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秀”出正能量
14736700000008

第8章 秀好细节——小细节决定大成败

把守时当做习惯

成功秀:

守时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别人的礼貌和尊重;守时也应该是一种习惯和责任。只有做到守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遵守时间是一种最原始的纪律,无论上班、开会还是赴约都应该准时到达。遵守时间是信用的礼节,也是一个人必备的道德操守。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缺乏基本的守时观念,约好的时间晚三五分钟是常事,更有不靠谱的迟到半小时或更长时间。见了面一脸抱歉、满嘴借口,“临时有事”、“路上堵车”等等,表面上致歉,实则是为自己迟到开脱。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伦曾跟朋友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联想的董事长柳传志要求和他交往的人一定要遵守时间。有一次,柳传志和几位朋友约好一起出去玩。出发之前柳传志就说:“谁迟到了就一天不要和我讲话!”结果,当天真有一位朋友迟到了。这个迟到者笑呵呵地和柳传志打招呼时,柳传志却严肃地说:“我来之前讲过,谁迟到了就一天不要和我讲话!”迟到者解释说自己临时有事脱不开身,但柳传志没有听他的解释,最后真的就一天都没有和这位迟到者讲一句话。虽然让这位朋友很尴尬,但自那次以后,就再没有人敢迟到了。

还有一件事:联想公司有一位员工,由于迟到30分钟被海淀区一次办公设备集中采购招标会拒之门外,失去了竞争海淀区政府的一项集中采购订单的机会。为了帮助员工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联想特别规定了“无论是谁,开会迟到了要罚站1分钟”的制度。可是制定规定后第一次开会,一直备受柳传志尊重的老领导就迟到了。这事的确让柳传志很是为难,看着员工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地望着自己,看着一生勤恳工作的老领导,柳传志还是狠下心来对老领导说:“你现在在这儿站1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5分钟赔礼。但现在你必须罚站,不这样,今后会议没法开,所有的人都忙,都有理由迟到。”

其实在生活中,真正表现一个人诚信的“大事”并不多。因此,我们往往通过一件又一件“小事”去分析和判断一个人的诚信如何,守时就成为了初步判断标准。

守时要求我们准时赴约,不要迟到。越是正式的、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活动,越不能迟到。经常迟到的人只会让人觉得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因为迟到必然会影响或打扰他人。

“路上堵车”、“工作太忙”、“临时有事情”等借口,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给朋友、同事、领导、客户等和你交往的人交代的就是一个结果——是否准时!

小王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小王听身边的同事说外资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时间观念,在培训的第一天,小王就是所有新员工中到得最早的人。

与小王一起进公司的还有一个叫小张的年轻人,他是毕业于一家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性格十分傲慢,培训第一天就迟到了10分钟。培训主管说了他几句,没想到还引起了他强烈的不满。他说:“不就是迟到几分钟吗?至于这样吗?”培训主管皱了皱眉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每天早上,小王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不仅将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能多余出半小时回忆前一天的工作,将工作总结写出来,然后规划当天的工作,将工作内容一一列出来,按照计划一件件完成。小王的这些举动,让老板觉得他是个非常守时、工作态度好的年轻人。一年下来,小王也成了这家公司的部门主管,而小张还是在原地踏步走。

可以说,守时是一种美德,是对别人的礼貌和尊重,也应该是一种习惯和责任。只有守时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才会获得成功的青睐。

整洁有序的办公桌让你看起来更出色

成功秀:

一个有着良好工作习惯的人,不管是办公桌还是抽屉里,各种物品都会摆放有序。这样不仅办事极有效率,也给人一种生活很有规律的感觉。

公司里每个人都会有一张办公桌,这张桌子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习惯。

从日常工作习惯来看,办公桌杂乱无章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这样的表象却给人忙而无序的印象。事实上,杂乱的办公桌不仅会加重你的工作负担,也会影响到你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你的工作热情。

有些人总说自己平时太忙,没有时间整理办公桌,或是怕清理东西时,把需要的或有价值的文件也一起清理掉了。因此,这些人总是把那些有用的以及过时的记录都堆在案头,让自己埋首其中工作。

下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也反映了整理好办公桌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位老研究员,他每天都夜以继日地搞自己的研究,终于有一天他大功告成了。高兴之余,把整理好的资料随手往办公桌上一放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当他来到办公桌前面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那些攻克难关的资料不见了。

