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是人通过社会联系而获得他人或团体的支持,也就是个体与他人或团体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不但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也会改善个体面对心理和社会刺激时的适应和应付能力。
有人研究了4653例成人社会支持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客观的、实际可见的支持和主观的、心理或情感上的体验,如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其特点是,不同群体对社会支持主体的需求不同,如对战士来说,来自排长或连长的支持和鼓励,比来自一般战友显得更为重要;不同的社会支持主体提供的支持形式在不同情景下作用不同,如同学提供的支持对处理家庭问题不如对非家庭问题有效;个体对不同支持主体给予的支持的理解不同。
此外,同一类的心理社会刺激发生次数越多,造成心境变化的强度就越低,对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就越小。这是因为个体已经积累了多种适应和应付能力的结果。
第二道防线——心境调适。
一般来说,积极的认知评价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样,消极的认知评价也将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即使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引起了消极的情绪体验,也不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愤怒、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本身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正常心理反应。
人类如果没有这类情绪反应,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特别是当这些情绪波动是短暂的、轻度的,人体完全可以通过心境调适让情绪活动恢复正常。但是,当负性认知评价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心境调适的能力时,就会出现焦虑、抑郁、否认、猜疑等负性情绪反应,就可能导致躯体病变。
有两种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可以致病。
第一种是突然性的超强度紧张刺激。比如,亲人突然死亡、生活中的意外伤亡、威胁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等。这种应激刺激达到极高程度,可以突然性地突破心境调适能力的极限,使机体丧失适应能力,进而导致生理学方面变化。
第二种是持久性的劣性刺激。劣性刺激接踵而来,或某种劣性刺激导致长期的不良心境,压抑的情绪反应得不到必要和有效的疏泄等,以持续累积的方式逐渐攻克心境调适的防线,使机体损失自我调节功能,失去心理平衡,继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紊乱和机体器官的病理改变。
另外,在同样应激刺激条件下,人与人在情绪反应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第三道防线——生理屏障。
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激发负性情绪体验而引发一系列躯体生理生化变化,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这些生理反应是人体动员全身潜能以应付面临的刺激的生理屏障。
在心身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过程的研究中,生理屏障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生理始基和生理中介机制。
生理始基指的是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机体的生理学特点。例如,在溃疡病的发病中,胃蛋白酶原增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调查发现,发病前,溃疡病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很高,由此推测,胃蛋白酶原增高可能是发生溃疡的生理始基。假如只有心理社会刺激,心理屏障遭到破坏,但没有溃疡病的生理始基,也不会发生溃疡病。
另外,心理社会因素以各种信息形式作用于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又是通过生理中介机制,使各器官产生病变。比较重要的中介机制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五、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预防应当同时兼顾心、身两个方面,从早做起。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当同时兼顾心、身两个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预防应从早做起。
按照预防医学的观点,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三级。
1.第一级预防是防止心理社会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
《内经·上古天真论》上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提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一般就不容易患上心身疾病。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应也是越早越好,一般来说,最好能够从儿童时期开始。所以,家长和老师应注意培养、教育儿童乐观向上、关心他人、互相爱护等健康心理,耐心纠正儿童可能产生的偏离心理,对防止儿童时期情绪障碍和成人期的心身疾病都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对于成年人同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第二级预防是防止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心理失衡阶段发展成为功能失调阶段的重要措施,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第二级预防的核心。
祖国传统医学特别重视对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华陀的《青囊秘录》一书中早有“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医其病”的论述,又如,《汉书·昭明文选七发》中记载:吴客只以要言妙道劝导生病的太子,使之幡然悔悟,端正了思想,放弃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使身体恢复了健康。这些都表明祖国传统医学在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方面早已开了先河。
3.第三级预防是针对患者在经历心理失衡、功能失调进入躯体疾病阶段情况下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这个阶段一方面依靠有效的药物,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估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作用。
此外,也可以将心身疾病的预防划分为个体预防和社会预防两个方面。个体预防是针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的,包括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辨别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以及培养健全的性格等。
心身疾病的个体预防还包括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有目的地丰富个人生活经历,学会一些缓解心理刺激的技巧,如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等,提高个人的社会忍耐力以及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因为协调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加社会支持,也会帮助改善个体认知能力,缓解情绪体验的强度,疏通负性情绪外泄的渠道,促进良好情绪的保持。
另外,有目的地培养个人良好的情绪防御机制,提高个体抵御挫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强刺激作用下,懂得采用合理化手段,消除内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和痛苦,从而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社会预防是通过改善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形成优良的社会氛围,避免人为的精神创伤,以此来达到预防心身疾病发生的目的。
心身疾病的治疗要兼顾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诸方面。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性疾病,所以,原则上心身疾病的治疗应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躯体疾病治疗、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三者相互配合,可获较佳疗效。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有所侧重。或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精神药物治疗及躯体疾病治疗;或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许多心身疾病都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躯体治疗措施。每种心身疾病都有其药物治疗常规,应依病情具体实施。例如,支气管哮喘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高血压采用降压药治疗,溃疡病采用制酸剂治疗等。由于这些疾病都有组织结构方面的病理改变,躯体治疗一般能够缓解症状,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疗效可能不理想,停止药物治疗后症状很可能会复发,所以,非常需要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精神药物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影响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但对正常精神活动无明显影响的药物。注意:精神药物的应用应当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应遵循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其重点包括减轻自身的抑郁、失望、焦虑、否认、依赖等异常心理反应,学会情绪表达,并以新的认知取代旧有的错误认知。适当的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异常心理,促进机体的代偿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使躯体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精神支持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自我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心理分析、认知疗法、暗示疗法等。可依据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