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每天学点饮食学
14613900000012

第12章 饮食卫生:将细菌拒之门外(5)

另外,茶叶所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

豆浆营养好,煮透才能吃

豆浆是大豆经浸泡,磨细,过滤等加工而成,它不仅具备了大豆营养的许多优点,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胜与大豆。

豆浆中含有大量黄豆蛋白,这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较多,可以补充大米和面粉中赖氨酸的不足。豆浆中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原来的大豆提高20%左右。豆浆中脂肪含量也较高,且含较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另外还含有相当量的钙,铁和B族维生素。因此豆浆的营养价值的确很高。

在我国豆浆常用来作为3个月以上小儿的代乳品或对牛奶蛋白过敏及老年人的营养品。但是有些人吃了未煮开的豆浆,会引起食物中毒,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还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细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脲酶毒苷类物质会妨碍碘的代谢,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但经过烧熟煮透,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全部破坏,使豆浆对人体没有害处。现在还在黄豆类代乳品的配方内加碘,以减轻甲状腺肿大的副作用。

最后必须注意,在烧煮豆浆的时候,常会出现“假沸”现象,必需用匙充分搅拌,直至真正的煮沸,煮透后给孩子吃,才可免于发生豆浆中毒。

温馨提示:多吃煮、蒸的食物好

我国的烹饪习惯和西方不同,一般是在制作过程中加盐,而不是在食物制成后加盐,所以更要提倡多吃用煮、蒸等方法制作的食物。煮的温度只要达到100℃即可,是烹饪方式中最低的一种,蒸的温度比煮的稍高,但比其他的方法要低,可以保证盐中的碘不损失太多。

高温烹调方法还可以使食物中的物质在高温下发生裂变,形成新的物质,其中就包括很多的致癌物,所以油炸、烧烤等方式一直是医学专家建议人们避免经常采用的烹饪方法。

煮粥时别加碱

因为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粥的习惯。粥以稻米、小米、玉米等谷类为主要原料,以绿豆、小豆等为辅料煮制而成,它有易消化、口感性好、味道好等特点,深受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喜爱。

有许多人在煮粥时,习惯性地加碱,因为这样煮出来的粥又烂又粘,殊不知此法却使米中的营养素大大流失掉了,尤其是维生素遭到了重大的破坏。

米中糊粉层如米糠、糙米含有大量维生素B1,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和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遇热则容易被破坏,因此,在粥中加碱会造成维生素B1的损失。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可抗脚气病,能增加肠胃蠕动及胰液和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糖代谢。米的胚芽部分富含的维生素E可被碱所破坏,也易氧化,维生素E有抗癌作用,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肌肉营养不良,长期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未老先衰,产生疾病。

制粥的原料,大米、小米、玉米等谷类和绿豆、小豆、豌豆等豆类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为食用者提供一定的蛋白来源。碱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加碱后将降低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煮粥时加碱,破坏了维生素,降低了粥的营养价值。如果在煮粥时加入不易煮烂的食品,如豆类,需加碱时,可将豆和适量碱放入水中,煮至八成熟时再加入米同煮,这样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又可使豆类被煮烂。但最好能做到在煮粥时不加碱。

温馨提示:煮挂面和饺子的注意事项

煮挂面时,不要等水沸腾再下挂面。当锅底有小气泡往上冒时就可下了。锅内水开了,再适量添些凉水,水沸后即熟。这样,热量慢慢向面条内部渗透,煮的快,面条柔而汤清,如水沸了再下挂面,面条外熟而粘,内生而脆,加上面条在沸水中上下翻滚,互相摩擦,条糊状被摩擦掉,使面汤浑浊呈糊化状。

煮饺子时,应先敞开锅煮皮,皮熟了,再盖上锅煮馅,这样煮的饺子不破、不粘、好吃。

卫生用油有讲究

食用油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它不仅能决定菜的味道,对于人体的健康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知道,怎样才是卫生科学的用油法。

1.选购不同品种的油脂

油脂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三类脂肪酸组成比例以1:1:1为最佳。油脂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肉类含饱和脂肪酸酸的大部分单不饱和脂肪酸,因此1:1:1不是说食用油能达到1:1:1,而是和食物搭配后达到这一比例。但不同食用油的脂肪种类和比例各不相同,长期食用一种油脂不利于健康,应该将不同油脂互相交替食用,或食用生产商生产的混合油。

2.注意保存食用油的器皿和时间

(1)选择安全的器皿:存放食油的容器,应选用玻璃、陶瓷或搪瓷容器。如用玻璃容器盛油,应选用深色玻璃制品,以免光照会影响食油品质。存放食油的器皿最好放在阴凉通风处。

