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那些事儿
1462800000006

第6章 齐国的故事(2)

燕庄公派兵去找山戎人讨个说法,但见面就吃亏。你想啊,吃大饼、睡土炕的燕国人,哪里是喝马奶、吃野猪肉的山戎人的对手啊。不得已,燕国转而向老大哥齐桓公申诉。

齐桓公一听,心说,太过分了!打狗还得看主人,你山戎人也忒不把我小白放在眼里了!这哪行啊。于是大军开到山戎人家门口,准备三下五除二把山戎人解决了。

谁知道这事非常棘手,齐国的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山戎人的主力部队解决。但是,还是让山戎头领密卢和手下干将速买给跑了。

密卢和速买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们俩带了一帮残部跑到东边的孤竹国,寻求政治避难去了。孤竹国国王答里呵心一软,就收容了他们。

没几天,齐桓公侦知了这个消息,就问管仲:“爱卿啊,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啦?”管仲说:“老规矩,斩草除根。斩草不除根,来年还会生。”

于是,齐国的大军又翻山越岭开到孤竹国,和孤竹人接上了火。几个回合下来,孤竹军大败,有点支持不住了。这时候,国王答里呵开始后悔了,问大臣说:“众爱卿啊,你们看这个事怎么办啊?”

宰相兀律古于是说:“既然大王左右为难,臣有一计,可保管我军反败为胜。”于是如此这般,向答里呵一番忽悠。

答里呵一听,恍然大悟,连声说:“好好,就这么办。”一面叫人依兀律古的计策行事,他这里安排大将黄花前去诈降。

于是,答里呵就拨给黄花一千人马,催他上路了。黄花在路上寻思:“我现在两手空空去诈降,连个见面礼都没有,谁信啊?齐桓公也不是傻子。我不如杀掉密卢,献上他的头颅作见面礼,这事就成功一半了。如果能诈降成功,我即使杀了密卢,料想国主也不会怪罪于我的。嗯,就这么办。”

黄花主意已定,便率人马来到马鞭山。这时候,霉运当头的密卢正与齐军相持不下,闻听有援兵来到,急忙出营来接。黄花趁他不备,一刀将他砍下马来。

黄花收编了密卢残部,来到齐营,将密卢人头献上,说道:“启报中原圣主:我们的国主率领百姓逃到沙漠里去了,说是要向外国借兵报仇。我再三劝他投降,他都不听。小的现取了密卢的项上人头来献。请贵军收留小臣,臣愿做向导,领贵军去追回国主。”

桓公和管仲看到密卢首级,大喜,哪能不信黄花的话呀。当即命黄花为向导,引领大军向前进发。大军路过无棣,一看,是座空城。黄花紧忙说:“真没想到国主和百姓跑得这么快呀……”

于是,桓公下令,留下燕庄公率燕兵镇守无棣城,自己则带上齐兵全速追击答里呵。黄花请求率队先行探路,桓公便让高黑陪他同去,齐国大军随后跟进。

进入沙漠不久,桓公就与黄花失去了联络。必然的嘛,他这时不甩你,更待何时啊?看看天色已晚,桓公正要下令扎营,忽然一阵阴冷的怪风吹过,随后一片浓雾笼罩过来,齐军顿时人惊马嘶,乱作一团。管仲见此情景大惊,急忙对桓公说道:“主公,不好!我们恐怕上当了!”桓公也吃了一惊,说:“怎么讲?!”

管仲说:“臣听说,孤竹国的北边有一个地方名叫旱海,又叫迷谷,是一片戈壁沙漠的去处,他们的国人死后,常将死尸扔到那里。这里时常刮起怪风,风沙极大,使人难以辨认道路,风过之后,人马性命难保。再加上这里多有毒蛇猛兽横行,人一旦进入,极难脱身逃出。我担心咱们现在呆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迷谷!大军不可再往前行进了!”

