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验方,大疗效
14497500000014

第14章 泌尿系统疾病(1)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甚至氮质血症等一组临床症状。儿童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链球菌感染,也见于其他细菌、病毒、原虫等的感染。多在感冒、猩红热、皮肤感染后发生本病。

本病属中医“风水”、“水肿”、“阳水”等范畴,为外感风邪、水湿或疮毒,内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引发水肿而成本病。

如风水泛滥,证见恶寒发热、眼睑浮肿,治以宣肺利水。湿毒浸淫者,除见面目水肿,尚可见全身水肿、身发疮毒,可宣肺解毒、利水消肿。如水湿之邪困脾,可见全身水肿、胸闷纳呆、便溏,宜健脾化湿、通阳利水。如湿热内蕴,证见身肿、尿少色黄、口苦口黏、大便黏滞,治宜分利湿热。证属下焦热盛,见心烦口渴、尿血鲜红或洗肉水样,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本病护理尤为重要,发病初两星期内,不论病之轻重,宜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控制饮水量,水肿宜无盐或少盐饮食,平素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茅坤汤

【配方】白茅根60克,益母草25克,泽泻25克,半边莲25克,车前子(包)20克,猪苓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热利湿。治疗急性肾炎。

【随症加减】风邪侵袭型加麻黄、苏叶;湿热蕴结型加蒲公英、竹茹;若腹胀便秘,或有氮质血症者,加槟榔、大黄。合并咽炎者加金银花、蒲公英;尿中红细胞不降者加生柏叶。

复方益肾合剂

【配方】生黄芪15克,半边莲、半枝莲、茜草、蒲黄、丹参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或制成冲剂,每日3次,每次1包。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利水。主治急性。肾炎。

【注意】虚寒证慎用。

【方药解析】黄芪能益气,有利尿消肿作用;丹参活血祛瘀,有报道单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急性肾炎,可明显增加尿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半边莲、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茜草、蒲黄凉血活血,也有利水消肿作用。现代研究蒲黄对缺血性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

急肾汤

【配方】金银花、野菊花各8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小蓟各10克,茯苓、猪苓、泽泻各12克,益母草15克,蝉蜕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方药解析】本方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白茅根、小蓟清热利湿;茯苓、泽泻淡渗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蝉蜕疏散风热。其中清热解毒部分即五味消毒饮去天葵子。

地肤子汤

【配方】地肤子15克,苏叶6克,蝉蜕9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茯苓皮15克,车前子(包)9克,瞿麦12克,泽泻12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疗程15~30天。

【功效】发汗利尿,清热除湿。主治急性肾炎。

【随症加减】病势较急者地肤子用量增至18克;血尿重者加重瞿麦用量;尿蛋白较多者加重苏叶、蝉蜕,尿中白细胞较多者加连翘;管型较多者加石韦。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也称慢性血管球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患。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以青、中年最多,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居处潮湿、或饮食不节、内外之湿困阻,致脾失健运;或劳倦伤脾,病后脾肾两虚,均致水湿泛滥,日久损伤脾、肾,阳气受损,阳损及阴,肾病及肝,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最后致阴阳两虚。

中医治疗本病,以补脾益肾为大法。凡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见身肿,腰以下尤甚,纳减便溏,肢冷,腰冷痛酸重者,治以温阳利水为主。属脾阳虚弱,水湿逗留,证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身重,纳呆,泛恶者,以益气健脾利水为大法。如为脾肾亏损,气血不足,证见面黄神疲,腰膝酸软,遍体浮肿者,治以健脾益肾,气血双补。属于肾阴虚,肝阳上亢,见面潮红头痛头晕,腰酸遗精,肢体微颤等,宜养阴滋肾、平肝潜阳。后期阴阳两虚,湿浊内盛,见水肿反复,精神疲惫,五心烦热,腰酸遗精,治以扶正降浊。

本病浮肿期间,血中非蛋白氮不高时,可进高蛋白饮食。高血压及浮肿时应忌盐或少盐饮食。血中非蛋白氮升高时,宜进低蛋白饮食。平素应避免受冷、受湿、过度疲劳及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积极防治急性肾炎。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黄芪粥

【配方】生黄芪30克,生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60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600毫升,先煮黄芪30分钟,去渣,次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为1日量,分2次服。食后嚼金橘饼1枚。如无金橘饼,可用陈皮代。连服1月后复查,若有好转,可连服数月,以巩固疗效。

