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简史
14573600000100

第100章 1、草莽英雄朱元璋

明朝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公元1328年9月18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3个哥哥和2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灭、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乡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了,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到1348年,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生阅历大为丰富。

朱元璋的悲苦经历在当时社会中有相当的典型性,元朝残暴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虽然身在寺庙中,但他显然是六根未净,不久就投身到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公元1352年3月,由于皇觉寺被毁,又有友人来信相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来,朱元璋自己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公元1356年,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攻下集庆,作为稳固的根据地,改集庆为应天府。

当时的形势依然严峻。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在以“布袋和尚”著称的彭莹玉战死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刘福通于前一年迎韩林儿在安徽毫州建立龙凤政权,尊韩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州等处。元朝的势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最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了先击陈友谅的作战方针。陈友谅本来是个渔家子弟,身高体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又略通文墨,曾在县衙任职。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投奔了徐寿辉,后来取代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陈友谅自恃兵多将广,直扑应天府而来。大敌当前,有人建议出降,有人提议奔踞钟山,朱元璋怒斥“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军心始安。同时,他派胡大海骚扰陈友谅的后方,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旧识的关系诈降,诱敌深入。陈友谅果然上当,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归,朱元璋乘势夺得了江西的一些地方。公元1363年,双方于鄱阳湖展开生死大战。战斗十分激烈,长达36天,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虽然损失惨重,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控制着南达绍兴、北抵徐州、西距濠州、颍州等地,这也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只是他庸碌无为,安逸自居,没有更大的野心。当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鄱阳湖时,他竟然无动于衷,坐视朱元璋不断壮大,由此可见朱元璋当年以陈友谅为劲敌而后攻张士诚的决策是正确的。

公元1365年10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将,攻取淮河流域。次年8月,朱元璋再命徐达为大将军,统兵20万,直捣张士诚老巢,朱文忠攻杭州以为策应。1367年6月,朱元璋攻破平长,张士诚束手被擒,后自缢身亡。

公元1367年9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11月,部将汤和下庆元(今浙江宁波),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同年,廖永忠、朱亮祖、杨璟等人攻取广东、广西。在平定东南之时,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山东、河南随即而下,冯胜也攻克了潼关。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的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