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觉海寺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北的觉海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初名“大唐兴善寺”,由新市人钟思染购得南朝齐国大夫朱安期墓地而建。唐时曾有唐燕公手书直径达三尺的匾额,悬挂山门,十分壮观。当时兴善寺范围非常广阔,东至菩萨桥,西邻永灵庙。寺院建成后,几经毁坏和重建。至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名为“觉海寺”。当时的大雄宝殿为三开间,殿宇宏伟,后屡建屡毁。据说元初时,觉海寺有一方丈由南亚入印度游历取经,由印度佛教界送四株楠木,重建金刚殿(即天王殿)时,四株楠木做成四根殿柱,甚为壮观。
1995年以来觉海寺开始集资重修。新建的大雄宝殿为仿唐式结构,气势宏壮。殿门悬赵朴初书“大雄宝殿”匾额。大雄宝殿前有“七宝池”,传说池水可通市河。池底植宝藕,有绿色莲叶长成一片,池中开五色莲花。七宝池上建“接凡桥”,二边左右石栏板,饰以石狮。当地有这样传说,“觉海寺里跑仙桥,免脱阴司奈何桥”,因此人们都要来跑一跑这仙桥。
觉海寺有钟鼓二楼,钟楼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建成时由新市人沈鉴作《觉海寺铸钟引》。钟楼曾在康熙年间重修过,后又毁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至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镇人姬璜、史元善等募金重建,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2000年重建钟楼。
历史上的觉海寺闻名百里,故历代名人如黄庭坚、杨万里、吴潜(左相)、薛昂(左相)、沈浚、何剡、俞樾等都曾临寺,其中常州通判沈浚、侍郎何荆,寓居觉海寺,而清代大学者俞樾,还对寺内大殿一些奇闻给予考证。据传连宋康王赵构(即高宗皇帝)亦到过此寺,故觉海寺灵泉山后,还曾建有康王祠(现已毁),是为了纪念这位皇帝的驾临。
3.莫干山
莫干山是天目山支脉,也是德清境内最著名的旅游名胜。莫干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它还是一座文化名山。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派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到山上铸造了一对锋利无比的雌雄宝剑,铸成后在瀑布下面的水池旁磨剑。后人为纪念他俩,就称此山为莫干山。并留有剑池、塔山、芦花荡、荫山洞、天池等景点。这里气候凉爽,云雾缭绕,山上林茂竹秀,清泉满山,为避暑游览胜地。
历史上,莫干山的宗教文化十分发达。莫干山的寺院,肇始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相传晋代佛教盛行时,就有僧侣上山结庵采茶。据清代《武康县志》记载:“山有古塔遗址,俗呼塔山,实则莫干山之顶。寺僧种茶其上,茶啜云雾,其香烈十倍。”唐五代时,莫干山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康熙、乾隆时达到了鼎盛。在鸦片战争之前,莫干山有寺观400多处,“缁流云集”,梵宫林立。有一说法,相传莫干山天池寺有一僧,日访山中一寺,期年后方返。历史上莫干山有“五大丛林”之说,分别是天泉寺、天池寺、铜山寺、高峰寺及石颐寺。其中天泉寺建于梁大同(535-547)年间,为莫干山最早的寺院。
然近代以来经太平天国及****的破坏,大多寺观已被毁。清光绪二十年(1894)以来,西方传教士佛佛甲、梅生、霍士敦、史博德等相继来莫干山避暑,除陆续建起了不少有名的各式别墅之外,还建了不少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现在这些大多保存完好的西式宗教建筑取代了传统的寺观,成为莫干山建筑名胜的主流风景线。
4.计筹山
计筹山为道教文化名山,位于在浙江武康县东南三十五里,《吴兴记》谓“昔越大夫计然多才智,筹算于此,故名”,其东南与钱塘县接界,故亦俗谓之界头山。山上有赵孟(兆页)所书子昂碑(摩崖石刻)一处,镌有6行隶书:“吴兴武康计筹山,越大夫计然隐此成道。后千年,葛仙翁炼丹在此。又千年,当涂杜君道坚来登白石崖。两仙游侠,为四大域中建万古福地。”计然、葛洪、杜道坚三位道教名士相继曾来此修道隐居,为此山增添了浓厚的道文化色彩。在计筹山下,有资福禅寺、升玄观等宗教胜迹。资福寺始建于南宋初,一度为江南名刹,规模宏大庄严。寺院于20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日本人之手。
升玄观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和王杨存中寓居禺山之麓时建造的一所道观。观址位于计筹山峡口西侧的南麓,正门对着禺溪。门前有石池,池上有拱桥,规模虽然不大,但择址之幽,营建之精,至今仍有迹可循。南宋末叶,道土葛蒙庵主持升玄观。他在计筹山巅炼丹修道,打醮祈祷。至今,山巅尚有炼丹石池等古迹。宋元之际曾被南宋度宗赐“辅教大师”称号的杜道坚入住吴兴计筹山升玄报德观,他在此间大兴玄学,制建清规,升玄观亦声名大振。今仅存遗址,观前的石池犹在,池上有一顶小巧玲珑的石拱桥,桥心还凿刻一块可供人对弈的石棋盘,还能让人品味到清静福地的道家气息。
5.古塔二座
塔本是佛教建筑,原是埋藏高僧舍利之所。佛教传入中国后,无论从外观还是内涵,佛塔也逐渐中国化。如后来有佛塔、风水塔等。塔现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解放初期,德清全县有三座塔:二都的青云塔,城关的文明塔,戈亭的辉山塔。青云塔早已坍塌,连残迹都看不到。文明塔只剩残破的半截;辉山塔则尚属完整。