原来,早上这位研究员还在睡觉的时候,他的小孙子进了他的书房,找纸扎风筝。小孙子看见桌上一大堆资料,以为没什么用,就当做废纸折了风筝。这位老研究员知道真相后是又气又悔啊。没办法,他只得带着遗憾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试想,如果这位研究员每天都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要知道,很多时候,让你感到劳累的往往不是工作中的大量劳动,而是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不能保持办公桌的整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重了你的工作任务,影响了你对工作的热情。

因此,不管你工作有多忙,有多少借口,都要让办公桌保持整洁有序。有时候整理办公桌,会让你整理出一天愉快的工作心情。

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前总裁罗兰·威廉姆斯每天埋头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工作。他第一次到德萨尔诊所的时候,已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紧张。

威廉姆斯告诉医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三张大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东西,他每天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当中,可工作似乎永远都干不完。

在与德萨尔交谈以后,威廉姆斯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办公桌,最后只留下一张写字台,并要求自己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处理完毕。

从此,就再也感觉不到没完没了的工作压力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威廉姆斯深有感触地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出来,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文件,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著名心理学专家理查·卡尔森有一个被命名为“快乐总部”的办公室。在这个办公室里,包括办公桌是那样整洁有序,处处给人以明亮、宁静之感。去拜访他的人都喜欢他的办公室,而且离去时心情总是比来时要好得多。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办公桌总是杂乱无序,老板也许就会觉得你这个人的工作大概就像你的办公桌一样杂乱无章。各种文件资料总是习惯这里放一些,那里也放一些,没有一点规则,这样的人工作效率也好不到哪儿去。老板会担心交给你的任务你会做不好,因此对你不放心、不信任,你在办公室的地位就不稳固,那又何谈成功呢?

如何清理我们的办公桌呢?这里有一种被称为“四分法”的有效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首先,你可以在另一张空桌子或者地板上,按顺时针方向划分为四块地方:

在第一个1/4的地方存放你准备丢弃的东西,最好能够准备一个大箱子。这里挑选出来的资料应该是多余的、用不着的或者你今后再处理的。

在第二个1/4的地方存放你可以转给别人去处理的文件。

在第三个1/4的地方存放最近必须由你亲自处理的文件。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下一步与这些文件有关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这堆文件需要特别关注。

在第四个1/4的地方有些特殊,这里只存放那些你工作中马上就要处理的文件。

如果能够严格遵守这个“四分法”,就会感觉非常轻松。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搞一个过渡的文件堆,每份文件只处理一次,不搞第五、第六个或更多的地方堆文件。

一个小小的习惯,一次短短的整理,往往意义非同寻常,甚至将成为迈向成功、保持愉悦心情的起点。

从小事做起——打杂就是扎马步

成功秀:

人生无小事,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修炼,千万不要因为小或者低微就无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减少了一次提高的可能。

很多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告诉你一个道理:先做人,后做事。环顾我们周围,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公司里备受肯定的、升职最快的,都是那些从小事、杂事做起的人。有人说主动承担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泡开水等杂事,是大学毕业生走上岗位的第一课、必修课,不无道理。往往就是这类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有一位大学生,毕业于一所有名的大学,是一位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第一次,他去人才市场找工作,他没有把目光放在那些热门大公司的招聘点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高学历应聘者看都不看的仓库保管员职位。

在仓库保管员的招聘台前,他凭自己的学识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轻松入围,后被聘用。上岗后,他不仅把仓库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对仓库长期积压的物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办法,并写出了防止物品长期积压的合理化建议,受到了总经理的赞赏。

不久,公司物流里有一位主管要调动工作,这个主管极力向总经理推荐这位大学生接任。因为平时总经理对这位小伙子印象也特别好,于是他被顺利提拔为公司物流部主管。

他担任了主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积累,发现了公司物流系统不畅的症结所在,开始对全公司的物流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就理顺了全公司的产供销物流系统,引起了公司高层领导的关注。

不久,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出现空缺,这个小伙子又被列入考察人选。后来,他轻而易举地击败诸多竞争对手,当上了总经理助理,进入了公司高级管理层。

