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14609500000040

第40章 谁创造了古印度文明(2)

虽然印度在地理上相对封闭,但天然障碍并非不可逾越。,自古以来,外来的商贾,移民与僧人就知道从喜马拉雅山较低处山口进入印度。其中与阿富汉接壤的白沙瓦附近的开伯尔山口最为知名。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如,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元太祖成吉思汗,突厥人贴木儿等世界的征服者,以及莫卧儿开国皇帝巴卑尔,都不得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西北印度的。

印度地域辽阔,物产丰饶,除了夏季炎热之外,自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远古时代就非常适宜人类生存。从非洲,大洋洲和欧亚大陆,先后有不同种族侵入或移居。现代印度人基本上是这些种族的后裔。即使在今天,印度人种依然相当复杂。因此印度历来有人种博物馆之说。对印度种族划分,主要有六个类型:

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地中海人,迪纳拉人,以及北欧人。

尼格罗人是最早来到印度的一个有特色的种族,尼格罗的的含义是黑人。按照人类学家描述,亦称非洲地理人种。非洲的刚果和开普人就是典型的尼格罗人种,特征是:皮肤呈中等乃至深黑色,头发纤细,身材短小。前额小而突出,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原始澳大利亚人在尼格罗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称前达罗毗荼人。这一种族特点是:头发卷曲,肤色发黑,鼻子扁平,嘴唇宽厚。显然,体貌特征与尼格罗人相似。

蒙古人和藏蒙古人以蒙古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是经西藏高原辗转进入印度的。现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分为两个主要族群,即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在阿鲁纳恰尔那加兰,阿萨姆山区及印缅边界。阿萨姆和孟加拉地区的查克马人,莫卧儿人和雷布查人等皆为其典型代表。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蒙古人的体貌牲已经不很鲜明。藏蒙古人则带有明显的蒙古人特征:身材高大,鼻子宽阔,体毛与胡须都不浓密。生活在锡金和不丹的主体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雅利安人最初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具有北欧日耳曼民族体貌特征的原住民,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他们肤色白皙,头型扁长,鼻梁窄细而隆起,身躯高大。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性很强。曾在许多世纪不断寻觅新的草地。

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分支到安纳托利亚,希腊,及东欧各处。到达伊朗的分支有一部份经阿富汗从西北方向进入北印度。因此他们有印度伊朗人,或欧罗巴人之称。

这些外来游牧民族文明程度低于印度土着,但却弓马娴熟,善于骑射。他们凭借武力优势征服了相对柔弱的土着,并逐渐分布到印度次大陆许多地区。

他们接受了土着的部分文化并与之混合起来。语言学家从历史比较语言的角度将他们称为雅利安人。因此,今天的克什米尔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贾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帕坦人以及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等,都可以说是雅利安或混血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一词主要是一个语言学术语,英国语言学家不赞成这一术语用于指称种族。然而,有一点确凿无疑,即他们是源于欧洲的种族,是白种人。

经过通婚与来往,不同的种族血统多有混合。尼格罗人走向边缘近乎灭绝。原始澳大利亚人散布在印度面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与其他人种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和喜马拉雅山山麓。印度是一个有一百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尽管纷繁歧异,千差万别,却不难识别,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说得好:不管我们属于什么民族,什么信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印度人,世界其它国家的人也都认为我们是印度人。(话外音:西藏人,新疆人,内蒙古人,不管属哪个民族,什么信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世界其它国家的人也都认为我们是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300年,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城市工业国家,产生了灿烂的哈拉巴文明。至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兴起,古印度文明经历了2600多年的发展过程。历史悠久的古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属印欧语系,和古伊朗人讲同一种语言,有方言上的区别,是同一个民族)大规模地进入南亚次大陆,以吠陀语,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为核心内的雅利安文化逐渐形成。雅利安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土着文化的影响。起初,雅利安人对土着的一些宗教习俗很不理解,甚至仇视,例如崇拜男性生殖器等,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习俗也就逐渐被容忍和接受。雅利安语言中有原土着民的语言。印度的西北地区,长斯受外族的统治,波斯。希腊文化广为流传,对印度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至公元6世纪,印度次大陆的许多部落形成为国家,这一时期被称为列国时代。

列国时代,(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大致重合,特点相似)佛教文献常提到的有十六个,称之为******国。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是摩揭陀。佛教创始人释迦弁尼与中国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印度与中国同时出现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这一事实说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大体相同。

******国之一的释迦国(今尼泊尔)也是一个共和国。释迦国力弱小,但国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出生在这里,所以历史上是很着名的。释迦国有王者和副王。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处理。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汉译佛经《长阿含经》说,公民大会开会时,老老少少的释迦人坐在座位上,欢乐嬉笑,相互以手相指为戏。(足见释迦人自古以来乐天开朗)。但它作为共和国,没有国王,国家权力掌握在会议手中。

