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幸福的轮子
15233700000004

第4章 握手

这天天气很好。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他觉得不上街走走是不行的。很久没碰上这样有阳光有鸟叫的星期天了。他关掉了电视。在摁电视的时候,他有一种说不出是对自己还是对电视的很厌恶的感觉。很久以来,他一直觉得自己无所事事。虽然他在不很远的一个工厂里上班。厂里效益不太好,连着几年都是亏损,但工资也还发着。据说厂长已把厂里所有的设备和房子都押在银行里了。不过是剜肉补疮、用公家的拳头捶公家的背罢了,大家都这样说。厂里管得不是很严。这让他多少有些失望。他才二十四岁。二十四岁是正渴望有个人来管管的年纪,女友,单位,或者双亲。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有紧张感,节奏感。但父母对他并不负责任,母亲在他坐公共汽车刚需要买票的年龄猝然死去,父亲也在让他顶职不久后放心地去世了。两年前,居委会的管大妈给他介绍了个对象。约会是在电影院门口。当时约好女方拿一块黄手绢,他拿一本什么书(这是管大妈坚持的)。他准时到达。他听到书和自己的掌心摩擦发出的一种与周围极不协调的声音。后来他决定撤退。正在他惶然向后的时候,黄手绢却主动向他飘来,袅袅婷婷立在他的面前,送来一阵清晰而有质感的香气。她启齿一笑,说,你是××吧?他点点头。她又说,我是小魏,三国那个魏,管大妈是我娘姨的细姑表侄舅母。小魏一动嘴便牵扯到历史,让他对她产生了好感。这和若干年以后一个姑娘仅凭一句“我的思想像柳絮一样在飞”就打动了他如出一撤。电影还没开场,他们便站在梧桐树下交谈起来。小魏衣群漫飞,远远看上去还是有些浪漫情调的。她说你知道今年夏天流行什么颜色什么服装什么发型吗?她说大中商场东门商场购物中心南城商厦就数东门商场的东西最便宜,她说我最爱吃葡萄但不怎么喜欢本地的葡萄,她说红辣椒上市了马铃薯降价了洋葱都涨到一块三了但我从不吃洋葱我厂里有个人特爱打嗝平均每分钟二十三下绝对没错我朋友小红昨天跟她男朋友打了一架她男朋友叫王小军因为小红在一个气功培训班学过两个月你猜怎么着她没用几招就把男朋友打得趴地上了……小魏的嘴唇猩红乱颤上下翻飞,中了魔法似的蠕动不止。他吃惊地瞪大眼睛,那嘴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他吓坏了。他想,以后两人结了婚在一块过日子,她要是老这么没完没了无限循环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那样滔滔不绝下去,总有一天会弄得他神经分裂脑袋爆炸。就好像一个不喜欢体育的人,偏偏要被人拉着去环城赛跑,最后嗓子一阵发热,把心带着血吐出来了。于是他礼貌地请她吃雪糕(正是有葡萄干的那种,她一看忙欣喜地接住),趁着雪糕还没来得及在她嘴唇上完全溶化,他忙找了个理由,把票送给了一个正在东张西望、素不相识的男人。没想到,几天后他与那男人在大街上来了个迎面碰。那个人说,我总算找到你了!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吓了一跳。对方说,你不记得我了么?谢谢你送给我的那张电影票,我和小魏准备再过一两个月便举行婚礼,到时请赏光。说着,抓了一大把喜糖放在他手里,一定要他收下。吓得他毛发倒竖,不由得大叫一声,骇然逃走了。