辉山塔位于德清钟管镇东舍墩村。原名镇北塔,因建于辉山南麓,故又名辉山塔。据《德清县新志》载:“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县何太青谓绅士云:‘辉山为德清之门户,宜建高塔,以补缺陷。’遂纠建造,至二十五年(1820)告竣。”该塔面临龙溪,塔高约18米,7层6面。塔基系花岗岩砌筑的须弥座。塔身用砖实砌,外粉铁红灰。底层面宽3.2米,自下而上逐层略有收小。每层转角有仿木结构的砖砌倚柱,装饰性的腰檐砌成棱角带,上翘外展,十分挺拔秀气。6面塔壁除顶均置有方形砖雕魁星像。塔刹残留覆钵、露盘。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塔在德清县城东北2公里下兰山南,面临余不溪,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八月。建塔初意是堵塞下流,振兴文运,故取名文明塔,又名文风塔,塔身用厚砖砌成,高18米,七层八面。除下两层有小佛龛相间外,各层面中央有方砖魁星像。塔下原建有水阁,后已废。清道光初,塔刹被大风刮毁,塔顶生树木一丛。
(三)德清宗教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
与全国各地一样,自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的很多宗教名胜也在逐渐恢复和发展之中,但较之悠久深厚的德清宗教文化历史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从当代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说,德清宗教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层面(如寺观塔等宗教遗址),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非物质文化层面(如历史名人、宗教派别等)。深入发掘探索德清宗教文化遗产,不仅对于当代德清的宗教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德清旅游经济,构建“和谐德清”,提升德清人的休闲生活品质,不无重要的启迪。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德清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以便为我们进一步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德清悠久的人文传统的历史见证
宗教是一种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有着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传统。这一点在德清历史文化传统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如果抽取了德清历史文化中的宗教内涵,德清的人文传统也就显得苍白脆弱了。如前文所述的武康沈氏与佛教的关系;赵孟(兆页) 、管道升夫妇与佛教文化,陆修静与新市镇的道教文化;莫干山、计筹山的三教文化等等。本文在此不再重复上述内容,仅以现代史上著名的德清籍学者俞平伯与佛教的关系为例,说明宗教文化也是德清悠久历史和人文的见证。
众所周知,俞平伯是古典文学大家,新诗的先驱者,以研究《红楼梦》著称于世。其实,俞平伯的一生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俞平伯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曾孙,俞樾八十岁得之,十分欢喜,为之取乳名“僧宝”。四岁时,俞樾让曾孙开卷读书的同时,就送他进苏州塔倪巷宝积寺做了个挂名小僧人,以求得菩萨保佑,长命富贵。因此在幼年时得以经常往寺院游玩和观赏宗教仪式,很早就读过《坛经》、《楞严经》、《起信论》等经典,从此其一生对寺院、佛像特别偏好,与佛教界人士多有往来,直到晚年仍然对佛经有着浓厚的兴趣。
2.开展德清人文旅游、乡村旅游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的德清宗教文化,不仅是德清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当今大力发展德清乡村旅游和人文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教旅游”是人文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古代佛教属于“山林佛教”,传统的宗教名胜,如寺观大多建在风景秀美的名胜区内,因此我国的旅游景区内多有寺院,有的寺院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德清也不例外,莫干山、云岫寺等均为风景秀丽的风景名胜。在此,作为宗教名胜的寺观不仅是旅游风景的点缀,更重要的是,通过僧人道士选择名山修习及长期的建设和维护,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提升名山的文化内涵,使得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
当代社会,旅游业已进入了休闲、体验时代。传统的宗教文化名胜无疑也可以且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今德清的乡村农家休闲旅游已经比较初具规模,如能将德清的乡村旅游与(宗教)人文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游客在尽情享受采摘、品尝的农家乐趣之余,还能参禅问道,体验“心灵之旅”,品味人生真谛,无疑对提升德清乡村旅游的“软实力”不无裨益。
3.合理开发利用德清传统宗教文化的休闲养生价值
我们认为,宗教文化旅游不仅是参观宗教名胜古迹,凭吊先人遗址,发思古之幽情。传统的“上山看庙,下车拍照”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休闲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面对当今天旅游业休闲游、体验游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大力发掘德清宗教文化在其休闲养生方面的价值,做到“古为今用”。
