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魔鬼藏于细节
15163200000006

第6章 创新源于细节(1)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以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溥弱环节,以小事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1.以小事为突破口

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们忽略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问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彻底的改观。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 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儿”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的新产品,竟使整个公司因此而度过了难关。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

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束缚我们的创新思考。

以小事为突破口,改变思维定势,你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慧眼识“缺”

足球场上,不时地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甲队高手云集,又在主场作战,按理该稳操胜券;但乙队偏偏在没有“国脚”等大牌明星压阵的情况下,竟出人意料地在客场打败了对方。

这就是人们常常津津乐道的“冷门”。

冷门的造成,是对方在防守上出现失误造成的。因这种失误使自己的球门大开,被别人抢占了先机,乘虚而入。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所忽略的某个冷门,瞄准知识链条上的某个薄弱环节,抓住前人因种种原因放弃或疏漏的项目,以此为进攻的突破口,乘虚而入,巧作文章,终能取得重要成果的事例很多。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马洛利公司任职的卡尔森,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的毕业生。因他常见到公司的同事在复印文件的过程中,时间占用过多,劳动强度很大,本该轻松完成的工作,成了令人头痛的麻烦事,便想改进一下复印方法。他做了很多的实验,但却没有成功。

后来,他改变了做法,暂时停止了实验,而用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钻进纽约的图书馆,专门查阅有关复印方面的发明专利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查找,他意外地发现,以往进行的复印,都是利用化学效应来完成的,还没有人涉足到光电领域。利用光电效应比利用化学效应,从理论上讲,效率要高得多。显然,这是复印研究开发中的一大缺陷。

他瞄准这一缺陷开始进行大量的实验,将光的导电性和静电原理相结合,终于取得了成功。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例。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一次听演讲后,知道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为了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找来了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理论的资料,然后这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研究了一个多星期,寻找别人在这方面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弱点。

后来他发现,所有的文献都只是研究一维空间中的孤子,而在他所熟知的物理学中,意义更广泛的是三维空间。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和漏洞。

对此,他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并用这套理论处理三维空间的某些亚原子过程,终于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李政道教授深有感触地说:“你们想在研究工作中赶上、超过人家吗?你一定要摸清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的缺陷。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需要有“慧眼”看得更细,需要后来者站得更高,需要的是对己知的不满足和对未知的强烈好奇。

3.追根究底,顺藤摸瓜

于小事追根究底、顺藤摸瓜,这需要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英国摄影师迈布里奇是一个赛马迷。

1872年的一天,他同一个很好的朋友因一个问题在赛马场上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两人争论的原因是:马在全速奔跑时,四蹄是否完全离开地面?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他们商量决定,用照相机将马奔跑一段路程的情景如实地拍摄下来,然后再根据照片分析看到底谁对谁错。

于是,他们在赛马场的四周架设了24台照相机,每台照相机的快门都用一条线连着,当马将线绊断时,照相机的快门自动按开。照片拍出来后,他们按先后顺序一一列好,经过仔细观察,最后两人一致认定,马在全速奔跑时,四蹄完全离开了地面。

虽然两人的争论有了一致的结果,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意识到就此追根究底、顺藤摸瓜,可能还会有一些新发现。后来他们将拍下的照片等距离地镶嵌在一个圆盘上,同时用一个圆圈作反向转动,这时两人惊奇地发现,相片中的马竟然真的“奔跑”了起来。

不久以后,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得知了此事,经他进一步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放映机问世了!

所谓的“追根究底、顺藤摸瓜”,就是抓住己知的线索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迈布里奇两人至争论有了结果就浅尝辄止,不再顺藤摸下去,也许电影放映机不会那么顺利地诞生。

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抓住一项具有广泛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产品,就其某部分或某环节,沿着该思路想下去,也会开发研制出许多新产品来。

洗衣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自从市场上出现了洗衣机后,科技人员沿着洗衣机这根“藤”,开发出了“甩干机”,“烘干机”,“洗衣、甩干二合一自动洗衣机”,“洗衣——甩干——烘干三合一自动洗衣机”,以及不用水的“干洗机”等一系列新产品。沿着洗衣机的这个“藤”的“枝蔓”——洗衣用品进行开发,又生产出“增白洗衣粉”,“高级低泡洗衣粉”,“超浓缩洗衣粉”等等。

因此,沿着“某一链条”乘势前进,扩大战绩,以求获得一系列相关的成果,是“追根究底、顺藤摸瓜”的主要目的,但终究需拥有能去发现的眼光。

4.发散思维

我们的身边,常有很多这样的人:什么事到了他们手,总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真是令人羡慕。

为什么人家那样聪明伶俐呢?

是他们善于利用发散思维,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正确的思维将有助于我们探索和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

而对事物本质的发现,又常常依赖于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其它事物。通过发散思维,可以从大脑庞大的信息库中检索、提取出对思考和解决当前问题的各种有关细微的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充分的准备。它能扩大创新思考的范围,使创新思考活动能多角度、多渠道、多侧面地展开,最终能寻求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发散思维,就像手中转动的万花筒,每转动一次,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新图案,得到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新设想。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们仅举其一。

1977年夏天,青年农民雷安军在塑料大棚里拉西红柿的蔓秧时,发现长势正旺的西红柿植株上又冒出了许多小腋芽,一般情况下,对这些小腋芽要像棉花一样“打杈”了。

可雷安军这时却灵光一闪,联想到有一本书上做过这方面的讲解,并附有插图,青椒秧老了以后,打掉旧的枝叶,还能再次发出青芽,这叫残株再植。

于是他想,西红柿同青椒相似,同属茄科植物,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

他开始着手实验;把西红柿的叶片统统打掉,使它们成了“光杆司令”,然后一连几天浇水施肥松土。一星期后,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这些光杆都长出了新枝和嫩叶。

经过他的精心培养,这些残株又结出了累累硕果,亩产11113.5公斤的产量中,有 2000公斤属于残株再生。

这样,不但使产量大幅提高,还延长了两个月的上市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0年他种植的西红柿亩产达到19081.8公斤,成为全国亩产西红柿的状元。

雷安军运用发散思维取得了丰硕成果。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散思维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

2.发散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

3.它是经过一定的培养训练逐步发展起来的后天能力。

面对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展开丰富的发散思维,从多种多样的信息中,多角度、多渠道把问题处理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应该掌握和具备的能力。

5.类比联想

有句成语叫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由猫联想到虎,是因为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生活中,通过这种类比,从细微处寻找事物的相似点,使之给人以启发。

1975年8月的一天,骄阳如炉,烘烤着大地。

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农民青年姚岩松,干累了活坐在一棵树下乘凉。他意外地看到脚旁有一只“屎壳郎”正缓缓地向前爬行,前面推着一团比它重几十倍的泥球。

这一稀松平常的现象引起了姚岩松的兴趣,屎壳郎在前面爬,他蹲在地上跟着看,两眼睁得圆圆看了半天,似乎悟到了什么又似乎越来越满头雾水。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在山坡上又找到了一只屎壳郎。为了进一步观察它,他用一根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团,套在屎壳郎身上,让它拉着走。

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团比昨天的要轻得多,可它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又找了几只屎壳郎来做同样的试验,情况都差不多。

这时,姚岩松恍然大悟:拉比推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不一定能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