当然,所谓的骇然逃走,不过是他的想象。其实他不但没有逃走,反而和这座城市贴得更紧了。即使要逃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不像乡下人,要逃还可以逃到城里,他总不能逃到乡下去吧。要生活,城里还是很好的。所以他怀疑那些老喊着回归自然什么的人到底有多少诚心。不然叫他们到乡下去过一段时间试试。他每次去乡下舅舅家,几个表兄弟就很羡慕他住在城里。他们说,在城里,什么都可以变成钱。作为一个工人,他肯定不知道自然和乡村在文化意味上的细微区别。他面临的是生活的百无聊赖和意义感的缺失。因此他上班有时候故意去迟,然后扎紧裤带往厂里跑。他故意跑得慎重其事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甚至故意擦破点皮肉或摔痛骨头。仿佛他迟到一分钟便会影响国民经济总产值或妨碍世界和平稳定影响卫星上天。但刚跑到厂门口便立即泄了气。门卫老张头朝他喊道:你跑什么跑,又没人要你的命,憨包!老张头是浔阳人,骂起人来悦耳动听,音乐感极强,叫人软也不是硬也不是。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目的,他第一着必须避开老张头。老张头以他可恶的软糯的浔阳口音,不断地阻碍着他,消解着他。可老张头是门卫,他无法绕开他。圈墙上竖着明晃晃的玻璃碴,他也无法爬过去。有时他想干脆去走私贩毒倒卖文物什么的干点大的,人嘛,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这话谁说的?他到处打听N城的黑社会网络。但N城这个地方,落后得连黑社会的网络也不怎么发达,无非是聚众赌博,活动活动第三只手,放放“毛带”,顶多搞个小媳妇大家一块儿弄弄,哪干得出人家黑手党那样叱咤风云的事情?他即使想加入进去大概也要写申请书保证书决心书什么的,有什么意思,不过是和派出所那帮家伙捉捉迷藏,被逮住了便要挨一顿鞭子罚一点款,别说英雄气概,连尊严感都没有。说不定派出所的人和这边的人还有些感情上的纠葛和物质上的来往,过个年彼此递个红包送个请帖什么的。那就更没意思了。但自从他住的那条街上也装了闭路电视,情况就有些不同了。闭路电视使得他的生活一下子广阔起来。那里什么都有,简直就是生活大全。人一到闭路电视里去,就觉得外面的生活反而不是生活,可以不要了。它像一个舒适的被窝,软绵绵的,人一躺进去就什么都想或什么都不想。他渴望那个抚慰人心的被窝。下班前的那段时间,他总是莫名地有些激动。他骑上那辆飞鸽牌自行车,飞快地驶出厂里的大门。在小食摊上吃了碗辣酱面,喝了大半碗开水。如果天热,还该在水龙头下冲个澡,然后在电视点歌的柔曼乐曲声中,有些夸张有些矫情地往床上一躺。当然还可以来支烟。电视是黑白的那种。那时他喜欢黑白。单纯、干净,一尘不染。在进行这一系列散漫动作时,思维却在激烈地活动着。他猜想着今晚可能会演出的那些节目。那部演了二十四集共一百八十八集的电视连续剧的第二十五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假如这个台没有好节目,那么将选择一个其他的什么台?星期一晚上有名模集锦,星期二晚上有体育大世界,但星期六晚上比较麻烦,由于是周末,各个频道都繁花似锦,比如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台有流行金曲榜,另一个台有明星档案,他到底选择哪一种好呢?他惟有希望其中的一个台多放一段时间的广告,这样就把时间岔开了。如果剧情合乎他的所料,他便有些得意地笑起来。如果出乎意料,他也会在恍然大悟之后对导演和编剧满怀敬意。他表示敬意的口头禅是:我操!第二天,大家在街上碰见了,首先问:看了没有?回答:看了。问:看的是哪一部?答:看的是×××。彼此便找到了共同语言,然后热烈地握手,互相交流看法。但马上又为对某一个细节的理解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起来。这时便需要第三个人来投票或主持公道,结果人越聚越多,堵塞了交通。最后,人数如果是偶数,往往分不出是与非;如果是奇数呢,多的一方便胜利了。但正如美味佳肴也有腻味了的时候,他对闭路电视渐渐也变得不怎么热心了。不知怎么回事,他对有些东西特容易厌倦。还不如吸毒呢。他对自己以前的那副嘴脸充满了嘲笑:瞧,低能儿!

