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1494500000031

第31章 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1)

语言学、传播学等都常常有一门专门的分支学科,或称动作语言学,或称非言语语言学、体态语言学以及非语言传播(nonverbal communication)、超传播(metacommunication)等。这些概念的外延并不完全相等,严格意义上的运作语言并不包括时间、空间等传播因素,为了相对言语语言,我们这里暂且称为非言语行为。从传播角度看,非言语行为大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言语语言本身混合使用的,有些著作称为“副语言”,主要指语言交谈中的语速、音重、各种笑、有意的咳嗽、停顿、沉默等,一类是身体动作、时间和空间距离等。本章只讨论后一类。

第一节 什么是非言语行为

我们先来看一段描写:

福尔摩斯从椅子上起身,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往下看伦敦灰暗萧条的街道。我从他肩后望过去,只见对面人行道上站着一个高大的女人,颈上围着厚皮毛围巾,插着一枝大而卷曲的红羽毛的宽边帽以德文郡公爵夫人卖弄风情的式样歪在一边的耳朵上。虽然身着盛装,但她神情紧张、迟疑不决地望着我们的窗子。她的身子前后晃动,手指不安地拨弄着手套的纽扣。突然她像游泳者从岸上一跃入水那样急速地穿过马路,于是我们听见一阵剌耳的门铃声。

福尔摩斯把烟头扔进壁炉里,说:“我以前见过这种现象,在人行道上摇晃经常是意味着发生了桃色事件。她想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但又拿来定主意是否应当把这样微妙的事情告诉别人。即使在这里也要区分出,当一个女人觉得一个男人有愧于她时,她不再摇晃,而是通常急得把铃绳都扯断了。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女人的情况看作一桩恋爱瓜葛。这个女人不怎么愤怒,而是迷惘或忧伤。好在眼下她亲自来解开我们的疑问了。

这是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中引自《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身案”,用以解释什么是非言语行为。文中的女人尚未上楼说明情况,福尔摩斯已从她的一系列身势动作中读到了大概情况,这就是非言语行为。那么,非言语行为应如何定义呢?

一、什么是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语言传播中具有传播含义的身势动作、表情和空间距离等。由于它具有或部分具有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所以被称为非言语行为。从人类成长历史过程来看,如我们在“绪论”中所表述的那样,它也曾作为人类主要传播手段存在过较长的时间,而且在今天仍然存在,在今后可能还将存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起着基本的或辅助的语言作用。此外,从传播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看重的是,传播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话语,非言语行为是以语段形式进行传播的,它不能,也没有必要切分为更小的片断,这使得讨论起来更为方便、更符合我们的要求一些。

二、非言语行为的基本特点

首先,它就具有语言的一些基本特点,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工具性非言语行为的基本作用是传播双方表达和理解。当你要向对方表示不耐烦而又不便明说时,往往用皱眉头或不停地看手表、故意东张西望等动作来表示。如果领导找你谈话,绕过办公桌,过来紧挨着你,你就明白他在对你表示亲近。非言语行为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有意识的非言语行为就像经过考虑说出的话,是纯粹的思想表达工具。无意识的非言语行为犹如未经思考的脱口而出,同样出自内心,含义更真实,有更可观的理解价值。

2.民族性不同的言语社团有不同的非言语语言形式和内容,即使相同形式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民族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是的,在不同民族中的确有共同的非言语行为,如点头同意摇头不同意,关系亲密者口头交谈中常常有身体的直接接触。但有声语言中也有类似情况,如不同民族语言中对父母的昵称很多都相同或相近。只不过非言语行为比起有声行为来,民族性相对弱一些。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非言语语言的历史更古老一些,更原始一些,人的本能性更强一些。就是点头摇头这一通用性极强的非言语行为,在某些地方如印度和保加利亚的一些地方表意就与常见的情况恰恰相反。关系亲密的成年男性之间,在美国,除非是同性恋者,交谈中较少身体直接接触,而在俄国则较多。所以非言语语言的民族性是客观存在的。

