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内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总长约为41km。其中木丰路(木洞至丰盛),长2.0km,为四级公路,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丰增路(丰盛至涪陵增福)的木乔段长3.5km,丰增路的子云段,长4km;丰太路(丰盛至南川太平)的油房段,长2.5km;丰天路(丰盛至巴南天赐)的桥上、油房段,长11km。
另外有乡村公路13条,且通村达户,总计约68.2km。其中前锋路3.7km,木高路7.8km,木花路10.2km,红森路2.7km,刘家路4.0km,街村路8.0km,互助路12.1km,双碑路口庙一蔡开勤2.0km,王家路4.0km,桥上路5.5km,余家路2.0km。
每日进出丰盛的营运车辆共计17辆:丰盛一重庆,6辆;丰盛一木洞,4辆(图陵一重庆,3辆;明家一木洞、增福一木洞、明家一南坪、丰盛响水一南坪,各1辆。
可载客2000人次,每日进入丰盛的机动车辆共计约500辆。
2.古镇风貌与形态
2.1古镇风貌
2.1.1自然环境要素
古镇所在的镇域范围内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要地貌特征。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东部背斜形成了“一山二槽三岭”的地貌一山”即东泉山山脉,“二槽”即山脉内的东槽和西槽,“三岭”由东、西两山岭加上槽谷内的“中山”构成(图2.1)。
古镇位于槽谷东西山岭一带,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地面岩溶洼地、石芽、小石林、地下漏斗、消水洞、竖井、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均有分布。
古镇西侧有接龙山和胡豆坡,相对高度58m;东侧有延绵750m、相对高度73m的油沙坡丘陵群。紧邻古镇南端有清源楼山丘,相对高度37m,在古镇西南角紧邻涪陵场口有文庙山丘,相对高度9m。古镇外的北部区域另有7座独立的小山丘,相对高度在3—10m0古镇就坐落于两条南北向带状的丘陵群和数座独立的小山丘之间。
2.1.2人工环境要素
1)历史遗构
古镇的发展总是在缓慢衰败、并不断更新的循环演变中进行,丰盛古镇亦是如此。为全面认识和把握古镇的整体风貌,通过对文字资料记载的查阅和实地的社会走访调查,对在历史发展中已经衰败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历史遗构进行发掘与整理,发现了一批对古镇功能布局、空间演进、空间格局和空间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建构筑物。
(1)场口
丰盛古镇自宋朝建制以来均为前去南川、涪陵、木洞、洛碛各地的必经之路和驿站,是当时南川、涪陵、木洞等周围地区商品货物的周转地。由此在古镇四周形成4个场口,分别为:南端的南川场口、东侧的涪陵场口、西侧的木洞场口、北端的洛碛场口。为了防御的需要,在4个场口设有栅门和碉楼,除南川场口处的碉楼尚保存完好外,其余均已毁坏。
(2)三宫
三宫分别为万天宫、万寿宫和禹王宫。万天宫位于今十字街供销社宿舍楼处,万寿宫位于今镇政府办公楼处,禹王宫现为农机站。万天宫、万寿宫已被拆毁,其建造年代和建筑原貌已无从考证。禹王宫建筑群由大殿、戏台和两侧连廊组成,是全镇举行集会、节庆等公共活动的场所。现仅存大殿和连廊,残檐断壁,已是危房建筑。
(3)过街楼
过街楼原为木洞场口的标志性建筑物,建在距离接龙山与胡豆坡最近处,连接两山。下层为过街楼,上层为寺庙,又称甘露寺。场口处有一牌坊,明代大学士王应熊题写“菩提普润”。甘露寺和牌坊在文革时期全部被拆毁,其建造年代和建筑原貌已无从考证。
(4)杨家祠堂
杨氏家族是丰盛镇“杨”、“刘”、“杜”三大家族之一,在现水厂所在山丘的山坡上修建杨家祠堂,是杨氏家族供奉自家祖先、举行家族聚会的场所。文革时期全部被拆毁,其建造年代和建筑原貌已无从考证。
