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80后新爸妈育儿经(0-7岁)
15064300000018

第18章 闲不住的“小毛头”,要迈人生第一步(1)

◆一岁之后,是宝宝成长的一个人生坐标.意味着宝宝就要长大了,不再以月龄来计算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在大人的眼里宝宝也不再是“一无所知的小毛头”,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的小人儿啦。宝宝在这时不但活泼可爱.会越来越不安分,他已经不满足于总是一个姿势或总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活动。更重要的是宝宝已经会迈步走路了.因此爸爸妈妈这时应保证一个宽敞、安全的环境.这样可以让宝宝勇敢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且,宝宝从此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鲜明的感情取向,对宝宝这些成长特点,爸爸妈妈更应该全方位地去培养宝宝啦!

鼓励宝宝迈出第一步

1岁多的宝宝。活泼好动,总是爬上爬下的,一刻也闲不住。这时正是宝宝学走路的阶段.小家伙又怎能做到安分守己的不乱动呢。当宝宝开始行走之时,也是他长大的象征,这时他可以自由地移动自己的双脚。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宝宝可以更方便地接触物体,他的活动范围也更开阔了。但是,父母作为宝宝人生旅途上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大胆地放开手,鼓励宝宝稳稳当当地走出自己的第一步。

走路是宝宝进入另一个成长阶段的象征,当宝宝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往往既期待又紧张,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时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为宝宝即将迈步学走路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般来说,大部分周岁的宝宝已经会独站,被爸爸妈妈牵着手时也能走上几步,而到了15个月时,宝宝就有了独自走路的能力。不过,老爸老妈告诉我们,每一个宝宝的发展表现都不相同,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特表现,独自走路当然也不例外。通常,还会由于环境和抚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相同年龄宝宝的动作发育并不完全一样,比如,有的发育快一点,有的则慢一点。

因此,只要前后差距不是太远就算正常,早一些晚一些与宝宝的智能、体位大小以及爸爸妈妈的亲职能力都没有关系。要知道,宝宝不会“故意”晚学会走路,而爸爸妈妈着急也不能改变宝宝学走路的速度。所以,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保持密切注意,看宝宝是否有合宜的独自行走反应表现。

实际上,学走路,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根据婴儿发展研究部门的调查,发现约50%的宝宝在12个月可以放手走几步,而90%的宝宝可以在14个月独自行走,而有100%的宝宝都可以在18个月自行走路。这说明,宝宝的动作发展与迈步行走有自己的规律。

因此,作为爸爸妈妈要牢记一句金科玉律:每一位宝宝都有其独特发展时程表,只要没有不当的外因阻碍宝宝独自行走,便不必过分担心。其实,很多时候宝宝的表现差异很大,比如,有的宝宝虽然很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在地:有的宝宝在前一天还是“爬虫类”"而隔一天就变成“北京猿人”:还有的宝宝十分享受已会走的乐趣,总是缠着爸爸妈妈带他出去走动一番。由此可见,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没有必要要求自己的宝宝同别人一样。

一些有经验的老爸老妈说,让宝宝学走路,爸爸妈妈还要掌握好时机。因为,宝宝学走路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随着宝宝肢体运动能力的日益增强,在经历翻身、坐、爬、站之后,走路才被提到日程上来。

教宝宝学走路的前提是学站,只有站得稳了,站的时间长了,宝宝才可以开步走。一般来说,宝宝学站的平均月龄在11个月左右,其实,早一天晚一天都没有什么,只是独站的宝宝会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这不但促进宝宝学走路,而且对促进宝宝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

开始让宝宝学站时,你可以用两手扶住宝宝腋下,将坐着的宝宝扶起,让他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就要让宝宝坐下;当宝宝在床上躺着时,可以拉住他的双手让他坐起来,然后再拉成蹲位,最后把宝宝拉成站立的姿势,几分钟之后,就可让宝宝躺下;如此,反复训练一段时间。

当宝宝学站有了一些基础之后,可以让他靠着墙站立,背部和臀部贴着墙.双腿分开站一会儿。这时,你可以用玩具来引逗宝宝,使他兴奋得晃动身体,从而增强站立的平衡感。这样,练习几天,等胆子大了,你可以用手扶宝宝腋下。让他先站稳,然后你悄悄地松开手,让小家伙尝试一下独站的感觉。一会儿之后。再让他休息一下。这样,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宝宝就能独自站得很稳了。之后,就可以培养他学走路了。

照理说,在宝宝独自站得很稳以后,就可以开始训练他学走路了。但是,每个宝宝开始学走路的时间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学走路并没有所谓最适当的时机,必须视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如果宝宝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他去学走路,否则很可能对肢体发育或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老爸老妈还告诉我们,如果宝宝过了18个月时,还是无法独自走路,那么,做爸爸妈妈的就应该重视起来,尽快找专家医师们咨询或检查,确认一下宝宝的全身是否有问题,如何确认有无疾病存在,可以从以下几点里找原因:

◆宝宝生长发育不良,慢于同龄婴儿,造成肌肉骨骼不足;

◆宝宝的衣物穿得过多或过厚,从而影响活动能力;

◆宝宝常被放置在学步车之内,使他没有走的机会;

◆宝宝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因为经常被大人抱着;

◆宝宝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总是减少走的机会;

◆宝宝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婴儿,造成缺乏“动机”:

◆宝宝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所以畏惧不肯学走。

具体教育方案

一般来说,宝宝在12个月左右,开始学走路。但是,据老爸老妈说,在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通常,爸爸妈妈们都会牵着宝宝的小手,帮助他们蹒跚学步,殊不知这样学走路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因为在刚开始学走路,宝宝关节部位骨骼和韧带连接处还很娇嫩,一旦跌倒,很容易引起强烈拉扯,造成手腕或肘部关节的脱臼。

所以,让宝宝学走路应采取正确的方法,要明白宝宝学走路不是一下子的事,从扶着行走到独立行走,还是需要爸爸妈妈多训练几次的。聪明的爸爸妈妈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来训练宝宝爱上走路的乐趣。

1.扶着腋下

开始让宝宝学步时,爸爸妈妈可扶住宝宝的腋窝,让他的双脚踏在自己的脚背上,然后,让宝宝随爸妈一起走路,这样可以减少牵拉宝宝双臂的力量,也可以让宝宝感受一下走路的体验。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可以让宝宝双脚踏在地上,逐步过渡到地面走路。

2.多走少抱

想让宝宝早一天学会走,就不要总把宝宝抱着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个地方。应多给他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他四处游走探索。

3.推小车

推小车,这也是锻炼宝宝行走的一个好方法。先让宝宝站在小推车的后面.两只小手抓稳当,一开始大人要先将学步车的车速调慢,等宝宝熟练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宝宝自己推小车了。4.面又寸面鼓励让宝宝先扶着身旁的物品站好,爸爸或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对面,张开手臂以欢迎的形式迎接宝宝向你走来,看着宝宝跌跌撞撞地向你走来,可不要刚走一两步就去抱住他。一开始可以只隔几步远,渐渐地,你可以拉开距离。

5.扶墙行走

扶墙学走,是宝宝行走的开始。虽然宝宝这时独自站立还不稳定,但通过脚步的挪移,手脚和身体的配合,宝宝的平衡感正不断得到提升。6.训练平衡感宝宝走路,还要有良好的平衡感,当宝宝能试着自己走路时,爸爸妈妈可以运用声音或具有吸引力的物品,引导宝宝向前走,以训练他的稳定度与平衡感。此外,培养平衡感,你也可以站在离宝宝几步远的距离,张开手臂,引导宝宝向你走过来。

7.扶走训练

平时,多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比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等移步。

8.多鼓励

当宝宝不敢向前走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宝宝,你快来啊”、“爸爸或妈妈在这里等着你呢”,并加上微笑的表情,张开双臂,作出迎接宝宝的姿势。让宝宝乐于走向你。还要让宝宝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要性,可以说“宝宝,你做得真好”“我家宝宝真棒”等来激励他。给宝宝信心。让宝宝不再胆小、勇敢向前迈步,时时给宝宝鼓励是很重要的。9.营养储备想让宝宝尽快学会走路,体能营养还要跟得上,平时应多给宝宝吃一些含钙食物,以保证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从而为学步加分。老爸老妈的智慧告诫

老爸老妈告诉我们,给宝宝一个安全行走的环境,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功课非常多。由于学走的宝宝,通常膝盖、手肘容易因为身体失去平衡,触地摩擦而挂彩,这些部位需要爸爸妈妈特别关照。所以,爸爸妈妈和宝宝共同努力,宝宝肯定能够迈开大步,用自己的双脚去体会这个精彩的世界。

新爸妈的误区和困惑一:我家宝宝开步走时,跌跌撞撞,不是碰到家具,就是摔在地上,总是弄得身上伤痕累累的,真让人心疼,我们都不舍得再让他学走了。

老爸老妈的智慧告诫:宝宝学走路,“跌倒”免不了。这时,老爸老妈告诉我们,作为宝宝人生旅途上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有时给予宝宝的帮助很可能是错误的:过分的保护和急于求成。其实,宝宝学走路,需要在跌倒中不断尝试,如果一味地将宝宝抱在怀里,怕学走路时摔着或碰着,那么,宝宝很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自己走路。你如果担心宝宝跌倒后受伤,那么,则可以在地上铺一层防护垫,加强安全措施。

再说,宝宝学走路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走路时,有几次跌倒不仅在所难免,而且是宝宝学会走路必要的推动力。因为在跌倒时,宝宝的平衡能力得到锻炼,走路的体验得到加深。实际上,当宝宝爬起后跌倒,跌倒后再爬起,这样便很好地锻炼了宝宝在心理上克服挫折的能力。要知道,宝宝的这种自主的训练,不仅能促进他掌握身体的平衡感,还可以增强条件反射促使他学会思考——如何让自己走得更好。所以,宝宝学走路时爸爸妈妈要把心态放正:学走路时跌倒是免不了的,这对宝宝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爸妈的误区和困惑二:我家宝宝也到了学走的年龄,可是他就是不敢往前迈步怎么办?