很多公司里的新人抱怨平时“吃的是杂粮,干的是杂活,做的是杂人”,因此很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当你蜻蜓点水似地换过几次工作之后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几乎到哪里都存在。即使你没有跳槽,当你正在牢骚满腹、苦恼于怀才不遇的时候,一年两年就过去了;除了不再是“职场新人”,你一点也没改变,仍然在原地踏步,继续打杂。

人生当中,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蒙牛集团的老板牛根生,当年就是从伊利的刷瓶子工人做起。身边的小事没人喜欢做,但在公司里从小事做起是难免的。老板喜欢让新进人员做杂事,有的人就受不了了,于是频繁跳槽。其实想开一点,老板规定你从擦桌子、扫地开始,就是对你的磨炼和考验,先磨掉你的傲气,看你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

同时,从小事做起也能让你更清楚地看企业,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要知道,公司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它也必然会要求人才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公司既然把你招进来了,自然就对你有所期待,在给你安排工作的时候,自然会考虑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公司对你的工作安排必定有它的合理性。即使有的老板真的不识英才,那么,你也应做出点实际成果来让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因此,对于很多新人来说,进公司伊始打打杂是很正常的,这就好像练功一样,得先要练“扎马步”。只有你的基础打好了,未来才有得施展。

让你的眼睛会说话

成功秀:

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神就是表达心灵的一种方式。除了嘴巴会说话,眼神也会达到交流的目的。

美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劳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确实,眼神这种看起来悄无声息的交流可以直达人心,也是交流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对恋人在一起,双双一言不发,仅靠含情脉脉的眼神就能表达双方爱慕之意。

劳拉是一家外企的女副总,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外加自己的眼神,成就了今天的一切。她是一位眼睛超会放电的女性,不光是男人这么觉得,连很多女性都能感受得到她超强的电力。但她的眼神既不属那种庸俗的眼神,也没有楚楚动人,但很多人都觉得她专注凝视对方的眼神很迷人,那是一种特有的气质。

有朋友问她:为什么你的眼睛的电力那么强。她说她自己也不知道。而她的男性友人们这样评价她的眼神:“她总是很认真、专注地看着我的眼睛说话,而眼神里充满了感情,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跟她再深入地聊下去。”

没错,劳拉的确有这种魅力!她的眼睛之所以会那么迷人,和她善于用眼神表达感情与感受有着很重大的关系。这种带着善意与关注的眼神,难怪可以电死很多男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双会表达的眼睛,重点在于眼神。如果你可以让自己的双眼表达出感情与智慧,那么你一定会给对方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以后的沟通里,你的眼神可以主导很多非语言层面的沟通,可以显示出个人的自信、内在的情绪、头脑的灵活度,更可以在不用语言符号的状况下,完成不可思议的复杂沟通。

既然眼神也可以交流,而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呢?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眼睛要注视对方;而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对有些人来说,眼睛盯着一件东西看有点困难,而且可能会有人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如果你想赢得大家的好感,并且想表示你说的话很认真而且很重要,那么这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说,如果你在公司的会议上低着头陈述你的计划或者观点时,也许大家根本不确定你是怎么想的,可能会认为你这样做是因为没有把握或者不确定。但是如果你自信地看着大家陈述你的观点,那么眼神会把你的自信传达给在场的每个人,让大家更信任你。

用眼神与人交流还能表明你的诚恳态度。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神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就像平时,如果有人撒谎了,怕被你揭穿,他就会闪烁其词,不敢直视你的目光,代表了他心中有鬼,比较心虚。

用眼神交流也表示了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在会议上做一个报告,虽然你做得非常认真,但是当你抬头寻找赞同的目光时,发现根本没有目光回应你,那么只能说大家都在开小差。

如果你与人进行交流,在具体运用眼神时,还要注意以下细节:

1.先用目光向对方致意。与对方见面,先应该报以亲切热情的目光,并配合颔首等动作。距离对方较远或者处在人声嘈杂的场合时,这种注目礼尤其适用。

2.善于捕捉对方的目光。在与人交谈时,还要善于听弦外之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其期待和需求,并及时给予。

3.注意凝视的部位。在与人交谈时,应正面凝视对方的眼睛及面部,目光宜柔和,凝视时间也不要过长,可在交谈过程中不时地稍微移动一下目光,但移动次数同样不宜过多。

4.视线要与对方保持相应的高度。在与人谈话时,一定要尽量使你的目光和对方正视,这样可以显得更有礼貌、更加诚恳。比如说,当你站着和坐着的对象说话时,应该稍微弯下身子,以求拉平视线;和小孩对话时,则应该蹲下使视线和小孩的眼睛一样高,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你交流。