列国时代的国家最初都是城市国家,它们之间常爆发战争,小国逐渐被大国兼并。孔雀王朝兴起,第一次统一了印度次大陆。新王朝的建立者是月护。孔雀。旃陀罗及多(公元前321~)统一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古代印度也经历了从小邦到地域性王国,进而再至帝国的发展过程。有多种说法,耆那教文献说,他是一个以驯养孔雀为业的村落首领的后代,他父亲是毛利耶部落(moriyas,此这源于mora,意为孔雀说明了孔雀王朝名称的由来)。的首领。死于一场骚乱中。旃陀罗及多属刹帝利种姓,他死后传位给宾头沙罗(公元前288)宾头沙罗之子,阿育王(公元前268)。大约大公元前259年,阿育王接近佛教,利用它更加有效地统治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种族众多,文化类型歧异很深的国家。他一方面广建佛塔,大力扶植佛教,另一方面直接参与指导僧团活动加强对它的控制。使佛教从印度的地方教派迅速发展成为徒众遍布全国,影响远播境外的大教,奠定了佛教日后成为世界宗教的基础。阿育王去世到孔雀王朝灭亡的52年间,共有六代国君。孔雀帝国分崩离析。约公元前187年,孔雀国衰亡,印度次大陆时入一个分裂时期。

经过了孔雀王朝灭亡后五百年的战争和分裂,北印度在笈多王朝时代获得了统一定都华氏城,公元四世纪,建立了以公元320~550年为元年的******——~笈多纪元。古代的婆罗门教二三世纪后,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容合了各地的民间信仰,逐渐向印度教转换。笈多诸王都是印度教信徒佛教在印度境内日渐失去活力,开始被印度教同化。

笈多帝国在厌哒人屡屡入侵和地方政权纷纷独立的冲击下崩溃后,一些小国在它的废墟上涌现,互争雄长,残酷厮杀,形成印度历史上一段黑暗的时代。

公元606年轻的戒日王继承了其兄罗者代弹那的王位,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访问印度时,曾受到戒日王的隆重接,待对于戒日王的行政有过简要的描述:务修节俭,营福树善,储饮食,止医药,施诸羁贫,周给不殆。

到公元647年去世,戒日王共在位41年,他在一个****的年代里使印度北部保持了一代人相对孔径和平与稳定。

古印度的社会制度,以种姓制度和奴隶制度最具特色。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是氏族社会,原来就存在着三种人:出征打仗的首领和武士,主持宗教祭祀的僧侣,从事放牧的一般牧民。

当时这三种人界限不明确,可以互相通婚。进入印度后,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农业定居生活,氏族社会瓦解,开始阶级分化。原来的三种人演化为有明显差别的三个等级瓦尔那(种姓)。由于神灵崇拜盛行,祭祀神灵成为部族兴旺和战争胜利的保证,所以祭祀和宗教神权的僧侣阶层,上升为第一等级婆罗门瓦尔那。原来的军事和武士,在征服土着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掠夺大量财产和奴隶,成了武士贵族集团。成为第二等级即刹帝利瓦尔那。那些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被沦为奴隶的土着居民,则变成第三等级吠舍瓦尔那。还有一些违反族规被高级瓦尔那开除出来,他们被迫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如洗衣,理发,清扫,屠宰,制革,收尸等,即首陀罗瓦尔那。

婆罗门brahmana源自brahma(梵天,意为梵天所生,是祭司贵族,最高级种姓。)刹帝利ksatriya,源自ksatra(意为权力,力量,以帝王或氏族首领为首的世俗贵族)吠舍vaisya,源自vis(意为氏族平民,职业经商,在政治上无特权,但由于拥有大量财富,所以社会地位并不低)首陀罗sudra(原来是一个非雅利安人部落名称,后来这这名称用来指广大被征服土着居民)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等级种姓。其特征是:婆罗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通过宗教的方式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固定化。每个种姓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为了保证等级的纯洁,各种姓之间不得通婚。各自的职业世袭不变。

前三种姓是再生种姓,可以加入婆罗门教,首陀罗属非再生种姓。不得参加婆罗门教,不得从事高种姓者的职业,低种姓男子禁止娶高种姓女子为妻,若有违反者,要受到严厉惩罚。世界古代各国没有哪个国家的等级像印度的种姓制度那样复杂,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印度仍存在由这种制度所待续下来的数以千百计的“贱民”。

“贱民”是对一些从事低贱行业土着居民或从事某些“不洁净”职业者的贬称。如搬运尸体,执行死刑,捕鱼等。“贱民”无论政治经济地位,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处境十分悲惨。如旃荼罗贱民只能居住在村社外,穿死人的衣服,带铁制的装饰,使用破旧的盘子盛食物。他们外出时,必须佩戴表明身份的标志,不得与高种姓者接触。中国东晋高僧法显的着作说,“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真至中世纪,印度贱民的地位还没有改变,还以不同程度一直待续到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