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056000000036

第36章 艺术荟萃(7)

人物画是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画中萌芽最早、成熟最早的画科。画法可分三类,一为白描画法,二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白描画法是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古代称为“白画”或“线描”;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写意画法是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人物画历史悠久,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在人物画中,历来对塑造形象的最高要求和审美标准主要是“传神”。魏晋时期的画论中就已提出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等美学要求和艺术原则。

风俗画

风俗画是以一定地区、民族或一定社会阶层人们的日常活动、生活面貌、民俗风情等为描绘题材的绘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它采取客观的视角,真实地描绘社会习俗的场景,并不带政治的、宗教的或伦理的价值判断。根据表现生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市井、舟车、耕织、货郎、牧童婴戏等门类。风俗画在原始绘画中就得以表现,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风俗画得到了极大发展。宋代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有李嵩的《货郎图》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肖像画

肖像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属于人物画的一种,古代称为写真、写照、或传神等。种类可分为头像、胸像、全身像、半身像和群像等。肖像画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绘有墓主人的肖像,形态生动,艺术水平很高。以后,历代画家顾恺之、阎立本、曹霸等在肖像画的创作上均有突出成就。

扇面画

在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扇面画曾出现过两个代表性高峰期:一是以画团扇为代表的宋代,二是以画折扇为代表的明清两代,创作了大批不朽之作,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扇面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曹操就请杨修为其画扇。到了明代,折扇出现后,画家们集书法、绘画于一扇。从此,扇面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品广泛流传下来,成为画家和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

铅笔画

铅笔画是一种以铅笔或固体矿物为色素颜料,在不特定纸上,以明暗面为主,结合线条来表现立体的一种绘画形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每笔几乎都能代表一个明暗立体的面,而不是通过线条的重叠来表达物体的立体感。它所构成的画面能给人以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的感觉。铅笔画的发展是从模拟传统中国绘画开始的,之后又融入了西洋绘画技法,成为中国铅笔画的一次飞跃。

水彩画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它是一种独立的画种,其画法一般分为透明水彩画法和不透明水彩画法两种。技法的丰富性是它的最大特点之一,国内各种技法约有30多种。它在题材选择方面十分广泛,其中风景画和静物画是画家们非常青睐的两种题材。中国的水彩画家更能体会水彩技法的背后的深刻含义,中国画对笔墨的理解和运用是他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泼墨

泼墨,中国画技法的一种。泼墨画是利用水墨在生宣纸上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成画面的大结构,再逐步用笔添画成的作品。这种画法大部分用在画大面积的山水画中的云雾迷蒙,尤其是中景至远景最适合泼墨画法。泼墨用水的探索,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已广泛应用。画家们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手法,目的是为释放自我,追求个性鲜明,展示有现代效果的水墨画新风格。

铁画

铁画又名“铁花”、“铁艺”,是用铁片和铁器制成的各种装饰画。其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形式有立体和半立体;品种除立轴、中堂、横幅和条屏外,还有合四面以成一灯的铁画灯。铁画种类很多,有人物木石、山川风景、花鸟草虫等。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于北宋。清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现在,铁画艺术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等领域。

写生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作为作品搜集素材,但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外光派画家”。

艺术之最

最早的电影主题歌

1929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野花闲草》中的主题歌《寻兄词》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主题歌。《寻兄词》由《野花闲草》的男、女主角金焰和阮玲玉两人主唱,导演孙瑜自己作词,其弟孙成璧作曲,事先灌录成蜡盘唱片,影片放映时配合画面现场放出。这首歌曲前后在影片中出现两次,融入剧作之中,歌曲本身也相当深情,与剧中万里寻兄的情节非常吻合。自此以后,电影插曲和主题歌正式成为影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上。

最早的音乐家

我国历史上优秀的音乐作家不计其数,其中夔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家。夔生活在公元前2179年左右,即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后期。据《尚书》记载,夔曾担任舜的乐官。夔原是生活在荒僻边缘地方的有音乐特长的平民,后被舜重用。夔担任乐官后,曾亲自参与著名乐舞《韶乐》的创作和指挥。相传这部乐舞一直流传到1000多年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听后赞叹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可见夔的音乐技能之高超。