德清宗教文化的休闲养生价值主要体现为养生、养心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自古就有“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说法。传统的佛教文化、道家道教文化在对治身心的烦恼、保持身心健康方面的确有着丰富的资源可资今人借鉴,对于我们今天开展休闲产业、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启示。
若要养心,先须治心。佛教认为“境由心造”,世间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在“心”灵的染污。实际上,全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之目的就在于通过种种认识上的转换和实践上的努力达到“自心清净”。历史上德清佛教宗派主要是主张“明心见性”的“禅宗”,禅宗主张“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无疑是一贴对治快节奏、高消费的社会生活状态下的日益凸显的现代人的心理、精神问题的良药。
而中国传统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也与中国传统医药关系十分密切。道教养生文化在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方面,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范围极广,总括为内丹(气功)、外丹(外服)二大方面,诸如服食(保健食品)、行气(气功)、导引(相当于现代的医疗保健体操,包括五禽戏、太极拳、按摩等)、存思(养神)、坐忘(守静)、房中(两性保健)等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如何发掘德清宗教文化中的休闲养生价值,并开发出适合现代人需要的相关产品?无疑这需要根据德清宗教文化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相应的开发。如在德清道教历史上的陆修静、杜道坚等道士皆对养生术有重大贡献,同时德清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十分发达,这些都为我们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4.传统宗教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江****同志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这对于今天我们分析认识和判断德清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传统宗教中的伦理观念,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佛教作为一个典型的主张非暴力的宗教,它主张众生平等,强调慈悲戒杀。而大乘佛教更是主张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普度众生,这种观念与中国儒家伦理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相结合,被视为当今全球伦理的“金规则”。佛教的和平、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道家道教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这是道家在生态伦理领域的突出贡献。其生态伦理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物我为一的整体观念,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热爱自然的伦理情趣等几个方面。道家生态伦理中的有关理念和合理内核,不仅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对化解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构建和谐世界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与当代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思想的相互衔接提供了可能。
七、武义佛教文化遗产及其现代价值(41)
(一)武义佛教文化遗存概况
历史悠久:佛教最早传入武义的具体时间,有关方志文献并没有详细记载。1990年出版的《武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认为,武义佛教“晋代已传入”。晋代阮孚在明招山舍宅建寺,此即后来的惠安寺(明招寺),是为浙江地区最早的寺院之一。可见,这一时期佛教在武义已经十分流行。不过,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并不能充分反映历史悠久的武义佛教文化之实际。
据有关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吴国赤乌年间)浙江地区就建有不少佛教寺院。如海盐金粟寺、慈溪五磊寺等等。而与武义距离相近的仙居县,有座“石头禅院”则建造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至少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武义。
佛教传入武义之后,在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武义佛教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五代两宋时期是武义佛教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明清时期,武义佛教文化仍然比较兴盛。清末以来武义佛教呈现出衰败之势。
