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洛尔德的性格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发展。“心里满是创伤,纵不致命,也难复原”的哈洛尔德变得不像过去那么多愁善感了。他的志趣比早年也高洁得多。在刚离开祖国时,他还企图在海外异乡找到解脱的出路。可是,事与愿违,他对整个欧洲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实质认识得更深刻,他的忧郁更阴沉,性格更孤独。他悲观绝望到不屑与任何人为伍,孤独高傲得甚至要离弃人世。
拜伦理解到哈洛尔德远避人类不是憎恨人类,而主要是他不愿和那些纨绔子弟在一起厮混,陷在罪恶深渊中不能自拔。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哈洛尔德的个人主义的反抗是徒劳无益的。他认为这是“可怜地用错误手段来对付错误”。他认为在人生的航程中必须有航行的目的,不能做一个无目的的海上漂泊者。诗人深切地感到哈洛尔德不能表达他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也正是由于这种不满,诗人经常以抒情主人公的姿态出现在长诗里,经常插入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抒情独白以弥补哈洛尔德性格之不足。在第四章里几乎已经全部是诗人直接和读者的谈话了。抒情主人公体现了拜伦思想矛盾上的积极面,当然也是主要的、基本的一面。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积极干预生活的战士。他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敢于斗争。他对在祖国和在旅途上的所见所闻做出果断的评价。他为西班牙人民英勇抗敌而感到欢欣鼓舞,又为希腊人民默默无闻而感到悲哀,更为意大利人民所受的凌辱而感到不平。他谴责英国的强盗行为,他把拿破仑比作狮子,又把神圣同盟比作豺狼。他感受被压迫的痛苦,他坚信自由必然会降临。
长诗中的恰尔德·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是相反相成,互相衬托,体现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长诗第一、二两章刚一出版,就获得畅销。一卷书震撼了整个欧洲社会。拜伦也因此而一举成名。当时在广大读者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对长诗有不同的理解,各自在长诗中取其所需。长诗的民主倾向,对****的揭露以及对种族人民运动的同情固然激励了不少先进的人物,但忧郁阴沉的哈洛尔德却也吸引了一些拜伦同时代的贵族青年,因为这个形象照出了他们自己的影子,反映了他们莫名的哀愁,以及在异国风光和大自然中寻求慰藉,表示对现实的无济于事的消极反抗。
(潘耀瑔)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祖父是海军大将,曾参加过西班牙和法国的海战,周游过世界。父亲是个放荡的军官,先后娶过两个贵族女子。第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就被折磨死了;第二个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就是诗人拜伦,而他生来就是跛足。拜伦3岁时,父亲去世。家产已被挥霍干净,他和母亲在苏格兰过了许多年拮据的日子。10岁那年,大伯过世,他继承了叔祖的男爵爵位和领地,生活才逐渐好转。
拜伦父亲生前的荒唐行为是拜伦家族的污点,给家族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因此,诗人从小就成了心态不平的暴躁母亲的暴虐对象,处于阴郁的家庭氛围之中。拜伦继承了母亲冲动、乖戾与狂暴的性情,甚至还受父系祖先半疯家族病的阴云笼罩。因而,冲动、狂暴与感伤、抑郁在拜伦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奇异的混合,铸就成了一种独特的“拜伦式的性格”。
13岁那年,拜伦进入著名的哈罗中学读书,学校制度的苛刻让他感到窒息。17岁时,他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这里同样沉闷。拜伦喜欢骑马、击剑、游泳,是个板球健将。诗集《悠闲的时光》(1807年)就发表于这一时期。诗集出版后,《爱丁堡评论》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本诗集极端尖刻的评论。对此,诗人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年)一诗予以反击,初步展现了他的讽刺才能。
1809年3月,21岁的拜伦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有三次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是反对惩罚工人破坏机器的法案(1812年2月);一次是赞成有利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天主教徒解放法案(1812年4月);一次是同情一种改革法案(1813年6月),这三次完全符合“激进的、‘左’倾的”标准,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当他明白了议会不过是掩饰大资产者和封建地主暴力统治的遮羞布,就决意与它分道扬镳了。