桓公也吓出一身冷汗,急忙下令大军后撤,但这时前队和后队已无法取得联络。管仲见情况危急,赶紧保护着桓公后退,又下令士卒擂鼓鸣金,一是为了去除恶气,二是为了将失散的士卒召回。

不知走了多少路,狂风浓雾才渐渐消散开来,天空中露出半轮新月。齐国各部兵将此时也寻着鼓声赶到,与桓公的中军合为一处。

天亮时分,管仲清点人马,发现损失惨重,连大将隰朋也下落不明。桓公见这里地形险恶,没有人烟,不敢久留,于是下令寻找原路撤出沙漠,但这时候,齐军已失去行军方向,无法找到原路。

桓公心里慌乱起来,管仲连忙安慰说:“主公别担心。我听说,年老的牲畜都非常有经验,特别能记路。你想啊,孤竹与山戎地界相连,他们的军马也大多从漠北而来,我们不妨挑选出几匹孤竹本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前面引路,大军随后跟进,这样,我们就能走出这片沙漠了。”

桓公听了,心想,眼下之计,也没有别的好方法了,那就死马当着活马医吧。于是下令,在军中挑选出几匹孤竹本地的老马,放开辔头,任由它们行走,大军就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

嘿,还别说,这一招果然灵验。

就这样,大军在老马的引领下,七弯八拐,这才逃出旱海迷谷。后来,“老马识途”一词,就用来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老马识途”的典故就源出于此。

阿龙辞典 孤竹国的传说

据传,孤竹国是商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有两个宝贝儿子,很有名,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这兄弟俩先是互相让皇位,谁也不愿接国君的班,两人先后跑了。后来周武王伐商时,这哥俩赶去劝阻,劝阻没成,周把商灭了,他俩一赌气,决心不食周粟,双双饿死。孔子称之为贤人。

【阿龙看热闹】

知识能用来赚钱,更能用来救命

多读书,有好处,别说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用书来救命,也是可能的。在这个故事里,救了齐军性命的不是老马,而是管仲的博学,是管仲的书读得好。管仲以前肯定没去过旱海(迷谷),但他地理书读得好,知道这个地方环境的特点,所以及时领着大军回撤。管仲似乎也不是生物专家,对牛马的生活习性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但他生物书也读得不错,让几匹老马帮忙救了命。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真有道理,可以督促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5、 召陵之盟

齐桓公称霸以来,楚成王熊恽非常不忿,决定和他过过招,于是悍然出兵,打了齐国的小弟郑国。齐桓公得到消息后,也想借机和楚国过过招。他听从管仲的建议,决定直接把大军开到楚成王的家门口,不料,蔡国的国君将这消息泄露给了楚成王。

于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楚国的北部边境时,眼前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边境上早有一人等候在那里。

只见他衣冠整洁,彬彬有礼,见联军到来,连忙施礼说:“劳驾,您各位辛苦了。请给你们国君传个话,就说楚国使臣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这人正是楚国贵族、官拜大夫的屈完。桓公听说楚国使者到来,心中非常诧异,知道走漏了消息,就派管仲出去搭话。

两人一见面,好一番唇枪舌战。说什么楚王不去朝见周天子、不给周天子送礼之类,齐和楚,一南一北强强对峙,谁也不肯服谁,这一架吵得大家都脸红脖子粗。

最后,屈完在气势上略占上风。管仲讨了冷饭团,心里非常窝火,回去如实地向桓公作了汇报。针对楚国人的强横态度,君臣二人一商量,决定动用武力压服楚国。

于是,桓公下令,八国军队同时进兵。联军行到离汉水不远的陉山,管仲命令停兵扎寨。诸侯们感到奇怪,纷纷问道:大军既然已深入敌境,为什么不乘机渡过汉水,与楚军决一死战啊?咱们又不是来旅游的!

管仲说话了:你们太轻率了啊!你想啊,楚国既然派使者前来,人家必有准备。两军一见血,冤仇就再难以化解了。现在咱们在这里屯兵扎寨,虚张声势,楚国人害怕咱们人多势众,一定会再派使臣前来说和,咱们趁机逼他们订立城下之盟,这岂不更好?