最早的音乐刊物

李叔同于1906年2月主编的《音乐小杂志》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其内容包括音乐、绘画、杂感等几大部分,创刊号发表有《<音乐小杂志>序》。该刊第一期除日本人所作的两幅插画和三篇文章外,封面设计、美术绘画、社论、乐史、乐歌、杂纂、词府等栏目均由李叔同以“息霜”的笔名一人包办。该作品在我国的音乐刊物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最早的器乐演奏比赛

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在京城长安举行的琵琶比赛是中国最早的器乐演奏比赛。当时,长安的东街和西街搭起了两座彩楼,在东街彩楼上的琵琶手是来自西域的康国人康昆仑,他是宫廷琵琶演奏家,号称“琵琶第一手”;在西街彩楼上的是化妆成少女的琵琶演奏家段善本。据《忆乐府杂录》记载,比赛开始后,康昆仑弹了一曲《羽调录要》后,段善本立即移到“枫香调”弹奏,结果康昆仑为段善本的弹奏倾倒,当即拜段善本为师。

最早的说唱音乐

荀子(约前313-前238)的《成相篇》是中国最早的说唱音乐。《成相篇》的音乐形式取材于民间说唱和歌谣,共分三个乐章。“相”是一种由舂米或筑堤的劳动工具发展而成的打击乐器,用以击节说唱。“成相”是当时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歌谣形式,后来发展成诗歌形式。全篇四句一韵,按一定的节奏朗读,无固定的曲调,其节奏类似快板。作品大多宣传为君治国之道,夹杂有历史故事,对当时的现实也有所批判。

最早的对外音乐文化交流

西周周穆王十三年(约前989年),周穆王亲自率领一支庞大的歌乐队西行,一直到达与黑海相连的黑湖,全程往返约35000多里。这支乐队每到一处,就与当地的部落首领互赠礼品并举行盛大的演出。现在的傀儡戏、皮影戏、杂技等,就是那时传入我国的。在交通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周穆王率队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为发展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率领的这支庞大的歌乐队成为我国最早出国访问的音乐团体。

最早的音乐学院

西周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的大司乐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其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室和贵族的子弟,也有一些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音乐人才。学习内容主要是音乐美学、演唱和舞蹈。学时7年,从13岁开始学习,20岁毕业。学生人数达1400余人,其中音乐教师有600多人,可称得上是一所师资雄厚、机构完备的音乐学校,也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学院。

古代最著名的音乐机构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设立的“乐府”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音乐机构,是汉代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文化相随发展的产物。“乐府”如同现代的歌咏团,协律都尉是该机构的最高业务领导人。乐府专业工作者将从赵、秦、楚等地区收集来的地方民歌进行整理、加工,然后由协律都尉谱成新曲,教给乐人歌唱,供宫迁帝后王妃、公伐将相等人观赏。乐府最繁盛时人员达800多人,他们大多是一流音乐家、文学家和民间艺人。

最古老的乐器

据考证,新石器时代的“骨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在中国浙江余杭的河姆渡遗址中被发现的。“古哨”是用鸟类、禽类的肢骨中段制作而成,长6—10厘米不等,直径约为1厘米,中间镂空,哨器略有弧度。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节肢骨,用嘴对着有孔的一段轻轻吹动,就会发出简单的乐声。

最小的乐器

世界上最小的乐器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口弦。这种乐器在中国彝族、苗族、景颇族、哈尼族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口弦是在一支细薄的竹片上挖出簧牙,放在嘴边用指弹拨而发音的。它的重量仅是管风琴重量的百分之一,大多用于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中,也用于舞蹈伴奏。曲调大多即兴创作,女士尤其喜爱吹奏。目前,经过音乐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口弦已登上了音乐舞台,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独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