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游戏又能使想象力逐步脱离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儿童只是通过桌面上边摆弄几样玩具边用语言表达,就可进行一场情节丰富的游戏。儿童还可以看着云彩的变幻,想象出丰富的情节。可以用笔画出联贯的故事情节。可以用语言编出离奇的故事。这种情况确是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发生的。想象从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又使想象服从一定的构思,情节按预定的计划发展,这就表明了创造的主动性。于是,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儿童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天生的小作家,天生的小诗人。如果我们与儿童生活在一起,注意去收集一下的话,不时可以听到儿童的口头创作,其想象力会令人惊讶,他编的故事,会使人倾倒,这一切都是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游戏使他敢想、敢做,无拘无束地假想,创造着离奇的故事。
形象思维是创造的基础,从这里我们才体会到有个学者的话,要说游戏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他总是和美联系的,艺术是游戏的最高形式。难怪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的诗人,常常具有近似儿童般的感觉呢,这种感觉就是游戏带来的美感。
游戏中培养孩孑的合作精神
(1)安排一些同伴,组织小组活动。幼儿园中老师常安排几个小朋友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一幅画、一个手工作品等,然后在各小组之间比赛。家长也可邀请些孩子到自己家里来玩,并带他们一起做一些集体游戏。在这些活动中,必须制定一项规则,即不可相互责备。
选择大型玩具提供几个孩子一起玩。实验发现,几个孩子在一起时,如果提供给孩子的是一些可独占的小型玩具,那么孩子们一般较少合作,而是各玩各的。如果提供的是大型玩具,孩子们便会主动聚在一起玩。因此,大型玩具有助于推动孩子间的合作。在共同合作中,帮助孩子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贡献”,并让孩子喜欢别人的优点,感谢别人所作出的“贡献”
(3)道歉和勇于承担责任是合作的催化剂。如果孩子在活动中出了错,应鼓励他勇于承认并道歉。家长应当对孩子的勇气表示欣赏。
在象中为孩孑布游戏坏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对孩子的智能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为孩子创设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游戏环境,前两者目前已被父母们所重视,而游戏环境则还未被人们所普遍关注。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智力,游戏是最佳手段。目前许多孩子回到家就如同进入一个成人世界,面对的是高档音响、组合家具,听到的是这里不许动,那里不许翻,玩得开心时弄乱了房间、打坏了东西会招来一阵责怪。因此孩子在玩时总是提心吊胆。由此可见,游戏需要有个游戏环境,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才敢放心大胆、无忧无虑地玩,也只有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孩子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充实游戏内容。父母也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将多种学习活动与孩子的游戏融于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
家长怎样利用现有条件为孩子布置游戏环境呢?
为孩子安排一个可供游戏的精神环境,这不仅要求家庭和睦、欢乐,而且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游戏应给予肯定和支持,并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敢大胆地去玩游戏。
(2)住房宽敞的家庭可为孩子专门提供一间“游戏室”。在那里可为孩子设立不同的游戏区。例如“自然区”,为孩子放上一盆水仙花,种上一颗香豆等,在这里孩子可以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简单知识。以及家庭区、建筑区、图书区、智力区等。
住房较紧的家庭可在卧室或客厅为孩子腾出一个角落,用布隔开作为孩子的小天地,孩子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烧饭”、“为病人看病”等。
(4)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布置一个特殊的游戏环境,例如:可用包装家电的大纸箱为孩子构建一座房子,挖一个门,开几扇窗,房内可陈列孩子游戏时需要的物品,小房子周围可让孩子自己美化,房子虽小但却很有趣味。
父母可在孩子的小天地内铺上一块地毯或布垫,孩子根据游戏的需要,躺、坐、跪等都在地上进行,避免孩子在玩时弄脏衣服或受凉生病。
(6)家长还必须为孩子提供和搜集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充实孩子的小天地。
平时应教会孩子自己整理属于他的小天地,培养责任感和爱劳动的习惯。
为孩孑选择合适的游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儿童一种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动形式。面对商场里造型可爱,制作精巧的玩具,以及家里可随意安排的各种游戏形式,做家长的应该怎样为孩子做出选择,才能达到寓教于乐,全面开发孩子心智的目的?
