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14921600000056

第56章 揭秘独特的动物世界(3)

这具化石大小如乌鸦,有清晰的羽毛印痕。它的前肢变成飞行的翅膀,后足有4个趾,三前一后,这些特征都与现代鸟类相似。但奇怪的是,它的嘴里长着牙齿,翅膀尖上长着三个指爪,还有一条由许多节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长尾巴,这些特点又和爬行动物极为相似。科学家经研究后认为,它是爬行类向鸟类过渡的中间阶段的代表,所以被称为“始祖鸟”。

也就是说,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爬行动物是卵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先有蛋。

我们知道,爬行类动物在地面生活,而鸟类飞翔于天空。那么原始鸟类又是如何从陆地到天空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原始鸟类先在树上攀缘,然后逐渐过渡到短距离滑翔,再进一步变为飞翔;另一种认为,原始鸟类是双足奔跑的动物,靠前肢抓捕小型动物为食,前肢在助跑过程中发展成翅膀。

本来关于鸟的祖先的问题已成定论,然而1984年中国甘肃鸟的发现,令人难以置信地证明始祖鸟并不是鸟类演化的直接祖先,这个结论使得全世界为之震惊。1993年,又在辽西发现了年代仅次于始祖鸟的更早的化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孔子鸟。从1994年后,古生物学家们云集辽西,数以万计的鸟类化石源源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虽然有关鸟类的起源与进化,至今仍在讨论和研究中,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化石标本的进一步发现,我们终究会找到这失落的一环,去衔接现在的鸟类和它们真正的祖先。

鸟儿怎么洗澡

和人类一样,为了保持健康,有些鸟儿也会洗澡,以此来清洁自己的身体。我们有时能看到,鸭子和鹅浮在水面上,不时地用嘴梳理身上的毛,它们都是在洗澡。

在冬季,乌鸦和麻雀会把自己埋进雪里进行“雪浴”,即用雪来清洗身上的脏东西。

有些鸟喜欢在干燥松软的地上挖一个盆状的坑,然后置身于坑中,用翅膀把沙土拱到身体上,同时扑打双翅,让沙土遍及全身,最后再抖去身体上的泥沙。雉鸡、鹌鹑、百灵鸟等就是这样洗澡的。

一些小型鸟会用蚂蚁为自己洗澡,比如欧洲的喜鹊和椋鸟,会找蚂蚁多的地方,停在那里。喜鹊把蚂蚁啄起来放在自己的身上;懒惰的椋鸟则干脆躺在蚂蚁窝的旁边,让蚂蚁成群结队地爬到身上。

鸟儿的这种奇怪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鸟用蚂蚁洗澡,可以使羽毛坚硬而且光滑,有利于飞行;大多数人认为,蚂蚁会散发蚁酸这种物质,从而除去寄生在鸟儿翅膀和羽毛里的小虫子,让鸟儿感到身体舒畅,更加健康。

候鸟靠什么导航

每年,迁徙的候鸟即使远涉重洋,也都能准确无误地往返原地。比如说,一只出生在北极圈北纬10°以内的燕鸥,6个星期以后就要离家南飞,它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路、飞到1.8万千米之外的南极浮冰区的?过冬之后,它们又怎么按照原来的路线返回原来伏窝的地方度夏?它们为什么有如此准确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呢?这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有人说,它们靠的是敏锐的视力和惊人的记忆力。但是,这个说法后来被证明并不准确。

有人曾把一只生活在英国威尔士海岸悬崖洞穴中的小鸟,用飞机送到美国的波士顿。1952年6月4日,它在波士顿被放飞,它当然没有看到沿途的水文和洋流,但是,6月16日下午1点30分,它已经飞回它在威尔士海岸的旧巢了。它用了12天半的时间,竟然飞越了4800千米无迹可寻的茫茫大海。

有人说,候鸟身体中有一种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可以帮助它们在天空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从而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鸽子在飞行中1小时要调整15次与太阳的角度。

可是,在看不到太阳和星星的情况下,候鸟又是怎样辨别方向的呢?上面的说法,不能完满地解释这个现象。

另外,有人认为鸟类是靠地球磁场来导航的。其中,鸽子、知更鸟、海鸥等对地磁波的感应能力最强。德国科学家通过对鸽子的观察研究认为,鸟嘴本身就是活地图——许多有迁徙本领的鸣禽的嘴,均能感觉地磁波的改变。候鸟就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磁信息来决定它们的迁徙或者栖息地点的。

此外,还有人提出,鸟类似乎能感受紫外线,或者能借助红外线辐射的增加或减少来调整方向。

尽管说法多种多样,但人们一致同意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每一只候鸟微小的脑子里,生来就有某种“仪器”,使它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结成复杂的关系,他们才得以在地球上来去自如。

