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14895100000002

第2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体会生活,让生活更美好(1)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得最广泛的主题之一,因为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心理家们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处世态度,都离不开心理学,可以说,心理学与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

遵循“快乐守恒定律”,快乐生活从“心”开始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就理论状态来说,都是一个恒量。一个人的心理越是淡泊,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快乐保持在正常值,生命越是久远。

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大多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没有不好或痛苦的事情存在,让人觉得自身及周围的世界都很美好。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就理论状态来说,都是一个恒量。一个人的心理越是淡泊,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快乐保持在正常值,生命越是久远。对有些人来说,喝酒、吸烟就是快乐的生活,但要牺牲生活中其他的快乐来置换,还要付出健康为代价,因为短时间内快乐过量释放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快乐守恒定律”。

有的人认为,如果在单位时间里不消耗生活中的快乐,那么生活中的快乐就会只增不减。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单位时间内的正常快乐量不消耗,就会遗失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被别人捡拾,这是快乐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和任何事物一样,生活中的快乐是可以“侵占”的。如果你生活中的快乐总量比正常人多一些,是因为你“占有”了别人曾经“遗失”了的快乐;如果你生活中的快乐总量少一些,是因为你生活中的快乐曾经“遗失”了一些。这只是部分快乐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而已,人类整体快乐总量没有变化,仍然守恒。

一直以来,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种族、肤色,不同文化、阶层的人们都在追寻生活的快乐,寻求生活中更美好的一面。然而,有很多人却让不快乐填满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有一段文字这样说道:“身无分文时不快乐,腰缠万贯后也不快乐;被人使唤时不快乐,使唤别人后仍然不快乐;当学生时不快乐,打工挣钱后还是不快乐;在国内不快乐,折腾到国外后同样不快乐。一句话,活得太累。”其实,我们可能无法左右与影响外部环境的变迁,但我们可以做到: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享受阳光的喜悦,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心中仍然充满灿烂的阳光,从而让生活中的快乐守恒。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担任某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5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他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在现实生活中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其实对于播种他也只想快一点儿干完。可是女儿却手舞足蹈,不时地将种子抛向天空。

心理学家很生气,他叫女儿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他回答:“当然。”“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的生日吗?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经常郁闷吗?”女儿的话让心理学家为之一动,这一天改变了他的生活。他过去的几十年都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灵中有许多不快乐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

快乐生活是一种精神,思想的快乐、心灵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清早起来,沐浴一身新鲜的空气,伸伸胳膊,弯弯腰,证明你的身体是健康的。虽然不富裕,但你起码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足以让你感到生活很快乐。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让人快乐的理由,你只需变换个角度,调整下心态即可。

一个年轻人背着包裹千里迢迢地去拜见一位大师。见到大师后,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嘶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快乐?”

大师问:“你的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年轻人说:“它对我很重要,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你这里。”

大师听后,什么也没有说,他带年轻人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年轻人很惊讶:“什么,扛着船赶路?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大师微微一笑,说:“是的,你扛不动它。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年轻人放下身上的包裹,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很轻盈,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快乐的生活并非可遇不可求,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念。比如你有堆积如山的文件需要处理,你可以想象成这是你最喜欢的事,压力减轻,效率就会倍增。

日本学者五木宽之曾说:“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决定每天寻找一件令自己快乐的事,哪管它一闪即逝也没关系,把它记在我的记事本上……”刚开始时,他每天很难找到一件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后来情况改善了,他说:“今天早上搭电车时,我幸运地坐在一个靠窗的位子,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美丽风景,我觉得很快乐!”当快乐落实到比较容易实践的层次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快乐生活的滋味如人饮水,因人而异,能使别人快乐的事物不一定能使你快乐。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该如何去追求快乐的生活,但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守株待兔,快乐是只狡猾的兔子,你只有用心去追寻,才能脱离千头万绪的烦恼,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认识“幸福递减定律”,用心感受幸福生活

幸福递减定律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正处于较差的状态下,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让他兴奋不已;而当他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他的要求、观念、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处的环境越好,他的需求、欲望就会越高。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标准。对于一个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徒步孤行、饥饿难耐的人来说,意外地找到一片满是泉眼和挂满果枝的绿洲,无疑是天大的幸福。而整日生活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绿洲”之福就会显得微弱至极。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在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会感觉香甜无比,吃第二个的时候会感觉很满足,吃第三个的时候就会感觉饱胀,如果这时继续吃第四个、第五个,那就成了负担,最初的快乐也会荡然无存。人们从获得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

幸福递减定律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正处于较差的状态下,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让他兴奋不已;而当他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他的要求、观念、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处的环境越好,他的需求、欲望就会越高。

其实,幸福生活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因为个人内心起了变化。所以,当你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时,你依然是被幸福包围着的,但要警醒不要让你的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一个国王带领军队去打仗,结果全军覆没,国王侥幸逃了出来,但是他却又在荒郊野外迷路了。整整两天时间滴水未饮、粒米未进。就在他走投无路时,他碰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用玉米面和干白菜做的菜团子。饥寒交迫的国王两三口就把菜团子吃光了,他感觉自己在王宫的时候都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他问老人这种美味的食物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这叫“饥饿”。

