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雨后让草地多了几分绿意盎然,让尘霾的心多了几丝阳光。她是何家的明珠,是自小长在檀香山的瓷娃娃,只是不知这样一位美人,为何在雨过天晴后带着浓浓的忧愁?
只见她手中信笺随风瑟瑟抖动,少女眼中是浓郁得化不开的愁。一张纸,满满的字,字字句句都在讲述着那段忘不掉却也圆不了的情事。
她站在院子里的树旁,安静地望着天,似乎只有这样看着天,心才能宁静,才能将思念淡化。只是她又如何不知,那人本就在她的心尖上,稍不留意便入了心海,蔚蓝的天怎么能够淡化对他的思念?一行泪静静滑过她的脸颊,她起身时,信笺随风落在了地上,她望着地上的信笺心中不忍,信手捡起。
她轻轻读着上面一行行的字,甜蜜入心,泪水却潸然落下。多年已过,总觉那是一个无法诉说的故事,似是一杯清澈纯净的水,却在无意间染了些尘俗。她记得在遥远的北京城里,有着她不喜欢的北风,刺骨的风打在她的脸上,阵阵的疼痛。再大的繁华也逃不过时间的消磨,烟花落,一切就这么安静下来。唯有一字一句诉真情,只想留一页墨香思念,留一份爱存心中,孰知今生今世是否有缘再相遇。墨笔清秀,似是女子笔迹,有些字晕了色,想来是在誊写时落了泪,逐行读下,并非女子的笔触,尽显男子的情意,字里行间是对一段美好爱情的回忆,有着些淡淡的甜蜜,透着些浓浓的无奈:
人天去住两无期,啼年芳每自疑。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恨到蛾眉。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相知总让卿。目如流电口如河,睥睨时流振法螺。不论才华论胆略,须眉队里已无多。青山红粉讲筵新,言语科中第一人。座绕万花听说法,胡儿错认是乡亲。眼中直欲无男子,意气居然我丈夫。二万万人齐下拜,女权先到火奴奴。眼中既已无男子,独有青睐到小生。如此深恩安可负,当筵我几欲卿卿。卿尚粗解中行颉,我惭不识左行.。奇情艳福天难妒,红袖添香对译书。
·199·
惺惺合意惜惺惺,岂必圆时始有情。最是多欢复多恼,初相见即话来生。甘隶西征领右军,几凭青鸟致殷勤。舌人不惜为毛遂,半为宗邦半为君。我非太上忘情者,天赐奇缘忍能谢。思量无福消此缘,片言乞与卿怜借。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欲噬人。匈奴未灭敢言家,百里行犹九十赊。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作后人师。含情慷慨谢蝉娟,江上芙蓉各自怜。别有法门弥缺陷,杜陵兄妹亦因缘。怜余结习销难尽,絮影禅心不自由。昨夜梦中礼天女,散花来去着心头。却服权奇女丈夫,道心.粹与人殊。波澜起落无痕迹,似此奇情古所无。华服盈盈拜阿兄,相从谈道复谈兵。尊前恐累风云气,更谱军歌作尾声。万一维新事可望,相将携手返故乡。欲悬一席酬知己,领袖中原女学堂。昨夜闺中远寄诗,殷勤劝进问佳期。绿章为报通明使,那有闲情似旧时。珍重千金不字身,完全自主到钗裙。他年世界女权史,应识支那大有人。匆匆羽檄引归船,临别更悭一握缘。今生知否能重见,一抚遗尘一惘然。曩译佳人奇遇成,每生游想涉空冥。从今不羡柴东海,枉被多情惹薄情。鸾飘凤泊总无家,惭愧西风两鬓华。万里海槎一知己,应无遗恨到天涯。猛忆中原事可哀,苍黄天地入蒿莱。何心更作喁喁语,起趁鸡声舞一回。 (梁启超《纪事二十四首》)
少女情怀如春桃,倾慕男子成知己
何蕙珍坐在院子里安静地看书,沏上一壶好茶,伴着茶香慢慢翻着书,此时何蕙珍的脸上显出淡淡的倦意,于是便合上书,思绪也蔓延。最近她的父亲很忙,忙得把生意都忘在脑后,她知道父亲忙的事情跟保皇党有些关系。
父亲是坚定的保皇派,所以何蕙珍经常会从父亲那里听到关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事,看到父亲脸上流露出的敬佩和赞赏,何蕙珍也对年纪轻轻的梁启超有了敬仰之情。
在父亲的推荐下,她看了一些梁启超的文章,在一篇篇气势磅礴的文章中,何蕙珍似乎看到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带着自己执着的理想,奋勇向前的模样。虽然从未相见,却芳心早许。