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头晕

啄木鸟是森林中的“医生”。啄木鸟啄取树干深处的害虫时,头嘴与树干几乎成90。的直角。它的头像加重的铁锤,嘴像坚硬的钢凿,一下一下地锤凿下去,很有力度。

据观察,啄木鸟一般一天要敲击五六百下,头部震动非常剧烈,要是人的话,早就造成脑震荡,晕眩落地了。为什么啄木鸟的脑部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啄木鸟的头部进行了细致的解剖。他们发现,啄木鸟有稀松而充满气体的头骨,头骨内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条空隙大大地减低了震波的流体传动。这样,啄木鸟的头部就有了三层防震装置了。

此外,啄木鸟的脑组织也十分细密,它的头部两侧还有强有力的肌肉系统。这个附加系统,也起着消震、防震的作用。

科学家根据啄木鸟头部防震的原理,成功设计出了防震帽。

印度群鸟自杀之谜

在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的边远山区,有个贾廷加村。每年八九月间,只要是漆黑的雨夜,人们点亮火把时,就会有几百只鸟纷纷飞进村里,它们完全迷失了方向,昏头昏脑地到处乱撞。

有时它们莫名其妙地从天上掉下来,任凭人们捉它、赶它也不飞动,捉来的鸟不吃东西,不喝水,似乎决心要死似的。不到两天时间,这些鸟就会全部死光。

据有关方面统计,两周之内死亡的鸟类总数,可高达1500多只,平均每天死亡100只以上。而且,这些鸟并不属于同一个种类,而是来自附近森林或水泽中的各种各样的鸟。它们来到这里后,就好像疯了似的集体自杀起来。

贾廷加村的飞鸟自杀之谜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列举出其他地方有过类似的现象。

印度动物考察学会的专家森古普塔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地球磁场有关,也许当地有磁铁矿,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磁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使得依靠磁场定向的鸟群迷失了方向,或者因此而干扰了鸟类的神经系统,使飞鸟的神经紊乱;也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由于某种原因,气候的变化使鸟不适应,因而乱飞乱窜,轻易地投地死亡。

但是,这些解释都不能使人信服。

1982年,印度林业部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村子一头竖起一座铁塔,在塔上装有高亮度灯泡,希望以此把鸟吸引到塔上来,然后再放掉,以免被村民打死。然而,塔的诱惑力很有限,只有少数的鸟飞来,仍有很多鸟飞到村里去。难道那个村子里有股神秘的力量,能吸引飞鸟甘愿来此轻生吗?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

鱼类定向洄游之谜

鱼类洄游是指按一定的时间,沿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的鱼类来回迁徙的情况。鱼类洄游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季节洄游三种。

生殖洄游是指鱼类发育成熟了,要回到它的出生地产卵;索饵洄游则是为了追寻丰富的食物;季节洄游是鱼类为了寻找一片温暖的水域过冬。

在欧洲生活的鳗鲡,竟要漫游到大西洋中的马尾藻海去产卵繁殖,行程远达四五千千米。这真是一个叫人惊诧不已的奇迹。

等幼鳗鲡长大一些后,不知是受到什么力量的指使,它们居然能找到它们父母出海的河口,然后逆流而上,沿着父母经过的河道冉冉向前。直到大体上找到它们父母生活过的水域,洄游才告一段落,然后在那里安顿下来,觅食和生长。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年时间。

大马哈鱼又叫鲑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它们同鳗鲡的洄游习性正好相反:在江河里出生,在大海里长大,最后又回到出生地来产卵。从生活地到出生地,行程几千千米。

生活在我国近海的小黄鱼,则是按季节变化,沿海岸线南北洄游。

它们是怎样在无数条流入海洋的河流中,或者在浩渺无边的海洋里,辨认出它们的出生地,并且越过陌生的漫漫长途回归故里的呢?这实在是一个不解之谜。

有人说,这是某种鱼类的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有人说,它们体内的生物钟,使它们能永远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角度;也有人说,这是气温、气压、光照、水温、食物等外部环境和某些生理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哈斯勒教授通过对鲑鱼的研究提出,气味是鲑鱼从茫茫大海游回出生河流的无形向导。

1972年春,他用莫佛林——一种有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对1.82万条幼鲑进行了诱导,把它们分放到密执安湖沿岸。1973年9月以后,陆续有1648条鲑鱼游进了它们从没见过的人造家乡——淌入了有适量莫佛林的橡树河,其中有1485条是受过诱导的。试验是成功的。

然而,气味是不是所有鱼类定向迁徙的唯一诱因和永恒动力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小鱼吃大鱼之谜

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世界里,有许多弱小的鱼,由于身体具备某些特殊的器官,总能以小胜大,使一些大鱼甘拜下风。

形如鳗鱼的七鳃鳗,其吸盘状的口内长满了角质齿,它能吸附在大鱼身上,将大鱼的皮肤咬个洞,然后吸大鱼的血,并分泌出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大鱼由于失血过多,不久便死亡了。与七鳃鳗同类的盲鳗,嘴的周围长有3对或4对触须,它能在大鱼皮上咬个洞或从大鱼鳃孔直接钻入大鱼肚内。人们曾发现,在一条鳕鱼体内竟有123条这样的盲鳗。

