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广东人的生意谋略
14886000000007

第7章 独具慧眼,敢为天下先(4)

同仁教育集团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有七所正式注册的学校,即天河同仁学校、黄埔同仁学校、白云同仁学校、同仁学校鱼珠校区、同仁学校广冶校区、同仁学校附属幼儿园和2004年9月1日开学的,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广州天河同仁艺体实验学校。其中黄埔同仁学校艺术特色最为鲜明,被评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惟一一所被评为“广州一级学校”和获得“广州市绿色学校”称号的外来工艺体学校。

成功后,邱绍金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从1998年开始,董事会每年都拿出18万元助学资金,用于特困生学费的减免及学生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费的资助。另外,同仁教育集团董事会每学期又投入10万元专款资助100名特困学生。

然而在这几年教育事业的摸索中他深有感触地说:“教师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年富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是学校急需的人才,只要你来,什么条件都可以谈,真有本事,待遇可以开出天文数字。”通过邱绍金的这番朴实而真切的话,我们不难看出广东人做事的特点:无时无刻不透析着商业味道,无处不流露着金钱的魄力。然而当今社会,物质的冲击往往是达到好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然而这种手段却被广东人将其雕琢得“晶莹剔透”。

目前,在同仁集团任职的380名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坛精英,他们为同仁教育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邱绍金及其团队的精心经营下,同仁教育集团创造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传奇,打破瓶颈,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二)以小产品,搏得大市场

大部分企业都喜欢追寻热点,哪里热度高就往哪里钻,企图在这种高热量中分得一杯羹。可真正聪明的经营者却往往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那些无人问津之处。在深圳,有一位被人称之为“小电视之父”的人物——冯水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以过人的商业眼光,看到了在家电战火纷纷的竞争中的冷门——小家电的广阔的商业空间。于是十几年来,一直在小电视、车载视听等小家电生产领域打拼,其产品不仅覆盖国内的大中城市,并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车载VCD、DVD、移动数字液晶小电视、MP4、各种小家电产品以高精尖的科技含量,为以小产品,赢得大市场的经商方式做了新的注脚。

2004年冯水兴的金积嘉有限公司出口额超过了2亿元。冯水兴如何将小产品做出一番大市场,用他自己的话一句就道破了天机:创新永远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走向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法则。

如今在高新技术领域打拼的冯水兴,其创业之路却是从服装加工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小生意的冯水兴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以200块钱在广东潮阳县开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服装加工厂。那一年,他也只有20岁。

冯水兴说,因为当时物资紧缺,他的服装销路一直不错。可是粤商人那股子“有钱赚好,赚大钱更好”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使冯水兴并不满足于小打小赚,他开始到内地很多地方考察学习,寻找商机。

1984年年底,冯水兴来到了深圳,在深圳做起了服装生意。那时他惟一的、也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深圳买房子、落户口。想到就要做到,且要做得更好。在冯水兴的不懈努力下,1987年终于在沙头角海涛花园买了房子,户口也随之迁进了深圳。

很多人都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来深圳的人几乎都会买一大堆的石英表、照相机之类的小家电作为礼品回去送人。一直在观察市场的冯水兴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之后,广东人那种只要有钱赚,随时可以招兵买马干起来的干劲一下子上来了。于是从1988年开始冯水兴转行卖小家电。凭借他多年的经商经验,在深圳只卖了两年小家电,便掘到了一桶不菲的“金”成了千万富翁,在当时千万富翁也是响当当的“款爷”。

1990年,冯水兴在布吉祥华楼附近租赁了一家小厂房,开始生产游戏机、学习机和黑白小电视,市场的发展方向证实了冯水兴敏锐的洞察力。他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非常畅销。