遗存丰富:武义的佛教文化遗存,包括特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即使是在中国佛教整体上呈衰落之势的清代,据嘉庆《武义县志》统计,武义(不包括后来并入武义的原宣平县)仍有佛教寺院43座,庵(院、堂)27座。另民国《宣平县志》录有宣平境内寺观45处,庵堂8处,且大部分为佛教寺院。除了一些保存完好的佛教建筑(寺、塔)之外,武义历史上也是高僧辈出。这些都构成了富于地域特色的武义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影响重大:武义现在的佛教文化遗存,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都十分突出。这里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延福寺,也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发宝象龙塔;而且明招德谦禅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特别是在中国禅宗史上地位重要,影响重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为我们今天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二)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与现状
据2005年我们所作的调查统计,武义现有佛教文化场所(寺院等)十多处。不过,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着重关注的是那些保存较好,或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在历史上影响重大以及对武义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遗存。以下即按照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指寺院、塔等)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指佛教人物、佛教思想文化等)两大类的划分,重点介绍在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武义佛教文化遗存。
1 .佛教物质文化遗存
(1)延福寺:位于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的福平山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僧宗一创建,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1190年—1194年)赐名延福。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观音堂和两廊。雍正八年(1730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多次修茸大殿,并增建天王殿和两廊厢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观音堂。现存的大殿重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大殿内有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铸造的铁钟,观音堂前存元代石狮一对,寺内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刘演写的《重修延福寺记》和明天顺七年(1463年)陶孟瑞写的《延福寺重修记》石碑两通。现在的山门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延福寺建筑群,按中轴线依次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两侧厢楼,殿间有长生池、观间堂,后有石涧井。
(2)明招寺:位于武义县城以东3公里处的明招山上。原系东晋咸和初年(326左右)阮籍的曾孙阮孚弃官隐居明招山时舍宅而建,初名惠安寺。为浙江省境内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六朝时,惠安寺废圯。五代后唐时期,高僧德谦禅师来此“开山聚徒,乃复其旧”,改寺名为“明招寺”。德谦禅师驻席40余年,使之成为当时名闻东南的禅宗祖庭。南宋时,理学家吕祖谦等亦来此聚此讲学,明招文化由此勃兴。至元明时期,因主持无人,逐渐衰败,沦为荆棘蔓草,朱吕讲堂亦无存。至清康熙年间始重修明招寺大殿、朱吕讲堂、蜡屐亭等。乾隆年间奉敕改为“智觉寺”。至解放初期,明招寺尚有前殿、大殿、后殿和阮公祠,朱吕讲堂三进,东西斋房各五间,另有禅房、丈房、僧寮等建筑多间。
(3)台山寺:位于柳城北二十余里的云华乡台山顶,又称乌岩寺。据清乾隆《宣平县志》,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年),为号称伏虎禅师的高僧清辨禅师募建。伏虎禅师于此每骑虎下山,复于台山下创净妙寺。相传其募建二寺完工后,其虎为乡人所杀。后得知此为禅师坐骑,遂舍田十亩赔偿,至山中有“赔虎丘”犹存。明崇祯十二年(1639)改名真净庵。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僧悟洪重建,复名台山寺。光绪十一年(1885)僧云栋偕同潘登魁、陶鹤胜等募建前殿。现尚存有清前叶的建筑若干,寺壁上书“龙云虎风”四字,苍劲有力。东西有厢房,并有观鱼阁,池中有各种小鱼,称“观音鱼”。观音阁内有一水井,名曰“仙灵井”,水清味甜,从不枯竭。
(4)普照寺:座落于武义县柳城镇西北。据民国《宣平县志》,寺建于唐会昌六年(846),僧月庵募建,始名“福田”。宋元以来迭有隆替,宋祥符元年(1008),敕为今额。至明成化十年(1474)以来,僧大广等先后重建了禅堂、大殿等。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僧挺然重振该寺,制甚显敞。道光十九年(1839)住持僧空翠,董事郑怀贤、俞宗焕、郑成贤、潘忠精等募捐重建前殿后堂,并建楼房十余间。该寺历史悠久、周边景致优美,相传曾有十二景:石犬眠云、午溪印月、隔浦村烟、沙湖百鹭、鹫岭丹枫、榅样雪献(加山字边)、迥龙松涛、碧池翠、鳌冈晴眺、云居梵馨、金山夕照、仙台晚霞。现仅存后殿,其余均废圯。