【功效】益气健脾,利尿消肿。治疗慢性肾炎尿蛋白迁延不愈。

【方药解析】本方是在陆以湉《冷庐医话》黄芪粥的基础上加味而成。黄芪益气补中,利小便,久服可恢复肾功能。薏苡仁健脾渗湿,消水肿。赤小豆《本经》云:“主下水肿。”金橘饼下气开膈消胀,防止黄芪壅胀之弊。全方配伍得当,久服有补益脾。肾,行水消肿功能,对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型尿蛋白迁延不愈者很有裨益。

肾炎四味片

【配方】两面针50克,黄芪12克,黄芩9克,石韦12克。

【用法】上药为成人1日量,制成片剂24片,每日3次,每次8片,小儿酌减。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清热,利湿。主治慢性肾炎。

清利健脾汤

【配方】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旱莲草15克,藕节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散瘀,健脾益气。主治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藕节

【随症加减】脾虚气弱者加黄芪、薏苡仁;肺气不固者加黄芪、防风;脾虚湿重者加茯苓、薏苡仁;湿热偏重加凤尾草、紫草;瘀血阻滞加茜草根、生蒲黄;虚火上炎加知母、黄柏。

【方药解析】一般认为IgA肾病主要是湿热内盛,瘀血阻滞,脾虚气弱为患。本方用半枝莲、蛇舌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白术、山药健脾补虚;旱莲凉血止血、藕节散瘀止血。攻补兼顾,标本并治,结合辨证加味,对缓解病情能起到良好作用。

清解利湿汤

【配方】白花蛇舌草30克,蝉蜕9克,七叶一枝花15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玉米须30克,生薏苡仁20克,酢浆草30克,威灵仙30克,鲜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治疗慢性肾炎常因外感而反复加剧者。

【方药解析】方中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鲜茅根、酢浆草、生薏苡仁、玉米须、威灵仙利尿清热。全方有控制感染,利水消肿,缓解肾小球炎症反应的作用。

肾炎Ⅰ号

【配方】黄芪、川芎各30克,败酱草、益母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6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利水。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方药解析】本方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肾血流量和肾功能。可通过减轻已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上的沉着,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从血液循环和基底膜的通透性等三方面作用而实现。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由多种疾病弓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渗透性增高。本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主要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继发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其临床的共同表现有四大特点,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胆固醇增高和不同程度的水肿。

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水肿”范畴,主要由于肾阳虚衰,水气泛溢所致。在发病过程中常可出现感染、瘀血、厥脱、癃闭、关格、胸痹、消渴等诸种并发症。

治疗大法总宜扶正祛邪,扶正宜益气健脾补肾之法,阳虚者宜温阳,阴虚者宜滋阴;祛邪宜利水、活血、理气、祛风、利湿、清热解毒等。又因其邪正消长,虚实夹杂,其扶正祛邪之缓急轻重,亟宜斟酌。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加味六味地黄丸

【配方】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泽泻、茯苓各9~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肾养阴。治疗肾病综合征肾阴虚型,证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目涩,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弦数等。

【随症加减】表虚易感者加黄芪、太子参;水肿甚者加大腹皮、车前子;阴虚内热者加知母、黄柏;伴血瘀症者加丹参、川芎、益母草;腰酸膝软者,加杜仲、菟丝子。

【方药解析】一般对肾病综合征多从阳虚水泛论治,但久病或长期服用激素后,每多阳损及阴,水不涵木,阴不涵阳而成阴虚湿热证,故从滋补肾阴法治之。据观察,本方对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总胆固醇,消除尿蛋白芨降低尿素氮确有疗效。

加减二仙汤

【配方】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生黄芪、肉苁蓉、丹参、防风各6克,炒白术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温肾健脾,益气活血。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方药解析】方中二仙及补骨脂、肉苁蓉温补肾阳;黄芪补气;丹参活血;防风、白术和黄芪同用,具有益气固表作用,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对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鱼腥草汤

【配方】鱼腥草15克,半边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倒扣草30克,白茅根30克,灯心草1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次口服,8周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水,活血解毒。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湿热内盛者。

【方药解析】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实验证明,其利尿作用可能与其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有关,民间用治肾炎水肿。据报道有单用鱼腥草治疗肾病综合征,每日取鱼腥草100~150克,加热开水1000毫升焖半小时,或用微火煮沸数分钟后饮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5例,疗效理想。倒扣草为苋科粗毛牛膝,为土牛膝药材之一种,民间也用于治急慢性肾炎。