5.目光应适度。在很多社交场合,既不能用没有自信的怯生生的目光去看人,也不能用盛气凌人的直瞪瞪的目光去盯着别人,否则不是被人轻视,就是被人误会。

一句问候,作用巨大

成功秀:

热情、得体、真诚的问候,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并且能够迅速帮助你在对方心里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问候是生活中一件最平常的事了,简单到常常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总是习惯于向家人或熟人问候,却很少主动问候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

有一段时间里,阿发失业了。尽管很郁闷,但是他没放弃始终坚持的晨练,每天早晨都到附近大学的运动场锻炼一会儿。

有一天早晨,他在运动场上碰到了一位穿着很体面的老人在散步。尽管这个老人看上去很亲切,但是周围晨练的人都没有和他打过招呼。他觉得这个老人挺孤独的,于是他主动上前,问了声:“您好,老人家,在散步啊!”

老人很吃惊,但脸上马上绽开了笑容,忙不迭地回答:“是啊是啊,小伙子你也来锻炼啊。”接着,两人很快聊了起来。老人说自己的老伴去世得早,儿子从小来这里闯荡,现在在这里开一家大公司,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自己聊天,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很孤独,没人倾诉。阿发耐心地听着,直到他说该走了,老人才不好意思地说:“明天接着聊啊。”

第二天,他再去的时候,老人早已在那儿等他了,两人又聊了一会。阿发感觉与老人聊天后,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好多了。当他不经意地说出自己失业在家,正为找工作发愁时,老人笑着说:“小伙子,看你这个人心地善良,应该很快就会找到工作的。”临走前,老人还要了阿发的电话号码。阿发也没在意,以为老人想不开心的时候打电话找他聊天。

晚上,阿发找了一天的工作刚回到家时,有个陌生人给他打电话。对方说自己是一家公司的总裁,说要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阿发很吃惊也很高兴,他半信半疑地去了,那位总裁热情地接见了他,让他任选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阿发纳闷这样的好事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那个总裁看到阿发迟疑的样子,便笑着说:“我父亲说一定要好好谢谢你,是你让他这几天心情特别舒畅。他还说你这个人心地特别善良。”

“可我……”他想说自己其实并没为老人做什么,只不过是主动跟他打了招呼,听他倾诉了几次而已,但他还是留在了这家公司工作,不久因工作出色,提了薪,升了职。

问候是人与人见面之初的直接接触,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以便给家人、同事、客户、朋友或者陌生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但是问候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无论你是去拜访客户,还是与友人会面,只有恰当的问候,才能展现个人魅力,传达友好的信息给对方。

问候应该有顺序。在礼仪规则中是这样说明的:一般是地位低者、年纪轻者、后进入者先开口问候大家。也就是说,在工作场合里地位低的人要先问候地位高的人,这倒不是巴结或是溜须拍马,而是一个起码的礼貌;与客户见面也应主动招呼客户,这是一种尊重的表达;若是同事之间,那么年轻人要先问候长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集体会面时,后进入的人要先问候已到达的人,然后大家再回应问候。

当然,你如果想获得理想的问候效果,还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1.争取主动。一次主动问候会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感受,也会使你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占据主动的位置。曾经有过小小误会的朋友碰面,率先开口问候一下,就能够冰释前嫌了。

2.问候时声音要清澈明亮。碰面后,对方的心态我们不可预知,但一声响亮的问候,也许就能将气氛和心情调动起来。

3.问候时要形神兼具。问候的时候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明确而又坦诚地表达对对方的欢迎,这同时也是一种尊重。

4.问候要因人而异。问候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接待客户时,就要区别客人的年龄、性别、身份以及场合等综合因素。

5.问候应当简洁明了。问候与寒暄应当化繁为简,无须过分渲染,更不要为了表示亲切或内心的重视而啰啰唆唆。不要过于程式化,不要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

总而言之,问候是简单而有学问的事情。只有发自内心的热情问候,才能感染和打动别人。良好而得体的问候会使你和他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说不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才艺让自己更引人注目

成功秀:

正常的社交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口才、仪态等方面,唱歌、跳舞等能力也是应酬能力的一种。

