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15047400000070

第70章 武都高山戏

一、武都高山戏的源流

武都高山戏《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称之为“高山剧”,流行于武都县(今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隆兴、佛崖、龙坝、金厂、安化、甘泉及西和县、礼县的雷家坝、王家坝等地,因该剧种流行的村庄大多地处高寒阴湿的高山上,故名。民众原称之为“演故事”、“哟嗬咳”、“走过场”、“步社火”、“灯曲”、“小曲戏”等,剧种源于民间耍灯,但始自何年无考。

明洪武二年(1369年),当地百姓在孙家沟、尹家沟、洞房沟三股山水汇合处,修大安庙(又称鱼龙寺)和戏楼,为纪念明将李文忠“平洮州十八番”之乱,将大安庙主神改祀李文忠,尊为“福神”,定农历四月十八日为庙会,唱曲娱神,每年如此,形成定例。

清初以前,武都既无外来剧种,亦无本地戏班,每逢庙会,就由各村“社火头”和一些民间文人凑集一起,将民间传说,编排成小戏(或唱段),如《十杯酒》、《请婆婆》、《贺新年》、《野猪林》、《高老庄》、《武松打虎》、《钉缸》等,用当地小曲演唱,互相出奇争胜,一直沿袭不断。据杨坝村民间艺人讲,以前所演的戏,实际上是只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灯曲。

清末民初,高山戏著名“戏母子”尹怪人、尹万福、尹进忠和民国中期的著名“戏母子”尹云海、尹云洲、李佩英等人,根据历史小说和当地民间传说,编演了《白玉霜》、《麻女顶亲》、《老瓜贼扳亲》、《马成宪讨妻》、《吕大卖姜》、《三女不孝》、《绣楼记》等一批大戏,从而促成了高山戏这一地方小戏剧种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地方小戏,一直在武都县鱼龙等地高寒山区活动,变化不大。1951年武都县城关小学组织的土改文艺宣传队,在南坪(即鱼龙)发现此剧种。1956年走出高山,以《咸阳讨账》中的《店房相遇》一折,在兰州参加甘肃省首届民族民间文艺调演,并在此次会上正式被命名为“高山剧”。1964年、1976年,武都五一秦腔剧团两次组织人力,对高山剧剧目、音乐进行挖掘、整理。1965年武都地区成立高山剧演出小组,先后创作演出了《挡车》、《一把麦穗》、《迎水桥》、《开锁记》、《清明时节》等新编剧目,参加省、地调演。其中《开锁记》曾参加过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三周年全国现代戏调演。

高山剧没有职业剧团,都是以村为单位的业余自乐班社,每逢到春节“办灯”时节,便由“戏母子”把要演出剧目的故事情节,向演员细致介绍一遍,而后分派角色,化好妆即登台演出,所以又叫“演故事”。演出时不同剧目中相类同的情节,比如走马划船、登程上路、绣楼梳妆,都有固定的“过场”(即模式、程式),不论哪个剧目,所用的台词、动作都一样。另外,每个戏的唱词和曲牌根据一定的戏剧场景和情绪,也都有固定的套路,并不是和每个剧目的具体情节紧密配合。如剧中人物说:“待我上路”或“哎,走啊!”不管是什么剧目,什么情况都要唱登程上路《过板》或《路曲》;其他如催马唱《马曲》;高兴时唱《崖阳花》;划船唱《船曲》;饮酒唱《酒曲》;悲哀时唱《哭腔》等,都是如此。

高山剧原来没有固定的文学剧本,演出时的全部台词都是由演员根据剧情在舞台上临时发挥,即兴创作。高山剧剧本的故事来源,主要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故事,或从书上找来的故事,或发生在当地的真人真事。高山剧中极少有反映宫廷斗争和历史事件的戏,也没有武打戏。高山剧的每出戏的故事经过“戏母子”的不断加工,形成各自的特点,久之,各村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保留节目,如杨坝村的《咸阳讨账》、《老瓜贼扳亲》;上尹家的《马成宪讨妻》、《白玉霜》;张湾村的《三女不孝》、《张春芳》;瓦房村的《白草坡吊孝》;王家坝的《王祥卧冰》、《彩楼》等。

高山剧的音乐来自当地民间小曲,属民歌曲牌体,唱腔中多用“哟嗬咳”的衬字,如“奴在(的也)绣房(哟)绣(哟)荷(的)包(呀哟嗬咳),耳听(那个)外面(呀哟嗬咳)人(的)打(的个)搅(呀哟嗬咳)”,所以又称“哟嗬咳”。表演没有固定的程式动作,多为生活中稍加提炼的动作,男角表演以跳、摇为主,跳近似踩高跷时前进的动作,摇则只有前后摇动,没有左右摇动,每跳一步,随之摇动一至几下,素有“凤凰三点头”之说。旦角表演以扭、摆为主,近似秧歌步伐,和当地社火中的“摇媳妇”动作一样。脚色行当体制不完善,仅有生、旦、丑三大类。由于唱腔表演等各方面无明显区别,所以小生、须生、老生统称生,小旦、正旦、老旦统称旦,所有生、旦以外的角色统称丑。服装也很简单,多以生活中的服装代替,由演员自备,个别戏班也有规模较大的戏箱,如南坪的秋林坪、王家沟等高山剧戏班,演出时的伴奏乐器,最初只有大筒子(主奏乐器)、二胡等,后逐渐增加了板胡、洋琴、琵琶、笛子和武场乐器。

