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056000000041

第41章 节日民俗(5)

胡服,是中国古代服饰,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历史上称北方的民族为“胡”,故将其所穿的衣服称为“胡服”。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的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由于胡服轻便实用,很快被广泛采用。到了唐代,胡服曾一度定为文武百官的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7件物品。开元(唐玄宗的年号)以后,朝廷有了新规定,一般官员不得佩挂。在民间,妇女穿胡服还是很流行的,她们在腰间都系有革带。

乌纱帽

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会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称为“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乌纱帽流传于民间,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唐时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表示官职大小:一品有9块,二品有8块,依此类推,到了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宋朝时,乌纱帽改变了样式,在两边各加了一个翅,并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职的大小。到了明朝,正式将乌纱帽列为王公百官上朝和处理公务的必要配备。自从其成为官帽之后,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

木屐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一种木底鞋的通称。据记载,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但都没有成功,便下令三面举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动摇介子推。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棵树的木料制成了一双木屐,以此来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在当今世界,穿木屐最多的当属日本人。在日本传统的节日里,木屐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多数人会以为这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其实木屐是在唐朝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古代雨衣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是草制品,又称“蓑衣”。编制的材料主要是蓑草,其表皮比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所以用它来编制雨衣,雨水不容易渗透。在很长时期内,人们没有掌握比它更适宜于编制雨衣的材料,所以只要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明代以后,雨衣的制作日益讲究,所用材料也日益增多。比蓑衣更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以后制成的,又称“油衣”。除此之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

黄马褂

清朝官员的制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而马褂是行服的一种,即出外时所穿的衣服。马褂的设计是为了方便骑马射箭,所以衣长只到大腿处,袖长到肘部。在马褂的里面,还要再穿上大袍。马褂的颜色和用料与穿着者的地位有关,因为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颜色,所以穿黄马褂代表地位、荣誉和皇帝的赏识。清朝规定,有三类人可以穿淡黄色的黄马褂:第一类,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黄马褂;第二类,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黄马褂;第三类,因特殊功勋而得到奖赏的黄马褂。

中山装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的一种。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的特点,显得精练、实用、大方,定名为中山装。由于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所以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中山装,上身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自辛亥革命起,中山装就和西服一起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也是一款标志性的服装。

旗袍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为“旗袍”。经过辛亥革命和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形态的表现。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着重体现了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20世纪30年代,旗袍在上海盛行。很快,旗袍从上海风靡至全中国。

汗衫

汗衫,是指吸汗的贴身短衣,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穿着汗衫,但那时不叫“汗衫”,有的叫“无裤衣”,那时的汗衫有棉、夹、单多种。到了汉魏时期,汗衫就专指单的了。汗衫,旧称“中衣”、“中单”。根据《事物纪原》记载:“汉高祖与项羽战,汗透中单,遂有汗衫之名。”这就是“汗衫”名字的来历。现在的汗衫和古代的汗衫的式样和质地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有吸汗的功能。

马甲

马甲,又称背心,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其主要功能是使前后胸区域保温,而且便于双手活动。马甲的雏形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裆,是敞领无袖束腰衣。宋代,将其称为背心。到了清代,马甲的款式多样,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而且男女都可穿用。

按穿法不同,马甲款式有套头式、开襟式;按衣身外形不同,马甲款式有收腰式、直腰式等;按领式不同,马甲款式有无领式、立领式、翻领式等。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科技进步和服装材料的发展,还出现了电热马甲、医疗马甲等新品种。

袜子

根据古代资料考证,最原始的袜子起源于中国夏朝。《韩非子》记载:“文王伐崇,至凤黄(凰)墟,袜系解,因自结。”意思是指周文王系袜子的带子散开了,自己手扎袜带的情节。周朝时期,袜子是用熟皮和布帛做的,富贵人家可穿丝质的袜子。袜子的上端有带,穿时用带束紧上口。其颜色多为白色,祭祀时所穿的袜子则用红色。最精美的袜子是用绢纱做成的,并绣有花纹。秦汉时,有进门脱鞋袜的习俗,不仅平日宴居如此,上殿朝会也是如此。如今,袜子的款式和颜色变得日益丰富。

古代冰鞋

据记载,我国在宋代就有了“冰嬉”活动。冰鞋是伴随着冰活动应运而生的。到了清代,滑冰穿的冰鞋,普遍采用“冰刀”,就是把铁条钉在木板上,再把木板绑在鞋底下。

最古老的餐巾

餐巾的由来可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周礼·天官·幂人》中记载:幂人“掌其中幂”,是用巾覆盖食物的意思。由此可见,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用毛巾覆盖食物,而这种毛巾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餐巾。

的确凉

的确凉,是涤纶纺织物,通常用来做衬衫、短袖。的确凉做的衣物,有纯纺的,也有和棉、毛混纺的,衣服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1976年至1979年,结实耐用、挺阔不皱的“的确良”,成了那个年代的代名词。的确良属于化纤类产品,穿在身上不贴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气性差,天一凉就嫌冷,天一热又闷得慌。不吸水,遇上出大汗或淋了雨,便紧紧地贴在身上,如同没穿衣服似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确凉就开始过时了。

长命锁

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它,就能辟灾去邪。所以,在小孩子满百日或周岁举行的仪式中,最流行的就是佩挂长命锁,并一直挂到成年。长命缕是长命锁的前身,其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根据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每户人家都在门上悬挂五色丝绳,以避不祥。魏晋南北朝时,五色丝绳被移到了妇女和儿童的手臂上,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到了明代,成年人就很少佩挂长命锁,逐渐成为了一种儿童颈饰,称为“长命锁”。

耳坠

耳坠是耳饰的一种,是连属于耳环之下的一种饰物。其上部是耳环,下部悬挂着一组坠饰,因为其形状而得名,故称“耳坠”。古时候,人们讲究耳垂大有福气,而只有戴上耳坠,才能把耳垂变大。因此,妇女都喜欢戴耳坠。相传,貂蝉的耳垂小,怕自己美中不足,想办法弥补,终于想出了良法:在家中拿了一些碎银子,叫银匠给自己做了一对银耳坠,然后挂在耳垂上。过了不久,耳垂果然变大了。从此,戴耳坠传到了民间。

胭脂

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花瓣中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红蓝花被整朵摘下,放在石钵中反复杵锤,然后淘去黄汁,就变成了鲜艳的红色染料,主要用于化妆和国画。化妆用的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总称。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称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称为“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开始崇尚素服淡汝,才慢慢改变了涂抹胭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