在现代社会中,不仅仅要求工作能力出色、专业技能突出,社会交往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常的社交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口才、仪态等方面,唱歌、跳舞等能力也成为应酬能力的一种。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现某方面的才艺,也是一种特别的能力。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会一点才艺更容易找到工作。北京某名牌高校英语系的应届毕业生小金应聘一家服装公司,她的能力本来不是太出众,但是她当众表演了一段现代舞,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最后被录取了。

为什么有的公司会对毕业生的才艺大感兴趣?服装公司的人力主管对此解释说,招有才艺的大学生进来,单位里举办活动也热闹,而且有特长的毕业生头脑大都很灵活。这样的人才的成长空间更大。

同样,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不管是应酬客户,还是同事聚会,如果能有工作之外的“一技在身”,也能增加个人魅力,从而提高职场竞争力。

李爽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为了能拉到业务,李爽一边托亲戚朋友介绍关系,一边搜集了数十家潜在客户,一一联系甚至拜访。

终于有一家大公司了解李爽销售的设备后,对产品和价格都非常满意,决定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李爽的公司非常重视,特地安排了两名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与李爽一同接待。

当天晚上公司请客户吃过饭,一行人等到KTV唱歌。李爽五音不全,对客户发出的合唱邀请只好婉拒。见状,同事小孟自告奋勇替李爽解围,与客人合唱了一首歌,小孟纯正的高音博得了大家的喝彩。当晚,客人玩得也很高兴。

几天后,公司通知李爽,客户说同意签合同,但指定让小孟去。小孟认为这样不合适,但公司只能尊重客户意思。按规定,谁签的合同,业务就算谁的,李爽到手的业务飞到了同事手中。

尽管李爽知道小孟为人厚道,不是背后耍手段的人,自己不怪她。但这件事让她心里有些触动:看来,仅仅做好本职工作远远不够,要想工作出色,有时候才得需要一些小才艺。

事后,小孟很是过意不去,诚恳地帮李爽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因为她不会唱歌、不懂应酬。作为一个销售老手,小孟告诉李爽,懂得应酬是销售人员基本的素质之一,能陪客户唱唱歌也是很有必要的。此前,公司里也曾组织过几次与客户的聚会活动,一般都是吃饭、K歌,而李爽只是呆坐一边,完全无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于是,在小孟帮助下,李爽开始报名学习唱歌、跳舞……

古人形容一个人有才,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称赞。虽然,我们现代人用不着样样精通,但是同样需要具备一两样才艺。你若能写一手好字,见字如见人,会让人对你更加敬佩;若能写一手好文章,会让人觉得学识广博;若能歌唱,甜美高亢的嗓音能引人注目……这些才艺说不定就会帮助你叩开成功之门。

握手有时候比语言更充满情感

成功秀:

把手伸出的同时,得到的往往是另一只手的温暖,还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良性回应,同时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握手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意,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对方的性格和感情。

别小看一个简单的握手,它传递着友爱和真诚。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说:“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力。有的人握手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

当然,看似简单的握手还有很多学问。握好了,双方皆大欢喜;握得不好了,可能会让对方不舒服,从而影响正常的交际。下面的故事很能说明道理:

李女士是某集团的财务总监,由于经常接触财务工作,所以平常很少涉及社交场合。有一次,她不得不出席某宴会,为此她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

她走进宴会大厅时,发现女主人为了表示诚意,正在和来宾一一握手。轮到李女士时,一向习惯于“左撇子”的她不假思索,就伸出了左手。女主人见状,脸马上就不高兴了,不但没有将手伸向李女士,而且非常生气地转身走了,并不再理睬她。

女主人认为李女士连基本的握手礼仪都不懂,怎么能在商场上取得成就呢?所以,以后就少和这家公司来往了。李女士也知道错了,虽暗暗叫苦,却无可奈何。但从那以后,她就非常注重和别人握手时的礼仪了。

因此,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

1.握手方式。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方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三四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来状态。

2.握手态度。

有些人在和别人握手时,常常心不在焉,只是做做样子。他们往往只是轻碰一下对方的手,便迅速缩了回去,而且有时一边与人握手,一边却四处张望,这样的表现很没有礼貌。

有一次,国内的一个代表团去美国招商引资,代表团的前期工作做得都很好,负责人很高兴。在宴请这些客人时,他作为主人站在门口迎客,并与客人一一握手告辞。

不料,这位负责人前脚刚走,一个美国客人就告诉翻译:“他下次再来,我是不会再接待他了!”