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游戏。不同孩子的发展状况不同,为他们选择的游戏应照顾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如果让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多玩玩积木,让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多讲讲故事,让身体协调性不好的孩子学学兔子、小鸡、毛毛虫走路,你会惊喜地看见孩子的进步。
让孩子尽可能接触多种类型的游戏。有些家长总是给孩子买同一类型的玩具,孩子喜欢车,就总买车。孩子喜欢娃娃,家里就像娃娃店。殊不知,每一类游戏活动只能锻炼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只玩一种玩具,长此以往,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在游戏中得到提高。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孩子兴趣,适合孩子特点的前提下,让他尽可能地接触多种形式的游戏。既要给他电动玩具,也要给他积木、拼插类玩具。既要安排室内游戏,也要安排户外游戏。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
给孩子安排有适当难度的游戏。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花了100多块钱给孩子买了玩具,没有多长时间,孩子就扔在一边。表面上,这是孩子的原因,实际上,往往是游戏的难易度不合适造成的。有的游戏难度过大,孩子怎么都玩不好,也容易失去兴趣。给孩子的游戏,要具有适度挑战性,形象地说,就是让孩子“蹦一蹦,摸得着”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将游戏做好时,不仅相应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从不会到会做再到做好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建立起适度的自信。
不要忘记,生活处处有游戏。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处处充满着新鲜和好奇,大人们不经意的小事,有时也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做父母的,不仅要学会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更要学会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为孩子随时随地提供游戏。散步时,可以让孩子数数路边的汽车,玩玩“看谁数得准”去动物园,可以让孩子叙述在外边遇到过什么,玩玩“看谁记得清”。挖掘身边的游戏,将游戏融入孩子的生活当中,可以使孩子随时随地得到游戏的乐趣和收获。
金为孩孑选择好玩具
玩具是开展游戏的必需物品,但并不是任何玩具都是有教育意义的。为幼儿选择玩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玩具的内容应该正确地反映社会上美好的事物和科学上的新成就,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些带有讥笑和丑化性质的、低级趣味或不能引起幼儿身心积极活动的玩具,都不应给幼儿玩具是艺术品,要符合艺术的要求。玩具的色彩要鲜明,装饰要美观,形象要新颖、诱人,富有趣味性,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所喜爱。
玩具应符合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易于消毒和清洗,最好是能洗晒,没有锋利的棱角。发声的玩具,声音一定要和谐。玻璃制成的玩具,掉颜色、有毒的玩具,噪声过大的玩具不能给幼儿玩。
坚固耐用,操作轻便。给幼儿选择的玩具应该坚固耐用,操作轻便。易损坏的玩具会使幼儿失望。操作轻便的玩具,能充分满足幼儿使用玩具的愿望。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选择玩具。不同年龄时期,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活动能力的不同,幼儿对玩具的需求也不同。3-4岁时宜选择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玩具,如大皮球、小车、带响的玩具、
发声的娃娃、动物形状的玩具等。5-6岁时可选择餐具、交通工具、家具、积木、拼图、棋类等多样化、复杂化,有一定难度的玩具。要教会幼儿使用玩具、爱护玩具、保管玩具的方法。
不同年龄的孩孑宜选择不同的玩具
幼儿的确是从游戏中学习,但是不一定非买昂贵的玩具才能学到东西。家里有一二岁幼儿的家长,会发觉孩子所谓的“玩”玩具,其实就是把玩具从篮子或柜子里统统倒出来,弄得满地都是,这就算玩完了,而且还不负责收拾归回原位。这令花了大钱买玩具的父母失望不已,有的孩子可能不只是乱丢玩具,还是个“破坏”高手,这只小熊没有眼睛,那只狗狗没鼻子,钓鱼玩具组合只剩下鱼箱,鱼和钓竿已不知去向……这可是一点儿也不稀奇的。父母还会发现,买了一架漂亮的玩具飞机给岁的孩子,孩子有兴趣的却是装飞机的盒子,对不会动也没声音的飞机连看都不看一眼。
其实,孩子没什么不对,因为孩子就是这样玩的。因此,父母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玩具给他,太早或太晚都是白费工夫。例如,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可能一条小手帕就让他玩得很高兴了,对玩具电话也许就没兴趣。玩具钢琴对岁的孩子来说,是拿起来摔的好东西,可是拿给一个3岁的孩子,他可以边弹边唱,虽然不成调,但是乐趣无穷。
爸爸妈妈宜参与孩孑的游戏
孩子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会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①缺少同伴。一个人玩得没劲。②角色需要。有同伴但还有角色没人充当。③年龄因素。孩子较小,游戏无法开展下去。④依赖性强。孩子一刻也离不开父母。⑤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孩子也会请爸爸妈妈参加。
父母对孩子的请求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①拒绝。当孩子来请爸爸妈妈参与自己的游戏时,父母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去玩。”认为游戏是小孩子玩的。②应付。当孩子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时,父母虽已答应,但在游戏中,漫不经心,干自己的事,时常是孩子提醒该干什么,才如梦初醒似地应付一下,又专心于自己的事情。③参与。只要孩子请求参与游戏,家长都欣然接受并以高度的热情参与游戏。