(5)龙福寺:位于武义柳城镇西,旧名隆福寺。清光绪十五年(1889)于龙潭中得明正德七年(1512)寺碑一块,据碑文记载:寺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时有乡人祷雨于此,岁得大稔。于是僧月鉴募缘创建隆福寺。并上其事于朝廷,改名“龙福”。得碑后,邑绅即募建前后殿三楹。数年后复建左厢弓楹。寺中有石池,圆广二丈许,水自石罅出,清洌异常,长流不竭。现代史上,龙福寺还是宣平人民革命的纪念地。据《柳城镇志》记载:1927年8月,第一个****宣平党支部成立后,曾在龙福寺举办青年读书会。1928年4月,****宣平县委在龙福寺召开区委、支部负责人会议,潘漠华、曾志达、吴谦等到此开会、讲课。1936年农历9月27日下午,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带领150余人,从遂昌来到龙福寺开展革命活动。2003年经有关部批准寺院恢复重建。
(6)清修寺:位于云华乡清湖村。早在晋太和年间(366—371)寺已存在,为武义最早的寺院之一。南朝梁大通三年(529)年重建,后屡加修茸。清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后殿。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前大殿。民国五年(1916)复建山门,现仅存前大殿。寺对面有石溪,处石溪八景之中。溪边有古樟,老枝盘曲,有修竹,滴翠曳风,环境十分清幽雅静。
(7)石鹅岩:位于武义县城西七公里处的桃溪滩乡,景区内有多处佛教文化遗存。建于唐代天佑年间的慈航洞府,傍岩依洞,气势不凡,虽历经沧桑仍风貌依然,是浙中南禅林古刹的典型之一。景区内原有教隆寺,宋熙宗年间建,万历二十七年重建。
(8)发宝象龙塔暨香山寺:发宝象龙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历时三年建成。塔本称浮屠,原是藏佛舍利之所。塔所在的武阳镇城金鞍山原有香山寺,是五代后周显德贰年(955年)由僧人道元建造的。宋淳熙十五年(1188)僧梵元等相继修茸该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僧德瑞及乡绅等建书院于此。相传新官到任,须于此更衣进城。然因香山寺一直无塔,故邑人据风水先生所言而募建此塔。不过此塔成之时,时武义县令张国裳在为之取名时却据儒家文化之义将其命名为“发宝象龙塔”。(42)
(9)万石院毓英宝塔:原名毓英塔,坐落于武义县城东十公里处的白溪乡万石院村北的坡岗上。整座塔保留较为完整,塔高约25米,六面七级,砖结构。造型与发宝象龙塔类似,然塔身略小,里面空心不能攀登。建造年月已失记载,然根据塔的建筑风格与造型特征,可推测为明朝时期的作品。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10)巽峰塔:坐落于柳城镇麻济村南的小山上。据民国《宣平县志》,该塔建于清道光年间,由知县李寿榛建。塔高约30米,七层六面,每层有窗口,现保存完好。
(11)其他寺庵遗存:金公岩、宝泉寺、汤山寺、云居寺、青云庵、大通寺、明王寺、福海寺、白云庵、扶龙庵、观音寺等等,由于影响不大,且大多已不存,因此此处仅列名录,其余从略。
2.佛教非物质文化遗存
(1)明招寺与明招文化(武义文化)
五代以来,以明招寺为主要基地而形成的“明招文化”,是武义历史文化的象征。传统的“明招文化”,内容涵盖了儒(理学)、道(武义的隐逸文化)、佛(德谦禅师的禅学)三教文化,也突出地反应了唐宋以来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儒佛道三教融合会通的大趋势。除明招寺以外,保存完好、作为武义城标的“发宝象龙塔”也典型地体现了“武义文化”的融合、和谐“三教”文化的特征。
(2)德谦禅师及其禅学思想
德谦禅师是武义历史上最重要的佛教人物。德谦禅师,义乌人。俗姓柳,年十二出家于资福院。后梁贞明(915—921)中至闽受罗山道闲之印可,为青原行思之法系。曾任婺州智者寺首座。后住于武义明招寺达四十余年,“道声远播。众请居明招山阐法。四方来禅者盈于堂室。上堂全锋敌胜,罕遇知音。”(43)以左眼残疾,人称“独眼龙”。
德谦禅师是中国佛教史(禅宗史)上的著名高僧,其事迹在《景德传灯录》卷二三、《联灯会要》卷二五、《传法正宗记》卷第八、《五灯会元》卷八○、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九、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及清《雍正皇帝御选语录》等禅宗文献中均有记载。《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五还收录其诗三首。由此亦可见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之大。
(3)台山寺与伏虎罗汉文化
降龙罗汉、伏虎罗汉是宋代以来在我国江南地区比较流行、富有中国特色的罗汉形象。在唐宋以来的罗汉画像、罗汉雕塑中多有表现。浙江地区是罗汉文化比较流行的区域。台山寺创始人清辨禅师有“伏虎禅师”之称,为“伏虎罗汉”之化身。国内的伏虎罗汉道场主要在江南一带,除武义台山寺之外,浙江境内的伏虎罗汉道场还有湖州的道场山万寿寺等。
(4)宣莲与武义佛教文化
