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选拔深通法理、有着高尚情感的司法精英,保持法律职业的精英性和社会公信力,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是最难的考试,其录取比例少得惊人,比如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平均每年通过率只有3%,而我国香港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只有2%左右。我国大陆的国家司法考试,全国通过率是6%。在这些有幸拿到司法资格证的考生中,很多人并不是科班出身。2009年考试中,某直辖市著名大学法学院的38名法学硕士参考,只通过了12人,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广西南宁有7位农民报考,却有2人(一男一女)顺利通过,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向学生灌输的多是抽象的法律规则,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当只具有法律理论知识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时,他们就感到无从下手。“法学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学生侨居在象牙塔里,不了解社会,就好像把一个从来没有踢过球的人训练成足球裁判一样荒唐!”
一位知名大学校长如是说。
吕老师提醒
1.热门专业不会永远热门
所谓热门专业是和冷门专业相对而言的。正常的“热门”是有关专业人才短缺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反映。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社会上某行业相关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就高薪聘请人才,造成某一专业领域内人才一时走俏的态势。这种态势又刺激考生争相选报此专业,从而形成“热门”。一段时间以后,该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下降,人才市场就把此类专业人才就业难、待遇低等现象反映出来,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成为“冷门”,诱导人们不再选报此类专业而转向其他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形成新的“热门”。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四、五年大学毕业后,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浪费。
2.非综合性大学争相增设“热门专业”
为了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近年来所有的行业院校都开始“不务正业”,增设了许多非行业类的热门专业,如法学、经济、旅游、影视等,不一而足。但是这些专业由于是“急就章”,师资力量难以保证,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行业院校增设非行业类热门专业基本上分四种类型:
一是生源捞取型:增设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结网捕鱼,所以这张网织得越大越好,网眼越密越好,尽可能多上专业。学校普遍喜欢设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数控机床、机械电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
二是分散就业压力型: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地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三是历史依赖型:主要以原有专业为基础,换一个时髦的名字即可。
四是高考导向型:考生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就设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市场就业形势。
真相29文科类专业就业很困难吗
案例播报
文科考生小刘高考时考了552分,高出二本线25分。因为学的是文科,选择面小,所以填报专业志愿让人颇伤脑筋。学什么呢?她想学习市场营销之类的专业,但据说市场营销类的不好找工作;师范院校里文科专业多,她又不感兴趣。请教了有关专家后,志愿填报如下:
本二A志愿河北大学,五个专业志愿分别为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英语、中国语言文学类、图书档案学类;B志愿青岛大学,五个专业志愿分别为新闻学、朝鲜语、会计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录取结果是河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
案例点评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新闻,每年在庞大的应届毕业生队伍中,文科专业学生的求职更是难上加难。连续多年,各级教育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文科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理工科学生。
想想也是,人家理工科学生学的都是真本事,一是一,二是二,看得见,摸得着,一上岗就能创造物质财富;文科呢,学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听得见,摸不着,尽管它们的作用很高尚,不是传承古代文化,就是塑造时代精神,但是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用人单位都务实得很,觉得这些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工作效率又难以量化和统计。因此,文科专业受冷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从就业角度来说,中文类专业属于“万金油”专业,正因为它的普适性,任何单位也离不了它。学这个专业的同学,如果在大学里能练就笔杆子,好口才,毕业时焉愁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岗位?
另外,河北大学属于偏文性质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底蕴较为深厚,在师资力量上也会更强一些,因此也更适合文科学生就读。
吕老师提醒
1.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
文科生可以选择两大类专业:一类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如外语、中文、历史、新闻等;另一类是经管类的一些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
大体来说,常见主要招收文史类考生的专业有哲学类、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图书档案学类等。此外,文理兼收类专业文科生也可报考,常见的有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等。学生和家长可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类,再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对数学成绩有一定要求,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专业的具体要求。
2.文科生可以报考的院校现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文科类专业,甚至连医学类院校的个别专业也招收文科生,如医学英语、中医学、中药学等,考生可以从办学历史、师资水平、专业实力等角度进行选择。
3.文科类专业就业趋势
(1)中文类专业
中文专业是高校开设文科专业最多的专业之一,毕业生就业范围非常广阔,以秘书职业为例——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少得了秘书?而语文作为学校教育基础课程,做一位语文教师也是中文毕业生的一大志愿。广而看之,中文专业有很多同学按照自己的特长投身于出版业、广告业、策划业等。中文是公认的最基本、适用性最强的专业,在各地的人才需求榜上,高居不下。
由于中文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招聘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也比较看重学校背景和个人特长。一般来说,文科类和综合性大学的中文毕业生会比理工院校的文科生“走俏”些。为什么?教学实力强,名师出高徒!合适的专业与合适的学校搭配好了,威力倍增。第二点是个人特长,每年的中文专业毕业生都很多,竞争也激烈。
相对其他专业,中文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可拥有的东西很多——能写的同学拿出已发表的作品,善辩的同学捧出演讲获奖证书,其他的如书画特长、歌舞特长,都是单位所欢迎的。正因为不是理工科的技术型人才,才需要更强大的“软件”。
(2)新闻传播类专业
这类专业是由中文专业衍生而来,招生分数一般都高于中文专业,而编辑、记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在进入新闻出版界、广告策划界时,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比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更具优势,毕竟是根正苗红的科班出身嘛!