温阳利水活血汤

【配方】黄芪60克,丹参、茯苓、车前子(包)各30克,制附片、肉桂、苍术、大腹皮、木瓜、厚朴、赤芍、川芎、红花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3~4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治疗肾病综合征。

【随症加减】巩固治疗阶段原方去制附子、肉桂、木瓜、厚朴、车前子,加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山萸肉、白术、砂仁,改作丸剂服。疗程1~1.5年。

加减大补元煎

【配方】党参15克,黄芪30克,熟地黄15克,怀山药15克,山茱萸6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饭后服。

【随症加减】阳虚症状减轻后,改用巴戟天、淫羊藿;阴虚证明显者,加用知母、黄柏,熟地黄改为生地黄;高度水肿,加泽泻、天仙藤。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行水。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Ⅰ型。

【方药解析】大补元煎本是补气养血之方,今用党参、黄芪、怀山药、茯苓益气补脾,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当归养血,甘草和中,实则也是左归饮加党参、黄芪,成为脾肾双补之剂。用法中有关阳虚、阴虚的加减法十分重要。高度水肿加天仙藤,因天仙藤对肾功能有损害,故宜改用车前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使肾脏的排泄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功能失常,从而出现许多代谢紊乱和各系统病变的综合症候群,预后严重。

临床上一般分为四期:①肾功能代偿期,一般无临床症状。②氮质血症期,通常除轻度贫血、夜尿增多等症外,无明显不适。但在劳累、感染、血压波动时可出现临床症状加剧。③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前期,有较明显的消化道和贫血症状。轻度酸中毒。④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出现明显贫血症状,消化道及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明显紊乱。

中医常归属于“关格”、“癃闭”、“溺毒”等范畴。湿毒内停,脾肾虚亏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扶正祛邪是根本治则。一般选用祛湿泄浊,清热解毒,和胃化浊,活血祛瘀以治其标;选用益气养阴、温补脾肾,补气养血等以治其本。临床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加味神芎导水汤

【配方】川芎12克,黑丑20克,大黄(后下)、黄芩各15克,黄连10克,薄荷9克,滑石、苏叶各30克,鲜积雪草500克(绞取汁)。

【用法】每日1剂,加水1200毫升,煎诸药得300毫升,人大黄,微火煮沸3分钟,去渣。另将鲜积雪草温开水洗数遍,捣烂绞汁200毫升左右,和药液混匀,1日分3次服。神昏痉厥者鼻饲给药。

【功效】荡涤浊邪,泻热行水,降低血中非蛋白氮。主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随症加减】神昏加安宫牛黄丸;咯血、衄血加茅根、黑栀子;呕吐不止加竹茹、半夏;水邪射肺,喘急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尿闭不通,加川牛膝、地龙;热盛动风,头痛眩晕抽搐,加羚羊角、钩藤。

【注意】①本方主要适用于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应注意辨证与配伍。②大黄、黑丑二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据病情增减,以每日腹泻2~3次为度。

【方药解析】原方出刘完素《宣明论方》,为神芎导水丸,攻邪之力较猛。刘河间云服用此方,“得二便通调,结滞自去,不动脏腑,有益无损”。原方加苏叶、崩大碗,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效果。崩大碗即积雪草,为清热解毒利湿药,有单用积雪草治疗尿毒症的报道。黑丑一般研末或为丸服,煎剂无致泻作用,研末服,每次1~3克,据腹泻次数酌情增减。

冬虫夏草

【配方】冬虫夏草4.5~6克。

【用法】水煎,分2次连渣服。

【功效】补肾。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方药解析】冬虫夏草是中医补肾药,近年来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疗效。实验研究证实冬虫夏草能改善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对肾毒性药物所致肾损害具有确切的防治作用,能降低血肌酐,使尿钠重吸收增加;减少肾衰大鼠尿蛋白,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贫血,提高肝脏和肌蛋白合成率。

肾衰Ⅰ号

【配方】生大黄15~20克,制附子10~20克(先煎2小时),芒硝10~20克(冲服),益母草15~20克,炙黄芪30~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4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温阳益气,泄浊解毒,利尿。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注意】大黄的使用应注意:①剂量控制:可从小剂量开始(生大黄5克,制大黄10克),如无不良反应,逐渐增加,一般以每日大便2~3次为度。一旦病情改善后,可适当减量。②注意配伍:如阳虚者可配附子、桂枝,气虚者配甘草、黄芪,以缓和大黄苦寒攻逐的作用。③配伍禁忌:不要与含有蛋白质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