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一个黄昏,一个男孩子在床上看童话书。门开了,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女孩子说:“哥哥,陪我出去玩好不好?”
“嗯,好吧。”男孩放下手中的童话书,不小心被床边上的钉子划到了手臂,却没怎么在意似的拉起女孩的手,跟父母说明后,走出了大门外。
两个小小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老长,渐渐远去。
过了一会,屋内枪起枪声。血,流淌在地上……她久久地,望着平躺着的他,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用手扶住旁边的墙壁,一滴血落在了他白色的衬衫上。散开,婉转仿若桃花,血色桃花。
他和她属于不同的城市,但让他们相遇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职业——杀手。
水晶男人的“养妻”计划
她的体质不好,一到换季就发烧、咳嗽。每次她生病,除了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之外,一天为她量几次体温更成了他的必修课。
每次他都先摸摸她的掌心,再用额头贴贴她的额头,最后,再用体温计给她量一遍。有时,她心情不好,就拿她撒气:“你烦不烦啊,当我是‘变温’动物呢?”他不气不恼,脸上堆着笑,边给她掖被子边说:“不烦不烦,跟老婆亲密接触我欢喜着呢。”她嘴上说他耍贫嘴,可那种暖暖的熨帖,却立刻传遍了她全身。
她和他是两年前,通过《爱》刊“相思树”栏目相识相恋的。她看到他登在杂志上面的征婚启事,发现和他在同一个城市,而且他的名字和自己只相差一个字,禁不住好奇,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此后,两人从短信到电话到初次见面,到携手花前月下,很快进入了热恋状态。当他向她提出结婚的请求时,她很高兴,但也有些担忧,因为她比他要大一岁。在她以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幻想过千百种爱情的样式,可就是没有想到会和一个小她一岁的男人在一起。
真正打动她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那时,他还是她的男朋友,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荧屏上不断出现震区的消息,看着那么多无辜而天真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之下,她泪如雨下,他也掩面而哭。过了几天,两人约会时,他竟没有请她吃饭馆,而是买了面包和汽水来填肚子。他不好意思地对她说:“我向灾区捐了1万元,现在一穷二白,只能委屈你了。”她惊呆了。要知道,在这个小城,他的工资不高,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
不久,这个水晶般的男人再次向她求婚,她又说:“我比你大。”可是,这次明显说得有些底气不足。“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年的时光只是电光火石的一瞬。而我想陪你一辈子。”他又说,“你身体不好,只要你同意嫁给我,我会为你制订一个长期的‘养妻’计划,把你由‘药罐子’养成‘蜜罐子’。”
就冲这句话,她义无反顾嫁给了他。
蜜月期间,他便开始兑现诺言。为了改掉她爱睡懒觉的坏习惯,经常加夜班的他坚持每天早晨六点陪她一起跑步;每月她的“非常时期”,他不许她沾一点冷水,让她享受公主般的优待;流感季节,他给她买卡通口罩,在家里实施醋熏疗法,对病毒“严防死守”;刚入秋,他就开始熬姜汤、炖蜜梨,为她防“寒”于“未然”;她偶尔生病,他更是宝贝似的呵护着,一刻不离左右地听候她“差遣”。婚后半年,她脸色变红润了,细瘦的胳膊腿也圆润了起来,浑身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她一脸娇嗔地问:“你就不怕惯坏了我?”他嘿嘿一笑,说:“娶老婆,就是为了身边有个想怎么宠就怎么宠的人啊。”
当病后初愈的她胃口大开,津津有味地把眼前的美食一扫而光时,他就像得到了莫大的奖赏,眉眼里都洋溢着满足和笑意;而当她对着穿衣镜懊恼衣服有些“紧”、腰身显胖时,他则乐得跟小孩子似的,抱起她一连转几个圈儿,说是犒劳自己“养妻有方”。
那晚,她饶有兴致地看电视里的一档娱乐节目。场上的嘉宾各怀绝技,其中有一位“活秤王”,卖鱼不用秤,用手一掂量就能说出斤两,且不差毫厘。她边看边啧啧称赞,他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也有绝活呢。”她想他又在故弄玄虚,便故意不理他。
“怎么,不信啊?”他凑到她耳边,说:“你的体温,我不用体温计量,就能说出多少度。我每次给你量体温,先用“手”量,再用“脑门”量,然后才用体温计测,就是为了练就这一身绝活呢。夜晚,你睡着了,我不知道你的烧退了没有,又怕用体温计弄醒了你,就用我这个“活体温计”一遍遍给你量,结婚的时候,咱妈跟我说,你小时候得过肺炎,导致胸腔积水,最怕的就是发高烧,我想,我有了这个绝活,天天给你量体温,不就放心啦?”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而泪水早已模糊了她的视线。
他拥她入怀,吻了吻她的额头,说:“三十六度五。”她闭上了眼睛,任幸福的潮水将自己淹没。
栀子花香,有个盲男孩泪流满面
他与她青梅竹马,由于搬家,他与她失去了联系。
他为了寻找她,花巨资生产出一种特殊的香水,香水的味道就是当年她身上的味道,他将香水免费发放到全国各地……17年了,他的香水还能“寻找”到失散的她吗?