诸侯们都不大相信管仲的话,直撇嘴。于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干瞪着眼,谁也不敢先动手。

楚国的大将子文看出了苗头,于是向成王汇报说:“我听说管仲是个阴谋家,现在他按兵不动,肯定有什么诡计。依我看,咱们应当再派个使者过去,探看他们的虚实动静,然后再决定是战是和。”

楚成王认为在理,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让屈完再跑一趟。屈完说:“您这次让我去,如果是为了与他们谈条件,我愿意前往;如果是要向他们下战书,主公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成王说道:“这次去,是战是和由你裁决。但是有一条,输了志气我可不干!”屈完说:“这您就放一千个心吧!”于是,屈完就再次来到齐军大营。

到这里,事情就好办多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想完胜对方,两个老大心里都没底,谁也不愿意拼个鱼死网破,但谁都不愿意输掉面子。本来这事就是意气之争嘛。

屈完和管仲都是聪明人,两下里再一见面,谈得非常投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屈完说,您不是来咱们这里替天子征收土特产苞茅(周朝祭祀用物)的吗,我们大王愿意服从旧规,年年上供就是了。那么,您可以撤兵了吧。您撤军的时候啊,别忘了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拿楚国的土特产来犒劳您的士兵。

管仲说,嗯,这就对了,不就是这么一点儿事情吗?您家大王早答应下来,不就结了吗?我们又何须大老远跑来?也怪累的。

最后,管仲意味深长地看一眼桓公,桓公含笑点点头,这些个屈完全看在眼里。就这样,核弹头的引信拆除了。为了表达诚意,联军退到了召陵。

紧接着,屈完回家给楚成王一汇报,成王听说还要进贡土特产,非常生气。屈完就说了,打,您又不愿意打;贡,您又不愿意贡,您说怎么办吧!不就是一点土特产吗?也不是岁币千万!再说了,一个小百姓都知道信用的重要性,何况您是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人物呢?

一席话后,楚成王愿意进贡土特产了。于是,又派屈完带上礼品八车,到召陵去犒劳八国联军。双方一见面,气氛非常融洽。

这时候,齐桓公的坏心眼儿又上来了,他领着屈完看了一场撤退前的阅兵式。那场面,真是红旗招展,山崩地裂,连绵数十里不绝。齐军一声鼓响,七路响应,鼓声惊天动地。桓公笑着对屈完说,您看,我这阵势怎么样啊?

老实说,这个气势的确把屈完给震住了。不过,屈完深呼吸,说,您这些,在您中原国家好使,在我们这里不好使。我们这里山多、水多、毒虫猛兽多,您的军队在我们这里,就像是一个沙包掉进海里,可能泡儿也不起一个。

桓公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道:屈大夫能说会道,真是楚国的良臣啊,我愿与贵国结为友好盟邦,也沾沾您的光!屈完大喜,当夜即在齐营中留宿,桓公设宴款待。

第二天,桓公命人搭起祭台,举行盟誓,桓公执牛耳为盟主,管仲为司仪,屈完代表成王与各国定了盟书。会盟之后,八国联军就撤了。

转天,楚成王果然派人给周天子送去了苞茅,周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使臣说:哎呀,您家大王可真好啊。其实,他在心里说:小白更好。

这就是齐楚召陵之盟的全部经过。概括地说来就十二个字:气势汹汹而来,蔫不唧唧而去。王者争霸,不过如此啊。

阿龙辞典 孔子论管仲

齐桓公的霸主事业,是管仲帮着打下来的。管仲堪称千古第一名相,后世名相诸葛亮就以管仲为偶像。孔子也表扬管仲,说要不是因为管仲,我们就要成为野蛮人了。不过孔子也批评管仲生活奢侈、不遵守礼仪,说他娶了三个老婆,家里装修豪华,堪比国君,很有专权的嫌疑。管仲还是开设妓院的祖师爷,他建立国营妓院,一为解决士兵的生理需要,二是增加税收。后世妓院都祭拜管仲。