同年,拜伦出发到东方旅行,先后访问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1811年,诗人回国。次年,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两章的发表,震惊了欧洲,拜伦“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名人”。此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1813年)、《海盗》(1814年)、《莱拉》(1814年)。
拜伦情窦早开,15岁时就钟情于邻居玛丽·查沃斯小姐,但她却嫁做他人妇。久久不能忘情的拜伦为她写了一些诗,甚至在13年后写到与这段恋情有关的“梦”时,他还“泪如泉涌”。25岁那年,他向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初遭拒绝,第二次被接受,两年后他们结了婚。婚后他发现妻子是一个虚伪、偏见很深的女子,两人很快分居,一年后离婚。这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婚姻失意的拜伦作为一位贵族青年才俊,在社交场却广受欢迎。他风流放诞,四处留情。而他对英国的政府、教会和御用文人所持的谴责态度,使上层社会利用他的离婚和绯闻对他大肆攻击。1816年4月拜伦被迫离开英国,从此再没有回去。
在日内瓦,拜伦遇见了雪莱,两个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拜伦来到意大利,先后侨居于米兰、威尼斯、罗马、比萨、******等地。当时在奥国占领之下的意大利,爱国志士组织的烧炭党正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诗人参加了烧炭党,并且成为一个分区的领袖,向革命者提供金钱和武器。奥国当局检查他的书信,禁止他的著作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统治区发行,还煽动坏人暗杀他,而拜伦却毫不畏惧。革命的同时他狂热地爱上了19岁的伯爵夫人特莉莎·吉西奥,把她当做“理想伴侣”。意大利的美丽风光和异国情调,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激发了拜伦的诗兴,使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这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创作时期。
他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四章的创作,并先后发表了长诗《锡龙的囚徒》、诗剧《曼夫雷德》、历史悲剧《马利诺·法里埃罗》、哲学诗剧《该隐》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而在这段时间,拜伦一直在创作巨著《唐璜》,这是拜伦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
1821年烧炭党革命以失败告终,拜伦便全力投入到支援希腊爱国者反抗土耳其压迫的运动中。1823年他来到希腊。拜伦用自己的财产装备了一艘军舰,并招募了500名士兵。他亲自指挥军队,勤勉地为筹措战费、军火和其他军需品操劳,为不和的领袖做团结工作,整顿部队纪律,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大无畏的英雄精神。1824年4月9日,英国来信说他将获得250万镑的捐助。这些钱足够建立一支2 000人的步兵团和炮兵旅。狂喜之下,拜伦打马出城,却因暴雨染上严重的风寒。复活节之后的4月19日夜里,他在雷雨声里辞世,年仅36岁。希腊临时政府宣布他的逝世为国丧,全国哀悼三天。他的心葬在了希腊。同年7月,拜伦的遗体被运回英国,但教会拒绝将其存放在西敏寺,最后只得安葬在诗人的故乡。
《海盗》是一首用英雄诗体写成的浪漫主义长诗。拜伦在诗中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名叫康拉德的海盗为保卫他在爱琴海某个岛屿上的家园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诗歌的主人公康拉德是一位意志坚强、不畏强暴的豪侠之士,但他又是一个妄自尊大、手段残忍的海盗头子,他与伙伴们长年在岛上过着粗陋而自由的生活。得知土耳其军官塞耶德准备侵犯他们的岛屿,康拉德毅然离开情人,混入塞耶德军中,准备发动兵变。事发被俘后,他经过机智勇敢的斗争,终于逃离敌营返回海岛。但他的爱人却因听信他已被害的传言而伤心离世。自此,康拉德也在海岛上消失。
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拜伦一生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这部气势宏伟,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这部长诗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故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开,并在一连串的阴谋事件中结束。诗人广泛评论了欧洲的时弊,揭穿了文明社会的脓疮。诗中有对自然的描绘,有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精辟评议,还插以对现实的讪笑和嘲讽。全诗气势磅礴,跌宕流畅,把丰富的思想寓于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中。雪莱曾赞扬道:“英国语言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歌德更认为《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