可是不看闭路电视又能干什么呢?他流着眼泪鼻涕(他想象中的自己中毒后的症状),烦躁地把频道调谐从1转到12,又从12转到1.图像在一个劲地哆嗦,不知道是他在折腾它,还是它在折腾他。或许是在互相折腾,最后筋疲力尽两败俱伤。闭路电视就像一个隔远了又想、在一块儿又很讨嫌的情人,他爱不起来也恨不下去(真的如此吗,他仅凭想象,对此毫无把握和经验),结果只有咒骂自己和讨厌自己。现在,在他关掉电视准备上街去的时候,就是这种复杂的心情。电视新闻里正在播放一些伟大的历史性场面。握手,交谈,镁光,照相机咔嚓咔嚓响。他发现伟大人物的手也很大,给人一种胜券在握、游刃有余的感觉。它们的阔大庄严使得他的独身住房猥琐肮脏。相比之下,他的手是多么的小啊,小得简直“拿不出手”。床底下是一堆换下没洗的脏衣服,床上比狗窝还乱,床单上隐约有些他梦遗的痕迹(类似于×××到此一游)。一位落雁惊鸿的雌性影星为此耸了耸鼻子,微微转过头去。历史性和非历史性就这样庄严而滑稽地对峙着。他走出屋子。接连下了几天雨,巷子有些潮湿。空气清新,没有灰尘,他有一种崭新的感觉。这样的时光,既能带来农业意义上的簌簌生长,也能带来社会意义上的人心舒畅,他几乎像很多人那样,感受到了一种平常的幸福。他哼着一首记不住名字的歌(他觉得那些流行歌曲和那些歌星影星一样举止相像让人难以辨出),后来又换成了口哨。因为口哨相对来说,要轻松和自由一些。再后来,他又发现自己从一首歌的前几句跳到另一首歌的后几句去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他并不改正,而是将错就错地吹着口哨朝前走去。有几户人家在兴奋地忙着什么,不时传来湿淋淋的冲洗的声音。女人们的脂粉气袅袅飘动。大家都想心情愉快地过个礼拜。在巷子里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忽然听到有人吵闹,前面不远处围了一些人。他靠上前去,先来的围观者便不厌其烦地向后来者介绍事情的原委和经过,并显示出先睹为快的优越感。人群中央是居民委员会的管大妈,此时她正慷慨激昂地扯住一个乡下姑娘的辫子奋力扑打。原来,这姑娘是乡下来的民工,在附近一个建筑队里做杂活,不知怎么的,发现了管大妈厨房里堆放的一大堆肥皂。这是管大妈去年听说肥皂要涨价便一次性从超市买来的。乡下姑娘一时鬼迷心窍,动了偷窃之心。她用一根粗铁丝,把一头磨尖,趁没人时往窗子里扎肥皂。都扎了二十来块了,不知是贪心不足还是扎出了意思,竟然不知道歇手,刚好被买菜的管大妈逮个正着。也合该她倒霉,这管大妈哪天买菜不花个一两个钟头的?她几乎和街道里的每一个人都熟,碰上一个,便免不了大叫一声,然后互相拉着手说一大堆话,直到推着垃圾车的清洁工人来了才走开。

今天不知管大妈怎么搞的,提前回来了。他心想说不定那乡下姑娘对管大妈也窥伺已久,早掌握了她的时间规律,所以当管大妈像一棵涨红了脸的高粱兴奋地抓住她的肩膀时,她还以为是同队的哪一个小伙子(大概那种趁她没注意摸她一把的事多了)或其他出于好心想规劝她的路人,便仍然兴致勃勃头都没回。她嘴里嘟哝着:干什么干什么嘛。她万万没想到管大妈会回来得这样早。管大妈见她没什么反应,更加来了劲。说实话,她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抓到坏人坏事了。她的过于认真负责反倒使自己好像失了业——巷子里的毛头小伙疯婆丫头哪个对她不尊尊敬敬服服帖帖的?现在,在她手感最荒芜的时候乡下姑娘自己送上门来,使她不由得眉开眼笑胃口大开。一只猫在她的意识里跳来跳去,一会儿蹲,一会儿扑,一会儿假寐,一会儿虎威着走来走去。