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15162600000036

第36章 第25种能力 适应环境(1)

自然界里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

——(英国)达尔文

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英国)休谟

卓越的人的第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国)贝多芬

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本领。现代社会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人难以把握,环境随时都可能变得陌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根本就无法在将来的竞争中取胜,反而容易被淘汰。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里尼博士指出,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知道,在现实的社会中,大人不可能总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所以,父母如何让孩子迅速适应环境,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适应环境不是一味地“顺从环境”,根据环境条件改变自身、调节自身,试着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才是其本意,才能真正生存。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创造环境。

有一个在海关工作的小职员,虽然每天都辛辛苦苦地拼命工作,但依然没有保住他的饭碗。他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一言不发地呆坐着,不知该如何向太太说明这一切。

谁知,当太太知道了这些后,并没有半句怨言,反而高兴地对他说:“这不是很好吗?省得你自己狠不下心来辞职。这样你就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从事你喜欢的写作了。”

小职员想:是啊,不管怎么说,那份工作已经失去了,别指望再抓住它了。那就在写作方面一展身手吧!于是,失去工作的他,变得比原来还要繁忙,即使是深夜降临的时候,他也依然俯身案前奋笔疾书。

终于,一部令美国文学史为之震撼的鸿篇巨著——《红字》诞生了,这位失去工作而成为作家的人叫纳撒尼尔·霍桑。

可见,一个人无论怎样恋恋不舍曾经的工作环境,无路怎样对其牵肠挂肚,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面对现在,迅速适应新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

生存本身就是各种矛盾的冲突组合。一旦一个人真正想通了这个道理,了解并且接受了生存会困难重重的事实,那么在面对坎坷时,他也就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而所谓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人们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一种能力。

鳄鱼似乎并不招人喜欢,然而,鳄鱼却是恐龙时代的动物,在世纪更替中,许多物种灭亡,但鳄鱼却存活了下来;“变色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变,善于伪装自己,但是,这种动物却能通过了解环境,迅速调整外观色彩来保护自己;波尔山羊能在干旱季节、缺乏饲料的情况下生存,还能爬上树干采食,它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山羊品种,几乎能适应多种类型气候;在茫茫戈壁中,仙人掌为了抵御烈日暴晒,避免水分损失,将叶子进化为针状;骆驼为了适应长时间缺乏水和食物的环境,开辟了将营养储存在驼峰里的生存方式……归根结底,这些物种之所以不灭,是因为它们都有一种赖以生存的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样的道理,人类也应该做到在哪里生存就在哪里扎根。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也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生存得更加惬意。

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一种标志,更是情商高的一个特征。对于孩子来说,适应能力主要是指对新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呢?

培养方法一:指导孩子学会正确分析环境

哲学上讲,内因是变化的本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客观的环境是首要的、基础的条件,是一切生存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所以说,正确地分析环境对适应环境而生存极为重要。

比如,太空环境缺氧,宇航员要想生存就要备足氧气;在野外环境遭到野兽攻击的可能性很大,要想生存就要有效防止被伤害;未来社会是信息的时代,要想更好地适应,就必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父母要告诉孩子,所有这些为适应所做的准备,都是从分析环境开始的。不对客观环境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就不能准确地找出调整的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适应。

父母要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环境的判断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规避伤害,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更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关键,认识事物的本质,淘汰那些与自身生存发展关系不大的无用的刺激。做到这些,孩子就会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能更好地把握生存的自由。

培养方法二: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保持微笑

每个人都难免会接触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孩子也不例外。在陌生环境里,绝大多数人都习惯板着面孔,保护着原本脆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陌生环境依旧陌生,人们所担心的那种“危险”依旧潜伏在周围,而自己却已经疲惫不堪了。

其实,如果学会在陌生环境中换一副表情,尝试对陌生的一切都微笑一下,会不会更好些呢?

在一家宠物医院的候诊室里,许多顾客带着宠物准备注射疫苗。没有人聊天,也没有人低声攀谈。时间在候诊室里仿佛特别漫长,在沉默中,人们开始焦躁起来。这时,一位女士带着她9个月大的孩子和一只猫走进来了,她坐在了一位先生身旁,而那位先生坐立不安,不停地四处张望,已经等得很不耐烦了。他突然发觉,那个孩子正抬着头注视着他,咧着嘴对他天真地笑。于是,他不禁也对孩子笑了起来。然后他就跟女顾客聊起这个孩子和他的孩子来。很快,整个候诊室的人都聊了起来,整个气氛从乏味、僵硬转变成了愉快。

这是从一个微笑引出的整体的和谐和愉快!在陌生环境中,如果能让孩子保持微笑,就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坦然。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多一些真诚和友善,不用去伪装。当他送出一个微笑时,就会得到一个甚至多个微笑,内心就不会再疲惫和紧张,人与人之间也会变得更为默契。这样,他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将是融洽和温暖,而非陌生和冰冷。

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这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因为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表情,是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它源自善良、宽容、坦荡、大度和无私的心灵。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礼赞。

教孩子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他就会学会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就会拥有一把开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就会赢得成功的力量,找到一个新的起点,直面人生的挑战。

培养方法三:让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学会学习

在新环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让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接近这个新环境的步伐。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青少年在一个新环境中学习、工作或生活已有一段时间了,却仍然无法和周围的同学、同事、邻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不能适应和融入新环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