(5)文庙
文庙位于涪陵场口东侧山丘上,是旧时私塾所在地,庙内供有孔子画像。文革时期全部被拆毁,其建造年代和建筑原貌已无从考证。
2)文化古迹古井
镇内现保留古井三口,分别是位于古镇东侧水渠边的水井,今新建农贸市场内的冯家水井和位于南川场口外的水井(坎水井)。三口古井终年不枯,井水清澈,水质良好。
3)民居街巷
(1)街巷
古镇现有福寿街、十字街,组成“回”字形,全长约1000余米,宽2.5—3.0m,街道两侧多为1—2层建筑,街道空间的高宽比1:1—2:1,尺度宜人。街道空间封闭,高低曲折变化,街道多用条石铺成或不规则石材镶筑,质量完好。
(2)一品殿
一品殿位于十字街12号,清代建造,为古镇三大姓氏刘氏家族躲避土匪而建的宅邸,1949年后由当地居民居住。20世纪60年代,曾改作学校,现作为私房居住用。建筑组群为两进院落,中轴对称布置,空间灵活多变。传统民居与碉楼有机组合,民居釆取穿斗式木结构,碉楼为砖石结构,建筑层数2—3层。整体风格质朴,厅堂额为镂空深木雕,雕刻有建筑、动植物、祥瑞图案,图案生动活泼,做工精美(图2.10)。
(3)茶市
茶市位于福寿街69号,清代建造,为经营茶叶生意的店铺。1949年后,改为居委会食堂,设有居委会保管室。现东厢房为私房,其余出租用作居住。建筑组群为三合院落,中轴对称。釆用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貌为巴蜀传统民居。厅堂额刻有浅浮雕,以当时场镇风貌和社会生活为主题,雕刻精美;建筑窗花图案以社会生活为题材,古朴大方。
(4)曾仪堂
曾仪堂位于十字街92、93号,清代建造,为高氏地主宅邸。现为私房,由多户居民居住。建筑群为四合院落,中轴对称。釆用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貌为巴蜀传统民居。厅堂额刻有浅浮雕,以当时宫庙建筑、交通工具、社会生活、家用器具为主题,雕刻精美。现存三扇雕花窗,以吉祥图案为题材,古朴大方(图2.12)。
(5)十全堂
十全堂位于禹王宫东侧,地处古镇的核心,建于民国时期,为古镇三大姓氏一刘氏地主宅邸。1949年后,改为粮站油库,后粮站倒闭,用作居住。20世纪80年代,被大火烧毁,仅存部分建筑和院墙,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与建造风格己无从考证。残留建筑结构为穿斗式木结构,院墙以白色粉饰,高4.2m,厚0.6m,墙上开石刻雕花窗。大门为两扇平开门,门洞宽2.4m,高3m,木板拼镶,细铁片铆接,厚实庄重。门洞、窗洞皆有整石浮雕装饰,典雅美观,略带西洋风格,建筑当年华丽富贵之韵仍依稀可见。
(6)依仁西医馆
依仁西医馆位于福寿街112号,清代建造,原为古镇三大姓氏一杨氏家族所开西医馆。1949年后改为私人住宅。建筑群为四合院落,釆用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为巴蜀传统民居,建筑层数为2层。
2.1.3人文环境要素
1)民间工艺
古镇民间原流传有装裱、描龙绘狮、刮花印染、糍粑彩绘、木刻板印等美术工艺。
延续至今的传统手工艺有扎制、刺绣、草编、竹编、根雕、酿酒、酿制榨菜酱油、熏制豆腐干、制秤、煮糖、纺麻织布、打草鞋和染布等。其中扎制手工艺最有特色,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仍有传人,但没有市场,目前正处于消失的边缘;酿制榨菜酱油、熏制豆腐干和制秤等传统工艺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市场规模却在不断地萎缩,有着失传的潜在危机;酿酒业发展较好,有着扩大发展的潜力。
古镇建筑装饰的雕刻工艺、技艺具有特色,一般在建筑的檐额、窗花、厅堂额、门栏额和撑拱上制作镂空深浮雕、浅浮木雕。
“丰盛扎制”技艺已入选重庆市巴南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秧歌”、“连箫”、“玩狮舞龙”、“口传文学”为镇级历史文化保护项目。
2)民风习俗