相对于中文的安静平和,新闻专业对学生的性格、眼界要求更高。做记者的,必须性格外向,善于交际,才能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沟通。而与人沟通更是编辑能力的重要组成,组稿、约稿都要沟通好才能得到合适的好稿子。
编辑记者的高收入高地位是有前提的:能写、会说,敏锐、博学,还有坚忍的性格和强健的身体。如果你具备以上条件,那么,向前冲吧!
(3)外语类专业
语言是地球上“村”与“村”之间交流的工具,古人把语言这种工具称之为“器”,不利其器,何谈善其事。所以,出国需要托福、雅思、GRE成绩;升学、求职需要四、六级证书;而进入外企不光要有四、六级证书,还要一口流利的英语。
甚至有专家指出,外语是21世纪人才的“通行证”。
外语除了英语这个世界“巨无霸”分外妖娆外,其他小语种的美丽也毫不逊色。
资料表明,我国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正以每年20%的比例增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自韩国、意大利、西班牙、阿拉伯等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从而带动了人才市场上对该国家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各类国际体育、艺术赛事及博览会与日俱增,小语种翻译却频频告急,甚至连曾经的大语种俄语翻译都快成稀缺人才了,更遑论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语种了。
(4)师范类专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你想“今天还坐在课堂上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明天就站到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师范类专业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
师范院校最少有一半开设的是师范类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招师范生,如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另外,各地市的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来的师专升格而来,开设的专业大多仍是师范专业。
师范类专业当然也有理科专业,不过,大多数招收的还是文科生。学生毕业时,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到中小学去应聘。在招聘教师的人才市场上,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比较抢手。
(5)法学类专业
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是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律专业人才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国寡民”的时候自然不看重法律,但在国盛民强的今天,人们法律意识空前增强,遇上什么事都喜欢向法律“要个说法”。企业学法,一为守法,因为现在一切“有法必依”,法令重于泰山,马虎不得;二为维权,事多了,纠纷也跟着多起来,《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一个都不能少。所以企业聘请法律顾问已不再是新鲜事,有的企业甚至在招聘秘书时注明“法律专业优先”——一人两用。人们已开始挺起腰杆用“法”,出了什么事情常常想到“打官司”。
(6)管理类专业
管理类许多专业自然是文理兼招的,但更倾向于文科生。管理类专业大致分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旅游管理,可谓“新贵”专业。
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开设的院校也很多,多年来似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中庸状态,但它的就业确实不错。吃、喝、玩、乐乃人生四大乐事,在温饱奔小康之后,吃喝不愁,就想玩乐了。因此旅游业发展蓬蓬勃勃,许多家庭将旅游列入生活计划,许多单位将旅游作为一项福利长期施行。因为这是一项绿色经济,政府也大力支持。
而且中国地大物博,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各个地方每年都能够开发出许多新景点,旅游资源可谓取之不尽。于是,旅行社也群雄竞起。在这里,旅游管理可两用,一用为导游,二用为管理。
真相30理科类专业很容易就业吗
案例播报
理科考生小郭,高考成绩568分,高出二本控制线32分。他在小学时上过美术辅导班,对设计比较感兴趣,想学建筑类专业。而父母却想让他学习交通工程类专业,因为他们在交通部门工作,希望儿子将来能“子承父业”。讨论的结果是:第一志愿填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所填专业依次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安全工程;第二志愿填报河北工程大学,所填专业依次为: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
投档轨迹: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提档最低分为569分,考生不能投档;河北工程大学提档最低分是543分,考生档案顺利投到该校,并被第一专业志愿城市规划录取。
案例点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曾经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至理名言”。然而,星移斗转,物是人非,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理科生在职场上所向披靡的景象已经渐行渐远,和文科生一样,每年在人才市场上同样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
一般而言,选择在大学攻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出路有三种:就业求职,在公司、企业里从事技术工作;通过保研或考研在国内继续读研;出国留学。
高考填志愿时,理科专业门类众多,百花齐放,选择不同的专业,将来就业时的选择空间和去向差别非常大。学生和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摸准专业的脉搏,看清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案例中,小郭和父母所选的专业都不错,都是应用性的工科类专业,将来就业时都比较容易。不过,最适合小郭的恐怕还是建筑类专业,因为这类专业都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需要加试徒手画技能,如果你没有美术基础,就会被学校调整到其他“冷门”专业。这个“美术基础”并不需要多么高的专业水平,小郭在小学时上美术辅导班打下的基础就可以满足该专业的要求。
吕老师提醒
1.理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
(1)理科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等。
(2)工科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
(3)农林专业,如农学、林学、园艺、草业科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
(4)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
(5)经管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
另外,现在许多高校的文史类专业也向理科生敞开了大门,如哲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如果你想“弃理从文”,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小。
2.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的区别在上述专业中,考生容易混为一谈的是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它们的区别在于,理科是基础科学,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工科是应用科学,是利用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对于考生来说,选“理”还是选“工”,主要由自己的特点和爱好决定。数学、物理基础扎实,抽象思维能力强,遇事爱问为什么,不急于在本科毕业后去赚钱,而是希望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深造,读硕士、博士,有志于成为科学家、教授的考生,应该选择理科;如果考生数理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希望将来尽早就业,有志于成为工程师、技术专家,那就应该选择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