它的眼皮底下,是一只觫觫发抖的小老鼠。管大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乡下姑娘的辫子,使之难以挣扎和逃脱(那年轻粗壮的辫子让她心里一阵不舒服)。乡下姑娘疼得一声尖叫。管大妈也用她那有品牌的嗓子拖长声音叫了起来。这等于是集合的哨子,不一会儿,便聚集了一堆人。管大妈便振振有辞地向大家陈述事情的因果。其间,姑娘做了几次激烈的反抗,但除了给自己带来更尖锐的疼痛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实质性效果。管大妈的卓越之处在于,不但严厉打击坏人,而且还会耐心地教育坏人。现在,她开始讲一些颠扑不破的道理。她希望自己每说一句,对方便点头。点头的次数多了,她一高兴,说不定就把人放了。但乡下姑娘明显不懂得这一点,偏偏低着头,一言不发。管大妈的雄心终于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她说,那好,我们上派出所评理去,我就不信理字不是王字旁!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挽起袖子,做出扭送的样子。这时他走上前去,说大家开个恩,看在她还是一个姑娘的份上算了吧。姑娘?你知道她是姑娘?说不定还是做婊子的呢!肥皂都偷,还有什么不能偷的?怎么,你想做好人啦?莫不是这娘们和你有什么瓜葛吧?他红了红脸,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出了这个风头。他结结巴巴说道,今天不是星期天吗?大家还是去找点愉快的事吧。话出口他又后悔了,觉得它轻飘飘的,一点份量都没有。他低着头,等着更猛烈的攻击。没想到这话歪打正着(他也不知道歪在哪里,又正在何处),居然奏了效,有人附和了。管大妈也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改变了主意,她对乡下姑娘说:要不是××说情,我还真不会便宜你,走,去居委会写个检讨。乡下姑娘终于说话了。她满脸泪水,说:我没读过书,不识字。管大妈转过头对他说,你去帮她写。他苦笑了一下,说,看来帮人要帮到底了。于是,管大妈挺胸在前,姑娘中间,他在后,往居委会那间狭小的办公室走去。门上挂个小牌子:青云巷居委会。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和那姑娘去开结婚介绍信。

他代乡下姑娘写好检讨。幸亏他读书时没少写这样的东西,所以现在写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管大妈要乡下姑娘按了手印,然后小心地放进抽屉。乡下姑娘感激地望了望他。大概她觉得城里人其实也挺好。他对她笑了笑,转过身走了。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些满意。他心情很好地走完了余下的那段石板路。这时,他有可能想到了一些哲理性的东西。他都二十四岁了,还偶尔保留着对哲理的浓厚兴趣,使他感到高兴。这说明他和一般人,和N城大街上的芸芸众生,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其实,这种不同之处早在他读初中的时候就有了。比如,他爱好戏剧,常常在想象中不自觉地扮演一些比较伟大或典型的人物,模仿他们的神态举止,神往他们的离合悲欢。从想象中出来,他就觉得不是自己而是那些伟大或著名的人物走在路上。