老爸老妈的智慧告诫:学走对宝宝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段新的发展历程,对于迈开脚步往前走,大多数的宝宝都有畏惧心理。

为了让宝宝能勇敢地试着往前走,爸爸妈妈应该多多鼓励。比如。当宝宝害怕踏出脚步时,你一定要温和而微笑地对他说:“好宝宝加油,走一下试试,没什么事的”“慢慢地过来,妈妈在这里陪着你”,这样宝宝就有动力,从而继续走下去。当宝宝走到你跟前时,你要抱抱他或亲亲他,让他更有信心。

其实,宝宝学走路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为每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生理发育周期,不见得早走路就好,走路晚的就不好,最好能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宝宝改变自己生理发育的周期,作为爸爸妈妈只要注意好,不要让宝宝走得太累了,注意补充钙和身体的全面营养,就可以啦。

此外,刚开始学走路时,宝宝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四处探索新事物。因此.一定要格外留意,注意好宝宝的安全。平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在宝宝学走路时,如果学走的地面不够平整,那么,宝宝就很可能会因重心掌握不稳而跌倒在地上。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仔细检查地面,想办法消除高低不平。

◆尽量维持地面的干净整洁,如果学走的地方有障碍物宝宝也很容易跌倒,所以,爸爸妈妈应将地面上的一些杂物收拾好。

◆为了避免宝宝受到吸引去碰撞物品而受伤,或是损坏家中的一些摆设物.爸爸妈妈还要将那些容易碎裂或损坏的贵重物品收放起来。

◆宝宝学走时,爸爸妈妈还要检查一下家中摆设的家具,是否有尖锐处或棱角.如果有可以先暂时收起来,那些不能收起来的,可以在尖锐处或棱角上加装软垫。

◆为了防止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摔伤或滑倒,爸爸妈妈还要在家中比较光滑的地面上,加装上地垫或软垫等物。

训练宝宝自理自律的智能

据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爸老妈说,在生活中宝宝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影响日后成长发展的要点之一,因此,这时要逐步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

为了宝宝逐步过渡到独立生活.这时应培养他定时睡眠、定时进餐、定时大便等生活习惯,在生活中的他所用的物品,比如,鞋、帽子、衣服等,都要逐步学会自己穿与脱,并放在固定的地方。此外.这时还应培养宝宝能主动控制大小便,能主动坐盆,或能用语言表达等。所以.这些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一件一件地教给宝宝。

宝宝到了周岁以后,已经有自己的习惯与一定的生活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多训练。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可先让宝宝自己试着做,必要时爸爸妈妈再帮助,主要是给宝宝锻炼的机会。

据老爸老妈说,这时宝宝的自我意识随之增强,也在无意中感到自己会吃东西了。因此,这时宝宝吃饭爸爸妈妈不能再包办代替,只能在必要时帮助他一把。要知道,宝宝上桌子同大人一起吃饭,能使他产生快乐感,还能分享不同味道的食物,增进食欲。所以,这时爸爸妈妈应放手让宝宝自己吃饭,使他尽快掌握这项生活自理技能。

在宝宝开始学自己吃饭时,要允许他用手拿饭。应该允许宝宝用手抓取食物,好像这样吃起来更香,因此爸爸妈妈要提供一定的手抓食品。比如,一些宝宝爱吃的小包子、小馒头、小花卷、肉块、黄瓜条等,也可以提高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

不过,在学习使用餐具的过程中,宝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像撒种子似的,将饭菜撒得到处都是,还总是把吃饭的时间拖得很长,并且,还喜欢到处跑,一边吃饭,一边玩耍,对此,爸爸妈妈应当理解这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总是嫌宝宝自己吃东西太麻烦,剥夺他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生气地抢过宝宝手中的勺子,剥夺他自己动手吃饭的权利,这会使得宝宝吃饭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对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行为习惯是无益的。所以.作为爸爸妈妈,你一定要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要鼓励宝宝学习吃饭的积极性。

老爸老妈说,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与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同等重要。通常,身体发育正常的宝宝,在大便前自己会有所表示,多数宝宝在13个月大小的时候就能够掌握这个技能。但是.训练宝宝对大小便进行控制,就没那么容易了。因此,在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生理状况,知道什么是尿尿或便便。而爸爸妈妈则应尽量掌握宝宝的排泄状况,平时可以通过动作来判断,比如,宝宝在排便前往往会双脚交叉、扭动、脸涨得通红等:还要把握宝宝排泄的规律,掌握排尿与排便的间隔时间。这样,就可以适时提醒宝宝坐便盆,并且培养他习惯用便盆,以后逐渐学会自己去解决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