高山剧的演出形式很有特色,每年春节至元宵节前后,每天日夜演两场。演出前先在场里耍社火,然后演员跳上舞台,再从上场门出,“走场”(圆场),从下场门下,反复三次。接着由一个丑脚演员从二帘后伸出头,人在幕里唱《开门帘》,内容与演出的剧目无关,是一些固定的套数。唱词也是固定的,每次演出前都用这一套,称“唱小场”,在“唱小场”,时,演员脱下社火衣装,换上戏装。唱罢小场,正戏开始,所以高山戏又叫“走过场”。

二、武都高山戏的音乐

高山剧音乐系在流行于武都鱼龙、隆兴、佛崖、龙坝、金厂、安化、甘泉及礼县、西和等地的小曲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1959年搬上舞台。

高山剧唱腔音乐结构为民歌联缀体。分小调唱腔和曲牌唱腔两类。另有[哭腔]、[二簧腔]、[盏盏腔]等腔调。

NO.1小调唱腔

小调唱腔也叫曲曲,是配合某一剧目或某一脚色表达特定戏剧情节的专用唱腔。如撑船摆渡唱[船曲]、骑马行进唱[马曲]等。另外还有[酒曲]、[车曲]、[灯曲]、[花花]、[耍耍]等多种。唱腔多系2/4节拍,个别为散板自由节拍,其曲体结构有四句体,也有二句体。如《马曲》(跨马走唱专用)、《车曲》、《酒曲》(赴宴饮酒专用)、《船曲》(撑船摆渡专用)、《船引子》、《灯曲》(观灯赏景专用)等。

NO.2曲牌唱腔

曲牌类唱腔有[过板]、[哭腔]、[二簧腔]、[花花]、[耍耍]等。这些唱腔,也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成,与小调唱腔的区别仅在于它更具有较宽泛的多种情绪表现专长。如[过板]是走过场专用,[哭腔]是表现悲怆痛哭时专用,[对花]是男女对唱专用,[耍钱]是表现诙谐风趣时选用,[崖阳花]时表现喜悦欢快时选用等等。

高山剧的唱腔音乐,基本为单曲演唱,极少联套使用。搬上舞台后,开始以板式结构的“散-慢-快-散”结构原则进行创作。高山剧在创腔方面,对传统唱腔中大量的衬词帮唱形式进行了改革,并发展成合唱、齐唱、重唱等形式。

高山剧唱腔虽无行当之分,但在男女定调上却有区别。一般女腔定调为1=c或D,男腔定调为1=F或G,故多在男女对唱时采用转调手法。具体作法有三种:一是同一宫调内的转调。如基本宫音系统徵调式[马曲]唱腔,接同宫音系统商调式[唱秧歌],由于两调的宫音音高和音阶结构并未产生变化,因此,主弦伴奏前调所定“5(低音)-2”弦,仍适用于伴奏后调唱腔。二是换宫音同主音转调。如[对花]唱腔,即由前面男腔基本宫音系统羽调式,转至后面女腔上二度宫音系统徵调式,也即由前调1=F转至后调1=G。尽管前后宫音音高相同,但主音音高、音阶结构起了变化,因此,伴奏主弦的定弦音名也随之而变,即由前面“6(低音)-3”弦伴奏,变化后面“5(低音)-2”弦伴奏。三是换宫音换主音转调。即前后两调的宫音和主音均不相同,如由前面女腔的基本宫音系统宫调式[马曲],转至后面男腔的上五度宫音系统徵调式[过板],也即由前调1:c转为后调1=F,伴奏主弦也将由前面“5(低音)-2”弦变为“1-5”弦。演唱时均用武都地方方言。

高山剧唱腔为七声清乐音阶和七声燕乐音阶,有羽调式、商调式、宫调式和徵调式。旋律骨干音为“1、2、3、5、6”,旋法级进多于跳进、跳进则以主音上下五度和上下四度音程者居多,尤其“哟嗬咳”之类的衬词帮唱极为频繁,体现出质朴,豪放的山野乡土风格。

高山戏的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中大筒子(即筒子胡)为主奏乐器,其他还有土琵琶、笛子、二胡、板胡、小唢呐等,其中大筒子,土琵琶为特色乐器。

土琵琶,艺人自制弹拨乐器,形制与一般琵琶相同,只是弦仅三根,按五度排列,无半音品位,定弦为“1(低音)-5(低音)-2”,现已不多用,为琵琶所代替。

大筒子则与玉垒花灯戏筒子胡完全相同。武场乐器有大鼓、大锣(马锣)、大铙、小鼓、小镲等,后又加进鼓板、小堂鼓、吊镲、定音鼓等。另有伴唱击乐四页瓦、碟子、碰铃,后又加进三角铁、大小木鱼等。其中碟子和木鱼各为大小两个,大的音高为d,小的音高为a,大木鱼主击前半拍,小木鱼则击后半拍,碟子主要是在过门中作加花演奏用。

三、武都高山戏的服装

高山剧属甘肃陇南山地地方小戏,其服装的穿戴,有一定的规则。

一般情况下,男角着长袍,外罩红色或蓝色的大襟短棉袄,腰围花裙,裙角提起别在腰带上,头戴“亮壳子”(尖顶硬壳红缨帽)。官宦则披各色绣花长袍,戴官帽。小生在白上衣之上套以黑色或蓝色棉背心。老旦先套围裙,后穿雪青袄,头勒毛巾,额梳白“流海”。正旦着红或绿色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簪、裹黑色头巾,巾角垂在背后。富贵者加插各色花朵,勒昭君带,两鬓插蝶翅样白纸花。小旦衣装一如老旦,惟脑后垂大发辫。凡男角右手执草扇,左手拿帕;凡女角右手执纸扇,左手拿手帕,无一例外。衣箱管理人称作“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