“是不是在商业洽谈的时候存在纠纷?”翻译谨慎地问。

“不是,我觉得他很没礼貌。”这个美国人生气地说,“我进门时他握着我的手,却不看着我的眼睛,甚至还扭头跟后面的人说话。他怎么能这样不尊重我?这简直就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与人握手态度要真诚热情。

3.握手力度。

握手时用力过重,会弄疼对方。尤其是男子与女子握手时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老朋友可以例外)。握手时用力过轻,则有敷衍了事之嫌。因此,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

4.握手顺序。

握手时,讲究以“尊者决定”来确定伸手的先后顺序。即女士、长辈、老师、职位高者先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学生、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客人来访时,应由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先伸手。

5.握手时间。

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一般来说,与人握手,特别是与异性或初识之人握手,以3秒钟左右为宜,不宜握得过长。

6.握手禁忌。

如果不是故友重逢,或表示慰问,不宜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去握别人的一只手,尤其不可对异性采取此种“三明治式”的握手;握手时不要戴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聪明地打电话可以让你更快地成功

成功秀:

学会聪明地打电话,可以让你从被动变主动,帮助你从梦想向现实迈近。

很多人可能会想:“打电话谁不会?这还用学吗?”诚然,电话作为我们现代生活最为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被频繁地运用于应聘双方的初次沟通上,可是会不会打电话的确是一门学问。

比如说,在网上或报纸上寻到一个心仪的职位后如何与公司方进行电话联系?面试后如何打电话询问结果?突然接到公司打来的电话面试如何从容应对?接到猎头电话如何巧妙对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打电话上学会秀的技巧。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大学生,他在网上查阅到一个心仪职位。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招聘方联系,他就主动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你好,请问是××公司吗?我在网上看到了你们的招聘,想来应聘……”还没等他说完,对方就表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正在开会,且下班时间快到了没空细聊,但还是记下了他的手机号码,表示第二天会联系他。结果对方的电话再也没打来……

很显然,这个大学生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人,主动致电变为了被动等候,是一次很失败的电话应聘。

那么,我们如何在找工作时打个成功的电话呢?

1.要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找对合适的人。

一般来说,应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打电话,一般在上午9:30~11:00以及下午1:30~4:30之间较为合适。大多数公司周一上午会有会议,因此最好不要选择周一上午打电话。

此外,打电话时一定要注意广告上的联络人姓名,避免转接或误接,甚至给人留下糊涂的印象。上面案例中的那个大学生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时间,没有找对人,就盲目打电话,最后没有成功。

2.要找安静的环境。

既然你想找工作,就要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一般来说,最好不要在喧嚣的马路或吵闹的环境下打电话。这样可以避免漏听、重复叙述的情况发生。同样,在接到面试公司的电话时也要选择安静的地方接听。

有一天,一个小伙子正在逛街,突然接到某公司的电话面试。此时周围有商场背景音乐和人群的嘈杂声,电话里听不清。于是这个小伙子非常礼貌地告诉对方:“不好意思,我正在外面,环境比较吵闹,过10分钟给您打回去好吗?”对方很高兴地答应了,并留下了电话。

诚然,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小伙子,并没有急着询问电话内容,而是有礼貌地告诉对方自己的环境不适合接电话,并主动提出给对方回电话。

3.打电话前一定要准备通话要点。

选好了时间、地点,打电话前还要准备要点。比如职位要求、招聘人数,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符合职位的特长和擅长的技能,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的经验,询问招聘流程、面试时间、上岗时间等。最好在手边准备纸和笔,以便能够及时记录一些问题。

有的公司在接电话时,会直接问你一些问题,这时最好将简历放在手边,可以看着内容回答提问。对于有些没有准备的问题,千万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抓住问题要点,尽你所能如实回答。在回答专业问题时,答案要尽量显示出对专业术语的熟悉,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楚,重点突出,不要回答得含糊不清。

4.通话时一定要注意语速。

打电话过程中不要机械地背诵你所准备的材料。回答问题时语速不必太快,发音吐字要清晰,表述要简洁、直截了当、充满热情,使得谈话有趣而易于进行。如果没有听清楚对方提到的问题,要很有礼貌地请对方重述一次,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外资企业的电话面试会用英语交流,只要英文不差,听得懂对方的问题,回答要力求简单明了。