在海洋世界里的350多种鲨鱼中,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鲨鱼,它身长只有40厘米,但牙齿却很厉害。这种小鲨鱼极其凶猛,甚至敢于向体重达七八百千克的大鲨鱼发动进攻。它能咬破大鲨鱼的皮肤,进入鲨鱼体内使其致死。生活在海洋中的电鳐,身体虽小,却能把处在它形成的电场中的大鱼击伤。

人们在海洋里还发现了一种头上长着两只尖角的鱼,它的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几千米以外的血腥味。当它被大鱼吞食后,它也毫不在乎,待进到大鱼腹中后,它就用又硬又尖的双角钻破鱼腹,转眼之间便可从大鱼肚子里钻出,逃之夭夭,而那条大鱼却只能在疼痛之中慢慢死去。

在红海,人们发现了一种扁平的小鱼——豹鳎,它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毒液。这种毒液只需一小滴,就能使大鲨鱼暂时瘫痪。

会放电的鱼

我们把具有发电能力的鱼类统称为电鱼。已知的电鱼约有250种,其中有生活在南美洲的电鳗、非洲的电鲶、中国南海的双鳍电鳐和单鳍电鳐。

不同种类的电鱼,能够产生的电压不同。号称“震手”的双鳍电鳐可产生45伏到80伏的电压,非洲尼罗河的电鲶可产生450伏左右的电压,南美洲的电鳗威力更大,可产生900伏的电压。人畜若触及电鳐的身体,可危及生命。各种电鱼的放电频率也高低不等,有的鱼放电频率每秒可达250~280次,有的每秒只有10~20次。

电鱼之所以能放电,是因为它们的身上带有发电器官。电鱼的发电器官由许多多边形的肌肉柱状体组成,柱状体内又分成许多小间隔,各柱状体之间被结缔组织的电板隔开,这样就构成了与串联的蓄电池组似的结构。电的导线是一条条神经末梢,柱状体内的电板如同蓄电池的电极,电极一边接有一簇神经末梢的是负极,没有神经分布的另一边是正极。电极由大脑和脊髓神经支配。

大脑传出放电信号时,发电器官的电路马上通电,进行放电;大脑传出停止发电信号时,发电器官的电路立即中断。这类发电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发电原理,与人类所制造的发电器大致相同,只是构件的成分不一样而已。

对放电的强度和时间,电鱼完全能够控制。到目前为止,人类的任何一种蓄电装置,在结构和效能上都没能超过鱼的发电器官。

总鳍鱼是四足动物的祖先吗

四足动物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就为科学家们所关注,而且是长期以来就争论不休。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长期对一种总鳍鱼类化石嘴部构造的详细研究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足动物起源于总鳍鱼类已是毫无疑问的了。

最初,人们认为如果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话,那么在它的嘴里就应该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进行呼吸。

瑞典著名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在总鳍鱼类这个大家族中,有一只具有用来进行呼吸的内鼻孔。

然而,我国著名古鱼类学家张弥曼教授研究发现,在中国发现的总鳍鱼没有内鼻孔,同时对英国、德国、法国所收藏的同类化石作了详细的研究。她发现它们均与中国的总鳍鱼相似。因此,她得出结论称,雅尔维克所描述的总鳍鱼的标本上,内鼻孔所在的部位并不完全,有的甚至没有保存下来。

因为,雅尔维克所画出来的图都是“复原”出来的,也就是说其真实性不强。于是,人们给总鳍鱼类是否有内鼻孔这个问题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四足动物是用肺进行呼吸的。因此,它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使外面的空气顺利地进入到肺,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张弥曼教授否定了总鳍鱼类有内鼻孔的传统看法,这样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地位。

但是,究竟哪一种类是四足动物的真正祖先,这个问题并没有结论,它仍然是科学家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当然,要解决四足动物起源的问题,除了深入开展古鱼类学的研究外,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如对现代四足动物的研究,对现代肺鱼和拉蒂迈鱼蛋白质分子序列的研究等,也许还能提供一些更为重要的线索。

蟹苗寻根之谜

每年秋天,就会有大批在淡水里生活的螃蟹沿着小溪大河,在通海的河道里聚集,然后进行一场漫长的长途旅行,目的地就是遥远的大海。

它们总是不紧不慢,不屈不挠,在浩荡的江流中又游又爬,每天可前进10千米左右。

到达浅海区以后,螃蟹开始交配产卵并孵化。经过一番产育之后,雌蟹已经身心俱疲,再也无力返回内河,最后只得死在茫茫大海里。

有趣的是,这些初出“娘胎”的小蟹苗,无须父母的指引,却总能准确地找到它们父母的出海口和生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