他用他们的目光、思想和姿态看人和一些事物了。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正是它使得他与众不同。再比如,当时学校里流行下五子棋,几乎每个同学的书包里都有五粒大小均匀、外形光滑的石子。但他觉得,五粒棋子下不过瘾,通过接连几个晚上的思考,他发明了十子棋。这就像一个人把短诗写成了长诗。还有,他是初一(2)班第一个自发做专门的读书笔记的人。他用一个一个攒起来的硬币,到文具店里买来一个比课本还大还厚的笔记本,上面摘满了古今中外的哲理名言,并加以背诵。写作文的时候,偶尔引用那么一两句,顿时“画龙点睛照亮全篇”(老师评语)。但是如同有志者事竟成,也有许多有志者事竟不成。现在,他想起这些,不禁恍如隔世,感慨万千。这使他显得有些成熟。他抬头望了望太阳,太阳有些刺眼,正挂在市中心百货大楼的五层楼顶上。小时候,他总是错误地认为太阳离他很近,似乎伸手可及,但等他气喘吁吁登上楼顶按住心跳,才发现太阳离他更远了。他们之间根本就无路可寻。他只能作为一粒尘埃在阳光下流浪漂泊。顶多,不过是舞蹈得好看一些而已。他忽然觉得有些热了。他穿多了衣服,衬衫上面有一个马甲,还有一件大西服。这时西服像一个壳子似的卡在身上又厚又重。他不由得羡慕起和他擦肩而过比他穿得少的人,他们一个个身轻脚快松爽无比,他坚持不下去了。他想了想,还是脱下了多余的衣服,把他寄放在同学刘海的小百货店里。刘海不在,他新婚的老婆王玉正撅着两瓣饱满的臀部忙着什么。他有些慌张地把目光扯回来。王玉在说话的时候眯缝着眼接连打了几个呵欠,显出好看的睡眠不足。怎么人一成家便呵欠连天的?大概两个人总有说不完的话,两张嘴巴一到被窝里就要比赛。他又想起了小魏姑娘喋喋不休的大嘴。他对王玉说,你把它放在不碍事的地方,等下我来拿。王玉说随你放多久,不碍事的,他昨天还念叨你呢,说你好久没来打牌了。

他说那我今晚来。王玉说好。有人来买东西,他便不久站。重新走在街上,不再有什么羡慕的了。居然还起了一阵小风,吹在身上毛茸茸凉丝丝的。加减一件衣服竟能使人对生活产生如此绝然不同的感受,人啊,容易受伤和满足的人!他又一次为自己的过于平凡而感伤。巷子里忽然挤进了几个卖菜的乡下人,他们骂骂咧咧,赌气似的喊道:卖菜啦!送货上门啦!便宜卖啦!其中红脸膛的一位带头把担子一歇,胸脯剧烈地起伏。他们的吆喝顿时引来了一些正准备出门买菜的女人。她们围住担子问斤问两。原来,这些人是从顺外路菜市场来的,那里这两天不让摆摊担,只得绕道到另一个很远的菜市场去。他们累坏了,不愿再走了,便要破罐子破摔把菜卖掉。像很多人一样,他并不能预料前面即将发生的事,他们跟在事情的后面不遗余力地跑着,也只能望其项背。所以他的目光仅仅局限在巷子里忽然跑进几个卖菜的乡下人这一表面现象上,最多不过会想到他们又可能要挨管大妈的喝斥。他没注意到,他所在的这一街区道路两旁的阳台上,没有了往日被单、衣服乃至尿布色彩斑斓旌旗招展的繁华景象。几家卖早点和夜宵的摊子忽然无影无踪。清洁工人突然增多,街道上的垃圾落叶被一扫而尽(而往常垃圾成堆的街道上只有几个老弱病残在慢吞吞地收拾。似乎他们要永远保留那么一些垃圾,来显示自己工作的意义)。洒水车已来来回回洒了好几遍。沿路几个很气派的单位门口还摆出了专业性很强的盆花。公交停开了,行人骤然多起来。大家似乎都彼此心照不宣地赶往同一个什么地方,即使有话要说,也很简短,不用什么修辞手法。

