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天读点理财学(经典珍藏版)
14894700000033

第33章 借鉴:名人理财经(3)

当2009年世界股市变得小心谨慎之际,巴菲特却勇往直前,以极为优惠的条件在高盛投资银行投资50亿美元。巴菲特的这笔交易现已证明是个极度聪明之举,潜在利润可能会达到数十亿美元。

投资要不按“常理”出牌,这就是巴菲特的与众不同之处。如同巴菲特所指出的,了解其他大多数人的想法,并不能代替自己本身的思考,一个人热情拥抱当前最流行的投资方式或情报,他投资成功的几率会很小。要想获得大量收益,投资者就要小心评估各个公司在经济面上的基本体质,认真分析,从而使自己的获利最大化。

吉姆·罗杰斯:正确把握供求关系

从口袋只有600美元的投资门外汉,到37岁决定退休时家财万贯的世界级投资大师,罗杰斯用自己的故事证明:投资可以致富,理财可以改变命运。

吉姆·罗杰斯21岁开始接触投资,之后进入华尔街工作,与索罗斯共创全球闻名的量子基金,20世纪70年代,该基金成长超过4000%,同一时期,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才成长不到50%。他被“股神”巴菲特誉为对市场变化掌握无人能及的投资家。从口袋只有600美元的投资门外汉,到37岁决定退休时家财万贯的世界级投资大师,罗杰斯用自己的故事证明:投资可以致富,理财可以改变命运。

成功的投资者往往会发明出新奇的投资方法,罗杰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认为:“致富的关键就在于正确把握供求关系,共产主义者、华盛顿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排斥这条法则。”

罗杰斯对股票的投资选择,通常都是从行业的整体情况出发。他发展了一个广泛的投资概念,买下他认为有前途的某一个行业的所有能买到的股票。这和他通常买下一个国家的所有股票的方式一样。那么,他又是如何判断一个行业的呢?罗杰斯说:“发现低买高卖的机会的办法,是寻找那些未被认识到的,或未被发现的概念或者变化。通过变化而且是长期变化,并不仅仅是商业周期的变化,寻找一些将有出色业绩的公司,哪怕当经济正在滑坡之时。”他所寻求的变化具体有4种表现。

其一是灾难性变化。通常情况是,当一个行业处在危机之中时,随着两三个主要公司的破产,或处在破产边缘,整个行业在准备着一次反弹,只要改变整个基础的情势存在即可。

其二是现在正红火的行业,也许已暗藏了变坏的因素。这就是所说的“树不会长到天上去”。对于这种行业的股票,罗杰斯的通常做法是做空。做空前,一般要经过仔细研究,因为有些价位很高的股票也还会继续走高。

其三,对于政府扶持的行业,罗杰斯会作为重点投资对象。由于政府的干预,这些行业都将会有很大的变化。罗杰斯在某一国家投资时,也往往会把政府支持行业的股票全部买下。

其四,紧跟时代发展,瞄准那些有潜力的新兴行业。20世纪70年代,当妇女们开始崇尚“自然美”,放弃甚至根本不化妆时,罗杰斯研究了雅芳实业的股票,并认定尽管当时雅芳的市盈率超过70倍,但发展趋势已定,公司最终还是不行。他以130美元的价格做空,一年后,以低于25美元的价格平了仓。

上述这四种变化,从实质上讲,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在起作用。罗杰斯一直认为,正确把握供求关系是成功理财的重要途径,他用石油工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道理。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多数人都感觉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使之上涨的。但罗杰斯却说,从1960年起,石油输出国组织每年都想抬升原油的价格,但是,从来没有成功过,价格总是再一次往下跌。真正的原因要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最高法院判定美国政府可以管制天然气的价格。政府管制的结果使得价格低到生产天然气根本没有利润了。到20世纪50年代末及整个60年代,美国还很少有天然气井。但是,与此同时,消费者却越来越认识到天然气作为燃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比石油或煤炭更便宜和更干净。这样,居民也渐渐地转向了天然气,但天然气的开采却正在急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天然气公司已经没什么可供应的了。

罗杰斯调查了一系列的钻井公司,了解到他们的商业条件很差。罗杰斯认为,让这些石油公司破产,并且停止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天然气消费是不可想像的。于是他买了油井的股票和这一行业的所有其他东西。不久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疯涨。接下来,“树不会长到天上去”的结果出现了。当石油从每桶2.8美元涨到每桶40美元时,整个国家都在从事节能运动:房屋隔热,更小型的轿车,效率高的设备。同时,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也进步很大。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供求关系又开始向反方向转化,石油、天然气及其股票的价格下跌了。

对于投资,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我本人比较喜欢那些无人关注的、股价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离大众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分析。”他一再强调“如果想要长期地赚大钱,一定要脚踏实地”,这是他一直遵守的投资法则,也是所有投资者应该记住的。

彼得·林奇:像须鲸一样筛选股票

林奇在感觉到投资良机时,也像须鲸一样,先买一大批股票,然后经过仔细研究,最终选择一小部分优异的股票留下来,继续持有,其余的则全部卖出。

彼得·林奇是全球基金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由他执掌的麦哲伦基金13年间资产增长27倍,创造了共同基金历史上的财富神话。他被《时代》周刊称为“第一理财家”。

作为投资天才,林奇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即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并能用一种完全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分析由大众发出去的信息。他不断地以娴熟的技巧把投资从一个方向引向另一个方向,就像一位比赛中的船长,要不断变换航向以利用风向的变化。许多证券在他的投资组合里仅停留一两个月,而整个投资组合里的证券一年至少翻检一次。林奇自称购买的股票如在3个月后,其中有1/4仍值得保留,就很满意了。在股票投资中,林奇经常用的就是“须鲸”投资法。