后来,国王回到了王宫,突然又回忆起老人给他吃的叫做“饥饿”的美食,于是他命宫廷的厨师们做给他吃。结果,厨师们费尽周折地做了一次又一次,却总也无法满足国王的要求。

菜团子还是当时的菜团子,只不过现在它已经不能叫“饥饿”了。回到王宫的国王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饱食终日的他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了,那种“饥饿”的美味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礼物,如果你要抱怨食物滋味不足,就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如果你想抱怨婚姻伴侣不尽如人意,就想想那些还在为没有结束单身生活而向上帝祷告的人。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不公,就想想那些早已仙逝的人。如果你想抱怨孩子太过淘气,就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却不能生育的人。如果你因为房子没人清洁打扫而发牢骚,就想想那些露宿街头的人。如果你因工作疲惫而厌烦,就想想那些失业的人、残疾人以及梦想着和你有同样工作的人。

幸福生活是需要提醒和感受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如果你想让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就要善用“幸福递减定律”,学会用“心”感受幸福生活,不要让自己的感官麻痹了,失去对幸福的敏感。你要经常思索幸福的意义,寻找幸福,记住幸福,这样,你的生活就会一直保持幸福状态。

活在当下,不要让心停留在过去

活在当下也就是说专心做好眼前事,用心珍惜眼前人,将外界的嘈杂纷扰放到一边,在面对天灾人祸、挫折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灵获得安顿、滋养和成长。

西方有个寓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对过去充满遗憾,对现在充满彷徨,对未来充满恐惧。殊不知一切重要的时刻皆在当下,生命在于呼吸之间。

有人问一位心理学家:“什么是活在当下?”心理学家回答:“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比如两个人在昨天吵架了,在今天,他们仍然怒气相对——他们就是没有活在今天,而是活在昨天。活在当下也就是说专心做好眼前事,用心珍惜眼前人,将外界的嘈杂纷扰放到一边,在面对天灾人祸、挫折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灵获得安顿、滋养和成长。”

心理学上常说:你对一件事情或问题的关注,其实就是把这个事件或问题不断地加强。很多时候,人们会迷失方向,或是沉溺在过去无法自拔。当奋不顾身朝某个目标努力却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有的人就会抱怨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从而开始犹豫彷徨,幻想如果再回到过去,结果一定会更好。于是他们在得失之间后悔中痛苦,在痛苦中挣扎,在挣扎中沉沦,在沉沦中计较,在计较中放弃,在放弃中失望,在失望中迷惘,甚至忘记了自己现在的生活还在继续,忽略了依然存在于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丢失了心灵最原始的东西,比如笑容、真诚、单纯……

过去的东西是珍贵的,因为有了过去才会有回忆,人们想起的时候会开心会痛苦,会笑会流泪,正是因为有了回忆才会有这么自然的流露。可是,过去的时光只能缅怀,而不能沉沦,否则它只会让你更加悲观、颓废,丧失面对生活的勇气,也会拖住你积极前进的步伐。

一个人如果总是在思索过去,忧虑未来,结果就是他永远无法对现在付出全部的精力。这是个恶性循环,他很难赢得人生的游戏。比如,当一对父母被告知他们的孩子是智障儿童时,在经历强烈的感情冲击之后,他们往往会一遍又一遍地追究原因。他们回顾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仔细地回想抚养孩子的细节,追溯上一代,乃至上上一代……内疚和自责会萦绕在他们的心间,夫妻之间也会开始相互埋怨,甚至会对他们当初的结合表示怀疑,沉重的阴影会时时笼罩整个家庭。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认真地活在当下,而不是计较和比较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停留在过去,那么他就不会让自己获得一种进取。

有人认为活在当下意味着不思考、不进取,这是一种误解。一个人如果根据自己及环境的目前情形作分析及整理,清醒审视,理智思考,合理定位,并对未来的种种情况作预测及计划,这正是“活在当下”。因为他是根据“现在”的种种评估未来,他采取的态度是实际的。

人不要停留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活在当下才是生活给予你的使命。人生的舞台是由自己创造的,只要你紧握每一刻“来得及”的时光,你的星光大道就能比别人更早地延伸开来。

抱怨生活,不如用心改变生活

从心理学上讲,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变,他们只是为了卸掉自己的责任而已。总是抱怨的人选择的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与不完美的一面。事实上,如果你想探看生命中美好的一面,那么你就一定看得到,关键在于你把眼光放在哪里。

日常生活中,抱怨之声随处可见,有时甚至是此起彼伏。你无需刻意寻找,只要你能停下前行的脚步,随便找一个去处,在那里稍停片刻,就能听到各类抱怨声:有人抱怨车上人多拥挤,抱怨城市太脏太乱;有人抱怨房价高、物价高,在城市里无法生存;有人抱怨自己的薪水低,付出没有回报,抱怨公司领导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