他终于感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他因有所察觉而显得迷茫。这时,一辆蹬士擦肩而过,后面好像坐着刘海,他刚想打招呼,可车已经吱溜过去了。紧跟着又有几辆蹬士过去。这种车不知从什么地方一下子冒出许多来了,它们一个个志得意满喜气洋洋。他们巴不得公交天天停开呢。爱国路小学旁边一家专卖摄影器材的小店生意兴隆,各种胶卷供不应求。聪明的店主想出了绝招:不买相机者一律不卖胶卷。这一招甚是厉害,他多年的存货被一抢而空(他不知道,其实还有人买去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店主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直哼哼。中专学校旁边的几家眼镜商店也忙得不可开交,老板只得临时从顾客里找两个人来打工,工价每小时四十元,居然只招到了一个人。这么说来,好像就只有他一人蒙在鼓里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难道一夜之间,大家都成了摄影爱好者不成?他问了几个人,却发现对方和他一样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肯定前面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于是他也随人流走去。这样一直走到了街口,才窥见事情的端倪。原来,一位大人物即将到他们的街区来视察!那个大人物究竟有多大呢?好像每天都能在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看到。步行的人骤然增多,所有的车辆(包括自行车和板车)一律被挡在本街区以外的地方(分别以人民路、胜利路、中山路为界)。街区人民所有的日常生活全部停止,被抽去了内容只剩下形式的人们晃悠着自觉或不自觉地列成夹道的两排,在等待着一个神圣庄严的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警察(是否还有便衣)四处走动,一改往日的无聊与懒散,机警地闪动着训练过的眼睛,防备着可能的意外。就像在复习一段已有些疏远了的功课,他们感到有些吃力。他起先还不怎么相信,那个赫赫有名的、手掌极大似乎把握历史游刃有余的大人物怎么会到这个充满了市井俚语、尿片床单的地方来视察呢?在他的印象中,大人物一般总是威立于历史的高处,在很宽的地方踱来踱去。他们批阅文件,草拟条律,访问,接见,奠基,剪彩,发表讲话。他们从小就不会哭鼻子,成人后不感冒不打麻将,现在偶尔吃一顿咸菜或打个喷嚏,便把老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在接连问了三个人之后,便幸福地相信了这件事。那三个人,一个是国棉九厂的老工人,一个是中专学校年轻的女教师,一个是学生。一般说来,他们都是不会撒谎的人。那老工人擦着老眼里的泪花,说怪不得哩,他昨晚梦见了一片又红又白的光笼罩在广场上,就像人们传说中的飞碟。但是又有第四个人来主动跟他说,其实大人物不是视察,是路过。这一新的消息席卷了人群,人们在深感失望后马上反问:果真如此,大人物完全可以走高速公路,何必深入拥挤的街区呢?但说那句话的人是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所以大家对他的危言耸听并不能完全否定。不同的消息仍在不断产生和传播,人们被不同方向的风吹得有些六神无主。许多人胸口挂着相机,以至有一个人举着相机说他是都市报的记者叫大家让让道时大家都不相信。他们晃了晃胸口的相机说,我们也有,难道因此就说我们是记者?