5.通话结束后要用必要的礼貌用语。

在通话结束时,要记得感谢对方,哪怕对方的态度很冷淡,而且你还要保证对方有你正确的电话号码,以便有机会能及时联系到你。结束电话之前,要感谢对方,显示你的职业修养。

以上是打电话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们发了简历后会突然接到招聘公司的电话,这时常会令自己措手不及。也许你正在上课,也许正在运动,也许正在公车上……此时没有任何准备。

这时建议你首先试探一下对方是否可以给你一些准备时间,稍后再进行电话面试,如“对不起,我正在有事,能不能换个时间给您打电话?”等等。千万不要说自己没有准备,否则很有可能让你失去这次机会。一旦赢得时间,最先做的就是马上摊开资料写一份提纲,从容应答。

当你能坦然放松地与对方进行电话交谈时,应该将对方单位名称、招聘岗位以及你所感兴趣的职位等弄清楚。假若对方表示占用时间很短要你配合,也不要紧张,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然后理清思路,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有条不紊地回答提问。

过了打电话这一关,可能又会面临一个漫长的等对方电话的过程,哪怕是一两天,对一个急切的求职者来说都是漫长的。

这时怎么办呢?一般面试后等结果,两三天很正常,你可以在面试后第二天打电话咨询一下结果,说明你很在意这份工作,如果他们正在考虑,你也可以适当地秀一下自己。如果他们已经做了其他的选择,就更不用怕打电话了,知道了结果,你也可以放心去其他公司面试。

别独自用餐——饭桌上为自己争取机会

成功秀:

掌握了饭桌上的学问,并适当地在饭桌秀一秀自己,也能给自己加分。

现代社会,宴请客人,大多是为了社交目的,或是为了联络感情,或是为了商业经营,或是为了对外宣传,或是为了对内激励,都是希望通过餐桌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的交往或利益。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在一起吃饭没什么讲究,但是在一些应酬场合上吃饭还是很有学问的。

陈明大学毕业后就在一家电台当记者,这一当就是几年。虽然她长相普通,但心思细腻,才华出众,工作努力,她一直梦想着成为电台的金牌编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命中注定与升职无缘,一次次地递交职位竞聘申请书,却一次次被打了回来。

失望的她经常找自己的好姐妹韩梅诉苦。韩梅一直认为陈明很出色,只是机会没到,她告诉陈明:“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你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么久了,不能轻易放弃。”

韩梅是一家大型杂志社的策划人,有一个周日她要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饭局,她带着陈明跟自己一起参加。这是一场工作聚会,电台、杂志社、出版社、文化公司的人聚在一起,相互间商讨合作和双赢的事项。陈明以一个记者的身份穿梭其间,但是她发现没人关注她这个小记者,这让她倍感失望。

酒到三巡,菜过五味,陈明觉得无聊,向韩梅抱怨说这是毫无意义的参与。但是韩梅却笑着说:“其实,这次有很多机会。难道你没注意到有家知名文化公司经理说的话吗?他可是个大人物,跟你们台的领导私交很深。而且我觉得他对你的印象也很好,你没看出来吗?”

“那又怎么样,我去求他跟我们领导求情?他凭什么帮我一个小记者啊!”陈明不屑一顾。

“你怎么不想一想!他不是说他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吗?他说给自己的女儿请了很多个英语家教,但都不满意。我记得你的英语非常好,而且以前在上学的时候也兼职过英语家教,这不是个机会吗?”经韩梅这么一说,陈明恍然大悟。

于是,陈明在韩梅引荐下,去向这个经理敬酒。韩梅向对方推荐说陈明以前是个非常好的英语家教,这让对方很感兴趣,最后经理还要了陈明的电话。

果然,这个经理第二天就给陈明打电话,问陈明是否能在周末来帮孩子做家教。陈明当时非常高兴,这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于是她开始每个周末都教这个经理的女儿学英语。

陈明做家教还真有一套,不仅让这个小女孩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两人的关系也处得特别好。

这个经理非常高兴,就对陈明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水到渠成,陈明说起了自己的梦想和这几年的失利。对于那个经理来说,这仅仅是一句话的事。不到一周,陈明就被提拔为电视台的编剧。此后,她全力投入新工作中,为变成金牌编剧而努力。

