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4913500000266

第266章 列宁(5)

大决战前的10月20日,列宁乘坐一辆煤水车,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堡。10月23日晚上,列宁在匿居3个月以后,第一次出席布尔什维克**********秘密会议。剃了胡须,戴着斑白假发的列宁受到与会同志热烈亲切的问候。会议专题讨论准备武装起义的问题。列宁作了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他对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科学分析得到了与会多数委员的支持。他指出,苏维埃夺取政权的时机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成熟了。**********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中央政治局。29日,**********举行扩大会议,批准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根据列宁的提议,会议选举了以斯大林为首的领导起义的党总部,担负起指挥起义的实际工作。

两天后,正当中央和地方的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全力进行的时候,加米涅夫在半孟什维克的报纸《新生活报》上以他和季诺维也夫的名义发表短评,声称他们反对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从而把党的秘密决定泄露给敌人。这是可能给革命事业造成无可挽救的损害的骇人听闻的背叛行为。列宁对此极为愤慨,痛斥他们是工贼,指责他们的行为是背叛,坚决主张把他们开除出党。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揭露和批判自己队伍中反对武装起义分子时,展开了更有利于起义的实际准备工作。列宁特别注意革命武装力量的准备工作。在彼得堡各区和国内其他许多城市组织了新的工人近卫队、革命委员会,训练和武装赤卫队员,这些是十月革命的主要战斗力量。

1917年11月6日晚,起义开始了。列宁身穿旧大衣,头戴鸭舌帽,在腮帮上扎了一条肮脏的绷带,顶着朦胧的夜色,与中央交通员拉海亚一起飞快地向武装起义的指挥部斯莫尔尼宫走去。路上遇到了巡逻兵的盘查,拉海亚机灵地挡住了士官生,故意与他们争辩,而列宁没当回事地照旧往前走。巡逻的士官生以为这两个是喝醉的工人,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列宁以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在危险时刻所具有的惊人胆量、沉着和机智地克服了路上遇到的所有障碍,当天晚上来到革命的司令部——斯莫尔尼宫,直接指挥起义行动。

斯莫尔尼宫彻夜不眠,彼得堡通宵激战。各种报告从四面八方送到列宁手里,列宁及时地给予最宝贵、最准确的指示。

7日凌晨,除了临时政府藏身的冬宫和军区司令部大楼外,整个城市都已掌握在武装的无产阶级和革命部队手中。

11月7日晚上,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响起了历史性的隆隆炮声。攻击冬宫开始了,经过几个小时,起义的工人和士兵胜利占领冬宫。

11月7日夜里,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冲破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重重阻挠,在斯莫尔尼宫隆重开幕了。

凌晨4时,胜利攻占冬宫这个最后的反革命堡垒和逮捕临时政府部长的消息传到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乌拉”声。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它宣布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一律归苏维埃。工农的苏维埃国家诞生了。

已经整整两昼夜没有合眼的列宁,认为胜利已确定无疑之后,才同意去离斯莫尔尼宫不远的邦奇·布鲁也维奇家去休息片刻。但他仍无法入睡,夜深了,列宁悄悄起身,把一本书放在膝盖上,着手起草土地法令。当大家都沉浸在无比激动、欢乐的时刻,列宁已经在考虑明天的事了。

11月8日晚上9时,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始举行。列宁来到了会场,大会代表和挤满大厅的工人、士兵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列宁登上主席台,以执政党领袖身份向全世界宣告:人类历史上的******已经开始!现在我们要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的秩序!

大会通过了苏维埃政权的第一批法令: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列宁被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正如******同志所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俄国历史的******,而且开创了世界的******。”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巨星的陨落

整个1919年和1920年,列宁几乎是不休息地工作着,只是有时在星期天去郊游或去打猎。到国内战争结束时,列宁开始出现严重的过度疲劳、失眠和头痛。1921年是苏维埃国家的第一个和平年,也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一年。这一年里,列宁的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紧张。此外,人民群众在饥饿的1921年所遭到的苦难,不仅意味着每天都必须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这种困难本身也严重影响列宁的心情。到夏天,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开始令人担忧。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让列宁休假。但在休假期间,列宁也从未停止过工作。8月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自己也承认“我累得精疲力尽”。过度的操劳严重的损害了列宁的健康。

1921至1922年冬天,列宁的重病出现了初期的征候。他在过去几年中过于紧张的工作开始发生影响了。列宁在医生与党的坚持下不得不几次停止工作。

尽管有病,列宁却带着他一贯的认真态度为未来的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作了准备。这是有列宁发言的最后一次大会。