冯水兴的企业开始做大,1993年,他在布吉罗岗工业区自建了厂房,这个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就是现在的华通实业工业园——金积嘉的雏形,也就是那一年冯水兴的企业做大,小家电开始走出国门,远销国际市场。2003年,金积嘉电子工业园在布吉罗岗工业区投产。如今的金积嘉已拥有华通和金积嘉两个工业园,以“华通HUATONG”和“金积嘉JEEJA”为品牌的产品有移动液晶小电视机等家用产品,键盘等电脑周边产品,家居防盗报警系统等。产品相继出口到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的冯水兴和他的金积嘉公司已经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液晶小电视,处处以高科技抢占先机,使其风行国内外市场,但冯水兴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总结自己的品牌之路后,金积嘉发现已走到了创品牌的时期。早在前几年他便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二频道为金积嘉做出品牌广告。金积嘉创品牌的决定除了自身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外,同样来自于对市场的了解。按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车载电视等产品是没有寿命限制的产品,最早的黑白小电视到现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仍然很有生命力,更何况目前这种轻巧、清晰的TFT产品,这也说明了冯水兴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一条“长青”之路。

六、独具慧眼,敢打敢拼

广东人的敢打敢拼在其经商历程中,是有目共睹的,祖籍广东的李嘉诚便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在李嘉诚看来,敢打敢拼者要独具慧眼,并且会抓时机。生意场上,不相信侥幸发财,更不可能有“一锄刨个金娃娃”的奇迹,没有资本干不成大事,买空卖空也混不下去。只有靠胸襟、胆识、谋略、才干,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地积累资本,那么,小企业也能养成猛龙,是猛龙就能过江。

敢打敢拼的人必须独具慧眼,才能打开商业大局面。1960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塑胶花也并非一个长久的产业。道理很简单,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会让人厌倦。鲜花代替塑胶的日子不会太远,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一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外兜风,无意中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脑袋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20世纪50年代后,香港平均每十年便增加一百万人口,住房问题越来越紧张。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之称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李嘉诚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土地使用的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十分认同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尺金’的弹丸之地的香港。”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1958年,他开始插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有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增,私人土地开发者于20世纪60年代在荃湾、元朗和大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尺金,炒楼成风。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发”方式投资。所谓“开发”方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也就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这种做法投机性大。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物业市场猛涨就发大财,如果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点。拼命搞“开发”投资,就是希望赚更多的钱。就像“滚雪球”,财源滚滚而来,但做生意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决不会只涨不跌。物业市场一旦跌落,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开发”者往往很难招架,只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

李嘉诚没有采取这种冒险的方式,而是采用了稳健的发展方式。他从用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一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得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中国发生“**********”的时候,香港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有价无市。许多目光短浅的人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历史不会倒退,中国人民一定会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李嘉诚拨开眼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来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不致为银行所乘,一面又利用这“千载一时”的机会,充分利用经营塑胶工业中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把它们都投到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上去。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20世纪60~70年代,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十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少数几种轻纺工业中心。70年代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香港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可香港却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用地的面积占全港面积(包括新界)的1/8。加之十年****期间,中国大陆许多人避难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工、商、学、住等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香港当局面对此情况,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更加助长了地产业投机活动的狂热发展,“炒”楼风更为盛行,因而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广置地产,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也不愧是一位“商业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公司未来的大发展打开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稳步前进。

1972年李嘉诚就已拥有楼宇面积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这一年中国大陆打倒“******”,政治开始稳定,昔日离开香港的大亨纷纷重返家园。

再到了后来,中国政府又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的香港,更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香港。他们大开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对地皮的需求就更加多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着房地产价格的猛升猛涨。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和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扩展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2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香港地产业虽然经历了起起落落,但总的来说趋势是上升的。1970年每平方米工业用地高达1107元,非工业用地为38074元,住宅为951元,分别是1959年的10.5倍、2倍和5.8倍。进入70年代以来,香港地产业经过五年连续发展,1979~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急速发展,地价之狂升猛涨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为70976元,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地猛涨,地产界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就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了。

独具慧眼,抓住时机,这便是“商界奇才”李嘉诚的生意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