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056000000014

第14章 文学常识(14)

“风”本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本指《楚辞》中的《离骚》,后来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也比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也用为诗歌的总代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宋

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骚体(也称“楚辞体”)的开创者和代表作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一说归州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枚马

枚马,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的并称。《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辞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枚乘的《七发》是散体大赋正式定型的标志,在思想内容上,枚辞开创了“讽一而劝百”的先河。“枚、马”赋在内容、风格上颇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内容多描写帝王田猎、声色犬马及宫苑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讽谏之意。但司马相如赋气势更宏大,词采更富丽。

两司马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四川成都人,汉时文学家。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司马迁(前135—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

班马

班马又称“马班”。班马是汉代的两位著名历史学家的简称,“班”指班固,“马”指司马迁。司马迁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班固写有断代史《汉书》,这两部著作是“前四史”之一。班马的创作对我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曹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尤其是曹操、曹植,诗风遒劲,慷慨悲壮,集中体现了“建安风骨”,对当时的文坛影响很大,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东汉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祯。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他们均能诗善文,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也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河北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这个时期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个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阮籍之侄)。7人常聚在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文章颇负盛名。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之作。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门下的学生很多,其中他最欣赏的就是黄、秦、晁、张四人,也是最早加以宣扬的。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是元代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并称。

李杜

李杜分为“大李杜”和“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唐代诗人,有“诗圣”之称。“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韩柳

韩柳是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韩柳并称,始于宋初。韩柳并称,指古文而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

韩孟

韩孟是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韩孟是“元和体”中以“奇诡”和“矫激”著称的两家。

元白

元白是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但在主题集中、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等方面,元稍逊于白。对元白的评价,历来有扬有抑。

三李

唐代“三李”是指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他们分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三个阶段,他们的诗以浪漫主义为主,大都遣词精炼,色彩绚丽,结构谨严,声调铿锵。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陶渊明与谢灵运是我国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陶诗多咏田园,谢诗模范山水,对后世诗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唐朝开国之后,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也随之兴盛起来,诗人们以歌赞祖国山川壮丽抒发壮志豪情,以描写田园闲适静美表现社会和平安定。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在我国诗坛上具有重大影响。

边塞诗派

唐代边塞诗人大多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擅长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绝的体裁。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豪情;描写了边塞艰苦生活,缭绕不尽乡思边愁;揭露军中矛盾,以及表现塞外奇异风情和民族融合。唐开元、天宝年间逐渐形成边塞诗派又称高岑诗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吕本中、陈师道、洪炎、僧祖可、徐俯、潘大观、高荷等20多人。

豪放派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到了南宋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一直沿用至今。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重要作家还有张元幹、张孝祥、陈亮等。

婉约派

婉约派是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逐渐形成了婉约派。婉约词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延相七位文学家并成为“前七子”,明代复古主义流派之一。

后七子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李攀龙、王世贞、谢臻、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七位文学家并成为“后七子”,明代又一复古文学流派。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义文学的一大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中道。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

桐城派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作家多、分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在文学史上很罕见。

一祖三宗

由于黄庭坚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巨大影响。到了宋朝末年,文学家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于是便出现了“一祖三宗”之说。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是资产阶级政治文化派别,因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在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而得名。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标榜“自由主义”,但是其思想确实维护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于1928年停刊。

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出现于1928年,是代表着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主张英美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政治主张,攻击左翼文艺运动。他们中间多数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主义者,政治态度不一致,后来的发展道路也不同。1933年,该派别因《新月》终刊而结束。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是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所创作的作品大众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也称白洋淀派。该派的名称由来是源于白洋淀和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该派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乐府双璧

“乐府双璧”指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两首叙事长诗,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一双放射奇光异彩的宝石,被称为“乐府双璧”,备受后人喜爱。

史学双璧

史学双璧指的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的《史记》和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这两部作品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如同突兀的双峰。

宁都三魏

宁都三魏指的是江西宁都的清初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三人,其中魏禧比较著名。

岭南三家

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三人是清初广东人,在创作上亦互相推崇,同享盛誉,世称“岭南三家”。

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指的是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也称《春秋谷梁传》。

柳氏三绝

宋代柳永和兄弟三复、三接都很有名,其中柳永三变初名,以填词成名。所以对兄弟三人称为“柳氏三绝”。

桐城三祖

桐城三祖指的是方苞、刘大櫆、姚鼐,因为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是“桐城派”的创始人,所以他们三人则被尊为“桐城三祖”。

清初三大儒

清初三大儒指的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指的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因他们都是江东诗人,故名。

三吏三别

三里三别指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六首诗。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三戒

三戒指的是唐代柳宗元《三戒》,里面有三个寓言故事《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指的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永州时描写山水游记的散文,包括《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

古代小说四大名著

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指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四部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大地位。

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清朝末年的作品,分别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民间四大传说

民间四大传说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三百千

我国古代传统启蒙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古人必读的具有强大教育意义的启蒙读物。

元嘉三大家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他们多写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

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我国出现较早的新文学社团,该社团成立于1921年,会址在北京。由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等人发起,会员有170余人。他们宣扬“五四”精神,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旧文学。在文艺批评和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做了巨大贡献。编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文学研究会丛书》等。1932年,该社团因《小说月报》停刊而解散。

创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