(2)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年:食油储存期应以一年为限,不宜超过一年。人若食了储存过久的食油,常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食油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酸化,其酸化程度与储存时间有关,储存时间越长,酸化越严重,且食油在储存时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醛类和酮类物质,并逐渐失去食油特有的香味而变得酸涩。所以,食油不可储存过久。

3.烹饪时油温不宜过高

中国人在做菜时喜欢把油烧得很热,认为这样做出来的菜好吃,其实高温烧油很不卫生,对健康不利。在高温时,油脂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不仅会降低了营养价值,而且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高温下会生成有毒物质环状单聚体、二聚体和多聚体;用高温油煎咸鱼、腊肉、火腿时会产生可致癌的亚硝基比咯烷。

因此,在使用食用油时应注意:

(1)油温不宜高于200℃,即不要让油冒青烟,原料下锅时不出现大量气泡和“爆炸声”。

(2)多次反复煎炸的食用油比一次性、连续加热的油更易变性,因此煎炸时最好用适量的油,多余的油不要再重复使用。

(3)选择使用含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油脂,可减缓脂肪变质的速度,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4)腌腊产品不要用油氽或油煎。

(5)高温油连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3小时,对于不透明、黏稠,或凝成胶冻状的劣质高温油,最好不用。

温馨提示: 多油爆炒,毁伤菜肴

人们一直以为,炒菜时火越旺、油越多越好。其实,从营养卫生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

旺火造成的高热会破坏油脂原有的结构和成分,而使营养物质变为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如3、4-苯并芘等。人若经常食用含这类有害物的菜肴,就容易产生低酸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者会引起癌症。

油多会在菜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不仅使各种调味料难以渗入,影响其滋味、营养和鲜美程度,而且会妨碍胃消化液与菜的接触和融化,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另外,经常食用油脂过多的菜肴,还会增加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容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引起习惯性腹泻,损害健康。

请勿使用碘盐“炸炸锅”

碘是人类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能促进入体的生长发育,特别对大脑和神经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孕妇缺碘会导致后代出现待、傻、聋、哑、矮等一系列疾病。儿童、青少年时期缺碘可造成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等。

为避免缺碘,目前我国常用的人体补碘措施主要是食用加碘食盐。这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好,但如果不正确使用,仍会造成碘的流失,失去补碘的作用。因为碘盐是由食盐加入碘酸钾制成,碘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具有挥发性,特别是遇热极易挥发。有些人在炒菜时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在烤好油后再加入食盐“炸炸锅”,认为这样炒的菜香,岂不知这样一来,碘在热油中几乎全部丢失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菜即将出锅时再加入碘盐,这样效果好,能使人体充分吸收利用碘盐中的碘,达到补碘的目的。同时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盐应该密封保存,以减少碘的丢失。

温馨提示:炖鸡放盐的最佳时间

炖鸡如果放盐早,会直接影响鸡肉、鸡汤味道及营养素的保存。因为鸡肉含水分高,食盐有脱水作用,如果在炖制鸡肉时先放盐,会使鸡肉里的水分向外渗透,蛋白质被凝固,鸡肉会明显收缩变紧,影响营养向汤中溶解,妨碍汤汁的浓度和质量,使炖熟后的鸡肉变硬、变老,汤无香味。应当待炖好的鸡降温至80℃~90℃时,再往汤里加适量的盐,这样鸡汤及肉质口感最好。

味精使用4原则

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地放点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通常含90%左右。它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于2000~3000倍的水中,仍然能感觉出来。味精食入胃肠后,它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来。谷氨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尤其对于智力发育很有帮助。不过人体内可以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必完全依赖食物供应。适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对人体并无害处,但是,使用味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高温

水温在70~90℃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当受热120℃以上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但失去鲜味,而且有一定毒性。

2.不能在含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使用

因为在碱性溶液中,谷氨酸钠会生成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其调味作用。

3.不能滥用味精

如鸡、鱼、虾、肉等,本来就有浓郁的自然香味,如果再放味精,反而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每道菜都放味精,会使人对味精产生依赖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就会觉得味道一般,食欲减退。

4.凉拌菜不宜使用味精

因为凉拌菜温度低,味精不易溶化,不能起到调味的作用。

温馨提示:不宜放味精的菜

有的人不论煲什么汤、炒什么菜都放味精,这很不科学。有些菜肴不宜放味精:

