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14995600000010

第10章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2)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艺术之美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它气魄宏大,想象丰富。诗人把普罗米修斯和朱比特的矛盾冲突,把人类的苦难和解放,放在全宇宙的范围内去展开,诗人的想象翱翔于整个宇宙之中,他的笔触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人间,时而洞府,纵横来去,挥洒自如。他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凶恶残暴的朱比特,坚定勇敢的普罗米修斯,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神仙、精灵、鬼怪,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热情,有的软弱。雪莱不仅刻画了普罗米修斯高大的形象和精细的内心活动,而且还描绘了自然界变幻无穷、多彩多姿的壮丽景色。整部作品立足于现实,而又不拘泥于反映现实,它取材于前人的创作,而又不落窠臼,它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领进了一个宏大、神奇的诗的世界,从而使我们获得优美的艺术享受。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文版封面《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抒情诗剧。诗人的笔墨主要不是用在展开戏剧冲突,推进情节发展上面,而是用在抒情描写上面。其中的一些诗段,在故事情节中虽不占有重要地位,但却写得非常出色,可以独立成篇,当做一首抒情短诗来读。

在当年火化雪莱遗体的时候,诗人拜伦举着火把悼念说:“他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反抗天帝朱比特。”这句话是深刻的。雪莱的时代,工人运动正在兴起,民族解放斗争正在高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诞生。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他的诗歌创作正像普罗米修斯用火点燃人们的心一样,鼓舞着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革命斗争。

(崔宝衡)

1792年8月4日,雪莱出生在英格兰苏塞克斯郡沃恩汉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祖父是受封的男爵,父亲是议员。雪莱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以后学数学、法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12岁时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和教师的虐待,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雪莱并不像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而是公然反抗。在同学中,他对一切卑劣、腐朽的人和事从不妥协;对弱小者、被欺侮者却甘愿给予帮助。这种反抗的个性一直燃烧到他生命的尽头。

雪莱8岁就开始尝试写诗,在伊顿的几年里,他与其表兄托马斯合写了《流浪的犹太人》一诗,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的意见。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墨守成规的父亲要求他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无关,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

雪莱失去经济来源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他妹妹的同学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她仅见了几次面。她写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雪莱便毅然从威尔士赶回伦敦,带着她私奔了。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雪莱偕妻子前往都柏林。他在那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表达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他完成了叙事长诗《麦布女王》。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做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骑士精神被理性冷却,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而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承受另一种折磨。两个人在精神和感情上差异越来越大。这时,雪莱与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相爱。他们出走,去了欧洲大陆。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次年5月,雪莱与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因为他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在法庭上将两个孩子的教养权判给了他岳父,这给了雪莱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此事。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了《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与玛丽结婚后,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离开英国,移居意大利。

在意大利,雪莱写了不少充满优美蓬勃的幻想、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作,其中包括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和著名的《西风颂》。《西风颂》可谓人类诗歌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明珠。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了《阿童尼》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诗人早逝的英国文坛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午后,原本十分美丽和平静的意大利司沛契亚海湾一反常态,忽然变得窒闷和酷热。突如其来的风暴掀起排空的巨浪,吞噬了一只树叶般的小帆船。这只小帆船正是雪莱和他的好友拜伦一起购置的“唐璜号”。雪莱刚乘着它访问朋友回来。他曾经那么艰苦地探索过这个世界的秘密而不得其解,现在,一阵狂风在一瞬间就把他从这个世界上卷走了!噩耗传来,拜伦和其他朋友们都惊呆了,他们搜索了附近所有的海岸,既找不到小船的碎片,也没有看见人影。几天之后,人们才在一处海湾发现了雪莱的遗体。他的上衣口袋里还装着同时代诗人济慈和希腊诗人爱斯基拉斯的诗集。当地的法律规定,任何海上飘来物都必须付之一炬,于是雪莱的遗体在海边火化了。朋友们把乳香、盐和酒精撒向燃烧的火堆。拜伦难过得失声痛哭。据说,雪莱的骸骨烧了三个钟头,但他那颗心脏却依然完好。人们说,这颗心是纯金铸成的。朋友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掩埋在被称为“永恒之城”的罗马西郊,与古罗马大法官切斯蒂奥的金字塔仅有一箭之远的“英国公墓”。

雪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意大利度过的,这个阳光明媚、鲜花妖娆的岛国,也成了他热情的灵魂的最后的安息地。朋友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生前最喜欢的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

他并没有消失

不过是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

化成了富丽而珍奇的瑰宝而已

雪莱的长诗《******的起义》创作于1817年。这首诗写在法国革命遭受挫折、君主复辟之后不久,旨在鼓舞革命的信心。长诗原名《莱昂和西丝娜》,主题是对旧势力的反抗。莱昂和西丝娜是神话里的一对情侣,为了理想在“黄金的邦国”里造了反。造反者起初取得了胜利,赶走了暴君,可不久暴君反攻得手。莱昂被投入烈火中焚烧,西丝娜赶到,要求与莱昂一起死在火中。接着,火里发出巨响,大团的烟球呼啸着卷走了柴堆、暴君和他的臣下。莱昂和西丝娜漫游在长河之上,深深懂得了大智大勇在地面上不易被人发现,却能经受变幻,以最美的形式存在下去。雪莱以这一结局表达了对法国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信心。这是一部混合着神话、幻想和现实感的瑰奇之作。

五幕悲剧《钦契》完成于1819年,是雪莱最后的一部重要作品。该剧用无韵诗写成,句子轻快,几乎全是白话。剧本取材于16世纪末在意大利发生的一件案子。拥有宫室庄园的钦契伯爵,是教皇的宠信。他暴戾成性,害死儿子,强暴女儿,却以金币与葡萄园贿赂教皇,得以无事。女儿忍无可忍,雇用刺客杀死钦契,被处以死刑。雪莱既刻画钦契的狂暴,同时又描写他对天主教的虔诚,“对他来讲,宗教是狂热的行动,是一种逃避,不是一种制约”。女儿受辱,可继母仍想用宗教感动钦契,这注定是毫无效果的,女儿只好请刺客杀死钦契。法官判女儿无罪,但教皇坚持处死。钦契的女儿是兽性与教会权势结合下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该剧对教会势力和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之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