这个时节的檀香山天气很好,适合踏青,适合安静地坐在秋千上畅想。当很多女孩子都在草地上讲着心里的秘密,嬉笑摇摆时,何蕙珍却捧着书,远远地坐在一旁。
她自小就是个让父亲放心的好女孩,在学校这个东方瓷娃娃是旁人眼中优秀的学生,她的心思似乎全在书本上。正值豆蔻年华的何蕙珍,已经是一个小学教员了。看似世俗的情爱与她无关,却怎知在她的心底早就有了一个男子,即便此时梁启超并不知道在大洋彼岸还有一个何蕙珍。
几场雨,几卷风,檀香山的雨季总让人感觉有些不痛快。院子里的草在雨水的刷洗下显得更加浓翠,风吹落停落在树叶上的雨滴,飘落时多少带着些无奈。
这个时节,大多数人都会安分地待在家中。何蕙珍坐在闺房之中,轻轻推开窗,雨随着风而落,无暇理会这西窗里的美丽女子。入了黄昏,整个城市都飘浮着神秘的幽香。她喜欢雨后的黄昏,宁静得让人醉了心。她手里捧着一本书,独自坐在西窗前。此时,她的心思不在书上,更像是在做着一帘幽梦,脸上的表情纯洁、淡然,如黄昏天际边的晚霞一般,让人迷恋。
何蕙珍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她向往那种西窗望月心难平的寂寞,也向往凉风吹起惹心寒的孤独。如同一张白纸一般的何蕙珍,在流年中如拂风的翠柳,淌着几分春意。
山石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但草木却随着季节变化,何蕙珍向来不喜无情的山石,却独恋有意的草木。她将心思移回书上,这本不薄不厚的书是梁启超所著,每一篇文章都带着鲜明的立场,措辞巧妙,言语到位,每一句都有着感情的释放。只是,何蕙珍在美国长大,所以整篇的文言文,对她来说看懂有些困难。
哪有什么天荒地老,最终还是孤单一人,想煮一壶香茗,驱散寒气,却忘记了春茶不在,只有青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让你痴心等候的人,或许只是无意间错过的人,哪怕只是一眼,却一生难忘他的容颜。如屋檐上空空的燕巢,只能等到下一个春天才会听到呢喃。
何蕙珍从父亲那里听说康有为等人将会来檀香山,因为国内革命派掀起了血雨腥风,康有为不得已带着保皇派的主心骨到檀香山避难。但是父亲却没有说主心骨是谁,只是说会带着几个人。
何蕙珍看着外面,黑幕笼罩,冥冥之中她有一种感觉,这次她将见到自己所盼之人。何蕙珍看着皎洁的月光倾洒在地上,地上的水洼反射出银白色的光。夜色中的檀香山带着几分寂寞,街上泛出点点黄晕的路灯,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何蕙珍下了楼,刚要走出大门,却被父亲叫住,何蕙珍见父亲一脸雀跃的样子,竟觉得有些好笑。何蕙珍从没见过父亲这般高兴,不由也被这种好心情所传染,抛下了刚才的淡淡忧伤,俏皮讨巧地腻在父亲身边。
原来,康有为他们明日便登檀香山,而且会来何家小叙。对于坚定的保皇派来说,这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每一个有着派别信仰的人都是这样,心甘情愿地为派别做出牺牲,哪怕是倾家荡产,哪怕是牺牲性命。
檀香山迎来了康有为,还迎来过孙中山,这里是他们的避难处。檀香山的华人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人脉上,都对他们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康有为更将檀香山当作保皇派的海外根据地。
何父开心地跟何蕙珍说明日便能见到康有为,虽然对于康有为何蕙珍也是十分尊敬的,但是她更关心这次随康有为一同来檀香山的究竟是谁。父亲也不卖关子了,说出了梁启超的名字,何蕙珍怔愣了一下,随后心里生了一番别样的情愫。平日里只是听父亲说过,在书上文字中领略过此人,如今马上就要见到活生生的梁启超了。得知自己要见到日思夜梦暗恋着的男子时,那份心情是雀跃的,也是不安的,恨不得马上以十分完美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
何蕙珍与父亲交谈后,再也不想出去看雨后暮色中的院子了,一洼水一片月光,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如今她比父亲还要期待。明日的相见会是怎样的一副情形呢?