生活中,很多人没有重视饭桌上的学问,不懂得如何在饭桌上秀自己,往往错失了机会。

平时不要独自一个人用餐,多与人在一起吃饭。经常在一起吃饭其实也是在“吃”感情,吃多了,交流多了,感情也就深了。到了自己真“饿肚子”的那一天,就会有“好吃的”出现了。

俗话说“饭下十年功,饭上一刻钟”,参加宴会一定要根据场合和目的的不同,学会秀自己,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喝不了酒,怎么秀才不冷场

成功秀:

酒桌上秀好了,自己可以不受酒精的折磨,也不会冷场;但若秀得不好,就会影响人际关系,还有可能得罪人。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商场上的各种交际应酬中,喝酒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酒桌是一个很重要的交际场所,很考验人。人们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在人们迎接宾客、亲友相聚、交际应酬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6岁的部门经理郑女士已经连续一周没在家里吃过一顿晚饭了,以前加班是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公务,而现在是在酒桌上,觥筹交错之间进行着各种公关。而饭并不是那么好吃的,喝酒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以前是不喝的,但后来她发现喝酒能调节饭桌上的气氛,能办成很多的事情,于是也就学着喝酒,学着敬酒。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真的喝不了酒,尤其是有的女性朋友更是不胜酒量,不能每次饭桌上都找借口吧?像胃不舒服啊,不能喝酒啊等等。酒桌上个个是酒场高手,你的几个借口,可能骗得了一次,但是下次决不能再用了。这时再让你喝酒怎么办呢?下面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李女士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公关部经理,经常要陪总经理四处应酬。有一天,公司举办酒会,参加宴会的大多是生意上往来频繁的客户,人实在太多了,公司所有中层以上的领导几乎都是以一当十。几十桌下来,放眼望去,满眼尽是红酒、白酒、啤酒……

“这酒怎么喝呢?白酒自己真的不能喝,真要喝了,自己非得吐了不可。”李女士在一旁发着愁。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举杯对桌上客户说:“来,在座的各位老总都是白手起家,从今以后红红火火,喝白酒就没意思了,我们应该喝红酒。”这句话一说出来,一位客户立即插上话:“是啊,这里谁不是白手起家啊!从今以后红红火火,干杯。”说着客户举起了一杯红酒,原来的白酒就被换掉了……

很多公司都是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那些大人物即便不是白手起家,也不会承认自己是继承家业的,否则多没有面子。所以当李女士临场不惧,巧妙地以“白手起家”为托词给在场的所有人解围时,大家都顺水推舟,顺着台阶下了,毕竟谁也不希望喝醉。而李女士的一席话也给在座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真不能喝酒,那么,怎么做才不容易伤感情呢?

如果客人酒量很大,不可能陪喝,就可以尝试着转移对方注意力。对方喜欢足球,你就和他谈谈足球;如果对方喜欢时装,你就和他谈谈时尚;如果对方喜欢汽车,就聊聊汽车……如此一来,对方入神地听你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连吹带捧,早就忘了敬酒拼酒,乐不可支地自斟自饮了。

如果你的客户要你干杯,你可以巧设“两难境地”,请君入瓮。喝酒前,你先问对方:“您是愿意当君子,还是愿意当小人?”对方如果说“我当然愿意当君子了”,你便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或者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得动口喝了”,请他喝;但他如果说“我愿意当小人”,你便说“我不跟小人喝酒”,然后笑着坐下,他也无可奈何。

如果你确实滴酒不沾,就不妨说服对方,以饮料或茶水代酒。你问他:“咱俩有没有感情?”他会说:“有!”你顺势说:“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感情是什么?感情就是理解,理解万岁!”然后你以茶代酒,表示一下敬意。

如果我们在喝酒时,思路打开一些,拒酒的办法就来了。对方要借酒表达对你的情意,你便说:“开心一刻是可以做选择题的。表达情和意,可以:A.拥抱,B.拉手,C.喝酒,任选一项。我敬你,就让你选;你敬我,应该该让我选。现在,我选择A.拥抱,好吗?”

拒酒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平时多琢磨,也需要在酒场上随机应变。酒文化中既有劝酒词,也有拒酒词,没有酒量,凭着机智和口才,也可以在商场上秀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