在十一大以后,列宁建议选举斯大林担任**********的总书记。因病而不得不离开工作的列宁把他最亲密的战友放在党领导机关最重要的岗位上。

经过了几年的耐心与坚持不懈的工作以后,斯大林以卓越的才识,选定了开始进行坚决进攻的时机,这就是列宁在第十一次大会上曾经说过的进攻。在斯大林领导下,党以成功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为基础,很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国内资本主义分子的坚决斗争。

春天,列宁到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去。5月26日,列宁的病(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他的右臂与右腿部分地失去了作用,说话也出现了障碍。据医生说,列宁的病是他用脑过度所致。在三星期内,他的健康略有起色,可是在夏天他的病又几次复发。在他患病期间,列宁作为党的领袖的工作由**********总书记斯大林执行。斯大林常常去看列宁,向他汇报情况,和他讨论当前的问题,并接受他对**********的指示。

8月,列宁通过斯大林向全俄党的会议致敬,并且希望他不久能重新工作。10月,列宁的确恢复了工作。他主持了人民委员会,参加了**********的会议并且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讲了话。

11月,他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的演讲。他指出各国共产党应该学习新经济政策的经验,因为工人阶级对农民的态度问题,对于各国的党都是极为重要的。他在演讲结束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学习再学习。他说我们必须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然后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外国的共产党必须学习以便消化我们的经验,并在他们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加以利用。

列宁费了很大的力气作了这个报告,报告作完就精疲力尽了。他的病症已经对他有了严重的影响。

11月20日,列宁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演说。这是他最后一次的公开演说。他在最后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是什么抽象幻景,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日常生活中了,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任务,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让我在结束讲话时表示一个信念:不管这个任务是多么困难,不管它和我们从前的任务比起来是多么生疏,不管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不是在明天,而是在几年以内,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无论如何会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在这次演说后,列宁把他关于对外贸易垄断制的备忘录委托斯大林转交**********全会。在这个备忘录里,他主张必须保持对外贸易的垄断制。

在1922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党在列宁指示下,为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进行准备。列宁把主要的工作委托给斯大林,斯大林将在1922年12月底举行的全俄苏维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

尽管列宁的健康还是很坏,他还是想在大会上演说。但是他不能参加,因为在12月16****受到了病魔第二次的袭击,这次右半身瘫痪了。

在1923年1月与2月里,列宁的病稍有转缓。在疾病发作的间歇期内,他口授了他最后的几篇文章,因为他现在已经很难执笔了。

10月初,他决定去趟莫斯科。10月19日,列宁坐车来到克里姆林宫自己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看了看,在归途中还游览了市容、参观了农业展览会。列宁的身体状况在逐渐好转,有人甚至估计到夏天就能复原。1924年1月9日,加里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向代表们宣布:为列宁治病的著名医师们认为,列宁有可能重新进行国务活动和政治活动。这番话引起了代表们暴风雨般的掌声和“乌拉”的欢呼声。

但是,人民希望列宁恢复健康的心愿未能实现。1924年1月21日下午6点,列宁的病情发生了激变,他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体温迅速升高,很快失去知觉。6点50分,因脑溢血引起的呼吸器官麻痹,使他再也没有苏醒过来,当代一颗最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无产阶级事业的胜利,列宁一生都在奋不顾身地工作,在他晚年患病期间这一点表现得更加突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对列宁遗体解剖时,所有医生都对眼前这种从未见过的现象感到愕然:脑血管已经硬化到钙化的严重程度,用金属镊子敲击血管,好像敲在石头上一样。血管壁的增厚使流血渠道几乎堵塞,一根头发都不能通过。尽管病情严重到如此地步,但这位伟人还在顽强地思考着世界的现在和未来。这是什么样的意志在支撑着……

列宁逝世后,中央执行委员会根据人民的意愿作出决定,在克里姆林宫墙旁红场上建造保存列宁遗体的墓穴。人们冒着严寒,夜以继日地施工,许多外国侨民也争先恐后地前来志愿参加。

1月26日,党和政府在莫斯科大剧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27日,是一个晴朗而又寒冷的冬日,祭火燃烧着,烟气弥漫了整个街头。列宁的灵柩由工会大厦移往红场,安放在专门建筑的台上。午后4时,冬日的薄暮开始降临,整个俄国停止了呼吸,列宁的灵柩徐徐放入陵墓。从此至今,几十年来,红场上每天都有肃穆的队伍,缓缓走向列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