以上家长的几种行为,很显然第三种较好。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主意、以下几点:
不要挫伤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和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不可用孩子无法接受的态度回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也应用比较婉转的话语或用激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玩游戏。例如可说:“妈妈有点不舒服,想休息一下。”“你玩得很好,让我看看你怎么玩的。”
(2)不可欺骗孩子。家长如有其他事情要干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游戏,可对孩子讲明,“你先玩,爸爸把手里的活儿干完就和你玩。”既然答应了孩子游戏就应真正参与进去,而不是应付。以免孩子对你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家长是否参与游戏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孩子因年龄小或角色需要或缺少游戏伙伴而提出请求时,家长应参与进去,并以角色身份、游戏口吻引导孩子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如果是因孩子依赖性过强而请求父母参与游戏时,家长可不参与,并可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告诉孩子:你在这儿玩,妈妈在这里做事。”让孩子游戏时有一种安全感,千万不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玩得专心时偷偷走掉,这样孩子一旦发觉父母不在,则更加心神不宁、注意力分散。
还有的孩子在需要任何东西或出现任何问题时都是叫爸爸妈妈,从不自己想办法,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千万不可样样代劳,而应引导他自己去做,从而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对于想得到表扬的孩子,父母也无需参加,只需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玩,使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行了。
保栌孩孑在游戏中葫发的想象力
二三岁的孩子开始能随手用一些物品,代替与之毫无关系的东西来做游戏。他们可用奶瓶给玩具娃娃梳头,同时嘴里说它是梳子,或者把一个大扫帚当马骑,或者用石块造出“卡车”到四五岁时,他们大约把他们玩耍时间的用来做这种新颖而复杂的扮演游戏。此时,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在迅速发展,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这些游戏行为,更不能嘲笑他们,明智的父母会鼓励孩子的这种想象,甚至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也许家长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力与孩子相比,往往还是孩子略胜一筹的。
据报道,我国少儿的想象能力,在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当中,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现实情况是,成人的想象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退化,而在婴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却惊人地丰富,如果不加保护,反而予以限制,就会扼杀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许多科学成就往往就萌芽于一个大胆的想象,科学需要严谨,也同样需要想象力。请保护并努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吧。
忌剥夺孩孑游戏的自玄杻
孩子都喜欢玩,喜欢游戏,但只有出自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自己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对孩子限制过多、过死,留给孩子的空间很少。
孩子每天玩什么游戏,玩什么玩具都要?
由老师指定、分配,孩子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服从。孩子对此类游戏的兴趣不高。为了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多作自由游戏,可以对幼儿园的硬件作一些调整。
为了给孩子创设自由游戏的宽敞的空间,可以把室内的桌子搬到活动区,平时根据需要由孩子自己摆放桌椅。多提供孩子感兴趣的、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没有固定玩法的游戏材料,使孩子产生更多的发散思维,使孩子有更多的创造性。
孩子喜欢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或不喜欢和老师共同游戏。孩子年龄小,能力弱,游戏技能相对缺乏,老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游戏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如:娃娃家的“妈妈”把从菜场买回来的“萝卜”一个劲地往扮演娃娃的孩子嘴里塞,此时老师的介入与指导,将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由于游戏活动可以自选,孩子便可自我调节需求,这就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调动了他们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每个,活动区的不同场景,更增添了孩子交往的兴趣。一块地毯使四五个小朋友组成了“建筑队”,共同合作建造楼房。一处小储藏室成了娃娃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他们一会儿坐汽车去公司,一会到图书馆看书。自由游戏能使那些兴趣爱好相似、经验能力相仿的孩子凑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孩子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