(1)用高汤煮制的菜:高汤本来就具有一种鲜味,如果用高汤烹制的菜加入味精,反而会把高汤的鲜味掩盖,使菜的味道不伦不类,还不如不放味精好吃。

(2)酸味菜、糖醋、醋熘和酸辣菜:烹制时不宜放味精。味精在酸性溶液中不宜溶解,而且酸性越强,溶解度越低,酸味菜放入味精,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

(3)鸡类菜肴或海鲜菜:鸡做的菜肴或海鲜已经有较强的鲜味,再加味精是浪费,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牛奶不要连袋热

方便的袋装牛奶已成为城市居民的日常饮品。不少居民有饮用前将牛奶加热的习惯,还有人认为,加热可以对牛奶消毒,饮用起来更安全。于是,有人把牛奶连袋放进锅里再煮一煮,有人则将牛奶连袋放进微波炉中加热,专家认为,这样加热牛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人体健康。

液态奶之所以有长达数天、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保质期,是因为其包装材料选用的是含有阻透性的聚合物,或是含铝箔的包装材料。

虽然这两种包装材料都是安全可靠的,但是还存在一个使用的问题。聚合物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温度达到115℃时就会发生分解和变化,而且它不耐微波高温,所以这种包装的袋装牛奶不能放在沸水中煮或者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用铝箔包装的袋奶,因为铝箔属金属性材料,微波加热会着火,所以绝对禁止微波炉加热。

其实,袋装牛奶最好不要加热后饮用。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因为经过高温灭菌,在保质期内,牛奶都不会产生细菌。如果高温加热,反而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牛奶中添加的维生素也会遭到破坏。

有些人不习惯喝太凉的奶,专家建议,由于在100℃以下,一般的塑料都不会产生问题,可以用100℃以下的开水烫温奶袋,使牛奶温热。如果需要用微波炉热奶,必须倒入微波专用容器,再进行加热。

温馨提示: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牛奶如果加热到100℃时,不仅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会大大减少。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煮牛奶时,最好不要煮沸,待奶液面上布满小气泡,大约是70~80℃时,再稍煮几十秒就可以了。若使用微波炉加热,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奶的营养会被破坏。一般加热牛奶开锅一分钟,就应立即起锅。

另外,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冲奶粉时,因奶粉的营养成分与鲜奶相似,所以也应注意水的温度别超过60℃。

涮羊肉不可夹生

涮羊肉是中餐烹调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冬季,饭店的涮锅菜可真是红红火火,餐餐顾客爆满。在此类菜中当属北京特色菜的“涮羊肉”最有名了。它的特点是自己调配料,用筷子夹住已被切得极薄的羊肉片直接放入滚烫的锅中涮熟,加热时间短,但必须选择鲜嫩的羊肉,无论在选料上还是刀工上都颇有讲究,但在涮吃时更应注意羊肉片忌夹生。

夹生肉不是人为地为追求营养和鲜嫩造成的,它是人在用筷子夹肉时,用力过大,在开水锅中仍不松开,造成筷子夹置部位为生肉或三四成熟的肉。夹生肉对人体健康不利,因为羊肉在宰杀、运输、贮藏、加工制作和销售过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吃生羊肉片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还可使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通过夹生肉传染给人,如肉中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人体隔肌、舌肌和心肌等处。如果人吃了肉中存有的未杀死的旋毛虫幼虫,它在一周后就发育为成虫,寄生于肠黏膜上,又会产生大量新幼虫,使人出现恶心、腹泻、高烧等症状,幼虫还可随血液进入脑组织中,可引起脑炎,临床诊断困难,危害甚大。

温馨提示:避免涮羊肉时夹生的方法

为了避免涮羊肉时夹生,我们要求在涮时,要一次夹少量肉,且筷子在水中略放松些,不要一次夹得太多,夹得又紧,出现夹生肉。其次必须使锅内水处于滚开状态时涮,制肉片时选择羊肉的部位是羊的大小三叉肉和后腿肉,刀功要求是细而薄的片状,越薄越好。一定要忌吃夹生肉。

六、日常饮食卫生忠告

水生植物蔬菜莫常吃

面对来势正猛的食用水生植物热潮,专家呼吁各位食客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夏季蔬菜品种各异,人们往往将能生吃的蔬菜用清水一洗就生吃。实际上都知道这是不卫生的,但抵不住其新鲜脆嫩的诱惑,仍要生吃。在这里告诫大家蔬菜应尽量少吃生的,尤其禁止生食水生植物蔬菜,如藕、荸荠、蒲菜、莼菜、茭白、菱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