须鲸是一种海洋生物,它不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捕食方式,而是先不加选择地、快速地吞食数以千百万计的微小海洋生物,然后,通过鲸须选择很少的精华部分留下来,其余的杂质则全部排除出去。林奇在感觉到投资良机时,也像须鲸一样,先买一大批股票,然后经过仔细研究,最终选择一小部分优异的股票留下来,继续持有,其余的则全部卖出。

须鲸之所以能以这种进食方式来“喂足”自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有一套精密的食物“筛选机制”。而林奇采取须鲸式投资方法,就必然要有自己的一套股票“筛选机制”,这一机制必须有着严格的淘汰条件,保证林奇最终能择优汰劣,留住最赚钱的股票。林奇的“筛选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不断翻检手中所持有的股票

林奇认为,即使是那些留下来的股票,也会由于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而使该公司的股价发生变化,如该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加剧、面临新产品的挑战、公司本身的管理出现问题,凡此种种,都会引起该公司股价下跌。一旦情况有变,就要采取行动。

2.从公司发生重大变化时掌握信息

一家公司发生变化到这种变化反映到股价上来,往往有一个月到三年的间隔。唯有抢在人先,利用这个间隙做买卖,投资才更容易成功。要想先人一步获得信息,除了经常和所投资的公司经理通话以外,另一项策略就是询问管理人员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如果某公司管理人员对竞争对手进行严厉批评,那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参考价值;然而,如果管理人员对竞争对手赞誉有加,那就值得注意了,因为没有人比竞争对手更了解一家公司,他们要为了市场份额、为了生存而每天与竞争对手战斗。

3.了解公司供应商或消费者的投资理念

林奇认为,了解公司供应商或消费者的投资理念同样重要。例如建筑工人们认为销售比通常认识的行情要好,这就会促使林奇开始考虑森林产品、水泥、石膏或其他建筑材料。不过,跟你交谈的人对行情真正了解的程度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一家钢铁公司的老板说将迅速改善工厂的状况,这是个可靠的信息,但如果他说纤维光学业务将有重大进展,那也许你最好应当到更有证据的人那里寻求证实。

4.注意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的举动

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而作为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他通常比外界更熟悉、更了解自己的公司,只有在有了充分自信的依据之后,他才会买卖本公司的股票。林奇发现,管理人员大量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很少会破产。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他最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同时他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时,对单位增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利润增长,因为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上涨,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

另一类股票是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一般人认为,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公司的股票,例如宝洁公司、3M公司、德州仪器、道化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更有可能赚大钱,但在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行。

林奇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实践家,他既不强调宏观因素的分析,也不关心所谓的技术分析,而是十分注重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公司做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他的须鲸投资法就是与企业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有密切关系,林奇相信,投资者只要善于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发现和寻找与企业变化相关联的信息,在分析公司资料的过程中“多辛苦一点,他就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何丽玲: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不管是经营事业,还是投资,何丽玲总是坚持“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保守投资原则。

何丽玲,原春天酒店董事长,是个传奇女子。她22岁投资电玩机,赚进人生第一个100万,然后,投入股市,跟着又涉足房地产,她还在美容市场上长袖善舞。

何丽玲的投资嗅觉,与女人的敏感不相上下。股市至今津津乐道的是:何丽玲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十分精准。她曾经两次准确地预测2000年与2001年的台股底部,在低档布局体质佳的中收股,获利满载之余,又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股、汇市两头赚。

何丽玲精准的投资理财经验,总是让人惊叹,在她眼里,投资理财要能获利秘诀有三大要素:勤做功课、有看法、不盲从。2004年2月,总统大选前台股热络之际,擅长反市场操作的何丽玲在台股近7000点时,出清所有手上股票,事后台股果真大跌以对。同样的,在2008年总统大选前,市场一片看好之际,她依旧不恋栈,出清手中持股,顺利躲过股灾,投资眼光神准的程度,打败不少专业的市场分析师,成为这波金融海啸中少数全身而退的赢家。

保守的理财观也是何丽玲股市制胜的关键。不管是经营事业,还是投资,何丽玲总是坚持“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保守投资原则。不融资、不贷款,甚至避免使用支票,尽量以现金做生意。她只用现金买股,而且每次出手,“都当成火柴盒中最后一根火柴”。何丽玲强调,自己个性保守,又怕麻烦,看来看去,还是现金最简单。因此不过分扩充信用及随时可以变现,也是何丽玲投资事业风险控管中最重要的一环。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投资原则使何丽玲在股票市场上也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上千档上市上柜股票,她只做主流股,最多不超过五档。她认为,主流股才是资金汇集所在,顺势操作,才能顺水推舟。

何丽玲的理财方式,也很保守、谨慎、认真。她买股票,必须先充分熟悉其基本面,分析获利率、市场认同度和前景等,她不相信空穴来风的消息,而是每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看财经资讯,“我不常盯盘,但是每天要有时间来研究股票的基本信息。”何丽玲表示:“我想做任何的投资,尤其是做房地产、做股市的话,我想守株待兔,等待好的时机,才去做投资,应该比较能够掌控风险。如果没把握,我不会把钱投资到任何一个领域,这样,钱才不会越投越少。”

除了保守的投资理念和理财方式,何丽玲能成功地理财还在于她从小被逼养成的记账习惯,“每晚睡觉前,记账就跟卸妆一样重要。”她认为,记账能明晰现金流向,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