那个自称记者的人急得很,大概是想打开背在肩上的包掏出什么,但人群挤得他无法掏出。风吹过来又吹过去,后来消息渐渐更加清楚了。比较肯定的说法是,大人物和本省的领导有一种间接的什么关系,后者力邀大人物在经过时稍作停留吃一顿便饭。要知道,本市档次最高的××宾馆就座落在本街区内,人们现在翘首以待的这条街道是必经之路。而据说大人物也乐得有这么一个与民亲近的机会。但至于他会不会下车这一点谁也没有把握。关于大人物路过本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说法:1、大人物的女儿或干女儿相中了邻省的一个博士,此行是去看望亲家(这一种,他最不能接受,大部分人却乐意倾向于此);2、大人物去南部某市参加一个什么会议(对于这一点,他和许多人一样不置可否,处在见惯不怪、可信与可不信之间);3、大人物去和另一位大人物进行一次秘密的不同寻常的握手。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最小,但他却愿意毫无保留地相信。因为这种神秘的气氛比较符合大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如果大人物的行踪都让小人物知道得一清二楚,那还叫大人物吗?说不定,一次将震惊世界的变革之举,便和这一次历史性的握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就是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区别。他曾暗暗模仿过电视里那些大人物的握手。他把手伸出去。与电视里大人物的手紧紧握着。他发现,大人物握手时,举止是庄重迟缓的。像他那时候在历史试卷上填空或画图那么小心翼翼。他们把手伸出去,同时侧过身子,正面对着镜头,脸上露出微笑。咔嚓,咔嚓,相机把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照下来了。以后很多书本或教材里都会引用。眼前的街道将会成为历史性的跑道。不是有许多地方把大人物住过的房间、用过的东西都好好保存起来了么?听说有一个小县城的宾馆,把某位大人物住过的房间高价标出,结果来住宿的人要排队登记。这时,他觉得自己因观望而有些酸疼麻木的脸就像两旁人墙中的一块砖。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大家神情庄重,对这次能亲眼目睹某一重大的政治活动的机会无比珍惜。大家忍着口渴,忍着大小便,忍着一切有可能冒出的世俗的烟火,生怕稍一走神,伟大庄严的时刻就会错过,那将是终生的遗憾。大家一眼不眨地盯着前方,谁眨一下,立刻会招来怒目而视。那声音太刺耳,太不和谐。预定的时间已过,大人物的车子还没出现。但大人物究竟会坐什么样的车子呢?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是一辆××牌高级轿车,也有人说是中巴,还有人说是吉普。届时大人物将降下玻璃让脑袋和群众见面并向群众招手致意。有几次,前面果真来了几辆高档的小车,一律严实地遮着窗帘,威严而无声地驶过。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后来才知道,那并不是大人物的车子。那么大人物为什么姗姗来迟呢?大家便想出了各种原因。这样,大家便有些松懈了,开始闲聊,争吵,随便走动,甚至有人打含义不明的喷嚏。总之人心开始涣散。他对许多人的这种恶习难改急功近利患得患失十分气愤。这些人,根本没资格旁观或参与任何伟大的场面。他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青年,对那种没有理想、缺乏耐心,或者故意出风头、找茬子、哗众取宠的庸俗浅薄之辈怀着一种本能的厌恶。比如有人看见一个漂亮的姑娘,便肉麻地唱起情歌。有人在上班的时候不好好工作,发牢骚,说荤话,议论别人长短。再比如,开会了,领导在上面讲话,你不好好听,又偏偏搞小动作,怪笑,故意讲些引人注意的话,弄得别人也不能听,等等。所以他没像其他人那样瞎猜测,乱议论,他只是有些焦急。他希望大人物经过这里一次,可以给他平淡卑微的生活增添一些辉煌的东西。日后在街道上散步时感觉就会不一样。就会因经常想起大人物这次历史性的经过而心里温暖。从某种角度上说,它赋予了他生存的意义。这比他上班故意跑得满头大汗强多了。他想,八成是大人物改道而行了。这又一次印证了他对人生的看法。想到这里,他的眼中不禁充满了泪水。