3.时代性从民族习惯上说,非言语行为比有声语言稳固。由于它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可以分解为语音、语法和词汇,而是像汉语成语那样具有语段特征,基本上属于民族基本语言方式。但是它也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中国上古时代的“五体投地”之礼,一直流行于近代的男人拱手作揖、女人侧身道万福已经消失,当代男女老少统统握手甚至飞吻正风起云涌,席卷天下。观看比赛、听讲演时的热烈鼓掌也逐渐势微,代之而起的是跺脚、吹口哨甚至吹喇叭。仔细考察,中国的非言语行为近代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也基本保持了与有声语言一样的发展趋势,也有一个“西学东渐”、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另一方面,既然是非言语行为,它也有一些有别于有声语言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无声性非言语行为又称为“动作语言”或“体态语言”,基本特点就是无声的动作或体态。这种语言依靠空间距离、面部表情、手势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变化表意和理解。它的无声特点不像哑语那样需要专门训练,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对言语社团成员潜移默化的起着作用。

2.真实性和有声语言不同,非言语行为常常处于一种潜意识状态。其表达或表现对多数人来说是下意识的,多数情况下以伴随有声语言的方式而不是独立表意形式出现,因此也为多数信息接收者所忽视,由此也长期为语言学界所忽视而缺乏研究。非言语行为的潜在性表明它基本上是一种未经大脑理性处理的深层思想情绪的直观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人际交往中非言语行为有更大的讨论价值,特别是在理解和研究对方时。

3.语段性和有声语言相比较,非言语行为估计早于有声语言成为人类主要传播工具并一直是人类传播工具之一,因此其历史悠久。今天已经很难准确地描述最早的非言语行为是什么样子了,但就目前所能考察的非言语行为来看,都具有语段特征,即某一非言语行为有一个相对完整意义,而身势动作本身不可再切分为更小表意单位。语段是指大于或等于一个句子的独立表意的语言单位,如句子、句群。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语言的最小单位语句和非言语行为的最小单位身势动作是相等的。据我们研究,早期人类语言文字有可能都是语段性的,这从古埃及《亡灵书》和北美印弟安人咒语语符、中国云南发现的耳苏人文字甚至中国金文中的所谓“徽号文字”等都可以得到证明。作为史前人类主要传播手段的非言语行为具有语段性基本特点完全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与有声语言的语句有所不同的是,由于非言语行为有很强的语段性,它更难用话语实际切分法切分为主题、述题或新信息、旧信息。而其表意的独立性也使我们不容易就某一身势动作去讨论它的表达技巧。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关于非言语行为的著述都只能研究如何理解和利用非言语语言。

三、非言语行为的讨论意义

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以上一些基本特点,在我们讨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传播语言中,它比其传播工具更有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手段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未经训练的非言语行为是人内心真实思想的“泄密者”,但对接收者来说,其作用也同样直接诉诸于感官,有比有声语言更大的感染作用力。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当然,这里的“行”指行为处事,但也可以理解为说话时的伴随行为。当你听到对方赞扬你时,他脸上伴随诡谲的笑或是真诚的笑,你相信哪一种?当有人告诉你某件事时,目光躲躲闪闪,你是否会对他的话起疑心?所以有经验的人谈话时十分留意身势动作。注意考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演说家,没有任何一个在演讲中不带着富有魅力的表情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势动作。所以后来的政治家除了即兴演说外都有专门的动作设计者为之设计。系统地学习非言语行为可以帮助学习者丰富语言表达手段,有意识地利用身势动作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和效果,从而提高传播效率。

2.有助于正确完整理解传播语言这是从听话人角度说的。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比有声语言要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意思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隐藏起来。弗洛依德也同样认为,要了解人的深层心理单凭他的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所传达的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它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他的真正意向。而说话人的动作表情比理性的语言更直接和更容易透露他的情感和欲望。所以,通过阅读说话人的表情、动作姿态,甚至注意他与你谈话时保持着或变动着的空间位置,就可以真正听懂他所说的话,甚至可以读到他不愿意告诉你的话。

第二节 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内容

虽然狭义的非言语行为仅指有传播含义的动作表情,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大大超出这一范围,这就是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的广义的非言语语言:一是人际空间位置和基本传播姿态及其变化的意义,这就是跨文化传播学的最初研究者爱德华?霍尔的界域学(proxemics)。二是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美国心理学家R.伯特威斯特尔系统解析了人的各种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意义,他称之为身势学(kinesics)。此外还有英国动物学家D.莫里斯的肉体接触五个阶段的学说。下面分别作一简介。