宣莲因产于原宣平县(今属武义县)而得名,宣莲始种于唐朝显庆年间,至清嘉庆6年立为贡品,是我国的三大名莲之一。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自佛教产生之初,莲花便与佛教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如佛祖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就与莲花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佛经中将荷花的自然属性与佛陀的教义相类比,在《华严经》中将荷花总结为四义(香、静、柔软、可爱)与四德(常、乐、我、净)相应。《三藏法教》中还将荷花的优点与菩萨的十善相比。将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莲台,佛龛称莲龛等等,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禀性得到了佛教的肯定。如今,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莲花也是寺院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在宣莲最初种植的唐朝,正是我国佛教(也是武义佛教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明确的历史资料记载宣莲的最初种植是否与佛教有关,但“宣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佛教文化当是毫无疑问的。
(5)其他佛教人物
除德谦禅师之外,见诸史籍的其他武义佛教人物还有:
晋·支大士:又作支道士,晋时灵异僧。据《武川备考》“人物”:“有支客(来自大月支的商人)贩石灰,一日见乡民祷雨,笑曰:何不来问我?问其所需,曰只作小粽为供足矣。少顷,设几筵置供具,呼众曰汝辈欲雨,可言其界。众遂指之。支取麻桔为标志,以手捬三按,继时大雨如注,而不出其标。既而隐白华岩石室中,僧服儒冠道履,人呼为支大士。逝后葬藤湖,仍为立庙。后墓发,只存铁拄杖,一白花甆瓶云。”(44)在武义县项店乡华山村的白革山有座“大士庵”,相传为昔日支大士所居。此地原有大士岩等十景。庵前还有一座石窟,相传是支大士的佛座。
西晋·牧牛和尚:普宁寺僧,严戒行,通经律,尤善医术,富者授以方,贫者济以药,不望报答。
五代晋·义照禅师:温州人。晋开运二年(945)来武义,创建金柱寺。善解“回互”之说(指事物间相互涉入,相依相存,无所区别,相当于华严宗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徐元吉、无住禅师:元人徐元吉,字佑之,善法术,为武义双岩寺开山祖。据《双岩永镇庵记》、《双岩石室残庵记》、《无住禅师塔铭》记载,徐元吉“得秽迹如来真言”,为人祈祷治病,救济众生,声名远播。武义西大慈寺的义然法师患足疮多年,多方求医问药无用,忽然听说徐元吉的神妙,便远迎至山。徐元吉称乃双岩妖精作祟,于是登双岩驱邪祈祷,无不感应。各地的善男信女闻得如此神奇,于是广为布施,塑佛像,兴香火。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徐元吉在双岩创“永镇禅庵”道场。时县尹许广大为此庵书写碑文,衢州路常山县的达鲁花赤(元代派出到地方的行政长官)伯颜(蒙古人)题写篆额、饶州路照磨(地方监察之官)刘文庆撰写碑记。后来,徐元吉在双岩石室授徒,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其弟子无住禅师修缮禅居,称其为“石室禅庵”,并延请东阳文人陈樵作记。
无住禅师,名德定。吴江全氏人。十岁时在净慈寺出家,十五岁于金华圣寿山从千岩长公受具足戒。因痫疾而得徐元吉治愈,且因武义双岩之胜,然虫蛇为害,遂依徐元吉而师之,往双岩建道场,驱虫蛇。
明·深谷和尚:深谷和尚,乌伤(今义乌)人。自少随父亲至山中,性朴鲁,不读书而至孝天成。父殁后结庐于父墓所在的山麓,面壁二十余年。有石余和尚见而奇之,曰:“此翁梅熟时也”,收为弟子,并授以云门宗风。初不识字,忽能诗,且善书。于佛陀庄严妙相三十二种无不通晓。住去门显圣寺,不立戒、不说法,终年在寺中趺坐如泥塑人一般。著有《漫言语录》行世。
(三)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保护现状
清末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于战争(太平天国)及其他人为(特别是“****”期间)的因素,我国各地的宗教文化破坏十分严重。武义的佛教文化遗存也同样在近现代遭遇到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落实宗教政策以来,武义的佛教文化遗存也陆续得到恢复。
1 .延福寺:延福寺的历史地位与文物价值十分突出。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延福寺成为政府保护的重点对象。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延福寺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破“四旧”,把延福寺佛像拆得一干二净,仅佛台幸存。1996年11月,******公布延福寺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国家文物局对延福寺大修进行立项。2001年12月大殿修缮工程全部告竣。
寺内还另藏有其他重要文物多件,有些还与武义著名道士叶法善有关:
大历铜钟:属道教文物。唐大历十年(777)为纪念道士叶法善而铸造。用铜1500斤,高1.28米,原挂于冲真观内,后移柳城文化站。今藏于延福寺。
追魂碑:相传为唐开元5年(717)年道士叶法善为祖父叶国重所树。碑高2.2米,宽0.8米,厚0.13米。上呈半圆形,上部正中刻八卦符。碑文楷字竖书阴刻。关于该碑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宣平县志》,叶法善尝请书法家李邕撰文,“文成,求书不允。于是夜追其魂书之。(书)未竟钟鸣,至丁字下数点而止。刻毕,法善持墨往谢。邕惊曰:‘如以为梦,乃真邪。’”故此碑又称丁丁碑。(45)
铁钟一件:宋宝祐二年,铁质,旧藏,完整。
石狮子一对:元代,青石,旧藏,完整。
附属文物还有,刘演撰《重修延福院记》石碑1只,元代,位于东厢房北次间。
2 .明招寺:据《武义县志》和《武川备考》等文献,在解放初期明招寺尚有山门、前殿、大殿、后殿、禅房等,寺边有朱吕讲堂、亭阁等许多古建筑。然而在五十年代“******”和十年****期间,明招寺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建筑被毁。如今仅残存“朱吕讲堂”、传薪亭等。