就在这泪光斑驳中,他听到了突突突摩托车的声音。紧接着,蓝色和白色出现了。人群突然静寂下来。只见一队骠悍的武警疾驰而过。末尾的三轮摩托车上坐着一个警官,因为他的制服与众不同。他机警地朝四周闪着眼睛,并对手里的机子讲着什么,但总像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听不到他的声音。他和很多人一样,激动地握紧了拳头(部分人紧张得想上厕所)。盼望已久的时刻即将来临,他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梦幻,就在我的前方,让我睁开双眼,看她缓缓来到我的身旁,然而我激动得厉害,反而看不清她的模样!虽然他并不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它居然完整而流畅地从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是啊,他和许多人一样,从来没想到自己和伟大的人和事物居然也可离得这样近。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本质上,还是崇尚伟大的。只是生活抑或命运,使他坠向了它的反面。又过了一会儿,一辆黑色轿车终于出现了。人群一阵欢呼。但它仿佛不肯领受似的没有任何反应。紧接着,二辆,三辆,四辆……它们机械而警觉地向前匀速移动。突然,一辆天蓝色豪华中巴缓缓驶出。人群又是一阵静寂,但马上有人明白过来,使劲地鼓起掌来。顷刻,掌声雷动。这时,豪华中巴的有机玻璃缓缓落下,缓缓伸出的是一只硕大有力的手,然后便是大家经常能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那张熟悉的面孔。历史就这样定格了。大家热烈地欢呼着,挥舞着。嗓子哑了。手麻木了。他们永远记住了这火辣辣的有些胀痛的感觉。他们将把它珍藏终生。大人物的目光慈祥地抚摸过每一个人的脸颊,如阳光普照着地下的万物。无比崇高!无比光荣!无比幸福!小人物们在被历史抚摸时热泪盈眶。一个碰巧赶来的老头子忽然双膝一软扑通跪下,嘭嘭嘭磕起头来。巡警把他拉起来他又跪下,如此几次,老头子忽然双腿瘫痪。一位大学女教师在被历史的焦点照耀时,忽然晕倒在地小便失禁。中巴所及之处,后面的人群立即跟在幸福而伟大的时刻后面奔跑起来。他们要紧跟它,把它尽可能地延长。但终于遭到了警察的制止。他面对缓缓驶来的中巴,突然面色苍白。他忽然发现庄严肃穆的街道就像是历史突然空出来的间隙。历史和他仅一步之遥!历史此时虚弱不堪,防不胜防。他只要向前迈出一步,就牢固地进入了历史!哪怕是一粒尘埃,也要做一颗历史的尘埃啊。他要握手!这个念头突然火花般地迸发出来。就像灵感。像一个久在暗中的人,突然发现了光明,便会不由自主、义无反顾地朝它奔去。和大人物握手!对,和大人物握手!他听到一个声音对他喊道。他不由得一阵晕眩。中巴近了。大人物仍在招手致意。他额上冒出虚汗。他有一种想拉屎又拉不出来的感觉。他担心自己真的要拉屎,又想自己要是真能拉屎就好了。他豁出去了。他叫了一声什么,自己没听清。他终于向前奋力迈出了一步。太阳白晃晃的,有些耀眼。历史微笑着,摇晃了一下。他忽然害怕了。一股强大的风掠过耳梢。一切已不容置疑。他不能后退。他已经没有退路了。突然置身于历史,他感到自己非常的孤独。没有呼唤,没有回应,历史无边无际。他像一个溺水者,找不到岸。齐胸的水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他艰难地睁开眼睛,朝大人物望去。大人物坐在历史的岛心朝他微笑。他似乎是奔跑起来了。然而两只脚像踩在棉花里,怎么也迈不开。他呼喊着。历史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他已看清了大人物的长而淡的眉毛。大人物的鬓角还有一个疤痕,在鬓发的掩盖下若隐若现,想必是童年和伙伴们摔跤在什么地方跌的。大人物依然在微笑。他终于伸出了手。他伸出手,手便立即成为历史。时间在这时可以点铁成金。但这时,他又听见了一种什么响声,钝钝的,他从没亲耳听过但印象中却非常熟悉。他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声音呢?突然,历史旋转起来,他眼花缭乱。想呕吐。而且好像真的呕吐起来了。他泪眼模糊。太阳从天上跳了下来,一会儿很近一会儿又很远。脚下的水泥街道慢慢竖起来竖起来砸在了他的脸上……

这时,旁边的人推了推他(因为他完全压在了那个人的身上),说,走吧走吧,大人物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