那时年少,你爱谈天,我爱笑
刘洋小时候,他的父亲刘兴东在四川绵阳松垭镇西边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栀子花。他常常跟在父亲后面,识别栀子花的品种,感受花香和花色。
初夏的季节,满园的栀子飘香,苏小白的父亲苏丹就开着卡车来把这些刚摘下来的栀子花送到北川的凉茶厂。苏丹是北川县曲山镇人,北川凉茶厂的卡车司机。每次来的时候,都带着苏小白。
刘洋与苏小白就这样相识了。两个小伙伴徜徉在栀子园里叽叽喳喳地捉蝴蝶、网小雀儿……1986年春天,苏丹辞去了工作,来到栀子园旁边驻扎下来,自己开了一家凉茶厂,利用刘兴东种植的栀子花窨制凉茶,既富了自己,又带动了刘兴东的产业发展,两家人亲得如同一家。刘洋和苏小白,就像一对亲兄妹,每天放学以后,他俩就在一起掐弄栀子花,追逐小鸟,在原野里疯跑。
然而,不幸降临了。栀子园的东边有一棵银杏树,树杈上有一个斑鸠窝。1987年5月的一天,一只小斑鸠掉下树来。刘洋决定爬上树去把小斑鸠放回窝里。刘洋本来是个爬树的高手,但那天下过一场雨,刘洋穿着一双胶底鞋,刚把小斑鸠放回窝,苏小白就在树下拍手欢呼,刘洋看她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刘洋重重地摔了下来,面朝下,栀子树的枝丫刺进了他的一双眼睛,刘洋的双目失明了。
此后,苏小白开始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去上学。刘洋的孤独让苏小白十分伤心,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她会带他到栀子园里散心。在苏小白的指引下,他低头嗅着花香,触摸着花叶,“这应该是雀舌栀子,这是小叶栀子,这是水栀子,这是黄栀子……雀舌栀子的香是香气扑鼻,小叶栀子的香是淡雅平和,而黄栀子是清香缕缕,沁人心脾……”
见此,刘兴东看到了儿子的希望,他鼓励苏小白,要她每天放学回来后都带刘洋出去玩。苏小白反问:“我可以带他去上学吗?”
我的世界
从此充满了黄栀子的幽香
1990年,刘兴东花钱把刘洋和苏小白转入城里的实验中学上初中。因为刘洋离不开苏小白,他需要在苏小白的帮助下乘公交车、上食堂吃饭、跟同学们交往。
谁知,过完1992年春节,苏小白却告诉他,她要离开他了,她的爸爸要搬家到广东发展。
刘洋躲在学校的角落,默默地听苏小白领着爸爸来学校办转学手续。苏小白离开栀子园那天,刘洋永远也忘不了:那是1992年3月5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他没有像父亲那样去送他们,而是站在公路后面的高岗上,听苏小白舞动着什么东西对刘叔叔说:“告诉刘洋,我会回来看他的,一定会的!”接着,就是汽车的鸣叫声渐渐远去。刘洋蹲在地上大哭了一场。这一年,苏小白14岁,刘洋15岁。
苏小白走后,刘洋经常来到栀子园,那里有他和苏小白撒下的欢笑。他满园走着,嗅遍了大大小小各个品种的栀子花。有一天,他感觉到,那种带露珠的粉黄色的黄栀子,是苏小白身上的味道。于是他采集起来,带在身上,插在卧室里的花瓶里。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会幻想苏小白站在他的身后,默默地守护着他。
1994年暑假,苏小白来信了,并通过快递公司送来了50盒金属罐装的栀子花罐头。苏小白说:“直到现在,爸爸的事业才走上正轨,所以才给你写信。在广州番禺的大夫山下,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栀子园,今年5月,爸爸在那里与人合伙办一个罐头厂开始投产了。栀子花性寒,以它为原料做成的罐头,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在炎热的广东大受欢迎。每天一罐栀子花,可以伴你度过一个新爽宜人的夏天。”
刘洋惊奇地触摸到,罐头盒上印的凸起的栀子花图案,正是那种粉黄色的黄栀子!他吃起来,不仅鲜甜爽口,而且有一种带露珠的黄栀子所散发出的潮湿的幽香,那一定是心灵手巧的苏小白亲自采摘的栀子花特制的。这时的刘洋,恍惚嗅到了苏小白的芳香,她的玉臂正忙碌着采摘脆嫩的花枝……信来信往快一年,然而1995年6月,苏小白高考后,两人失去了联系。
巨资开发黄栀子香水
却没有找到它的主人
刘洋没有参加1995年的高考,黯淡回到家中,发展大棚种植栀子花。
为了追求更好的商业效益,1998年7月,刘洋让父亲带着他去全国各地的栀子加工厂考察,向他们供货。他发现,江西有几家生产栀子花香水的企业,他不禁突发奇想:“我何不来开发这种香水呢?当这种香水传到苏小白那里,她一定知道我在找她!”
在母亲的帮助下,刘洋开始做试验了:他取来酒精100ml,装入150ml玻璃瓶中,再选取鲜栀子3朵,去掉花托和花萼,放入酒精中,将瓶子置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自然冷却至常温,用纱布滤去花瓣,再用滤纸滤掉少量沉淀。这样,香水制作成功了。刘洋用鼻子一嗅,的确像极了苏小白的味道。
刘洋就用这种方法,制作了100多公斤香水,供栀子园的工人和周围的居民使用,他们的身上似乎都具备了那种似曾相识的清香和幽兰。刘洋轻轻地呼唤“苏小白”,可是没有人答应他。
刘洋当然明白,这种自制的香水,保质期短,无法走向市场,他想开一个香水厂,但办一个像样的香水厂并非易事,它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是刘洋远远不能承受的。2000年9月,刘洋与重庆一家香水厂取得联系,推荐他们以这种工艺生产和包装纯天然的绿色香水。厂方苦笑:“生产这样的香水,淡淡的,谁闻得到?谁喜欢?我们卖给谁呀?”刘洋说:“像这种不含矫揉造作的美,当然卖给我了,说白了,就是帮我加工,我给加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