3 .台山寺:保留有清代建筑若干。与净妙寺一起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区,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发宝象龙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自建成后380多年内,未经修理,1984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拨款大修。《嘉庆武义县志》卷九载《发宝象龙塔记》(张国裳撰)。另,保存完好的万石院毓英宝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价值分析与现实意义
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特色鲜明,价值突出。以下主要从佛教文化遗存的社会文化意义和经济及旅游价值等角度来分析。
1 .佛教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武义佛教文化是吴越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德谦禅师、明招寺及延福寺等,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德谦禅师,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发掘。
现实意义:武义佛教文化是武义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武义佛教文化,武义的历史文化就显得单薄得多了。探索和发掘武义佛教文化,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和积极内涵,也是今天我们建设“明招文化”的历史依据。
社会意义:“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佛教文化的和谐社会功能尤为突出。
2 .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文化及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大多数武义的佛教文化遗存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文物)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旅游)开发价值。如浙中胜地台山寺、石鹅岩慈航洞等皆是所在景区内的旅游亮点和吸引力。而作为武义县城标志性建筑的发宝象龙塔,保存完好,内设扶梯可登至塔顶。每年到此游览登塔者络绎不绝。这些都为我们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以下分别以若干重要遗存来说明其价值:
(1)延福寺、发宝龙象塔的佛教建筑价值
延福寺的佛教建筑价值十分珍贵。大殿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最为久远的珍品,殿方形,分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柱为棱形,侧脚有防震功能。柱础,一为雕饰宝相花的覆盆柱础,上加石(石质);一为(石质)形柱矗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鹰嘴。平梁与金柱之间加弓形月梁,起搭牵作用,此法开江南弓形梁之先声。四周墙壁绘山水壁画和行草书作品,多为明代佳作。山门、天王殿和观音堂为清代建筑,装饰富丽堂皇。此外,寺内还藏有大历铜钟等珍贵文物多件。可以说,延福寺的独特的建筑价值不仅是省内仅有,而且也是保存完好的我国现存佛寺建筑中最为珍贵的杰作之一。
在武义佛教文化遗存中,除延福寺、发宝象龙塔等具有较高的佛教建筑价值之外,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发掘研究的是其非物质文化遗存。
(2)德谦禅师、明招寺、发宝象龙塔与“明招文化”价值
“明招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儒、道、佛三教之间的“融合”、“和谐”。唐宋以后中国文化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这在“明招文化”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就本专题来说,主要体现了武义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理学)的“融合”、“和谐”的特征,此亦当为明招文化的特色和价值。到目前为止,“明招文化”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然而,就其内在价值而言,它不仅可与历史上省内著名的永嘉学派、浙东史学等区域文化(学派)鼎足而立,而且在“三教融合”这一方面更具有代表性。
第一,德谦禅师与“明招文化”:德谦禅师既是一位佛学大师,在中国佛教史,特别是禅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建筑学家等等。其思想与宋代武义理学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他对于明招文化的贡献巨大。
第二,明招寺、发宝象龙塔是“明招文化”的象征。作为名闻东南的禅宗祖庭明招寺的佛教文化及其理学思想文化、发宝象龙塔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都十分具有象征意义。
(3)台山寺的潜力与价值
虽然台山寺现存的古建筑不多,文物价值有限。然而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说其潜力巨大,值得重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伏虎罗汉”道场。据清乾隆《宣平县志》,台山寺为宋乾德年间(963—968)伏虎禅师清辨募建。此事又见载于(清)李仁灼所撰的《台山游记》,谓台山寺“山以台名,盖仿佛天台之胜也。其开山则伏虎禅师,今‘显神岩’有遗像在”。台山上至今还保留有不少与伏虎禅师有关的遗迹,如“伏虎岩”、“赔虎丘”等等。因此,台山寺的“伏虎罗汉”文化,具有进一步发掘的价值。
