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不能明白储蓄的最重要作用是应急和抵抗未来潜在的经济风险。家长可以在生活中给孩子灌输这样的小道理:爸爸妈妈努力工作的收入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的各项支出,只有在支出小于收入的情况下,家里才能积累一定的钱财。这样,在遇到大量支出和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时,就可以用平时的积蓄来支付。此外,将来一些较大的购买计划或投资,如买车、上大学、做生意等,也需要平时的积累。
有位理财专家曾经说过:赚很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赚到的钱里能够储蓄多少。对于小孩子来说,储蓄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攒钱”,而是用“储蓄”这种快乐又贴近生活的方法,让孩子从小认识金钱并尝试学习理财的理念,这比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告诉孩子储蓄是一种美德
在新加坡,“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观念在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银行卡也不申请。
储蓄是一种美德,它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让孩子在储蓄过程中懂得只有积累,才会有收获。并且,储蓄是应急的有效措施。在平时,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等的,支出总要小于收入,这样才能积聚一定的钱财。在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比如疾病,通货膨胀等,就可以用平时的积蓄来缓解困境;此外,一些较大的购买计划或投资,如买车、上大学等等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即使没有这些计划,也没有遇到意外的情况,也应教育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使他们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
储蓄首先要有目标,即为什么而储蓄。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的父母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们的孩子储蓄却不让他们树立一个与之相关的储蓄目标,久而久之便使孩子失去了积极性,难以坚持。短期目标即为了购买一件什么东西而存钱,这种目标明确而有实效,很能激发孩子。长期目标则涉及到更为长远的事,比如上大学等等。一开始孩子树立长期目标可能有些难度。可是一旦信念在其心目中确立,所产生的刺激也应是巨大的,孩子将能够持之以恒。对父母而言,应使孩子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