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孩子钱该怎么花
1467100000117

第117章 孩子的畸形消费谁之过(4)

在孩子中间,追求“名牌”和攀比远甚于大人。一个10岁的小男孩非要妈妈给买SNOOPY牌文具盒,理由是有两个邻座的同学已经买过了,他们在一起谈论的时候自己觉得没有面子,“没法插话”。

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孩子前后向他要钱买了6双耐克球鞋,每双价格都在500-800元之间,买到第5双时,他终于忍不住问孩子:“你买这么多鞋干嘛?”最后他才弄明白,现在学校孩子大多穿校服,衣着没法攀比,只好比看谁的鞋多,谁的鞋好。

5.成人化消费

纯真、自然、质朴永远是孩子独有的美,可是很多孩子在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成人化消费日趋明显。

在商场化妆品专柜,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护肤品也上了学生的梳妆台。连男孩子也开始佩戴项链、戒指等饰物。

成人世界中的人情消费在孩子们中间“颇有市场”。庆贺生日是中小学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人情消费,其形式和气派程度比成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日常人情消费的花样也不少:考试得了第一名,要请客;在某项比赛中获奖,要请客。孩子们自然也明白“礼尚往来”的道理,今天你请我,明天我就得请你,无论是请客者还是被请者,同样都要破费。

6.唯我消费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许多父母把舐犊之情集中体现在满足孩子的物欲上。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买什么。这种长期单向流动的爱,使子女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消费的时候很少顾及为其艰辛操劳的父母,有的孩子甚至不知孔融为何让梨,因为从来就没有类似的体验。

中国的学校消费教育

通过以上的“消费误区”可以看出,身处商品社会、消费世界的孩子们,还很难谈得上“会消费”、“懂理财”,他们急需有关消费知识和消费观念的教育。这是提升孩子财商、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必然要求;而同时消费绝不仅仅意味着钱怎么省,怎么花,它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是涉及以后怎样立身、行事、做人的大问题。因此,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不能对孩子的消费教育问题熟视无睹或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