第二,风景秀丽。寺院位于台山之顶,寺外古木参天,茶园翠竹郁郁葱葱,风景十分宜人。寺院西南的陡崖上,修有二百多级台阶,号称“步云梯”,直达石板岭,沿梯而上,不禁使人有扶云登天之感。台山景区有著名的“台山八景”:步云梯、来翠亭、悬镜屏、显圣岩、伏虎石、天然池、挂榜岩、双树门等旅游胜地。因此,该寺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4)“红色旅游”概念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说,武义的佛教文化遗存还具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概念。现存的武义佛教遗存之中,有不少遗存还曾是当年红军活动的场所,兼有“红色旅游”概念。如延福寺、石鹅岩景区内石洞(慈航洞)被称为“红军洞”。
以上内容,无不说明了武义佛教文化遗存的巨大的潜力和价值,这些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发掘和探索。
(五)武义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总体原则: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应用。
1 .深入发掘、研究武义佛教文化遗存工作,打响“明招文化”的品牌。武义的佛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然而研究工作却十分欠缺。特别是关于武义佛教文化遗产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如关于德谦禅师等武义宗教人物的研究;“明招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从区域角度来说,武义南部即以柳城镇为中心的原宣平县属地的佛教文化遗存研究更为薄弱。
2 .整合武义佛教文化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服务于武义的社会经济建设。
武义的佛教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然而相比省内其他地方(如天台、新昌等),其整体优势还不太明显,亟待整合。尤其是境内以柳城镇为中心的原属宣平县所辖区域的宗教文化资源更为丰富,潜力优势也更为明显,更加具有整合潜力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3 .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设想:
(1)开发利用原则:根据目前武义佛教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佛教文化遗产,应采取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利用若干处佛教文化资源;从区域角度来说,应加大武义南部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
(2)延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特色鲜明、影响重大、潜力深厚,同时保护的难度也较大。鉴于此,可在延福寺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将其建成为中国首座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建筑博物馆”:以图片,实物等形式,介绍中国佛教建筑中的精华部分。
(3)亟待恢复明招寺(智觉寺)、重点恢复建设台山寺。
理由与论证:
a.虽然武义的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然而,目前武义宗教场所的现状却是:尚无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寺院。因此,在武义境内恢复建设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寺院,不仅可以满足当地信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需要,而且对聚集人气、发展武义的文化旅游从而带动武义的地方经济皆具有重要的意义。
b.从武义佛教文化遗产的历史影响和武义佛教寺院的整体布局来看,本课题建议重点恢复明招寺、台山寺两座寺院。
c.明招寺在中国儒学史、中国佛教史上皆有重要影响,是武义县有史以来的最高学府和武义文化的策源地。可以说,明招寺是“明招文化”的象征。因此,恢复明招寺当在情理之中。然而,由于明招寺与武义理学文化的独特关系,恢复明招寺必须考虑到其中所蕴含的理学文化的特色。
再从布局方面考量,本专题建议在恢复明招寺时,以发掘其中的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明招文化”为重点,在建筑上象征性地恢复,而重点恢复台山寺。
台山寺位于武义县南部山区,是原宣平县所辖范围,这里是山川秀丽、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奇峰林立、深谷幽潭、湖光山色。同时该区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多元而丰富,以往人们比较重视宣莲文化、畲族文化、道教养生文化、陶渊明的田园文化、茶文化等,而对佛教文化及其巨大的潜力优势有所忽略。
而台山寺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如前所述,台山寺历史悠久,是“伏虎罗汉”道场,同时其人文景观又与秀美宜人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比较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
另外,南部地区经济比较弱,重点恢复建设可以旅游带动武义南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