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军统特务实录
1457600000051

第51章 军统特务在东南亚(下)2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虽然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驻扎在缅甸的英军却无法也不愿意花力气保护缅甸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时任果敢族土司的杨文炳决定与中国方面合作抗日。顺便说一句,当时在中国境内,还有刀安仁、陇川多氏族兄弟等一批爱国土司,在与国民党部队并肩抗日。这些爱国土司在国家危难之际,毁家纾难,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乃至亚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土司积极支援和掩护军统特务们在中缅边境和缅甸境内展开工作。1943年,中国远征军被日军围困于胡康河谷时,正是这些土司们积极协助,对日军频繁干扰,中国远征军才得以成功突围。

1943年,国民党军统局又派陈式锐出任军统缅甸站站长,主管军统在缅甸的全面工作。

陈式锐出生于1908年,厦门大学毕业生。1930年任国民党厦门党部负责人,1933年创办以抗日为主旨的《厦门日报》,后为军统闽南站骨干。抗战全面展开前夕,陈式锐就被派往缅甸从事情报工作,对缅甸情况十分了解。陈式锐出任军统缅甸站站长后,柯鸿图升任军统仰光组负责人。

柯鸿图是缅甸华侨,原籍福建安溪,他的父亲是仰光有名的商人,因此柯家在仰光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柯鸿图年少时在福建安溪加入了国民党复兴社,在复兴社表现突出,后进入军统局在息烽设立的第三期息烽训练班的华侨区队受训。柯鸿图所在的华侨区队的学员全部是来自缅甸、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南洋国家的华侨子弟,学员受训后,就全部派遣回各自的居住国家为军统工作。

1941年年底,柯鸿图从息烽训练班受训毕业,与同学缅甸华侨王汉英、苏国宝一起被派往了仰光工作,后柯鸿图升任军统仰光组组长。

军统在仰光的特务除了柯鸿图、王汉英、苏国宝之外,还有林永和、程济、姚遴秀、白诉章、谭锦裳、李云川、陈中才、林笔峰、钟棋镇、谢桂芳、王汉英、柯伏算、刘庆云、顾明申、吴南篙、谢维明、郑王远、曹清泉等二十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刘金梓、林春科、陈天星等爱国华侨在外围大力协助军统的工作。

柯鸿图等人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军统设置在仰光的两部电台的正常通信。其中一台位于仰光北郊六英里的甘马育镇,主要由程济负责,设置在肥皂加工厂里;另一台电台在仰光东郊的淡汉区, 主要由姚遴秀负责,设置在曹清泉的家里。

后来,仰光沦陷,缅甸的军统组织身处敌占区,很难与国内的军统机关取得直接联系,只有通过电波进行沟通,也很难获取经费。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华侨商人刘金梓挺身而出,请他的哥哥——著名爱国华侨商人刘梧桐暗中沟通,以生意往来的名义往返于中国与仰光之间,把军统总部发放给缅甸军统的经费和一些书面材料带给缅甸的军统组织。后来,华侨富商陈天星也自告奋勇地参与进来。 陈天星是缅甸运输行业有名的商人,在缅甸有二十多辆客货车,经常往来于缅甸各地和中缅之间。就这样,军统在刘梧桐和陈天星的协助下,传递了无数的情报和书面材料,缅甸敌占区的抗日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当时的缅甸,是英国人的殖民地,缅甸的土著人民多年受到英国人的压迫,当时十分痛恨英国人。日军到达缅甸后,以帮助缅甸脱离英国殖民为借口,进行欺骗性的宣传。开始的时候,很多缅甸当地人信以为真,不仅热烈欢迎日军,还主动向日军提供情报。当时,驻扎在缅甸的英国抗日情报机构,就因为缅甸土著人的告密而被日军全部摧毁。

而在当时,缅甸的华侨大多家庭富裕,因此不少缅甸土著人想趁着战事抢劫华侨,借此发一笔横财。面对这样的局面,军统仰光组组长柯鸿图将当地的华侨组织起来,形成了华侨自卫队,成功地以武力阻止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劫。

仰光沦陷后,仰光的“治安”由“缅奸”(所谓缅奸,即帮助日本人统治缅甸的缅甸本地人)伪军首领貌颇椒负责。

在此处,本书要作一点说明,在《档案与史学》杂志所载的《抗战期间军统组织南洋地区活动述评》一文中,貌颇椒被作者马振犊介绍为“日本军官帽颇椒”。经本书作者调查,所谓的“帽颇椒”的真实姓名,应为“貌颇椒”,他是缅甸人,其真实身份是日寇控制下的缅甸仰光地区的伪军首领,也就是仰光地区的“缅奸”首领。

