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14609500000037

第37章 印度河文明的时间之谜(1)

有许多人都在想象中把古印度和现在的印度混同起来,其实它们几乎是两回事,因为在以后的印度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一点古印度文明的影响。当几千年的风沙吹过,古印度文明沉睡在地下,失落的无影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神秘的未解之谜。

在考古学家们推测、考证了种种古印度文明的征象时,有一个问题始终语焉不详,那就是:古印度文明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在权威辞典《大英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暂定的答案:“英国考古学家M.威勒爵士提出的公元前2500年到1700年的观点被一般人所接受。”而另一位学者D.阿格拉****把考古和碳14的测定时间相结合,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摩亨佐.达罗城位于印度河岸边,由于泥沙沉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印度河的河床已抬高了许多,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低于河水平面深度的时候,渗过泥沙层的河水不断涌出,他们明知下面还有文化遗迹,但也只能望水兴叹了,因而他们所说的这一文明开始时间,也只是根据已经发掘的内容定出的。

此外,考古学家们在调查和发掘中不断还有新发现,这些发现让古印度文明的出现时间大大推前了几千年。从1974至1980年的六年间,巴基斯坦和法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印度河西岸的距摩亨佐.达罗仅一百九十多公里的麦赫尔迦尔地区,发掘出了一系列农业文化遗址。这里的人们使用铜制工具,手工业十分发达。它的工场每年都生产数以百万计的小珠子和成百上千的粘土容器,除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外,还输往整个印度河流域。在这些遗址中,还发现了来自伊朗的绿松石和阿拉伯海湾的贝壳。最让学者感兴趣的是,这些村庄和小镇已用砖修建起规整的、永久性的房子,而这正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乃至今日这一地区民居的建筑方式。另外,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当时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这一经济作物。与摩亨佐.达罗隔河相望的科特.迪吉,它的居民为了防止洪水的侵袭,还在村边用石块筑起护墙,然后沿墙建起了砖房,与现在的建筑风格很相象。在对这些遗址进行分析后,学者们确定其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600年。那么,这些遗址所代表的文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之间究竟有没有承袭关系呢?

学者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出土遗址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农业,而古印度文明则是比较典型的城市文明,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怎么能够承袭呢?可是如果说没有的话,两者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出了很多的相通之处。

严谨的学者有时也不得不讲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他们把前面提到的发现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现统称为早期哈拉巴文化。至于它们应不应该归于一个体系,也许只有让历史去回答吧。

和任何文明一样,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一个向四周扩展的过程,从总的趋势看是从西向东发展,但也有向南发展的迹象,正是后一种迹象对学者们所持的文明下限时间观点提出了挑战。

古代港口罗塔尔是位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域最南端的遗址之一,发现得比较晚,在时间上,也是延续最晚的一个文明遗址。而当学者们对从这里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它的存在时间可能要延续到公元前1000年,比权威的观点整整晚了七百年!

时间上存在着的前移数千年、后延数百年的情况,这使这一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的定位难以确定。我们只能说,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是,对于它存在的确切时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呢!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广阔存在了数千年,发展水平极高的古印度文明,竟然就是这样不留痕迹的消失了。在后世的文字典籍中,几乎见不到任何关于这个文明的记载,而且在以后的印度文明发展过程中,也看不到任何这一文明的影响,它失落的竟是如此的无影无踪!沉睡在泥沙之下,留给后人无数的未解之谜。

历史上也有很多古老的文化,在时间的沉淀中总会留下一些未知数,让后人去找寻答案。然而,像古印度河流域文明这种状况,却并不多见。几乎每个关键的环节上,都有着许多的死结,打不开,又让人不能放弃。也许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推测已经让这个古文明面目全非,但是,伴随着人类现代文明每前进一步,古老文明的迷人魅力也就相应增加一分。我们热切期待着更多未解之谜的破解!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Valley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文明(Indus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Civilization)。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发现,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约~达罗(Mohenjo~daro)发现(现在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后来,在喀拉蚩(Karachi)以西480公里(300哩),靠近阿拉伯海岸的苏特克根多尔(SutkagenDor)。

印度河文明IndusValleyCivilization(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喀拉蚩东北1,600公里(1000哩)西姆拉山(SimlaHills)麓的鲁伯尔(Rupar),在距喀拉蚩东南800公里(500哩)西海岸南部的坎贝湾(GulfofCambay),以及在离德里北边50公里(30哩)的亚穆纳河盆地(YamunaBasin),都发现这一文明的遗迹。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城市。

影响范围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城市以及100多个较小的城镇和村庄。两个大城市方圆都超过5公里(3哩),由其规模可推测是两个大邦的政治中心或是一个大帝国轮流以两地为京城(印度历史上原是有一国两都之制的),但也可能是哈拉帕继摩亨佐~达罗之后成为京城所在地,因为摩亨佐~达罗不止一次受到大洪水的破坏。在卡提阿瓦(Kathiawar)以及更往南的南部文化区比主要的印度河地区略迟开发,这种文化有文字,字符约有250~500个,部分已被试作解读,此种语言已暂被归入达罗毗荼(Dravidian)语族。该文明的中心时期约在西元前2500~前1700年,但在前2千纪出现的南部地区文化可能延续到更晚的时候。

起源发展印度河文明显然是由邻近地方或古时的村庄演变而来。采行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农耕方式,一则有足够的技术在广阔肥沃的印度河流域收获作物,再则可控制每年一度既会肥沃土地又会制造祸患的水灾。新文明一旦在平原区取得立足点并能应付切身问题,无疑将使人民温饱,人口数量增加,下一步当然是沿着大河道两侧向前扩展。虽然零星的商业在此出现过,人民仍赖农业为生,除了栽种小麦和六行型大麦外,也找到饲料豆、芥末、芝麻以及一些枣核和些许最早栽植棉花的痕迹。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瘤牛、短角牛、家禽等,还可能饲养过猪、骆驼、水牛。象可能也被驯养,象牙的使用颇为普遍。由于冲积平原没有矿产,矿物有时自外地运来。黄金由南印度或阿富汗输入,银和铜自阿富汗或印度西北(今拉贾斯坦〔Rajasthan〕)输入,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绿松石来自伊朗(波斯),另有似玉的白云母来自印度南部。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晚于尼罗河流域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但早于黄河流域文明。距今大概是3300–1700BC。考古工作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人口都在4万以上。两个城市的中心都有一个人工堆成的土墩,用作卫城。在这个土墩上建有大谷仓,对其居民来说,这就好比是现在的中央银行,发现了古代城市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青铜器和农作物遗迹,同时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上文字至今无人能够解读,甚至不能确定其究竟是文字还是图象符号。

发现过程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昨天。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本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含哈拉本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享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