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北大成功学习法
14574500000028

第28章 广泛涉猎、勤于积累(2)

还有一种是无所谓的心态,精力不集中。即不紧张也不兴奋,反正拿到试卷先做,做不出来便走,做到哪里算哪里,等到下考铃一响,也无所谓,交了试卷就了事,考试的时候,稍微多用了一会儿脑便东张西望,甚至窃窃私语,随便找一个纸写几个字,画几张鬼脸,一副优闲自得的样子,这种心理的结果也可以想象,不过当事不拿这当回事罢了。

在戒除了这两种心理后,剩下的就是理智了。在考试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分配,那就是要先紧后松,先易后难,遇到难题不要过于“恋战”,以确保可以做出来的尽量要做到。

最后关于数学,本人想谈到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问题,那就是打草稿,本人格性比较随便马虎,平时打草稿总是这里一笔,那里一笔,蓝墨水写满了就写红墨水,于是一张草稿纸便如鬼画桃符,不成样子了。等到要找到以前的写过后某个公式,便翻来覆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找了大半天才找到,在期中考试或平时测验时大吃其苦。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班里一个兄弟的草稿,不禁大吃一惊,你看呀,那怎么像草稿,简直就是考试答案,一行一行地非常清晰,不仅排列整齐,而且字迹也极其端正,看了之后,本人极受感动,于是发誓要改。于是学着那位兄弟的样子,先把草搞纸折成二寸大小的长条,打草稿的时候一定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并且戒骄戒躁,字要一笔一笔地写,图要一笔一笔地画,这样使自己练了几天之后,效果果然不差,在考完后,如果检查,只要按部就班,稍微一瞄,就找到了。但由于性格上的原因,本人的草稿与那们兄弟及某些女生的草稿还是相差很远的,但总算儒子可学了。

各位看官,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马虎随便,打草稿如写天书的人,那么奉劝你也来个“改邪归正”吧,相信在一段时间后,你自然会体会到它的好处的。

语文:阅读是灵魂

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语文对于我们有着特殊的含义。如果学不好语文,那么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呢?当与外国人交谈时,母语说得结结巴巴该如何解释?然而语文重是重要,但在一般人看来,语文实在是太难学了,包括我个人也认为如此,本人的语文水平一向属于中等。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语文要提高一分也是“难于上青天”呀!于是高考来临的时候,便是很多同学开始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英语、数学等容易拉差距的科目上来,而对于语文便丢开不管了。这是一般人的做法,反正没救了干脆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吧。但毕竟语文也是150分呀!于是有些同学在丢开语文的同时心里又总感到一种负罪感,但没办法呀,就拿现在的语文来说,除了一些如语音,字,词等死记硬背的东西还可以在高考前突击外,像诗词鉴赏、阅读、作文等,就是天才也回天无力了。但这些终归是高考前的事了,若在平时,语文也是非抓不可的,语文科目要拉开差距也不是很难的事,比如说我们那时高考的选择题有人得了60分(满分),而有人却得了30分,好一点的40分,这样差距就来了,那么在平时,语文应该怎样抓呢?由于本人的语文不是很好,那么也只能说一些粗略的东西了。

众所周知,语文的灵魂就是多读,然而毕竟是高中呀,课外时间少得可怜,要想博览群书好只好俟诸他日了,尤其对于那些从小就没有读太多课外书的农村同学来说这个问题更显得棘手,那我们唯有的办法就是见缝插针。拣一些诸如中午、下午、睡前等闲暇时间,找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看,但在高中时最好不要看那些大部头的书,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大部头的书极易造成悬念。若是自己的感兴趣的书,则看了还想看,正在看得起劲时,上课铃响了,于是有的自制力不是很好的同学一念之间便把几节课花在上面了。