貌颇椒控制仰光之后,立刻就征用了陈天星的小轿车和几辆大货车,柯鸿图趁机接近貌颇椒,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貌颇椒的信任,貌颇椒还给了柯鸿图一个写有“使用人”字样的臂章。从此,柯鸿图可以凭借此臂章随意出入仰光等地,这为他在当地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仰光沦陷后,日军还强令华侨组织“华侨联合会”,企图借这个联合会控制华侨。军统仰光组组员白诉章趁机自荐担任会长,同为军统成员的谭锦裳和李云川担任了副会长和秘书。从此,军统成员就在“华侨联合会”的掩护下展开了情报收集工作以及对华侨的保护工作。

日军占领仰光后没多久,就发现在仰光附近有电台活动,因此派出电台侦察车四处侦察。军统位于甘马育镇的电台不得不停止工作,迁往距离仰光70英里左右的奥降镇;于是整个仰光,只剩下曹清泉家中的那部电台,但因为日军电台的频频干扰,设置在曹清泉家中的电台,也和国内失去了联系。但在其负责人姚遴秀等人的再三努力下,终于与国内恢复了联系。后来,这部电台在爱国华侨刘金梓的帮助下,也迁离了原址,几经周折才没被日军发现,逐渐恢复正常工作。

在军统缅甸站的成员中,被日军逮捕并折磨最为严重的,就是军统特务陈中才。陈中才出生于缅甸,一直就读于缅甸的华侨中学,在缅甸加入军统缅甸站后不久,就被日军逮捕。尽管受尽酷刑,但是陈中才始终没有背叛军统。后来,被日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陈中才,由华侨联合会保释就医,才算没有惨死狱中。

1943年年底,日本在东南亚已成了强弩之末,缅甸的天空已完全被盟军所控制,军统缅甸站筹划轰炸缅甸境内的日军仓库。在柯鸿图的命令下,军统仰光组成员集体出动,各显其能,最终摸清了仰光境内所有日军仓库的位置和情况,报告给了重庆。

1943年11月,缅甸的凉季刚刚开始,盟军就陆续派出一百多架轰炸机飞临仰光上空,根据军统缅甸站提供的日军仓库的位置,并根据军统缅甸站特务的地面配合,炸毁了所有的日军仓库,给以日军毁灭性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打击垂死挣扎的日本侵略军,军统也牺牲了一些骨干。军统缅北流动电台负责人王辉武和其岳父苏互迪头人在日军坦克营附近施放烟雾,成功引导盟军的飞机轰炸了日军的坦克营和火药库,然而在撤退过程中,苏互迪头人为了掩护王辉武撤退而被捕就义。

1944年年初,日本强行征用缅甸木工去泰缅边界的深山中服役,但是只见去的人,不见回的人。为了摸清日军的真实情况,军统特务曹清泉伪装成汉奸前往调查,但是在深山中染上了疟疾,回到仰光不久,就逝世了。于是军统仰光组又派了十名熟习木工的军统特务前往山中,但是仅仅回来两人。然而就是这两个人,带回了重要情报,那就是日军利用俘虏以及众多民工在泰缅边境的深山里建设铁路与桥梁,企图打通泰缅交通,以营救被围困的日军。这两人还成功地画出了缅甸的桂河大桥以及泰缅铁路附近的地形,从而为盟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使得盟军成功地轰炸了日军在泰缅边境建筑的铁路和桥梁,破灭了垂死挣扎的日军最后的一场美梦。

1944年3月,中国远征军在伊洛瓦底江受阻,在军统缅甸站特务的协助下,才从江底的暗道潜水过江,成功突围。

1944年4月,军统缅甸站特务又侦破日军弹药情报,日军满载弹药的五艘巨轮抵达仰光口岸,军统特务迅速将这一情报发报给军统局,戴笠又迅速将这一情报告知盟军。于是不出一日,盟军就派飞机轰炸了停泊日军巨轮的仰光口岸,炸沉日军轮船两艘,重伤一艘。

1945年元旦,根据军统仰光组提供的情报,盟军成功轰炸日军驻仰光总司令部。1945年4月30日,日军撤离仰光。5月4日,仰光正式光复。

缅甸沦陷的三年中,军统在缅甸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认真工作。这其中,军统驻缅甸的特务们功不可没,当地华侨的贡献也极大。无数华侨子弟凭着对祖国的一腔热诚,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抗日工作,出钱出力,毁家纾难,其浩然正气至今令我们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