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15106600000062

第62章 桐城小巷

良元要去桐城,拉着我去陪他。及至进了县城,他去办事,却把我丢在那条大街上。站在九月的太阳底下,一时有些茫然。原想去找我的学生许松涛叙旧,看时间正是午后,知道不好打搅他,便沿着桐城中学门前那条老街漫无目标地走着。

青砖铺就的路面,两边店铺,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有的或许更早。这样的老街,现在幸存的不多了,难得桐城还保留着这样一条古旧的街道,让发幽思古的人有了感叹的所在,如我等之辈。是现代人坚韧的脚步一时未曾顾及这里,还是开发商们吼叫的推土机暂时还没来得及碾过这里?我每年都要去桐城一两回,但这条小街却走得很少。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家是租住在这条街上,那年我去看他,一家三代七口,挤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却也其乐融融。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一代一代地老去,他的女儿都是他当年的那个年龄了,不知道他的家是否还在这里。

街道很长,一路逶迤而去。虽是秋后,但太阳仍然很毒。我失去了走下去的耐性,便拐进一条巷子。巷子很窄,七拐八弯,墙上铺满青藤,厚厚地罩住整个墙面,也有丝瓜藤沿着围墙一直拖下来,开着黄花,为这条古旧的老巷子增添几分青春的色彩。有枣树的枝条从院子里探出头来,够得着的地方,那上面的枣被过路人顺手摘净了,而院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色。没有人认识我,我像一个老熟人一样在这些巷子里穿行着,就好像回到三四十年代,又好像在看那时的一个默片,自己也成了那默片中的人物。时光交错,感觉自己变成一个少年,或者就是一个古稀老者。巷子套着巷子,院子连着院子,却并不担心迷路。把北街当做一棵大树的干,而这些巷子,则是树的枝杈,却又枝蔓横生,交错纵横。如果让自己静下来,应该能听到墙角蟋蟀的鸣唱,能看到草尖上吸食露水的蚱蜢,或是一

条在不经意间游走到你裤脚下青青的小蛇。即使是蛇,也并无恶意,就像是你的某一个调皮的玩伴,在你猝不及防的惊吓间,它却倏地溜走了。一些院子里种着蔬菜,顺着竹竿攀上去的扁豆(安庆人称之为月亮菜),一二畦茄子,也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主人似乎并不指望在这个院子里能种出些什么来,就像那小街上的生意。然而仔细寻去,某一处杂草间却躺着一只硕大的南瓜或是冬瓜。

这一带的老巷子,房屋多半坍塌了,昭示着一个世纪的逝去。偶或在一处有几堵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山墙矗立着,就像一个傲骨老人,明晓得落伍了,却挺着脊梁,向偶尔前来探访的人述说着当年的骁勇,期间难免不发一两声陡然的叹息,慨叹时光的不再。但这些被人遗弃的巷子,你真的一点也不能轻觑他们,你应该相信,从这些巷子里曾走出过翰林,走出过某一代的探花或是张丞相李丞相们,都是在当时创造历史的人物。我想起我在印度所看到的那烂陀大学,虽然是一片废墟,却没有一砖一石的修复,让一切来访者从那些断垣残壁中遥想当年,半点都不走样。相比起那些人为复制的“古迹”,我更喜爱这些原汁原味的小巷,虽破旧些。

巷子的另一头连着桐城中学(好像六尺巷也就在不远处)。无论是桐城中学还是六尺巷,都折射着桐城淳厚的文风,令人肃然起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有三三两两的中学生从巷子里走过,他们戴着眼镜,穿着迷彩服,腰里扎着皮带,看上去有些滑稽。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中学生们,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对墙角的蟋蟀迷恋至深,不会像我们一样在青草和露水中呼吸原始的气息,走在这条巷子里的孩子们,他们也许根本就没注意到这条他们每天走过的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风景,但他们的世界,比这条巷子要大得多。这些穿着迷彩服的孩子,你一点也不能小看他们,或许某一天,他们其中的某一位就成了新的翰林、探花或是张丞相李丞相们。这是一个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县城,那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子,都透着墨香之气,让人流连。走在这些巷子里,你自然能找到在那些车马拥塞、高楼林立的现代大街上所失去的自信。

应当承认,这一个下午,我过得不错。在桐城北街的这些小恭里,我认识了一个久违的、真实的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