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结婚、祝寿、满月(红蛋酒)和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是古镇居民主要的庆典节日。
在节日里,民间文艺活动极其丰富,有吹打乐、山歌、抽数说唱、连箫说唱、树草叶吹奏等助兴。民间流传的舞蹈有连箫舞、腰鼓舞、秧歌舞、玩龙舞狮等。地方戏曲为川戏。
丰盛方言俚语统属西南方言,由于处在涪陵、南川、巴南三地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其俚语方言有别于巴南俚语方言,有独立的地域特点。
(7)仁寿茶馆
仁寿茶馆位于福寿街22号,清代建造,以茶馆为依托,历来是袍哥组织商议事务、交流信息、解决纠纷、集会的场所。1949年后,一楼为茶馆,二楼为招待所。现在一楼仍为茶馆,二楼改为住宅。建筑群釆用四合院落格局,二楼连廊围绕中央院落,在二楼设置私密性良好的雅间,是清代茶馆典型建筑布局方式。由于受用地范围限制,建筑群呈小面宽、大进深格局。建筑结构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风格为巴蜀传统民居,建筑层数为2层。
2.2古镇形态
2.2.1山水环境
山林、田园、古镇的融合构筑起丰盛的山水环境特色。
1)山林
古镇位于东西两条带状丘陵群所夹的槽谷地带,其间从南向北分布有九座小山丘。山丘突起于平地之上,尺度宜人(最大相对高差37m),植被葱郁,呈椭圆形,丰润饱满,形似乌龟,其中一个体形较大,犹如母龟,其余体形大小不一,颇有韵致,故民间有“九龟寻母”的生动描述(图2.16)。
2)田园
自民国以后丰盛镇发展缓慢,镇区范围变化微小,东西丘陵群所夹的槽谷地带除数座山丘外,尚有大片肥沃的农田。一条水渠在古镇东侧从北向南缓缓流过,水量充沛,从未干涸,
为农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丰盛古镇既是山丘中的古镇,也是田园中的古镇。
3)古镇
古镇建设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首先,以“九龟”中一龟(即清源楼山丘)为背景依托,整个镇区布置在“龟”的北侧平地,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拜。其二,在建镇之初,古人巧妙地将山体设置在由万天宫、万寿宫和禹王宫形成的古镇中心轴线的端点,一方面将自然山体引入人工环境,另一方面借助自然山体的高度,提升并完善丰盛镇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城市地位与城市精神,是中国“师法自然”设计手法的巧妙运用。其三,利用清源楼山丘和文庙山丘、杨家祠堂山丘将南川场口和涪陵场口分隔,形成各场口节点空间各有不同的大地景观特色。
2.2.2城镇格局
1)城镇结构
丰盛镇在清朝时期,先后筑街建房,建有江西街、半边街、十字街、长宁街、公正街、书院街等长约1000余米,呈“回”字形的街道骨架。古镇的各类建筑沿“回”字形街道布局,向外圈层式发展,最终形成了不规则五边形的城镇平面。
“回”字形街道在东西南北4个场口处与外部交通相连,4个场口有如4个城门,均设有栅子口,以厚实石柱木板作城门。同时在4个场口处均有一小型平坝,作为人流集散、货物交换的场所,是进入古镇的过渡、前奏空间,也是古镇的重要节点空间。
在古镇核心区,穿过回字街,有一条南北向轴线。轴线南端以清源楼山丘为起点,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万寿宫(今镇政府办公楼位置)、禹王宫、万天宫(今十字街供销社宿舍楼位置),山丘、三宫是南北轴线的节。
2)城镇尺度
古镇街区占地面积约0.08km2,东西宽215m,南北长335m。整个镇区北高南低,相对高差13m。
现有福寿街、半边街、十字街等街道宽度为3—5m,局部街道宽度达到8m。建筑沿“回”字形街道两侧布置,多为穿斗式木结构,均为一、二层。街道高宽比在1:1—1:2,尺度宜人。