一、姿态和界域的传播意义

人是社会性动物,一方面要在社会环境中才能生存,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传播中本能地占有并维护一定的空间,这与大多数动物的“势力范围”是一致的。传播中,一定的空间像语言的约定俗成一样就具有相应的传播含义,并在文明社会中受到共同维护。霍尔根据传播意义把界域分为四种:

“亲密距离”指传播者之间45-0公分的空间距离。

0-15公分属于紧密接触距离,是爱抚、保护和安慰等的必要距离,它表现传播者间处于极度接触状态。首先是人际最亲密关系,例如爱情和血缘关系。有人认为也可能是最仇视关系,例如双方厮打斗殴等,所以称之为“人体大气层”,喻之为要么拥抱,要么侵入。

15-45公分是可用手直接接触到对方的距离,这是人保持本能防卫和便于很快接触的距离。

“个体距离”,指传播者之间45-120公分的空间距离。这个距离使自己可以用手搂、抱对方或向他人挑衅。75公分常常是与人亲切握手的距离,关系不太熟稔者经常握完手后退出这个距离再进行语言传播。格斗与武打常常是在亲密距离与个体距离迅速交替的身体接触方式。因此个体距离是人的身体支配的界限。

“社交距离”,指传播者之间120-360公分的空间距离。无私人因素的上下级、主人与佣人之间的交谈距离多在120-210公分之间,正式社交、公务接待,重要领导向部下交代任务等常在210-360公分左右。首长、公司总经理等之所以设置大型办公桌主要的还不是实际办公需要,而是在于确保与部下或来访者之间的这一距离。

“公众距离”,指传播者之间360公分以上的空间距离。这是人产生势力范围意识并互相没有束缚的范围中的最大距离。

传播距离对帮助传播和理解传播者关系有明显的应用意义。传播双方是何种关系就应主动保持相应的传播距离以使对方获得正常的心理感受,可以有利于传播的正常进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例如一对男女,在条件尚未成熟时男方即进入紧密接触距离,就会引起女方不安,造成传播障碍。有时甚至不得不用别的非言语行为,如打一巴掌迫使男方回到应保持的距离。另一方面,进入传播空间时注意对方与你保持什么样的传播距离,有助于理解对方的基本传播态度。如一向与你公事公办的人突然以亲密距离和你交谈,这本身就该使你警觉。如果你曾看到甲和乙不止一次交谈时处于亲密距离,你可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在甲面前批评乙或在乙面前批评甲。

传播中双方的姿势也是一种语言方式。诚然,姿态语言的民族性、时代性十分突出,如北方农民喜欢蹲着说话,日本人习惯跪(坐)着说话,我国古代以女性与人交谈时挺胸为不雅等,但也有大量的跨文化姿态语言,如权重位尊者常常挺胸凸肚、颐指气使,低贱位卑者常常低三下四、点头哈腰;表示尊敬时坐在椅子前沿,腰板挺直;懒散随意时半躺半坐,深深陷入沙发等。

T.霍尔把人的传播姿势分解为六种基本元素,并分别考察其组合的传播含义。这六种基本元素是:

男性俯卧

男性坐姿或蹲姿

男性立姿

女性俯卧

女性坐姿或蹲姿

女性立姿

这两种性别、三种姿势组成的六种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姿势所占的空间位置的组合表示出三种不同的传播姿态:

排斥与不排斥

相对与平行

一致与不一致

三种姿势中俯卧与蹲姿很少是自觉采用的,因此这里只对立姿和坐姿作一些讨论。

非组合立姿。不考虑组合状态的立姿是传播者基本性格和传播态度、情绪的表现。如挺胸收腹、双目平视表现出开放型者的信心十足和乐观情绪。如果再加上双手叉腰,更是表现出精神上的优势和宏大气度。而弓腰驼背、两手下垂常常是封闭型者缺乏信心和惶恐不安的表现。如果再加上低头、双手插入口袋,更表现出精神沮丧或苦恼。双腕交叉,两腿自然分开,身体略后倾有防卫的意味,表现出一种谨慎的审视态度,常见于领导下基层和女性对待普通异性。而双腕交叉,两腿较拢,身体略前倾却多是尊敬或恭敬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