世相迷离,人们总是会在繁华中丢失了自己,凡尘缭绕,烟火中的男女总会被呛到无法自由呼吸。海上,康有为看着梁启超,年轻有为已经不足以形容眼前这个男子,他坚定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康有为笑了,他从来没有看错过人,尤其是梁启超,他相信保皇派的落魄仅仅是暂时的,只要像梁启超这样坚定自己的信念,保皇派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梁启超坐在船上,心中万分感慨,面对革命派的步步紧逼,他不得不与恩师远渡重洋,将妻儿留在家中。想起妻子李蕙仙和髫年的长女,他心中不由得阵阵泛酸。妻子李蕙仙本是大家闺秀,下嫁自己后一天好日子没过过,还整日为他担惊受怕。这次去檀香山避难,短则几个月,长则遥遥无期,虽然梁启超跟妻子把情况都说了,但此时他还是忍不住有了几分悲戚之情。
不过这样的儿女之情似乎只停留片刻,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保皇派未来的思索。“百日维新”的惨痛失败,并没有让保皇派看清现实。其实阻挡保皇派前进的或许不是执权狂傲的慈禧,或许也不是奔走着的革命派,而是现实的局势。保皇派保的是光绪皇帝,一个有思想无手段、有名号无实权的皇帝。不过,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相信力量来自于智者,他们相信此时嚣张的革命派不过是逞一时之风。
康有为和梁启超在船上并没有闲着,而是探讨时局、商量对策,即便是逃难,却也并不仓促与慌张。只是,千帆过尽,回想当年,现实与梦想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有时像是两条平行线,无法相交,却又朝着同样的方向使劲。曾经单纯的想法被现实打磨得血肉模糊,但却因为血肉的滋养让梦想更加丰腴。
不仅是在檀香山,在世界各地都有大批的保皇派,他们竭尽所能地为党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对康有为等人的信任、崇敬,康有为与梁启超明白,此时压在他们肩上的担子看似无形却是沉重不已。
孤独的人走在红尘阡陌之上,总会披上岁月的沧桑,肩上的行囊里背负的是人间冷暖,还有自己的梦想。前进的道路上,梁启超总是有志同道合的友人陪伴,即便步伐有些沉重,心却从未落空。他不知道这次檀香山行要停留多久,更不知道除了能够将保皇派的思想传播之外,他还能遇到一位天涯知己。
此时的海上,风平浪静,迎接他们的将是隔日的阳光灿烂。当回忆无法满足心中的寂寥时,会有一些人一些事慢慢走过来,滋润你的心怀,温润了情怀。
在这世上,有人活得迷糊,有人活得清醒,有人活得庸庸碌碌,有人活得忘却了自己,众生纷繁,到底是尘世间。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贾商贩夫,无论是走卒小兵,还是被人称之为“圣人”的学者,过的都是一日三餐的日子,浸泡在岁月中,难免被沧桑所浸染。
当世俗的烟火熏染了人的性情,浑浊的世态浸泡了人的情怀,还剩下多少纯净?总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梦想,一直守候着如初的美好。梁启超守候的是自己的梦想,何蕙珍坚守的是自己的爱情。
那一夜,何蕙珍无眠,她在脑海中描绘出了梁启超的样子,或许是文质彬彬的少年,或许是眼神犀利的俊彦,不论什么样子,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真正的梁启超要到明日晌午才能到达檀香山。
丝发松松绾成,独坐镜前,铅华淡淡成妆,美人眼中带着丝丝倦意。静坐西窗旁望天,黑幕缓缓褪去,天色泛了白。少女抵不住困意,倚窗而眠,看那嘴角轻翘,便知是美梦一场。
一面未见却满心期盼。
待到阳光洒进了院子,水洼成了一片湿泥地时,她才醒来,那副纯洁的模样让人心醉。回到床上,心念这样的动情动意到底为哪般,不由得开始埋怨自己。
梁启超在船上看着天亮,他不知道异乡的红颜为了他的到来竟也是一宿未眠,他起身洗漱,年轻的面庞充满了希望。恩师康有为还在睡梦中,梁启超轻手轻脚地走出船舱,海风袭来,片刻吹散了倦意。此时的梁启超又想起妻儿,却不知即将有一位貌美的少女为他倾心一生。
此时此刻,轮船越来越靠近海岸,梁启超的心里十分振奋,檀香山的自由气息将年轻人的心带动起来,那份雀跃是无以言表的。站在岸边等待接船的保皇派人士也大都雀跃着,他们期盼着康有为的到来。
那一日,檀香山没有如平时一样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绿树青草衬着檀香山的美。暗香涌动在街巷,先进与自由充斥着这座城市,一行人在寒暄之后,便离开了港口驾车驶向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