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杂志或比较短小的著作来看,课外阅读比较好的书我个人认为是《读者》和《杂文选刊》等,尤其是《读者》,如果真的读进去了,那真是收获不少。另外,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订一些报纸如《语文报》,《小作家报》等或利用图书馆的藏书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然一些休闲性的新新人类的书也应该去看看哟!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是属于重头戏了,有很多人都强调作文应该列题纲,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也要具体情况,如果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习惯,那么也不要苛求自己,在不习惯列提纲的情况下列提纲只会给思维带来混乱,浪费时间,但是如果自己有这个习惯,则应该坚决贯彻到每次作文中去,不要因为贪图快,而一次一次地对自己说“这次不列了,下次再来”。因为不列提纲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做法。至于作文的草稿,在高考时显然是不可能了,至多是列题纲,但在平时,打草稿却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就不复述了。

政治与历史:看你会不会背

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政治与历史可以说文科的特色科目了。然而现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学科的分界越来越不明显,但是毕竟不同的科目的侧重点会有不同,所以对政治和历史分门别类地看待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政治历史似乎与死记硬背结下了不解之缘,“背”成为政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但现在3+X考试模式中,政治历史的记忆特征逐渐淡化。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向,然而,记忆作为众多科目的学习方法,在政治历史的学习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谈到记忆,就似乎刺到了有些同学的痛处,想一想,要把厚厚的几本书装进脑子里去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要记,一个死方法当然就是读了,大家都知道通过声音刺激大脑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但像英语一样,读历史,政治也切忌没头没脑地只顾大声读,不留下想的功夫。

当然,光读是不行的,还一个重要渠道就是看,看历史政治也不能浏览式地阅读,而必须看精看细,尽量挖掘出一些知识点,知人所不知。

一般来说看的对象包括书上的一切内容,大到图片、小到标点。这样就能使知识无一漏网,做到万无一失。

我们看书的时候,应该遵循的一个规律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遗忘规律,即我们看书应该不断地循环,并且循环间隔最好从短到长,第一次循环的间隔一般是1小时,然后是3小时,7小时一直下去。

与政治相比,历史要求记得比较细。对于历史的记忆,有一个技巧就是对一些又难,又细、又散的知识进行归纳,使它形象化,系统化,记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举个例子,唐朝的均田制的北魏的均田制各称的变化,我们可以列个表:

〖〗归国〖〗归己北魏〖〗露田〖〗桑田唐朝〖〗永业田〖〗口分田还有如科举制,我国近现代小说等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的优越性是虽然归纳的时候会花去我们一些时间,但在复习的时候却可以避免对课本进行全面搜索,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往往会漏掉一些知识点。但看笔记本则一目了然,很快抓到了点子上,大大提高了效率。

上面这些都是平时的做法,然而在高考前夕的总复习的时候,我们的方法就应该有所改变了。在朗读,归纳的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回忆法。就是看着课本的目录回忆课文的内容,在回忆的时候我们不能满足于一个大概和一个模糊的感觉,但也不必一字一句地回忆,我们主要回忆一些知识点,如果碰到回忆不起来的情况,就pass它,待都回忆完了以后再看课本,我们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尤其是那些没有回忆起来的内容,将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现在随着科目综合化的进行,历史政治之间以及它们与时事之间的联系在加强。所以在学习各自科目的同时,不要忘了将它们自身以及它们与时事联系起来,通常在高考前夕,都会有一些与时事相结合的模拟题给大家做。虽然我们做过的题目可能高考一个也不会来,但是我们还是要认真地对待,谁也说不清在高考题中会出现哪怕是类似的内容。可以想象,看到一个已经见过的材料,我们的自信心肯定会增强,紧张感肯定会减少,就像我们走进自己的家里与走进一个陌生房间感觉不同一样的道理。

对于历史政治还有一个无形的原则就是观点上要与教材基本一致。现在我们虽然鼓励创新,但也不要想得太天真,毕竟我们是学生,我们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与教材来反的。这样的话,我们也许会因此一鸣惊人,也可能使因此遗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