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孔子学院
14891800000001

第1章 两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楷模——孔子和他的《论语》(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是中国人的《圣经》。自问世以来,便被古代的读书人视为必攻的经典书籍,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那么这部《论语》的魅力何在?他的作者孔子有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们的影响又体现在哪?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穿越千年时光去寻找答案。

1.孔子其人其书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著名的有70余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近十个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的把孔子的安贫乐道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谦虚好学闻名,对于各种知识都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的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看,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率性而为,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以仁待人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的思想主要汇集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后学根据孔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关于此书最初的编者,学术界向有争议,难以定论,但基本集中在冉雍、卜商、言偃、曾参等数人之内。作为儒家思想的脉源,作为000年来士人必读的文化典籍和初学教育的启蒙读物,《论语》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居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乃至域外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本《论语》计1700余字,分为0篇,每篇取篇首几字为名,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又分为510章(节)。《论语》传至西汉时,曾出现三种抄本:《鲁论语》0篇,《齐论语》篇,《古论语》1篇。各本篇次与文字均不尽相同,篇次相异在《问王》、《知道》和《子张》,文字则多处有异。汉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将《鲁论》和《齐论》混而为一,并称《张侯论》。至东汉末,郑玄就《鲁论语》篇章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作《论语注》,成为后世的流传本,所以现行本《论语》是由郑本所出,以其为据的。

《论语》中的“仁”和“礼”

《论语》一书以语录体写成,文字简约,内容广泛,蕴涵了孔子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仁”和“礼”这两个方面:

一、仁

“仁”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论语》中“仁”字凡109见,因立论角度各有不同,其内涵也颇为丰富。关于“仁”的基本含义和具体内容,孔子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了多个层面的阐述,择其要者如下:

其一,他在答复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认为约束自身,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颜渊问克己复礼的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认为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在视、听、言、动各方面都符合礼的要求。

其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提出“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认为“仁者莫大于爱人”(《大戴礼·王言篇》)。

其三,孔子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指出仁者的标准和行仁的方法。所以他的学生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和做人的根本。

其五,孔子把“仁”视为人生价值中的最高原则,把求仁看作是一个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问题,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严(《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认为求仁不在外求,全靠个人自觉,只要净化我心,徇礼而行,就可崇德、修慝、辨惑,达于仁的境界。

孔子根据“仁”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仁政学说。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指出以教化和道德感化来治国的重要性。又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形象说明了民众对仁政的迫切需要。孔子主张实行惠民政策,“节用而爱人,使民以食”(《学而》),为政者要重视的是“民、食、丧、祭”(《尧曰》);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同上)。孔子还提出“举贤才”的主张,“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为政》),认为任用贤能才能服得民心。而为政者则要首先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木正,虽令不从”(《子路》)。

二、礼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礼原为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内容涉及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等。孔子认为周礼因革于****,最为完备,是古代礼的最完美阶段。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心也”(《学而》),并赞叹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