【阿龙看热闹】

商人无利不起早

商人无利不起早,不能赚钱的事情坚决不做。从这一点来说,政治家和商人有一定共通的地方。齐桓公打楚国,只是做个样子给其他国家看,同时压压楚国的气势,并给周天子一个交代。没有把握、没有明确利益的事情,齐国也不会乐意做,何况楚国实力不可小视,大家何必那么辛苦地打一场硬战呢!这也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正确地采取行动。

6、 葵丘之盟

齐、楚召陵之盟后,齐桓公派使臣专程去了一趟洛邑,向周天子汇报了齐桓公征服南蛮楚国的喜事,周天子如招待神仙一样招待了使臣。

可是,叫人纳闷的是,陪父王招待齐国使者的不是当今的太子,而是天子的二儿子。精明的使者看出了苗头,回去向齐桓公这么一学舌,说:这该不会是王廷大乱的先兆吧,不是我吓唬您,这事有前科可参考的啊。

这事还真给齐桓公他们猜中了。原来,周天子宠上了二太太陈妫,想废掉太子,改立二小子。这个事,小白可不答应,他决定主动站出来主持公道。不是么,除了主持公道、主持正义外,小白基本就会失业了。

转天,他写了个条子,通知已经结拜的哥们,来年春夏之交时在首止汇合,节目到后便知。他一面通知周天子,届时,诸侯们要拜见太子,和他说说心里话;一边命陈敬仲先行来到首止,营建宫舍,以待太子大驾光临。

第二年五月,齐、宋、鲁、陈、卫、郑、许、曹八国诸侯在首止见面了,太子郑也随后赶到。桓公率诸侯拜见太子,太子郑再三谦让,坚持要以宾主之礼相见,桓公坚持君臣之礼,太子受宠若惊。

当夜,太子郑派人请桓公来到行宫,向桓公诉说了弟弟想要恃宠夺位的事情。桓公听完说,公子放心,我们就是为这个事来的。随后,太子郑依照桓公的“教诲”,在首止和诸侯们一住三个月,连自己老子的翘首期盼也顾不上了。

周天子这回算明白小白的良苦用心了,他可不想束手就擒,于是给郑文公写了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信中说:“太子郑违背父命,结党营私,无法再让他继承王位啦!您这次如果愿意先走一步,回头和楚国联合,共同辅佐次子带继位,未来的国家大事就托付给您了。”

郑文公大喜,对左右说:“俺的先祖武公、庄公几世为周朝重臣,领导诸侯,不幸中途衰落,以后厉公虽对周朝有大功,却未受重用。现在周天子独独看中了我,要与我共商国事,真是万水归海啊。”任左右劝他也没用,于是闷声不响,他不辞而别了。

齐桓公知道后大怒,说回头再找这小子算账,对太子郑的遭遇更同情了,决心好人做到底,便提出倡议:大伙儿歃血为盟,共同辅佐太子。

倡议一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于是,七国联军在首止举行了盟誓,太子郑亲临观礼并指导了工作。

盟誓的盟词是:“凡我同盟诸国,定当共同辅佐王储,维护周朝王室,若有违背盟誓者,神明灭之。”仪式完毕,太子泪流满面,心里没底。

第二天,各国纷纷派出车仗护送太子归周,齐桓公与卫文公亲自将太子送出卫境,太子垂泪而别。

齐桓公回国后,对郑国再次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又是核打击,又是软招安,三个回合下来,彼此又开始称兄道弟了。

齐桓公招抚郑国的时候,太子郑的心还没放到肚子里。不过,不久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前653年冬,周惠王病重,太子郑担心继母陈妫与太叔带夺位,于是派遣下士王子虎赶赴齐国求援。还好,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陈妫与太叔带非常识趣,他们没给大家添麻烦。于是,太子郑顺理成章即位,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利用这个机会,于当年在葵丘大会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再次制定了盟约,史称“葵丘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