沿“回”字形街道两侧建筑多为保存较为完好的巴蜀民居风格,一层建筑的檐口高度为3.6m,两层建筑的檐口高度为5.2m。屋檐出挑为0.9—1.2m,建筑开间多为4.2m。
古镇的制高点位于清源楼山丘顶点,相对高程37m。古镇核心区部分保存较好,建筑层数为1—2层;古镇北端和东侧建筑多为新建,建筑层数为4—6层。古镇的天际轮廓线呈现出四周高中心低、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
3)城镇布局
古镇现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对外交通、仓储、公用工程设施等5大类用地,其中居住建筑集中分布在回字街四周,即古镇核心区部分。公共建筑包括商业、邮政、金融、市场、卫生院、中小学、幼儿园、镇政府等,与古镇回字街核心区紧密相连。镇政府位于古镇南端,集贸市场位于东侧,其余公共建筑均位于古镇北端,密集地集中在洛碛场口四周。长途客货运站位于东侧的木洞场口处。整体功能布局呈同心圆状分布,中心为居住,四周为公共服务设施。
2.2.3街巷空间
回字街、中轴线、四场口构筑起丰盛镇的空间结构特色;青瓦、粉墙、栗色门窗、穿斗式木结构构筑起丰盛的建筑风貌特色;石板路、台阶、放大的空间节点、转折流线、人性尺度、复合功能构筑起丰盛的街巷空间特色。
1)使用功能
街道两侧的建筑多釆用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形式,致使古镇街道具有交通、集市、生产、生活等多种功能,是混合使用型街道空间。街道的断面分为3个部分,中间是行人行走的交通空间,两侧屋檐下是古镇居民进行手工生产、商品交换和日常生活的复合空间。街道功能的混合性带来行为的多样性,也带来了街道的趣味性与活力。
2)空间特色
1000m长的“回”字形街道两侧是连续不断的商铺界面,构成封闭的街道空间。街道流线在转折、起伏中交错,视线焦点在建筑、街道、山体之间转换,带给步行者步移景异的感官刺激。尺度宜人的街道高宽比、质朴的青石板路、店铺的旗幌、提供遮雨的屋檐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人性空间。连续封闭、曲折变化、人性尺度是街巷空间的主要特色。
2.3古镇特色文化
2.3.1旱码头文化
丰盛镇是渝黔两地陆路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涪陵、南川、洛碛、木洞等周边场镇陆路交通联系的必经之地,因此丰盛镇是重庆地区新中国成立前老巴县最大的旱码头。码头这里作场镇解释,因不通水路故称“旱码头”。
自建场初始,古镇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商铺、钱庄、茶楼、酒肆、驿站、医馆、戏楼、庙宇散布全镇,是“旱码头”作为地区经济中心对城镇功能要求的体现。“回字街”的街道形式较为独特,当地人称“转转街”,人在其中行走既无终点也无起点,循环往复,心心理上扩大了商业街的规模,符合“旱码头”对城市空间商业氛围的要求。
2.3.2袍哥组织
清代道光、同治年间,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下属分支“哥老会”传入四川,催生了曾在巴渝地区盛行一时的袍哥组织。
袍哥组织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信条,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制度、活动方式和礼仪规范。在巴渝地区影响较大,民间曾有“明末无白丁,清末无倥子(倥子即未参加过袍哥组织的人)”之说。
丰盛镇曾设有3个堂口,分别为:仁、义、礼三堂。“义”号堂主为冉姓人氏;“仁”号堂主为刘姓、杨姓人氏;“礼”号堂主为丁姓、张姓人氏,3个堂口的堂主皆为当地有田产的富人。袍哥在丰盛聚会的场所为茶馆,分别为“义”号堂的义全居(位置已无考);“仁”号堂的仁寿茶馆(今尚存);“礼”号堂在现信用社的位置开有茶馆,但无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