你们两人玩得真好呀,也没有吵架。”
这种现象证明他与朋友已建立起人际关系,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高兴。家长必须注意提醒自己:他们是在做平行游戏。
2岁的孩子需要什么
2岁多的孩子最可爱,他的需要比1岁时大大增加了。
(1)他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做不好,而且有始无终,但他想动手。
(2)他爱幻想自己是小动物,比如是一只小狗熊等等。
(3)两岁孩子怕黑怕孤独,他喜欢跟大人在一起,更需要父母的爱抚。
(4)他喜欢看书,看印制精美、色彩鲜艳的图书。
(5)他喜欢听故事,不论听得懂听不懂,他会缠着妈妈反复讲,讲完还问:“后来呢?”
(6)睡醒以后很高兴,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玩。
(7)要吃爱吃的食物。
(8)大小便能自理,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9)喜欢得到表扬。
(10)求知欲旺盛,可以学图画,认识简单字。
孩子爱磨蹭怎么办
许多孩子动作慢,特别是早晨,妈妈要上班,看着孩子磨蹭真着急。
孩子总是被母亲催赶着,心情不大舒畅。可是在孩子看来,他不明白,有什么必要那么着急。
而且,受到催促是不愉快的。所以也仅仅是当时应付一下,催一催,动一动,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儿童的特点之一就是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总是接连不断地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被有趣的事情所吸引。
既然每次催促都只限于当时解决问题,过一会儿就失效,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停止催促而改用另一种方式,用一个什么“目标”来吸引其注意力。
提出的目标必须是不久将来的事情。眼前的毛衣、袜子之类的东西不能成为引导的目标。目标必须对孩子有吸引力。到幼儿园去固然可以作为一个引导目标,但是你如果说“要迟到了”,这对于孩子是无所谓的,因而也就失去了它的效应。
重要的是你揭示的目标必须能使孩子的心情激动,跃跃欲试,激起孩子的兴趣。
怎样向孩子提问题
妈妈经常向孩子问问题,可以激发孩子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他观察事物,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家长要善于向孩子发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
(1)要选择问题。不是什么问题都能问孩子,妈妈问的问题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年龄和思维发育水平。问题太简单孩子不喜欢回答,问题太难孩子回答不上来。
(2)要善于抓住机会问。妈妈要在孩子兴致勃勃的时候发问,最好在一定场景中问场景中的问题,景物就在眼前,有利于孩子思考。
(3)问题要宽泛,问问题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所以要走到哪儿问到哪儿,说到哪儿问到哪,不要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个问题。妈妈要是不善动脑子,孩子怎么提高思维能力呢?
(4)父母的知识要丰富。妈妈问的问题,自己要清楚,不要自己问的自己答不上来。
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
(1)妈妈必须珍视和爱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可能地给予满意的解答,不能有丝毫的不耐烦。
(2)对孩子的问题,能解答多少解答多少,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根本不懂,要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不要不懂装懂,乱解释。将错误的东西教给孩子是很有害的。
(3)如果孩子问的问题是他这个年龄还不好理解的问题,就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了读了书就弄明白了。”孩子一般不会缠住不放。
(4)孩子问的问题妈妈当时答不出来,自己事后要把它搞清楚,然后给孩子讲解。
(5)父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一些《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籍,这些书里包括了绝大部分孩子们常问的问题。父母事先读点书,做到“有备无患”。
教孩子比较“多”、“少”和“一样”取6个黑扣子和6个白扣子,放在桌上。
妈妈用3个黑扣子摆一排,让孩子用一样多的白扣子一对一地摆,然后问他是不是一样多。妈妈拿3个黑扣子,给孩子4个白扣子。妈妈将黑扣子摆一排,让孩子一对一地摆看看谁多谁少。
给孩子4个黑扣子,3个白扣子,让他配对,问他最后哪个多了,哪个少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可反复玩反复练习,不仅要懂得多、少、一样的意义,还要懂得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跟谁一样中比较的含义。
发音练习
孩子如果发不好n,l的音,可教他说以下绕口令。
小柳和小妞
路东住着刘小柳,路南住着牛小妞。
刘小柳拿着大皮球,牛小妞抱着大石榴。
刘小柳把大皮球送给牛小妞,牛小妞把大石榴送给刘小柳。
亲子游戏
数学游戏
目的:分类。
材料:用硬纸剪成8张圆形卡片,做成红、绿、黄、蓝4种颜色各两张。
玩法:把8张圆纸片放在桌子上,妈妈从中取1张,让孩子从卡片中找出1张同样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3种颜色,让孩子把四种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对一地摆好。
比较游戏
目的:比较大小。
材料:一个大瓶,一个小瓶,一个大盒,一个小盒,一个大勺,一个小勺,等等。
玩法:
(1)给孩子同一种大小不同的两个物品,分辨哪个大,哪个小。把大的放一边,小的放另一边。
(2)把几种物品混在一起,挑出大的放在一边。
(3)把所有物品按大小排成一列。
少了什么
明明刚刚洗过脸,他在找什么?
目的:锻炼想象力。
学儿歌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老鼠。
老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去又数来,一二三四五。
数数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头猪,草里一只兔,还有一只鼠,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
讲故事
猴于捞月亮
有个小猴子在井旁边玩。
它往井里头一伸脖子,看见里头有个月亮,就大叫起来:“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头啦!”
大猴子跑过来一看,也叫起来:“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头啦!”
老猴子跑过来了,后边跟着一群猴子。它们一看,也都叫起来:“月亮真的掉在井里头啦!快把它捞出来!”
井旁边有棵大槐树。老猴子倒挂在大槐树上,它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它拉住另一个猴子的脚。这样,一个连一个地接起来,一直接到井里头,小猴子挂在最下边。
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捞了半天捞不着。
它们觉得很累,都说:
“挂不住啦!挂不住啦!”
老猴子一抬头,看见月亮还在天上,就说:“不用捞啦!”月亮在天上呢!”
合理营养
不容忽视的县长因素——维生素
维生素来源于食物,它的作用不是供给人体热量,而是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又是调节生理机能的要素。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的数量虽然极少,但缺少了某一种维生素就会发生疾病。维生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和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和C族、烟草酸、叶酸等十来种。在婴幼儿中,维生素A、D、B1(1为下标)、B2(2为下标)和C容易缺乏,要特别引起注意。
维生素A能够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它与维生素D合用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维持皮肤和粘膜最上一层的上皮组织的正常构造,并维持视觉的正常功能,缺乏会发生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和粘膜角化症、骨骼和牙龄发育障碍。
维生素D是维持身体内钙、磷代谢的必需的物质,能促使骨骼正常发育。缺乏维生素D会发生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鱼肝油中和一些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蛋、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
维生素B1(1为下标)调节糖代谢、维持末梢神经的兴奋传导,增进食欲和促进生长发育。患维生素B1缺乏症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水肿、血压下降、抽风和心力衰竭,吃糙米或粗面可以得到较多的维生素B1(1为下标)。
不容忽视的助长因素——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